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现实生活中,两个人在一起,怎样的感情状态才是最好?
关于这个问题,相信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与争议。
有人说,是门当户对,彼此出身相似,有差不多的学历,不相上下的物质条件,这样即使偶尔有争吵,也不会过得太差。
有人说,是三观吻合,有共同的爱好,喜欢相同的东西,共同的生活习惯,这样就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融入生活。
但我却不这么想,而更加看重生活中的平淡,有句话说:“春风十里,不如我懂你”。
的确,大千世界里,让人心动的感情有很多,或是初遇时的一见倾心,或是相爱时的海誓山盟,然而,都不及日常生活中的懂得与理解。
发现彼此优点,懂得赞美两个人在一起最好的状态,是可以发现对方的优点,同时懂得赞美这种优点。
爱情是盲目的,有时候,我们爱上一个人,常常就是因为他(她)唱歌好听,或者身材好看,或者仅仅是因为他(她)爽朗、爱笑。
一旦结了婚,爱情从云端落入现实,即使门当户对,假如彼此看不顺眼,觉得一方幼稚,或者另外一方情绪化,日积月累,那些偶尔的争吵,就会忽然爆发。
即使有共同的爱好、生活习惯,假如只看到对方的缺点,那么这些共同的爱好,也会变成导火索。
即使物质条件丰厚,在婚后,适应了舒适的物质生活,又转而遗憾生活没有情调、缺少陪伴,彼此相互嫌弃。
婚姻生活中,一旦对方不如自己预期中那么优秀时,自然会陷入失望与抱怨的循环,甚至开始怀疑,我当初怎么就找了这么一个人在一起?
其实,好的婚姻,从来不是童话里,“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样简单的描述,而是两个不那么完美的人,组成一个完美的家庭。
时间越长,两个人的关系就像一壶好酒,沉淀才能散发厚重而香醇的味道。
婚姻的经营之道,从来不是依仗“妻子”或者“丈夫”的身份,要挟对方做出改变,哪怕你觉得这是为他(她)好;而是始终记得当初他(她)吸引你的亮光,一如既往地欣赏它,赞美它。
只要那份亮光还在,他(她)就依然还是完美的他(她),依旧是你感谢命运让你遇见的人。
婚姻不是改造所,而是成全彼此发现彼此的天堂。
生活中,时常发现彼此的优点,懂得赞美,互相支持,不要试图改造对方,除非他自己想改变,唯此,才能恩爱如初,长久幸福。
互相理解,互相迁就我们总是在看着别人的幸福,殊不知,别人给我们看到的都是光鲜的一面,真正惨淡、不和谐的时候,谁都有的。
婚姻真正的美妙,并不在于那些光鲜的表象,而是那种相濡以沫,至亲至疏的感觉。
钱钟书老先生,结婚之前,是一个连鞋带都系不好的人,而妻子杨绛也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学生,他们的结合,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两个“巨婴”。
但是他们却生活的琴瑟和鸣,说白了,就是他们能够对婚姻进行反思,互相理解,互相迁就。
钱钟书虽然家务做不好,但是为人幽默,总能让杨绛一边收拾残局一边捧腹大笑。
杨绛后来成了做家务的一把好手,你说她委屈吗?
我说,她是幸福的。
幸福婚姻的宗旨是,多付出少计较,多忍让少针对,多宽心少生气,平平淡淡才是真。
愿意为一个人迁就,也懂得互相迁就,才是婚姻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