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后期被权臣扶上位的唐宣宗为何被称为“小太宗”?
唐宣宗之所以会被称呼为“小太宗”是因为他虽是被权臣拥立上位的,但是却在上位之后成功摆脱权臣的牵制,并带领唐朝进入到了“大中之治”中。唐宣宗原名李怡,在唐宪宗一众子嗣当中排行第十三。李怡母子在宫中并不受重视,且李怡年少时因为太过沉默寡言的缘故还被认为不慧。而李怡也并未对此做出纠正,而是将错就错地让大家一直这么认为。
话说,唐宪宗驾崩之后身为李怡三皇兄的李恒继任为唐穆宗,但是此人仅在位五年左右便英年早逝。而后,身为穆宗长子的李湛继任皇位,是为唐敬宗。唐敬宗在位期间耽于享乐,不理政务,宦官王守澄与权臣李逢吉曾趁机联手干政,大肆排除异己。如此过了三年之后,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杀害。
身为穆宗次子的李昂随后登基,登基之后曾一度发动“甘露之变”,试图借此来瓦解宦官势力。但是此次行动失败告终,文宗李昂也因此遭到软禁,最后于840年逝世。而继文宗之后登基的新帝是穆宗第五子李炎,即唐武宗。唐武宗登基之后唐朝一度实现中兴,但是他后来却因过度食用丹药而英年早逝。从敬宗到武宗,这三任皇帝皆比李怡小一辈,但是他们却常常因李怡“不慧”而对其十分不礼遇。
面对他人的嘲笑,李怡始终隐晦不露。便就是因为这样,以马元贽为首的宦官才会在武宗病危之际将李怡拥立为皇太叔。李怡也于这时更名为李忱。待武宗病逝之后,李忱正式登基为帝。而成为皇帝之后的他展现出了颇具魄力的行事手段,众人这才意会到他之前的隐忍。李忱在位期间对内整顿吏治,加强皇权;对外收复河湟,增强边境安全。这个时期的唐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被称为“大中之治”。而缔造了这一治世的李忱则被誉为“小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