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话策是什么意思?

 我来答
一粥美食
高能答主

2021-05-10 · 专注为您带来别样视角的美食解说
一粥美食
采纳数:7300 获赞数:46267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

1、形容某人话多。如:一个人能说会道,我们称之为“策神”;这个意义还可以引申开来,某人不好打交道、喜欢无话找话等等,都可以归结为“策”,如:这件事你准备找他帮忙啊,那他就有蛮“策”喃。

2、调侃,即用言语戏弄、嘲笑。如:两个很久不见的朋友相遇了,甲问:“好久冇看见你了,发财了吧?”乙答:“你莫‘策’我咯,我一个打流的,哪里发得财到呢?”

3、同“扯”,谈话、闲谈。如:牌桌上两人发生争论,另两个劝解他们说:“莫‘策’哒,继续打牌咯!”又如:大家都准备吃饭了,有几个人却仍然坐在沙发上谈论一件公事,这时别人走过来催促他们说:“你们‘策’熨帖了没有,开饭哒呢。”

长沙话的文化

“喫”与“呷”

“喫”、“吃”、“呷”,三个字历史都很悠久,就我们所看到的材料,“吃”和“呷”至少在西汉的书中就已出现,而“喫”字在《世说新语》中已使用,此书是南朝宋人刘义庆编撰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喫”的本义是“食”、“饮”。而“吃”的本义是“说话结巴”(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但因为,“吃”与“喫”的古音相近,很早就可通用,西汉贾谊的《新书·卷七》“越王之穷,至乎吃山草(越王走投无路的时候,到了以山草为食物的境地)”,就是借“吃”来代替“喫”的。以后这种借用一直保持下来,汉字简化之后,更将“吃”当成“喫”的简化字,两个字就没有区别了,但有的字典上还注明,“吃”表示“口吃”的时候,旧读为“ji 阴平”。

而长沙用得很多的“呷”字,《说文解字》的解释为“吸呷也”,根据清代段玉裁的解释,古书上“呷”字只作为一个记音的符号,构成“翕呷(衣服张展开)”、“呀呷(波浪一浪盖过一浪的样子)”、“喤呷(声音嘈杂)”三个双音词,构成双音词的两个字不能拆开解释,所以“呷”字不能单独使用,其读音为“xia阳平”。

老长沙人,平常讲话交谈,“吃饭”的“吃”,读“qia 入声”,这是白读音(平常讲话时的读音);而如果是课堂上用长沙话朗读,“吃饭”的“吃”则要读“qi 入声”,这是文读音(读书或正式场合下的读音)。

比如:长沙传统花鼓戏《南庄收租》有“你们有谷的人家,五荒六月有谷搬仓,唉,可怜我们种田的,镰刀上了壁,作田的没饭吃,哪里有谷熬酒”,剧中所用的熟语“禾镰子上壁,冒得饭吃”,就有两种读法:第一种读法,是以“吃”的文读音(读书等正式场合的读音)与“壁(bi 入声)”押韵,韵母和声调都相同;

第二种读法,是以“吃”的白读音(平常讲话的读音)与“壁”押韵。注意,“壁”的读音也很特殊,读成“bia入声”,这是长沙近郊农民的一种读法。长沙市区的人一般只说第一种形式(bi 入声)。江西萍乡方言也有此熟语,说成“禾镰一上壁,屋里冒饭吃”,“壁 bia”、“ 吃 qia”押韵,但两字都读阴平,与长沙方言声调有异。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