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是什么让平凡的生活变的不平凡,是什么让普通的人变得不普通,又是什么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呢,是文明!在这美丽的世界里,文明之花到处开放,那么,当代中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文明好少年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有些中学生在公交车上面对站立的老人置之不理;有些中学生在高谈阔论时不时冒出一两句脏话;还有些中学生只因为一些小事就大动干戈,恶语相向,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举止严重影响了学校形象和社会正常秩序。有些同学可能会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可你知道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从生活的点滴做起,才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成为一名文明好少年。
一个文明好少年,在家里,要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热爱劳动; 在学校里,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勤俭节约; 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在社会上,要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争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只有这样,每时每刻锻炼自己,发挥特长,才能成为一个文明好少年。
文明就像一阵风,轻轻地吹走那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文明更像一堵墙,挡住骂人的嘴打人的手;文明还是一个垃圾桶,把一切危害健康、污染环境的陋习通通扫除,是啊,文明就是一个天使,她飞到哪,就会把幸福、快乐、平安传播到哪。
同学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让我们共同努力,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告别不良习惯,争做“文明好少年”,让一切疾病远离我们,让我们拥有更加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我们的家园才能变得更加美丽。
最后,让我们携起手来,带上文明之花,活跃在校园里,开放在祖国肥沃的土地上!
-=-=-=-=-=-=-=-=-=-=-=-=-=-=-=-=-=-=--==-=-=-=-=-=-=-=-=-=-=-=-=-=-=-=-=-
我非常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处处讲文明,讲礼貌。记得有一次吃完晚饭后,我和爸爸高高兴兴下楼去散步,当时爸爸一边走一边吸烟,突然间爸爸将烟头扔到小区路边略有些发干的草坪上,我看到后赶快走过去,弯腰将烟头拾起放到路边的垃圾桶里。我责问爸爸:“我们经常看电视里的文明30秒,您怎么还这么做?您这样做是不文明的行为。”像这样类似的事还有很多。我想做个小学生就要做个讲文明讲礼仪的好学生。 见到老师总能主动问好。以前我见到老师总低着头就走了,可自从有一次,妈妈让我把一瓶料酒给楼上的阿姨送过去,从那以后我见到认识的人就问好。那天,妈妈让我把料酒给阿姨送去,我去了,可我叫了一声没人答应,我就走了,妈妈说刚才还在你再去看看,我就又去了。我放大了胆子敲了一下门,听到有人说请进,我就进去了,对阿姨说:“阿姨这是您的料酒。”说完就走了,回到家妈妈说:“对了,就要这样做,从小讲礼貌,长大了走进社会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最感人的是一次故事会上,一位女同学在讲《小红帽》时,因一时紧张,讲了一半讲不下去了,只见得她急得脸发白,汗直流,越急越想不起来。这时课堂上异常的安静,没有一个人起哄,嘲笑,也就在这时只见主持人走近她、轻轻地说道,“别慌,再想想”,并随手塞给她一张手纸让她擦汗,台下的同学不约而同的鼓起拿来,鼓励她。在这文明、友好的气氛中她渐渐镇静下来,终于坚持讲完了故事。这仅仅是我班“文明”之风吹拂下绽开的一朵小花。
-=-=-=-=-=-=-=-=-=-=-=-=-=-=-=-=-=-=-=-=-=-=-=-=-=-=-=-=-=-=-=-=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文明、进步的表现。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向被人们称作礼貌待人的楷模。有一次,周总理请一位姓朱的理发师傅给他刮脸,刚刮到一半,周总理忽然咳嗽了一声,朱师傅没提防,刮了个小口子,朱师傅心里一阵紧张,忙说:“我工作没做好,真对不起总理。”周总理微笑着宽慰他说:“怎么能怪你呢!全怪我咳嗽没和你打招呼。还幸亏你刀躲得快。”事后,周总理还一再向朱师傅道谢,尽力消除朱师傅的顾虑。
我们小学生从小就应该讲文明,懂礼貌,语言和行为都要彬彬有礼,文雅而不粗野,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对长辈,对老师,对说话对方表示尊敬时,要称呼“您”;请求别人做什么或给予帮助时,要用商量的口吻说“请”;别人帮助了自己时要说“谢谢”;当别人感谢你或有事向你道谢时,要说“别客气”或“没关系”;当你无意中妨碍了别人或给别人添了麻烦时,要主动说“对不起”;早晨上学或路上遇到老师、同学、朋友或其他熟人时,要主动打招呼,说“您早”、“你好”;分手时互相说“再见”。说话时,态度要和蔼、谦逊、文雅、亲切、得体,决不可以说脏话、粗话,要坚持说普通话。
待人接物,行为举止,都要讲究文明礼貌,讲究仪表仪态,无论在校内校外,都要做到不打架,不骂人,不撒野。要学会克制和谦让,自己不对,要勇于自我批评;别人不对,要能原谅别人的过失;当别人对自己表示歉意时,更不能得理不让人。
到他人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擅自进入别人房间,是鲁莽是行为。任何人在工作、学习时都需要专心专意,因此要尽量避免去打扰别人,当别人正在休息时,尤其是睡着了的时候,更要尽量避免打扰别人、影响别人。
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讲文明讲礼貌的优良传统,做到和气、文雅、谦逊,不讲粗话、脏话,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是什么让平凡的生活变的不平凡,是什么让普通的人变得不普通,又是什么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呢,是文明!在这美丽的世界里,文明之花到处开放,那么,当代中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文明好少年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有些中学生在公交车上面对站立的老人置之不理;有些中学生在高谈阔论时不时冒出一两句脏话;还有些中学生只因为一些小事就大动干戈,恶语相向,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举止严重影响了学校形象和社会正常秩序。有些同学可能会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可你知道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从生活的点滴做起,才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成为一名文明好少年。
一个文明好少年,在家里,要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热爱劳动; 在学校里,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勤俭节约; 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在社会上,要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争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只有这样,每时每刻锻炼自己,发挥特长,才能成为一个文明好少年。
文明就像一阵风,轻轻地吹走那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文明更像一堵墙,挡住骂人的嘴打人的手;文明还是一个垃圾桶,把一切危害健康、污染环境的陋习通通扫除,是啊,文明就是一个天使,她飞到哪,就会把幸福、快乐、平安传播到哪。
同学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让我们共同努力,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告别不良习惯,争做“文明好少年”,让一切疾病远离我们,让我们拥有更加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我们的家园才能变得更加美丽。
最后,让我们携起手来,带上文明之花,活跃在校园里,开放在祖国肥沃的土地上!
-=-=-=-=-=-=-=-=-=-=-=-=-=-=-=-=-=-=--==-=-=-=-=-=-=-=-=-=-=-=-=-=-=-=-=-
我非常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处处讲文明,讲礼貌。记得有一次吃完晚饭后,我和爸爸高高兴兴下楼去散步,当时爸爸一边走一边吸烟,突然间爸爸将烟头扔到小区路边略有些发干的草坪上,我看到后赶快走过去,弯腰将烟头拾起放到路边的垃圾桶里。我责问爸爸:“我们经常看电视里的文明30秒,您怎么还这么做?您这样做是不文明的行为。”像这样类似的事还有很多。我想做个小学生就要做个讲文明讲礼仪的好学生。 见到老师总能主动问好。以前我见到老师总低着头就走了,可自从有一次,妈妈让我把一瓶料酒给楼上的阿姨送过去,从那以后我见到认识的人就问好。那天,妈妈让我把料酒给阿姨送去,我去了,可我叫了一声没人答应,我就走了,妈妈说刚才还在你再去看看,我就又去了。我放大了胆子敲了一下门,听到有人说请进,我就进去了,对阿姨说:“阿姨这是您的料酒。”说完就走了,回到家妈妈说:“对了,就要这样做,从小讲礼貌,长大了走进社会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最感人的是一次故事会上,一位女同学在讲《小红帽》时,因一时紧张,讲了一半讲不下去了,只见得她急得脸发白,汗直流,越急越想不起来。这时课堂上异常的安静,没有一个人起哄,嘲笑,也就在这时只见主持人走近她、轻轻地说道,“别慌,再想想”,并随手塞给她一张手纸让她擦汗,台下的同学不约而同的鼓起拿来,鼓励她。在这文明、友好的气氛中她渐渐镇静下来,终于坚持讲完了故事。这仅仅是我班“文明”之风吹拂下绽开的一朵小花。
-=-=-=-=-=-=-=-=-=-=-=-=-=-=-=-=-=-=-=-=-=-=-=-=-=-=-=-=-=-=-=-=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文明、进步的表现。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向被人们称作礼貌待人的楷模。有一次,周总理请一位姓朱的理发师傅给他刮脸,刚刮到一半,周总理忽然咳嗽了一声,朱师傅没提防,刮了个小口子,朱师傅心里一阵紧张,忙说:“我工作没做好,真对不起总理。”周总理微笑着宽慰他说:“怎么能怪你呢!全怪我咳嗽没和你打招呼。还幸亏你刀躲得快。”事后,周总理还一再向朱师傅道谢,尽力消除朱师傅的顾虑。
我们小学生从小就应该讲文明,懂礼貌,语言和行为都要彬彬有礼,文雅而不粗野,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对长辈,对老师,对说话对方表示尊敬时,要称呼“您”;请求别人做什么或给予帮助时,要用商量的口吻说“请”;别人帮助了自己时要说“谢谢”;当别人感谢你或有事向你道谢时,要说“别客气”或“没关系”;当你无意中妨碍了别人或给别人添了麻烦时,要主动说“对不起”;早晨上学或路上遇到老师、同学、朋友或其他熟人时,要主动打招呼,说“您早”、“你好”;分手时互相说“再见”。说话时,态度要和蔼、谦逊、文雅、亲切、得体,决不可以说脏话、粗话,要坚持说普通话。
待人接物,行为举止,都要讲究文明礼貌,讲究仪表仪态,无论在校内校外,都要做到不打架,不骂人,不撒野。要学会克制和谦让,自己不对,要勇于自我批评;别人不对,要能原谅别人的过失;当别人对自己表示歉意时,更不能得理不让人。
到他人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擅自进入别人房间,是鲁莽是行为。任何人在工作、学习时都需要专心专意,因此要尽量避免去打扰别人,当别人正在休息时,尤其是睡着了的时候,更要尽量避免打扰别人、影响别人。
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讲文明讲礼貌的优良传统,做到和气、文雅、谦逊,不讲粗话、脏话,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