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生的经历是怎样

 我来答
成大文化17
2022-06-13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9.7万
展开全部

杜甫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歌在中国古典诗坛上影响甚大,遂被世人称为“诗圣”,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杜甫一生的经历是怎样,希望对你有帮助。

杜甫一生的经历是怎样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出生于具有传统文学理论的家庭,杜甫从小便开始学习诗文,十五岁时所作之诗便能得到当地名士的重视。

杜甫在十九岁时便开始数次漫游,先是出游郇瑕,次年便出游吴越,历经数年。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落选。后便在齐赵一带开始新一轮的长期漫游。

杜甫近三十岁的时候与杨氏成婚,他三十二岁的时候于洛阳与李白相识相交相游,两人产生深厚的友谊。

三十五岁的杜甫志向远大来到长安参与科举,再次落选,从此客居长安十余载,抑郁不得志,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为了生计不断成为贵族门客吟诗作赋献于权贵,只为能得到赏识,未果,后只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后唐朝衰败,杜甫经历从盛唐至“安史之乱”的.时期,为报效祖国曾为叛军困于长安数月,期间写下不少感伤时事的诗文,后曾为左拾遗,但因朝政内乱被离间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在这期间感伤朝政xx,无心仕途,遂辞官归隐。

后杜甫带着家人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后得好友严武相助生活开始安定,后期嫉妒被朝廷重召,拒不赴职。于公元770年,五十八岁的杜甫逝世。

杜甫为什么叫诗圣

杜甫作为我国唐朝时期鼎鼎大名的杰出诗人,名垂千古,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如同李白被称为诗仙一样,杜甫也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诗圣”这样的誉称不仅仅是因为他文学造诣极高留下了众多流传至今的绝妙诗歌,最重要是他的诗文中有许多作品都流露出了他悲天悯人心怀苍生的思虑与情操。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中十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沉稳朴素,在他的作品中能体现出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以及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及强烈的政治倾向,社会内涵丰富。而另一个方面,杜甫的诗歌总体上可以用“抑扬顿挫”来涵盖诗风,沉郁表示的是他文章的深沉意蕴,而顿挫则是形容情感的迂回抑扬;他诗文中的语言口吻、音律节奏起伏跌宕,他的文字用词简朴通俗,十分写实,却尽显功底,综上所述,因此杜甫被后人以“诗圣”的誉号来尊称。

杜甫的生平十分坎坷,他出生于富足的士家,但生活并不顺利,晚年清贫且旧病缠身、老无所依。他仕途不顺、怀才不遇却坚决不向权贵低头,尽管早年间他也如同李白那般纵情四海的放荡轻狂,但是中年的他生活无依无靠,徒有一腔爱国热情却没有报国的机会,在国家动荡身陷内忧外患之时,他日日以国家之忧而忧,以百姓之苦为苦,正是他这种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怀感动了古往今来的世世代代人。

杜甫的故事

杜甫出生在一个名门士家,他小的时候十分调皮捣蛋,很是贪玩,每当院子里枣树成熟的时候,他一天要上上下下爬个无数回。据悉,杜甫小的时候到了五六岁的年纪,还是没能好好记住一首诗,他的祖父非常非常生气,于是对他严加管教,终于使他改掉了顽皮的坏毛病,加上杜甫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七岁的时候就能够独立作完一首诗了。后来杜甫发奋苦读,为了自己能够写出好诗歌,他私下里的习作能装满一整个麻袋。杜甫成名以后,也在自己的诗中表达过对于文学创作的体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他的心得。

由于杜甫生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安史之乱的爆发促使了当时的盛唐极速走向崩覆。杜甫对于统治者只顾自己享乐,不思百姓疾苦的做法极度愤恨与不满,于是大笔一挥写下了唐诗三百首中的名作《丽人行》。这首七言长诗大胆地讽刺了皇家奢侈无度的生活并深入地揭露了其丑恶的面貌,使之成为了史诗一般的佳作,流传千古。然而炙手可热一词也是源自于那首诗,表明权势极盛,气焰很足。

绝带5
2023-05-14 · TA获得超过62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74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6.5万
展开全部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京兆杜陵(西安市东南)人,生于河南巩县.
这是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自十三世祖杜预以下,几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官职,杜甫自称“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祖父【杜审言】为则天朝“文章四友”之一.
其母为清河崔氏,父杜闲曾官奉天县令.家庭教育传统促使杜甫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地追求功名事业.
杜甫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少年、青年时期,在35岁之前.这一时期主要是读书、漫游、交友和求取功名.自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七岁时便能诗.在19岁、20岁、25岁、33岁时,曾外出漫游,少者数月,多者几年.先到吴越一带,江南景物给他留下美好印象.其间,开元二十三年(735)曾回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中.其后,在齐、赵等地度过一段狂放的生活.漫游中结识李白、高适、李邕.此时,少年气盛,心胸豪迈,壮志凌云,有《望岳》.
·第二,长安困守十年,从35岁到45岁.天宝五年(746),杜甫已经娶妻生子,正式到长安求仕.初到长安,杜甫对自己满怀信心,自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参加科举考试,李林甫不录取一人,称“野无遗贤”.杜甫落选,只得献《雕赋》《三大礼赋》干谒,得玄宗重视,待制集贤院,杜甫甚为得意,然最终也没有获一官半职.日子过得艰辛,或“卖药都市,寄食友朋”,自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天宝十四年(755)44岁除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第三,为官、陷贼时期,从45岁到48岁.天宝十四年被任命为县尉、参军等小官,甚不得意,回家探亲.“安史之乱”爆发,杜甫赶赴朝廷,半路为叛军所掳至长安.至德二年(757)夏,杜甫逃至凤翔,所谓“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被肃宗任命为左拾遗.五月因上书救宰相房琯之罢相而与皇帝发生争执而受挫折,八月诏许回鄜州探亲.长安收复,回到京都.不久任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便弃官而去,据说是因饥饿所迫.
·第四,漂泊西南时期,48岁以后.到成都筑草堂居住,有依靠高适之意.上元二年(761),严武任成都尹,为杜甫老友,杜甫出任工部员外郎,不久辞职.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沿江出峡,再次漂游.得夔州(奉节)地方官照顾,居住下来.遇乱,离开夔州,死于从潭州到岳阳的船上.绝笔诗称“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杜甫一生是儒家信徒与诗人的奇妙结合,他的性格中包含着两种不同的因素.一方面,他从小接受儒家正统文化的熏陶,把道德、名节、礼法视为人生的基本准则.同时他又受时代风气的影响,颇有张狂、浪漫的一面,早年也曾“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文学世家与时代风尚同时督促他孜孜不倦地追求不朽的诗名.作为儒家信徒,他忍辱负重、任重道远、先天下之忧而忧;作为诗人,他直面人生、笔锋犀利,不能苟且求全,任凭情绪支配.困居长安以来的重重磨难与挫折,使杜甫狂放之态收敛许多,然终究不能改变诗人气质.《旧唐书》说他“性褊躁”、“无拘检”、“傲诞”,就是诗人气质的突出表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