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朱元璋有26子,为何无人敢与朱标争太子,连朱棣都不敢吗?
朱元璋作为一名皇帝,他的后宫非常庞大,一个做了几十年皇帝的人当然是子孙成群,那么为什么在朱元璋的那么多儿子里,没有人敢于和朱标争立太子呢?
第一,朱标是嫡长子。
在古代封建王朝里,作为皇帝,对于后代接班人的挑选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他们必须遵照一些潜规则。在古代,皇帝挑选太子要符合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
朱标可是嫡长子。
在帝王的众多儿子中,其实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别看皇帝的后宫,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非常的庞大,但是搞笑的是,在名义上皇帝的妻子只有一人,那就是皇后,皇帝的婚姻也和当时的普通人一样,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只有皇后生的儿子才算是皇帝的嫡子,嫡长子拥有天然的皇位继承权,无论他的年龄有多大,他都将超越自己的一众哥哥,成为最合法的继承人。如果皇后无所出的情况下,那么就按照年龄来排,皇长子就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一般来说皇帝都会遵照这个原则,如果有些有个性的皇帝想别出心裁绕过这条规则。,迎接他们的是众多文官的口水。
朱标不死就没有明成祖。
比如后世的万历皇帝想立皇三子,也就是后来的福王当太子,可是那些大臣们尤其是东林党人竭力的反对,他们一致要求皇帝立自己的大儿子为皇太子,气的万历皇帝连续二十几年不上朝。
朱标可以算是朱元璋最更正描红的接班人,他是嫡子,是皇后马大脚的儿子,其次他还是长子。可以说朱标作为朱元璋的嫡长子,他是双料的皇位继承人,地位不可撼动。所以他在世的时候,包括朱棣在内的所有兄弟都不敢对他的皇太子身份有任何的痴心妄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明成祖朱棣在篡位之后还要修改自己的身世,强行把自己的母亲改为马皇后,只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说自己是朱元璋的嫡子,而且在大哥二哥三哥过世之后,他就是活着的嫡长子,是具有继承权的。
其次朱标年龄较大有功劳。
要不是大哥死的早,朱棣怎么当皇帝?
朱标可不是一个小年轻,跟着父亲浮浮沉沉那么多年,立下了不少功劳,而且在他的身边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政治势力,早有一大批人效忠于他,而且绝大多数朝廷的文官武将都认可这个太子,在如此庞大的势力面前,哪怕就是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朱棣,也不敢有丝毫班导大哥自己上的想法。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一共有26个皇子,16个公主,这在很多皇帝当中也算是子嗣多的了,朱元璋身体好,孩子多也是正常,像朱标,朱棣,还有朱桂,朱权等人,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生的第一个孩子,就在1367年的时候,朱元璋变成吴王,就立马让朱标做了世子,当他成为皇帝的时候,朱标自然而然稳坐太子之位。
要知道皇子之间争斗是很残忍的,为了皇位弑兄弑父,就比如唐朝李世民为了皇位逼迫李渊退位不说,还杀掉了不少的兄弟,清朝康熙时期更是出现了九子夺嫡的这个事件,但其实也很正常,毕竟皇位凌驾于万人之上,当了皇帝有那么多的好处,谁也争相恐后的想去,可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这个事情就不存在,朱标当了那么长时间的太子,没有一个人和朱标去争抢,他的太子之位很稳,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就是嫡长子继承,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就是皇后生下的第一个孩子,本来就该是太子,除非太子没了,皇上的其他孩子才可以走机会,但这还都得让皇帝亲自来决定,所以明朝都是这样,很多皇帝都是直接继承,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除了朱厚熜,那是运气太好,朱厚照一生无子,才有了他的机会。
其他人就是心里觉得不爽也没办法,谁让人家是皇后第一个生出来的, 而且早早地宣布立下太子也有助于朝政的稳定,让其他人没了夺位的想法,还有朱元璋十分器重朱标,为了能让朱标以后接自己的班,他可是耗费了不少心思,朱标从小跟着的老师还有接触的官员,都是朱标最信任的大臣,像常遇春,徐达,还有刘基等人,这完全就是在往帝王道路去走。
所以有这些人的支撑,就算有人想要夺位,也得考虑考虑自己的实力,朱元璋也时刻关注朱标的一举一动,为的就是告诉天下人,朱标是他心里认定的继承人,谁敢有歪心思,朱元璋绝对不会放过,可惜的是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就去世了,虽然如此,可是朱元璋杀大臣那是出了名的,他这么做,也是为了让一些人心有忌惮,让那些皇子乖乖的,知道朱元璋有多狠。
朱元璋还没有登上大位的时候朱标就出生了,他看重朱标就是有这个特殊的感情在里面,人人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家里几个孩子都能一样对待,说是这么说,但要真的做到却很难,朱元璋那么多儿子当中,他最心爱的就是朱标,教他很多帝王的道理。
就在朱标病逝后,朱元璋很是伤心,就把他的儿子朱允炆带到自己身边当成继承人培养,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更加的暴虐,之前还有马皇后和朱标可以劝说,这下没有人敢说他什么, 和朱元璋不一样,朱标做人很是善良,当朱元璋想要惩罚谁的时候,朱标都会赶紧求情。
朱棣常年在外征战,也是立下了不少的军功,可是在朱标活着的时候,就连他都不敢说什么,对大哥恭恭敬敬,心里就算惦记皇位也不会说什么,后来朱元璋去世了,他才敢大胆地站出来夺位, 所以很多人就觉得遗憾,要是朱标还活着多好,那么明朝可能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发生围绕着皇权的争夺,弑父杀兄更是屡见不鲜,最出名的当属唐朝的玄武门之变了。李世民杀死自己的兄弟,逼父亲退位。不知道李世民在夜深人静时是否想过李渊对他的好呢?
然而,身为太子的李建成却魂归大地,可见在权力争夺中,失败者的命运是非常悲惨的。
虽然也曾出现过让皇帝李成器这样把太子之位让给自己弟弟李隆基的美谈,但毕竟是少数。
不过话说回来,争夺太子之位风险是很大的,严格说起来,这和造反的结局差不了多少,失败者面临的将是不可挽回的灾难,从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完全可以看出来。
那么话说回来,朱元璋的儿子有26个儿子,为什么没有人敢与朱标争太子,连朱棣都不敢吗?
在很多人眼里,皇子越多,那么争斗会越发厉害,生在皇室当中,就是一种悲哀。更何况太子仁爱,这种性格对于国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在太子期间,会让很多皇子兄弟不服,认为太子过于软弱。
然而这里面有个前提,那就是朱元璋对朱标是非常的信任和宠爱。这一点从历史上看也是不多见的。
有人说了,既然选择了太子,那么肯定是因为喜欢,既然是自己的接班人,那么肯定要信任。其实不然,皇帝和太子这是一对非常微妙的关系。
很多太子坐了几十年,到头来也是一场空,这种例子是比比皆是。
朱标作为嫡长子自然受到朱元璋的宠爱,建国后他就理所当然地做了太子。要说别的皇子有没有意见,不能说没有,只不过造化弄人,谁让人家是老大呢。
之所以无人敢与朱标争夺太子之位,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无外乎就是两条。
第一,朱元璋对朱标信任,没有换太子的打算。
其实这一点非常关键。很多王朝里,之所以很多皇子敢于争夺太子,是因为本身皇帝对太子就心存不满,给了其他皇子可乘之机。
很多人喜欢拿这件事和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相比,先不说两位皇帝的能力如何,至少在对太子的信任上,康熙要差不少。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很多原因,谁也不可能无限制的信任,这要看对方所作所为是否值得信任。
不过也正是皇帝和太子之间微妙的关系,导致其他皇子有了异心。
第二,朱标能力,嫡长子并非都是能人,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晋朝的时候竟然为了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明明自己老大智商有问题,也要一条道走到黑。
但是朱标却不同。虽然他相对柔弱,至少与朱棣相比,性格完全不同。但朱标能力是非常强的,在朝中的威望很高,大臣们对他非常认可。
在诸多皇子中,朱标的影响也很大,对他弟弟们都很好,大家也都受过他的恩惠。
也正是基于这两点,导致一众皇子,只能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个事实。至于朱棣造反,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