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题目:小学生该不该使用电脑?正方的观点:应该使用 15
展开全部
虽然有许多家长反对,但是如果使用方法正确,也能获得很多知识.如果不应该,那学校为什么设置信息技术课,那些电脑放在电脑室里纯属浪费钱.在空时放松一下,你还能说违法了.所以,我列出了电第一、可以开阔视野。上网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收眼底。
第二、可以对外交流。学生的一个被人经常提及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现在有了互联网,他们可以彻底克服这个心理障碍,并且在对外交流的过程当中,又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网络为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不仅老师,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各类教育网站获取学习资讯。
第三、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消除心理障碍,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课业负担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可以在各个BBS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一来可以锻炼文笔,二来觉得很有成就感;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自己动手做主页正成为时尚,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开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在掌握了电脑软件的运用同时自己做版主的感觉真的很棒,有利于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第四、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中学生的本职任务是学习,网络的远程教育会给中学生带来无穷的益处。普通的中学生学习知识只能够局限于自己的学校和一些课外书籍,传授知识的老师始终只有几个,但如果上了网,学生就可以在一个个内容丰富、名师坐堂的网站中任意翱翔,“有问必答”、“题库”、“专题讲座”、“考前辅导”...一个个分类细致合理的栏目让学生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普通的中学生做题只能做些参考书或数量有限的卷子,如果上了网,网上各种试卷和典型题目应有尽有,学生就可以任意选择。
第五、可以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中学生们特别是高中生可以利用网络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因为这几年的高考还在改革探索之中,每年几乎都会出台许多新措施。而平时好些学生不大关心电视和报纸上的新闻,只一味地埋头书海,因此可从网上查询与教育相关的新闻以此来调整复习重点,适应高考新举措。
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我们中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
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表少年的青睐。
但又有许多人认为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的确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它的内部充满各种信息,像反动、暴力、黄色,这类鱼龙混杂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中学生自主能力有限,实在难以抵御网络惊人的吸引力。
但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的确中学生的自制力和网络的吸引力,可以说两者根本是无法匹敌的。网络的吸引力是无穷的,而中学生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这惊人的对比,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中学生的自制力不如网络的吸引力,。它好象刚出生的婴儿,终究是需要细心的扶持的,在正确的教育、指导下,长大成人,建设国家、作出贡献。但偌是像现在这样,抑制了学生上网,不就好象将这婴儿杀死在摇篮里吗?中学生上网的人数很多,部分人受到不良影响,这正说明了是否受到不良影响取决于自身的素质与意志。俗话说得好:“人正不怕影子歪。”只要我们有不靠近这种沉溺人思想的网络传播的意志,自然也就不会受到其影响了。
利弊的区别在于你如何运用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如果是用于成天打电子游戏,不分昼夜,肯定是弊。如果用于学习:利大于弊。如果用于聊天、游戏:弊大于利。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互联网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当前,网络不仅是一种时尚和潮流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甚至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我国的计算机互联网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也极其迅猛。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截止到2001年6月,国内上网用户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其中,85%以上是青少年群体,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是高学历未婚男性青少年。如此众多的青少年上网都看些什么呢?互联网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青少年上网,是有益还是无益呢?
中国社科院的有关学者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运用互联网状况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男生略多(56.6%),年级越高,用户比例越高。高中生占高中生的56%,初中生占初中生的36%,小学生占小学生的25.8%。在用户总体中,初中生所占比例最高,为42%,其次是小学生和高中生。调查还显示,父母学历越高,其子女用户比例越高。
调查报告还显示,近80%的青少年用户从1999年开始使用互联网。上网比例最高的是家里(58%),其次是在网吧(20.45%)和父母或他人的办公室(15%)。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青少年经常使用的门户网站为新浪、搜狐、163.COM。青少年用户上网,60.3%的时间用于大陆中文网站,25.2%的时间用于海外中文网站,14.5%的时间用于外文网站。完全不限制子女上网的父母占8.4%,大多数父母控制子女上网时间。
从调查情况看,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超过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48.6%)。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主要窗口。那么,互联网对青少年都有哪些影响呢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学校中上课,目前已成为国外大、中学校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据统计,到2000年7月为止,我国已有近1000家大中小学校进行了域名注册,其中有不少建立了完整的学校站点。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而且还可以直接学习课程,和学校的老师进行直接交流,解答疑难、获取知识。诸多的网上学校的陆续建立,为青少年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
第二,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第一目的。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这么多的兴趣点,互联网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种种信息的最佳来源。
第三,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计算机技能作为未来成功青年所必须掌握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因为在互联网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
第四,互联网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内在的潜能。由于互联网的包容性,使上网的青少年处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思考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网络的互动性使青少年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或者是BBS等方式广交朋友,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发表观点见解;而网络的无边无际也会极大的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潜质和潜能能有效地开发出来。
-------------------------
数码网络与传统媒体相比,有六大优势:
形式开放性优势:互联网对全社会任何人都开放,就是不懂较多网络知识的人,只要他知道如何上网的基本常识,他都随时可以上网,并获得网络上的资源;网上资源具有开放性,能够容纳各种信息资料,能被任何人查阅、浏览和使用,甚至于传播。
信息丰富性优势:正常的非正常的、正规的非正规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合法的与非法的信息应有尽有,正因为有这一特点,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可在互联网上发布或收集到自己所希望的信息。
内容及时性与解渴性优势:由于互联网的传递方便快捷,发生在全球的任何一件事情,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被访问者所了解,知晓世界各地的最新动态,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个体交互性优势: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人们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逐渐减少,信任度逐渐减弱,互联网可以让人们撕开平时的伪装,毫无顾及的谈论人和事,在很大程度上为网民营造出了一个相对个性化的空间,满足人们交往与交流的需要。
资源共享性优势:互联网上大量的信息资源都可以被网民所采用,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欢乐可以分享,痛苦可以分担,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慰藉。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加巨,作为社会性的人对网络的依赖性将逾来逾强。
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优势:从哲学意义上讲,网络是“第三世界”,是一个介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的世界,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它是连接物质与精神的纽带和桥梁。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扮演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扮演的角色,从不同角色获得心理平衡,为人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多面性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
1.运用“E-mail”实现师生之间平等真实的对话。
传统德育工作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即使是最民主的教师,也不可能使学生知无不言,因此,教师“受蔽”是常事。这也是传统德育的致命弱点。但是,如果运用网络中的“E-mail”功能,则可弥补传统德育中的这一弱点。由于“E-mail”的匿名、隐蔽的特点,能充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权威给学生带来的威压感,学生可以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
运用BBS(电子公告板)和聊天室,创设德育活动的场所。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选择能力及道德参与意识,这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传统的德育,采用诸如“两难法”、“团体法”、“讨论法”、“辩论法”等各种形式加以训练,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及其它人为因素的制约,这些形式很难在学校教育中推广开来或坚持下去。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利用BBS和聊天室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训练目标。
【案例】
这个星期,学校电脑室人满为患,学生纷纷就学校该不该进行封闭办学展开网上辩论,无论是聊天室还是BBS都塞满了学生的“奇思异见”,现摘录几条:
持否定意见——
封闭办学实际上是把学生当成了囚徒,不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学校,如果再进行封闭办学,我们到哪里去渲泄心中的重压。
封闭办学是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产生的怪胎。
社会是大学校,如果与社会隔离,无疑会走向死胡同。
持肯定意见——
学生以学为主,封闭办学可使学生更加潜心学习。
处在青春骚动期的少男少女们,还是远离花花世界吧。
实践已经证明,校园的门开得太大,只会给一些追求低级趣味的人提供方便。
对于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知识、追求真理的学生来说,开门关门没有什么区别,但可惜的是我们学校这样的学生为数不多,因此目前我们的校门还是关紧一点好。
【评析】
为什么学生在电脑面前思维如此流畅,思想如此大胆,语言如此尖锐?是因为BBS和聊天室具有即时性、公开性、匿名性和群体参与性的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中,青少年解除了传统德育下固有的防范、恐惧心理,敢于“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而这又为学校开展道德讨论和进行学生道德判断及选择能力的训练提供了很好的物质保证。即时性特点可以保证道德讨论的及时呈现和即时反馈;公开性的特点,正适合提供一个讨论的场景,在线的所有学生都可以看到反馈的信息;匿名性的特点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一般不愿意坦然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公之于众,除非是别人不知道自己的身份,BBS和聊天室完全可以使德育活动在隐蔽自己真实身份的情况下进行,这样,讨论者就没有了传统德育课堂中的许多顾虑,他们就乐于参与并畅所欲言;而群体参与的特点恰好沿袭了传统德育活动的形式。在BBS或聊天室中,还可以拓展更多的交流途径,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从而又使得德育活动有了一种全面性。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BBS和聊天室的德育功能。与此同时,网络管理员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讨论的过程进行随时监控,及时把握讨论的主题和争论的方向,从而保证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
------------------------------
重要的不是“言必称网络”,更不是“谈网色变”,而是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培育健康的网络环境。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看,当务之急需要加强网络管理,成立网控中心,根据现实需要对现有网络法规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并结合网络这一特殊的德育阵地制定有关网络法律、法规,采取强制性手段共同打击网络犯罪;⑵加强全民网络道德教育也很重要,使人们有正确地运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服务,使网络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同时,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的网络家园,热心维护好网络整洁、高效、有序的良好环境。⑶协调好网络技术与网络道德的关系,将网络技术与网络道德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将网络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使人人都能自觉遵守正确的计算机及网络世界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⑷政府部门也要不断增大投入,建立权威网站,加强在互联网上构筑“信息海关”,利用《中国墙互联网过滤器》堵截来自海内外的各种有害信息,从而达到净化网络空间之目的,同时加强网络的国际合作,共同致力于国际网络管理。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看,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学校理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网络德育的重任。积极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⑴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内容,设置校园网文化平台,积极开展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比如开展有关国情、法制等多媒体专题制作比赛、开设“网上论坛”自由讨论热点问题、新人新事、建立电子刊物,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等;⑵建立健全学校网络教育管理中心,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上网人格,具体的上网指导可从如何掌握网络操作技术、怎样安全上网,如何增强网络免疫力三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发布、传送,获取信息的原理与技术、帮助学生增强安全上网意识,提高学生正确分辨、判断和选择信息的能力。⑶在可能的条件下,监控、过滤、消除可能侵入学校网的消极信息,防患于未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手段,为学生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服务,使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⑷学校还应在加强基础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增加“网风”、“网德”教育,网络法制教育、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多加强网络行为规范的宣传,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维护网络秩序的重要性,使每个入网者都能批判地对待大量的网络信息,不断提高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自律、抗诱惑能力;⑸学校还应加强与社会合作,抓住网络这个良好的教育载体,认清现代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诸多优势,组织专家开发思想信息资源,共同致力于网络德育软件的研究,另外,学校也可组织学生尝试一些专题性的电子作品创作,以增加网络德育主体的参与力度;⑹学校还应不断优化网络德育队伍,吸收精通网络技术、心理咨询等知识的人才,做为网络辅导员到专兼职德育队伍中来,通过“情感在线”、“网上聊天”等形式帮助青少年学生医治由于网络的相对封闭性而衍生的心理问题。
第三,从家庭的角度看,由于电脑日益普及,在家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但网络的两面性又让家长惶恐不安,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帮助、辅导家长掌握网络基本知识,规避家庭网络教育误区:⑴父母应当正确处理好网络时代的代际关系,多花时间与孩子交流,多带孩子接触社会、适应社会,以避免孩子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⑵家长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学校作好网上把关工作,运用一些封锁方法阻止自己的孩子进入成人聊天室或访问对性较放任的网址;⑶不要让孩子在无人监视的情况下上网,将电脑安置在家中共用区域,不要放在孩子的卧室。定期地、不要打招呼地察看他们在做什么。⑷提醒孩子别人在网上告诉他们的任何东西都不一定是真的,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情况,决不与互联网上认识的人进行约会,同时,告诫你的孩子决不回复那些暗示性的、猥亵性的或骚扰性的文字。⑸多花一些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用电脑,培养他们的自尊,让他们来教你如何使用电脑,让他们给你看他们上什么网,和谁聊天。如果有可疑之处,检查他们收取的电子邮件。
结束语
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挑战,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未来的网络德育前景非常乐观,提高网络德育实效性的途径还有待进一步开拓,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首要的是转变观念,从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针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德育应敝开思维的大门,让学生经受信息大潮的冲击和“洗礼”,从而增强对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从认知式德育向践行式德育转化,重践行而达知行统一,这是青少年远离不良信息的重要保证;从接受式德育向批判式德育转变,培养学生独立的批判精神,构筑一道信息“防火墙”。⑵网络时代要求德育工作者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崇高的信息道德。⑶应努力探究新时期的德育内容、手段和途径,提高网络德育的实效性,变传统灌输式德育为参与式德育,将教育内容由枯燥变为生动。同时加强网络媒介教育,使青少年把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重要的层面加以学习和掌握,内在地培养出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责任,倡导以自律为主的自律他律相统一的道德监督机制。
第二、可以对外交流。学生的一个被人经常提及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现在有了互联网,他们可以彻底克服这个心理障碍,并且在对外交流的过程当中,又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网络为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不仅老师,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各类教育网站获取学习资讯。
第三、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消除心理障碍,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课业负担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可以在各个BBS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一来可以锻炼文笔,二来觉得很有成就感;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自己动手做主页正成为时尚,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开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在掌握了电脑软件的运用同时自己做版主的感觉真的很棒,有利于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第四、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中学生的本职任务是学习,网络的远程教育会给中学生带来无穷的益处。普通的中学生学习知识只能够局限于自己的学校和一些课外书籍,传授知识的老师始终只有几个,但如果上了网,学生就可以在一个个内容丰富、名师坐堂的网站中任意翱翔,“有问必答”、“题库”、“专题讲座”、“考前辅导”...一个个分类细致合理的栏目让学生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普通的中学生做题只能做些参考书或数量有限的卷子,如果上了网,网上各种试卷和典型题目应有尽有,学生就可以任意选择。
第五、可以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中学生们特别是高中生可以利用网络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因为这几年的高考还在改革探索之中,每年几乎都会出台许多新措施。而平时好些学生不大关心电视和报纸上的新闻,只一味地埋头书海,因此可从网上查询与教育相关的新闻以此来调整复习重点,适应高考新举措。
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我们中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
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表少年的青睐。
但又有许多人认为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的确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它的内部充满各种信息,像反动、暴力、黄色,这类鱼龙混杂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中学生自主能力有限,实在难以抵御网络惊人的吸引力。
但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的确中学生的自制力和网络的吸引力,可以说两者根本是无法匹敌的。网络的吸引力是无穷的,而中学生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这惊人的对比,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中学生的自制力不如网络的吸引力,。它好象刚出生的婴儿,终究是需要细心的扶持的,在正确的教育、指导下,长大成人,建设国家、作出贡献。但偌是像现在这样,抑制了学生上网,不就好象将这婴儿杀死在摇篮里吗?中学生上网的人数很多,部分人受到不良影响,这正说明了是否受到不良影响取决于自身的素质与意志。俗话说得好:“人正不怕影子歪。”只要我们有不靠近这种沉溺人思想的网络传播的意志,自然也就不会受到其影响了。
利弊的区别在于你如何运用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如果是用于成天打电子游戏,不分昼夜,肯定是弊。如果用于学习:利大于弊。如果用于聊天、游戏:弊大于利。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互联网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当前,网络不仅是一种时尚和潮流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甚至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我国的计算机互联网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也极其迅猛。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截止到2001年6月,国内上网用户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其中,85%以上是青少年群体,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是高学历未婚男性青少年。如此众多的青少年上网都看些什么呢?互联网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青少年上网,是有益还是无益呢?
中国社科院的有关学者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运用互联网状况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男生略多(56.6%),年级越高,用户比例越高。高中生占高中生的56%,初中生占初中生的36%,小学生占小学生的25.8%。在用户总体中,初中生所占比例最高,为42%,其次是小学生和高中生。调查还显示,父母学历越高,其子女用户比例越高。
调查报告还显示,近80%的青少年用户从1999年开始使用互联网。上网比例最高的是家里(58%),其次是在网吧(20.45%)和父母或他人的办公室(15%)。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青少年经常使用的门户网站为新浪、搜狐、163.COM。青少年用户上网,60.3%的时间用于大陆中文网站,25.2%的时间用于海外中文网站,14.5%的时间用于外文网站。完全不限制子女上网的父母占8.4%,大多数父母控制子女上网时间。
从调查情况看,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超过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48.6%)。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主要窗口。那么,互联网对青少年都有哪些影响呢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学校中上课,目前已成为国外大、中学校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据统计,到2000年7月为止,我国已有近1000家大中小学校进行了域名注册,其中有不少建立了完整的学校站点。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而且还可以直接学习课程,和学校的老师进行直接交流,解答疑难、获取知识。诸多的网上学校的陆续建立,为青少年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
第二,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第一目的。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这么多的兴趣点,互联网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种种信息的最佳来源。
第三,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计算机技能作为未来成功青年所必须掌握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因为在互联网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
第四,互联网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内在的潜能。由于互联网的包容性,使上网的青少年处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思考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网络的互动性使青少年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或者是BBS等方式广交朋友,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发表观点见解;而网络的无边无际也会极大的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潜质和潜能能有效地开发出来。
-------------------------
数码网络与传统媒体相比,有六大优势:
形式开放性优势:互联网对全社会任何人都开放,就是不懂较多网络知识的人,只要他知道如何上网的基本常识,他都随时可以上网,并获得网络上的资源;网上资源具有开放性,能够容纳各种信息资料,能被任何人查阅、浏览和使用,甚至于传播。
信息丰富性优势:正常的非正常的、正规的非正规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合法的与非法的信息应有尽有,正因为有这一特点,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可在互联网上发布或收集到自己所希望的信息。
内容及时性与解渴性优势:由于互联网的传递方便快捷,发生在全球的任何一件事情,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被访问者所了解,知晓世界各地的最新动态,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个体交互性优势: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人们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逐渐减少,信任度逐渐减弱,互联网可以让人们撕开平时的伪装,毫无顾及的谈论人和事,在很大程度上为网民营造出了一个相对个性化的空间,满足人们交往与交流的需要。
资源共享性优势:互联网上大量的信息资源都可以被网民所采用,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欢乐可以分享,痛苦可以分担,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慰藉。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加巨,作为社会性的人对网络的依赖性将逾来逾强。
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优势:从哲学意义上讲,网络是“第三世界”,是一个介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的世界,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它是连接物质与精神的纽带和桥梁。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扮演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扮演的角色,从不同角色获得心理平衡,为人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多面性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
1.运用“E-mail”实现师生之间平等真实的对话。
传统德育工作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即使是最民主的教师,也不可能使学生知无不言,因此,教师“受蔽”是常事。这也是传统德育的致命弱点。但是,如果运用网络中的“E-mail”功能,则可弥补传统德育中的这一弱点。由于“E-mail”的匿名、隐蔽的特点,能充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权威给学生带来的威压感,学生可以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
运用BBS(电子公告板)和聊天室,创设德育活动的场所。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选择能力及道德参与意识,这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传统的德育,采用诸如“两难法”、“团体法”、“讨论法”、“辩论法”等各种形式加以训练,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及其它人为因素的制约,这些形式很难在学校教育中推广开来或坚持下去。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利用BBS和聊天室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训练目标。
【案例】
这个星期,学校电脑室人满为患,学生纷纷就学校该不该进行封闭办学展开网上辩论,无论是聊天室还是BBS都塞满了学生的“奇思异见”,现摘录几条:
持否定意见——
封闭办学实际上是把学生当成了囚徒,不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学校,如果再进行封闭办学,我们到哪里去渲泄心中的重压。
封闭办学是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产生的怪胎。
社会是大学校,如果与社会隔离,无疑会走向死胡同。
持肯定意见——
学生以学为主,封闭办学可使学生更加潜心学习。
处在青春骚动期的少男少女们,还是远离花花世界吧。
实践已经证明,校园的门开得太大,只会给一些追求低级趣味的人提供方便。
对于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知识、追求真理的学生来说,开门关门没有什么区别,但可惜的是我们学校这样的学生为数不多,因此目前我们的校门还是关紧一点好。
【评析】
为什么学生在电脑面前思维如此流畅,思想如此大胆,语言如此尖锐?是因为BBS和聊天室具有即时性、公开性、匿名性和群体参与性的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中,青少年解除了传统德育下固有的防范、恐惧心理,敢于“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而这又为学校开展道德讨论和进行学生道德判断及选择能力的训练提供了很好的物质保证。即时性特点可以保证道德讨论的及时呈现和即时反馈;公开性的特点,正适合提供一个讨论的场景,在线的所有学生都可以看到反馈的信息;匿名性的特点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一般不愿意坦然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公之于众,除非是别人不知道自己的身份,BBS和聊天室完全可以使德育活动在隐蔽自己真实身份的情况下进行,这样,讨论者就没有了传统德育课堂中的许多顾虑,他们就乐于参与并畅所欲言;而群体参与的特点恰好沿袭了传统德育活动的形式。在BBS或聊天室中,还可以拓展更多的交流途径,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从而又使得德育活动有了一种全面性。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BBS和聊天室的德育功能。与此同时,网络管理员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讨论的过程进行随时监控,及时把握讨论的主题和争论的方向,从而保证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
------------------------------
重要的不是“言必称网络”,更不是“谈网色变”,而是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培育健康的网络环境。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看,当务之急需要加强网络管理,成立网控中心,根据现实需要对现有网络法规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并结合网络这一特殊的德育阵地制定有关网络法律、法规,采取强制性手段共同打击网络犯罪;⑵加强全民网络道德教育也很重要,使人们有正确地运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服务,使网络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同时,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的网络家园,热心维护好网络整洁、高效、有序的良好环境。⑶协调好网络技术与网络道德的关系,将网络技术与网络道德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将网络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使人人都能自觉遵守正确的计算机及网络世界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⑷政府部门也要不断增大投入,建立权威网站,加强在互联网上构筑“信息海关”,利用《中国墙互联网过滤器》堵截来自海内外的各种有害信息,从而达到净化网络空间之目的,同时加强网络的国际合作,共同致力于国际网络管理。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看,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学校理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网络德育的重任。积极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⑴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内容,设置校园网文化平台,积极开展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比如开展有关国情、法制等多媒体专题制作比赛、开设“网上论坛”自由讨论热点问题、新人新事、建立电子刊物,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等;⑵建立健全学校网络教育管理中心,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上网人格,具体的上网指导可从如何掌握网络操作技术、怎样安全上网,如何增强网络免疫力三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发布、传送,获取信息的原理与技术、帮助学生增强安全上网意识,提高学生正确分辨、判断和选择信息的能力。⑶在可能的条件下,监控、过滤、消除可能侵入学校网的消极信息,防患于未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手段,为学生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服务,使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⑷学校还应在加强基础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增加“网风”、“网德”教育,网络法制教育、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多加强网络行为规范的宣传,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维护网络秩序的重要性,使每个入网者都能批判地对待大量的网络信息,不断提高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自律、抗诱惑能力;⑸学校还应加强与社会合作,抓住网络这个良好的教育载体,认清现代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诸多优势,组织专家开发思想信息资源,共同致力于网络德育软件的研究,另外,学校也可组织学生尝试一些专题性的电子作品创作,以增加网络德育主体的参与力度;⑹学校还应不断优化网络德育队伍,吸收精通网络技术、心理咨询等知识的人才,做为网络辅导员到专兼职德育队伍中来,通过“情感在线”、“网上聊天”等形式帮助青少年学生医治由于网络的相对封闭性而衍生的心理问题。
第三,从家庭的角度看,由于电脑日益普及,在家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但网络的两面性又让家长惶恐不安,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帮助、辅导家长掌握网络基本知识,规避家庭网络教育误区:⑴父母应当正确处理好网络时代的代际关系,多花时间与孩子交流,多带孩子接触社会、适应社会,以避免孩子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⑵家长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学校作好网上把关工作,运用一些封锁方法阻止自己的孩子进入成人聊天室或访问对性较放任的网址;⑶不要让孩子在无人监视的情况下上网,将电脑安置在家中共用区域,不要放在孩子的卧室。定期地、不要打招呼地察看他们在做什么。⑷提醒孩子别人在网上告诉他们的任何东西都不一定是真的,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情况,决不与互联网上认识的人进行约会,同时,告诫你的孩子决不回复那些暗示性的、猥亵性的或骚扰性的文字。⑸多花一些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用电脑,培养他们的自尊,让他们来教你如何使用电脑,让他们给你看他们上什么网,和谁聊天。如果有可疑之处,检查他们收取的电子邮件。
结束语
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挑战,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未来的网络德育前景非常乐观,提高网络德育实效性的途径还有待进一步开拓,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首要的是转变观念,从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针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德育应敝开思维的大门,让学生经受信息大潮的冲击和“洗礼”,从而增强对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从认知式德育向践行式德育转化,重践行而达知行统一,这是青少年远离不良信息的重要保证;从接受式德育向批判式德育转变,培养学生独立的批判精神,构筑一道信息“防火墙”。⑵网络时代要求德育工作者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崇高的信息道德。⑶应努力探究新时期的德育内容、手段和途径,提高网络德育的实效性,变传统灌输式德育为参与式德育,将教育内容由枯燥变为生动。同时加强网络媒介教育,使青少年把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重要的层面加以学习和掌握,内在地培养出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责任,倡导以自律为主的自律他律相统一的道德监督机制。
展开全部
2019-03-09聊聊
小学生从小使用电脑有利于小学生对事物感性的认知,在以后上学就不会产生网瘾,就像一个人天天吃同样食物或接触同样事物就会产生厌倦。但是也要家长的积极引导,督促,教育。在我个人认为应该在从小接触就不会到初中高中去网吧包夜,正是那些从小没接触这些新鲜事物,才导致在成长道路上迷于网络。所以我认为小学生应该使用电脑。
小学生从小使用电脑有利于小学生对事物感性的认知,在以后上学就不会产生网瘾,就像一个人天天吃同样食物或接触同样事物就会产生厌倦。但是也要家长的积极引导,督促,教育。在我个人认为应该在从小接触就不会到初中高中去网吧包夜,正是那些从小没接触这些新鲜事物,才导致在成长道路上迷于网络。所以我认为小学生应该使用电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有电脑的话,就可以足不出户,就晓笑天下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