梅花的别称:
有关梅花的别称:
1、暗香
梅花的代称。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风亭把盏酬孤艳,雪径回舆诏暗香。”
2、百花魁
喻梅花。宋 王十朋《雪中寄梅花与清之大老》:“分赠鹿岩龙穴友,异时俱是百花魁。”又借喻美女。明 无心子《金雀记·掷果》:“午夜漏声催,行踪问者稀。天街游乐处,看尽百花魁。”
3、冰魂
梅花的别称,谓其冰清玉洁。清 江炳炎《淮甸春·自题纸帐梅花》:“闲门客里,叹年年辜负,西溪游屐。约与冰魂同小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芳心恐负,正酒醒天寒时候。唤鸦鬟招鹤归来,请与冰魂守。”苏轼《松风亭下梅花盛开》:“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
4、第一香
梅花代称。陆游《初春书怀》:“清泉冷浸疏梅蕊,共领人间第一香。”
5、国香
本指兰花。《左传·宣公三年》:“兰有国香。” 黄庭坚《书幽芳亭》:“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后又借指多种花卉,也成了梅花代称。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凭仗幽人收艾蒳,国香和雨入青苔。”
6、寒梅
梅花。因其凌寒开放,故称。唐 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柳永《瑞鹧鸪》:“天将奇艳与寒梅。乍惊繁杏腊前开。”明 何景明《二月见梅》:“二月寒梅开满枝,素心宁与艳阳期!”
7、寒英
指梅花。柳宗元《早梅》:“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8、寒客
腊梅的异名。宋 程棨《三柳轩杂识》:“腊梅为寒客。”
9、花魁
多指梅花。以其开于百花之首,故称。宋 卢炳《烘堂词 汉宫春》:“向暖南枝最是他潇洒,先带春回。因何事向岁晚,搀占花魁。”
10、寄春君
梅的拟人之称。谓其能传递春的信息。元 龙辅《女红馀志·梅》:“南华封梅为寄春君。”
11、九疑仙人
绿萼梅的别名。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花卉·梅》:“《梅谱》:绿萼梅,北之九疑仙人。”
12、九英梅
蜡梅的一种。亦简称为“九英” 。《广群芳谱·花谱二十·蜡梅》引《梅谱》云:“子种,不经接,花小香淡,其品最下,谓之狗蝇,后讹为九英。”
13、冷金
指腊梅。其花瓣色黄如金。耶律楚材《谢王巨川惠腊梅因用其韵》:“雪里冰枝破冷金,前村篱落暗香侵。”
14、冷蕊
寒天的花。多指梅花。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 张元干《十月桃》:“撩人冷蕊,浑似当时,无语低鬟。”明 张祥鸢《水边梅》:“暗香稍稍能相媚,冷蕊娟娟不自持。”
15、冷香
梅花的代称。曾巩《忆越中梅》:“今日旧林冰雪地,冷香幽绝向谁开?”姜夔《念奴娇》:“嫣然摇动,冷香飞向诗句。”明 高启《梅花》:“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藉倩谁收?”梅尧臣《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陈维崧《二郎神·咏梅子》:“算颗颗冷香松脆,想尔料难胜口。”
又指花、果的清香。唐 薛能《牡丹》:“浓艳冷香初盖后,好风干雨正开时。” 王建《野菊》:“晚艳出荒篱,冷香着秋水。”另外,还借指美女。清 侯方域《梅宣城诗序》:“‘昔年别君秦淮楼,冷香摇落桂华秋。’冷香者,余栖金陵所与狭斜游者也。” 纳兰词《齐天乐·塞外七夕》:“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16、玲珑
梅花的美称、喻指。韩愈《春雪间早梅》:“玲珑开已遍,点缀坐来频。”
17、罗浮梦
梅花代称。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罗浮山遇一女郎。与之语,则芳香袭人,语言清丽,遂相饮竟醉,及觉,乃在大梅树下。后因以借指梅花。唐 殷尧藩《友人山中梅花》:“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州》:“梅花清入罗浮梦,荔子红分广海程。”文征明《千叶梅与方山人同赋》:“罗浮梦断情稠叠,瑶圃风生佩陆离。”
18、罗浮魂
元·岑安卿《次韩明善题推蓬图》:“江南烟色正愁绝,一枝唤醒罗浮魂。”
19、梅钱
指梅花瓣。孔尚任《桃花扇·传歌》:“你看梅钱已落,柳线才黄,软软浓浓,一院春色,叫俺如何消遣也。”
20、梅妻
对梅花的戏称。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不娶,种梅养鹤为乐,故有梅妻鹤子之谓。后以梅妻指代梅花。陈维崧《八六子·枫隐寺感旧》:“渐舞榭成坟,歌台作寺,松雏已老,梅妻都嫁,只剩乱涧间腾鼯鼬。”
扩展资料
梅,「独天下而春」,作为传春报喜、吉庆的象征,从古至今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梅具四德,初生为元,是开始之本;开花为亨,意味着通达顺利;结子为利,象征祥和有益;成熟为贞,代表坚定贞洁。」此为梅之「元亨利贞」四德。梅开五瓣,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
中国古代文人对梅花情有独钟,视赏梅为一件雅事。赏梅贵在“探”字,品赏梅花一般着眼于色、香、形、韵、时等方面。
四贵四不贵:贵疏不贵繁,贵合不贵开,贵瘦不贵肥,贵老不贵新。梅的枝干以苍劲嶙峋为美,形若游龙,遒劲倔强的枝干,缀以数朵凌寒傲放的淡梅,兼覆一层薄雪,「古梅一树雪精神」,俨然天成一幅水墨大写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梅花
梅花的别称:春梅、千枝梅、红梅、乌梅、梅、酸梅、黄仔、合汉梅、白梅花、绿萼梅、绿梅花。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梅花最宜植于庭院、草坪、低山丘陵,可孤植、丛植、群植。又可盆栽观赏或加以整剪做成各式桩景,或作切花瓶插供室内装饰用。
扩展资料
梅花的花色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多种颜色。“红梅”,花形极美,花香浓郁;“绿萼”,花白色,萼片绿色,重瓣雪白,香味袭人。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暗香。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着为贵。”所以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个字。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则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梅花
梅花别称酸梅、萼梅、绿梅花
许多类型梅花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扩展资料
梅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
至少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开始引种驯化野梅使之成为家梅--果梅。1975年,中国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这说明早在3200年前,梅已用作食品。
中国南京、无锡、苏州、泰州、武汉、丹江口、鄂州、淮北、梅州、南投等10个城市,已将梅花定为市花。许多专家及民众还积极推祟梅花为国花。
中国古代文人对梅花情有独钟,视赏梅为一件雅事。赏梅贵在“探”字,品赏梅花一般着眼于色、香、形、韵、时等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梅花
梅花别称酸梅、萼梅、绿梅花。
梅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古时梅子是代酪作为调味品的,系祭祀、烹调和馈赠等不可或缺少的东西。至少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开始引种驯化野梅使之成为家梅--果梅。
1975年,中国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这说明早在3200年前,梅已用作食品。
扩展资料:
梅是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幼嫩时两面被短柔毛,成长时逐渐脱落,或仅下面脉腋间具短柔毛。
梅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约1-3毫米,常无毛;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萼筒宽钟形,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雄蕊短或稍长于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长于雄蕊。
果实近球形,直径2-3厘米,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顶端圆形而有小突尖头,基部渐狭成楔形,两侧微扁,腹棱稍钝,腹面和背棱上均有明显纵沟,表面具蜂窝状孔穴。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在华北果期延至7-8月)。
参考资料:梅—百度百科
梅花别称百花魁、酸梅、萼梅、暗香 寒英。
梅花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梅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梅花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但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江苏北部和河南南部也有少数品种,某些品种已在华北引种成功。日本和朝鲜也有。
扩展资料:
1、梅花变种和品种极多,可分花梅及果梅两类。花梅主要供观赏。果梅其果实主要作加工或药用,一般加工制成各种蜜饯和果酱;用青梅加工制成乌梅供药用,为收敛剂,能治痢疾,并有镇咳、祛痰、解热、杀虫等功效。
2、梅花最宜植于庭院、草坪、低山丘陵,可孤植、丛植、群植。又可盆栽观赏或加以整剪做成各式桩景,或作切花瓶插供室内装饰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