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则故事:
闻一多先生有一次给学生上课时,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
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
说到这里,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国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
先生指着画说:“从整幅画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
学生们听罢,恍然大悟。原来闻先生用这个简单的算式形象地说明,文学艺术作品的容量是不能像数学公式那样计算的。文学艺术作品贵在储蓄,要给人们以广阔的想象余地。
在上述这幅画中虽然只画了七匹马,但是,通过艺术手法,使人们感到了一种万马奔腾的热烈场面,这就是想象的作用。
二、第二则故事:
闻一多先生教子方法也别出心裁,堪称一绝。
据曾经跟闻一多先生一起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的马学良先生回忆:“那时每天记录完毕以后,回到宿营地,稻草铺在地上,闻一多先生老叫我同他在一起整理文献。
我们点着蜡烛,整理完才睡觉。他总是支着一只脚,挑脚上的水泡。挑完了,他把挑下来的脚皮,用一个小袋子装好。”
从水泡上挑下的脚皮可谓登不得大雅之堂,一般人避之而惟恐不及,可为什么闻先生却视之如宝呢?
后来,马学良先生才知道闻一多先生这些脚皮的用处:等到它们集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将其寄给自己的孩子,目的是让孩子们记住闻先生所受的苦。
作为一个父亲,闻一多先生没有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万贯家财,然而,满袋的脚皮,满腔的父爱,是后代们一世都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三、投身革命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闻一多随校迁往昆明,任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后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毅然抛弃文化救亡的幻想,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和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中。
1943年,他开始得到中共昆明地下党和民主同盟的帮助,党通过不同渠道,给他送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他开始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
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发表后,他表示五四给他的印象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的向五四宣战,是无法接受的。
1944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民盟云南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
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国民党当局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出殡时,他拄着手杖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并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惨案真相,号召“未死的战士们,踏着四烈士的血迹”继续战斗。
1946年6月29日,民盟云南支部举行社会各界招待会,他在会上宣布民盟决心响应中共的号召,坚持“民主团结、和平建国”的立场,号召“各界朋友们亲密地携起手来,共同为反内战、争民主,坚持到底!”
四、枪杀遇难
1946年7月11日,民盟负责人、著名社会教育家、当年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当即通电全国,控诉反动派的罪行。
他为《学生报》的《李公朴先生死难专号》题词:“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来!”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主持人为了闻一多的安全,没有安排他发言。
但他毫无畏惧,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痛斥国民党特务,并握拳宣誓说:“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下午,他主持《民主周刊》社的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暗杀事件的真相。散会后,闻一多在返家途中,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
扩展资料: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主要成就:
在创建格律体时,闻一多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就是三美:诗的实力不独包括着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
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这一点不包括为特殊效果而运用声音。
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
建筑美是指针对自由体提出来的,指诗歌每节之间应该匀称,各行诗句应该一样长——这一样长不是指字数完全相等,而是指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律诗就有一种外形的匀称均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闻一多
1、妙解“2+5=10000”
有一次,闻一多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对此感到非常不解,一时议论纷纷,但闻一多却不顾学生的反应,执意让学生们回答。于是,学生们只好答道:“等于7!”
“没错,”闻一多说,“在数学领域里,2+5=7是毫无疑问的。但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很有可能的。”看到学生们满脸的疑惑,闻一多又说,“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我请大家看一幅画。”
说完,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国画让学生们欣赏。这幅画很简单,画面上只是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的后面,又画了五匹马,错落有致,大小不一。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小黑点。
闻先生指着这幅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来看,可以明显地看到前后只有七匹马。但是,凡是看到这幅画的人,都会感觉这就是万马奔腾的景象,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学生们听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闻先生是在用这个简单的算式,来形象地说明文学作品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2、“脚皮”事件
闻一多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那时每天记录完毕以后,回到宿营地,稻草铺在地上,闻一多老叫马学良同他一起整理文献,整理完才睡觉。闻一多总是支着一只脚,挑脚上的水泡。挑完了,他把挑下来的脚皮,用一个小袋子装进去。马学良很不解。
后来,马学良才知道闻一多这些脚皮的用处:等到它们集到满满一袋的时候,就将他们寄给自己的夫人和孩子。为的是让孩子们记住闻先生所受的苦。这苦既是国难当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所受的非人的煎熬,也是一个真正学者所必须具备的优良素质。
扩展资料:
闻一多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是清华新剧社、美术社的发起者,曾担任《清华周刊》总编辑及《清华学报》编辑。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
1922年赴美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科罗拉多大学学习美术,同时继续投入大量精力从事新诗创作和文学研究。其间,他写下了著名的《七子之歌》等多篇爱国思乡之作。
192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红烛》,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生活的追求。1928年出版代表作《死水》。1944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民盟云南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
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他怒斥国民党反动统治,号召人民起来战斗。会后遭特务的暗杀,英勇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闻一多
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
说到这里,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国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
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幅画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
学生们听罢,恍然大悟。原来闻先生用这个简单的算式形象地说明,文学艺术作品的容量是不能像数学公式那样计算的。文学艺术作品贵在储蓄,要给人们以广阔的想象余地。在上述这幅画中虽然只画了七匹马,但是,通过艺术手法,使人们感到了一种万马奔腾的热烈场面,这就是想象的作用。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丰富的想象使我们的思维变得活跃和丰富起来。一切美好的创作和创造发明都离不开想象,从这个意义上讲,想象使我们的思维获得了新生。
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种“联觉现象”,这一现象指明了一种感觉的输入(如听音乐)会引发另一种感觉(如看到颜色)。
比如,戴维·霍克尼用彩色绘画来重现他在听音乐时所看到的颜色:拉威尔的《淋浴夜色花园》在他画中表现为黑色和粉红色的精灵、绿色的草地、深红色的树干和深蓝色的枝叶。
还是布鲁诺说得好:“聪明睿智的特点就在于,只需看到和听到一点,就能长久地考虑和更多地理解。”让我们从“2+5=10000”中很好地体会这一充满哲理的名言吧!(摘自《中国气象报》)
闻一多趣事:脚皮教子 2005年9月6日 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闻一多先生教子方法也别出心裁,堪称一绝。 据曾经跟闻一多先生一起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的马学良先生回忆:“那时每天记录完毕以后,回到宿营地,稻草铺在地上,闻一多先生老叫我同他在一起整理文献。我们点着蜡烛,整理完才睡觉。他总是支着一只脚,挑脚上的水泡。挑完了,他把挑下来的脚皮,用一个小袋子装好。” 从水泡上挑下的脚皮可谓登不得大雅之堂,一般人避之而惟恐不及,可为什么闻先生却视之如宝呢?后来,马学良先生才知道闻一多先生这些脚皮的用处:等到它们集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将其寄给自己的孩子,目的是让孩子们记住闻先生所受的苦。 作为一个父亲,闻一多先生没有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万贯家财,然而,满袋的脚皮,满腔的父爱,是后代们一世都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摘自《福建老年报》
闻一多先生有一次给学生上课时,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
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
说到这里,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国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
先生指着画说:“从整幅画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
学生们听罢,恍然大悟。原来闻先生用这个简单的算式形象地说明,文学艺术作品的容量是不能像数学公式那样计算的。文学艺术作品贵在储蓄,要给人们以广阔的想象余地。
在上述这幅画中虽然只画了七匹马,但是,通过艺术手法,使人们感到了一种万马奔腾的热烈场面,这就是想象的作用。
二、第二则故事:
闻一多先生教子方法也别出心裁,堪称一绝。
据曾经跟闻一多先生一起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的马学良先生回忆:“那时每天记录完毕以后,回到宿营地,稻草铺在地上,闻一多先生老叫我同他在一起整理文献。
我们点着蜡烛,整理完才睡觉。他总是支着一只脚,挑脚上的水泡。挑完了,他把挑下来的脚皮,用一个小袋子装好。”
从水泡上挑下的脚皮可谓登不得大雅之堂,一般人避之而惟恐不及,可为什么闻先生却视之如宝呢?
后来,马学良先生才知道闻一多先生这些脚皮的用处:等到它们集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将其寄给自己的孩子,目的是让孩子们记住闻先生所受的苦。
作为一个父亲,闻一多先生没有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万贯家财,然而,满袋的脚皮,满腔的父爱,是后代们一世都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三、投身革命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闻一多随校迁往昆明,任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后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毅然抛弃文化救亡的幻想,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和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中。
1943年,他开始得到中共昆明地下党和民主同盟的帮助,党通过不同渠道,给他送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他开始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
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发表后,他表示五四给他的印象太深,《中国之命
据曾经跟闻一多先生一起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的马学良先生回忆:“那时每天记录完毕以后,回到宿营地,稻草铺在地上,闻一多先生老叫我同他在一起整理文献。
我们点着蜡烛,整理完才睡觉。他总是支着一只脚,挑脚上的水泡。挑完了,他把挑下来的脚皮,用一个小袋子装好。”
从水泡上挑下的脚皮可谓登不得大雅之堂,一般人避之而惟恐不及,可为什么闻先生却视之如宝呢?
后来,马学良先生才知道闻一多先生这些脚皮的用处:等到它们集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将其寄给自己的孩子,目的是让孩子们记住闻先生所受的苦。
作为一个父亲,闻一多先生没有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万贯家财,然而,满袋的脚皮,满腔的父爱,是后代们一世都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