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沉迷游戏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教导?
1、千万不要简单粗暴的直接禁止孩子玩游戏,甚至因此惩罚孩子。
那只会让孩子视你为敌人,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进而排斥你的一切安排。
2、家长要冷静但态度坚决的跟孩子讲明:沉迷游戏已经影响了你的学习和生活,你必须要减少玩游戏的时间。
当然,这可能会激怒孩子,但不要妥协,要坚持自己的决定,并要站在孩子盟友的角度上对他讲:如果你需要帮助,我们也会尽全力帮助你。
3、与孩子一起制定允许游戏的制定规则和底线。
比如周末,在做完作业的情况下可以玩一个小时,最好将它们落实到纸上,双方郑重其事签上自己的名字。家长要监督,态度要始终如一。不能心情好的时候让他尽情用,心情不好时坚决禁止;也不能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放开管理的界限。
4、当孩子在规定时间内打游戏时,拿出时间陪孩子一起玩。
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去,让孩子认为你是他的伙伴,而不是对立面。沉迷游戏的孩子多数在现实生活中缺少陪伴,或者在生活中找不到认同,而在游戏中他可能得到更多的关注。
5、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现实活动。
用心陪孩子做游戏、带他进行室外活动、组织朋友聚会等等。
6、家长以身作则。
当孩子在家时,不打游戏,不用网络做娱乐活动。
7、经常与孩子沟通,请孩子将打游戏感受进行分享,谈谈他自己的想法和游戏升级的经验。
经常告诉孩子,你关心他的身体健康,关心他是否过得开心,他的快乐与否直接关系到你的幸福。
1.理智分析。
我们应该教孩子自己学会辨别网络与现实的区别。网络做的事情对现实会产生什么影响。例如游戏充钱这件事,必须让孩子意识到钱的重要性。也可以用实际来表明,未经生活苦,不知钱来难。
2.让孩子多运动,社交。
长时间的玩网络游戏会伤害人的身体,危害人的视网膜,对眼睛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所以尽早让孩子脱离网络游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在孩子完成任务时,可以让他与小伙伴一起踢球等,锻炼身体有益于身体健康,社交也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
3.以身作则,创建良好的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时孩子会犯错误就是家长言传身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多看书不玩游戏,那么孩子有很大概率的喜欢上看书的。
游戏是现在世界上的一大产业,它是结合了大数据和顶级人才的智慧,而研发出来的产物。
针对不同的群体,设计游戏的人给予不同的“奖励”,比如:首先用有趣的故事和精美的动画吸引人的关注,然后利用游戏装备、游戏排名等“奖励模式”诱惑人沉迷其中,所以无论小孩、大人都是无法抗拒的。
但是对于很多沉迷在游戏中的孩子来说,究其根本并不是游戏吸引了他,而是当他开始产生“厌学”情绪,或是在学习中产生了挫败感时,却在游戏中得到了慰藉。
所以即使没有了游戏,孩子为了逃避现实还是会被电视剧、漫画等其他事情所吸引,从本质上来说,一切让他感觉到存在感和自豪感,或者一切比学校和学习有意思的事情都会让他着迷。
小林的孩子最近沉迷于手机游戏,刚开始孩子听话说不玩就不玩了。谁知过了一段时间后,孩子开始变得不服管了,不光是白天玩,夜里也常常躲在被窝里玩。
现如今,孩子不仅是学习成绩直线下滑,还会为了给游戏充钱去骗家长。这可把小林愁坏了。
当然她也尝试过很多方法试图帮孩子戒掉游戏,比如:把手机直接拿走或者是不玩手机给予孩子奖励,可结果不但没戒掉孩子的游戏瘾,还激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让母子关系愈加恶化。
究竟怎么做,才能真的帮孩子戒掉“游戏瘾”呢?
可以试试这三个小妙招:
1、找到游戏的替代品
大多数家长让孩子戒掉游戏都会遭到孩子的强烈反抗,不如去找一些可以替代游戏的活动,比如:带孩子看电影、去游乐场等。
通常来说,男孩子玩游戏都是以对抗类为主,因为这能让他感到激动,家长可以让孩子去打篮球、棒球、攀岩等。
2、让孩子失去玩游戏的兴趣
家长不要天天去阻止孩子玩游戏,这样只会让他一有机会玩就更加沉迷其中,而是直接让孩子在固定的时间段里玩3到4个小时,玩不完不能离开。
起初孩子会开心一段时间,但是他也会很快失去兴趣。
3、让孩子主动放弃游戏
游戏设计的本身就是为了让玩家“沉迷”,因此设置了很多的奖励机制,比如:做任务可以得到游戏装备,有了装备就更容易打怪升级,这种模式就吸引了很多孩子继续玩下去。
家长也可以这么做:准备一个表格,如果孩子能够一天不玩游戏就贴一张贴纸,等满20个就可以领取一个奖励。以此类推,用相似的奖励制度让孩子逐渐远离游戏。
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套路来帮助孩子戒掉游戏瘾的办法,虽然是有效的,但是如果想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家长就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
比如:把对孩子成绩的注意力转移到孩子本身,那么孩子在很大概率上就不会从游戏里找存在感。
因此,孩子对游戏有瘾折射出来的其实是亲子关系的疏离,希望家长们都能够多加注意。
每个孩子都是渴望被肯定、被表扬的,我们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对其中的闪光点进行充分地表扬。比如说,“小虎,你是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孩子。学校老师也经常说你学习很努力,也很乐于助人。回到家里,你也很孝顺长辈,一有时间就帮妈妈做家务事。一直以来,妈妈都以你为骄傲,你是一个顶呱呱的男子汉!”只有这样真诚的表扬与肯定才能让孩子愿意听接下来的谈话。
第二步,父母亲需要客观地描述这段时间孩子的变化,最好用数据说话。
比如说,“但是,小虎,我们发现你自从上周五开始到本周三,已经连续6天一回到家里就开始玩平板电脑,每天玩的时间在1个半小时到2个小时的样子,每天都要做作业到晚上11点半以后才能睡觉。这令我们很担心。”在讲述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时候,切忌夸大,尤其不能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不能给孩子贴标签,说诸如“你是一个没有控制力的孩子”“你一点也没有责任心,只知道玩”之类的话。如果父母这样讲的话,只会激起孩子的愤怒,反过来对家长进行反击。那么,接下来的交谈就会变成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人身攻击为主要内容的吵架大会。
第三步,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提出针对游戏过度使用的处理方式。
比如说,“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如果游戏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连续5天的话,在接下里的一周内是不能再玩平板电脑的!”每个家庭都需要有规则。这些规则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制定,充分讨论后形成共识,并执行下去。当然这些规则也可以随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但一定要是大家都认可的。父母亲一定要以身作则,尤其在自己违反了规则后要主动承担惩罚。
最后,父母要对孩子在接受惩罚后的负性情绪进行疏导,理解孩子的沮丧心情,鼓励他们进行积极认知,激励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任何人在接受惩罚的时候都会心情沮丧、自卑消极,毕竟趋利避害是人性的共同点。所以,作为家长要充分理解孩子因惩罚而抑郁焦虑的情绪,并引导孩子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实现自我提升。比如说,“妈妈理解你现在沮丧的心情,如果换成是我的话也会很难过。但以后要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是需要敢于面对困难,不断磨炼,忍受痛苦和寂寞的。这样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接下来的一周中,妈妈和你一起努力,相信你一定行的!”这时候,家长要带着温和的笑容,最好可以去抱抱自己的孩子,或者给他竖一个大拇指。
初三女生被妈妈断网,不顾自身安危爬上三楼窗台向游戏队友道歉。当孩子把游戏视为生命,父母该怎么做?
据杭州日报报道:余杭区崇贤街道一名15岁女孩,深陷《王者荣耀》。即便已经处于初三这个关键期,孩子也经常每天花十几个小时玩游戏,把学业抛诸脑后。
女孩的父母都在保险公司工作,赚钱不易,也希望女儿能专心读书,将来好找份轻松又高薪的工作。这样父母再辛苦也值了。但每每看到女儿沉迷网游,心里就急躁的不行,却也管不住女儿。
再三苦劝女儿无果后,虎妈发威,直接把家里路由器关了。女儿随即大吵大闹,把家里物件乱砸一通,还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
虎妈本来以为女儿只是发脾气,结果警察找上门说女儿在三楼窗台外。窗台外延狭窄,没有防护栏,楼下是水泥地坪。如果失足摔下,后果不堪设想。最后在警察的介入下,成功将女孩救回,并协助沟通了这起家庭纠纷。原来女孩正在组队打《王者》,突然断网导致游戏落败。女孩感到很对不起队友,情绪失控。
父母很不理解,难道在孩子看来,游戏队友比自己的生命安全更重要吗?
1. 15岁的女孩正值青春期。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重视同伴的影响。也就是他们会很在意同伴会如何评价自己。自己在同伴的圈子里是否受到喜欢?
当孩子沉迷《王者》,有了队友之后,这种同伴的友谊得到深化。加上游戏还有输赢的设置,所以女孩会对自己“辜负”队友的信任感到很难过。
2. 在儿童和青少年脑前额叶皮层没有完全成熟之前,对行动冲动的控制力较弱。所以这类人群往往会由于一时气愤而做出不计后果的行为。
对于这样的情况,可以怎么做呢?
1. 利用同伴作用。尽量让优质同伴围绕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古代孟母三迁,也是同样的道理。
有的父母,花心思让孩子进入好的学校,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因为,同伴的影响很大。试想,一个班级中同学都在做习题,讨论考学的问题,另一个班级都在说《王者》如何开局打赢,你更愿意自己的孩子进入哪个班级呢?
2.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例如被王思聪夸赞胜过郎朗的钢琴家朱晓玫,8岁时就在北京电台演奏钢琴。现在每年被法国顶级香榭丽舍大道音乐厅邀请演出。2014年更是被邀请到德国莱比锡的托马斯教堂弹奏《歌德堡变奏曲》,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在巴赫的墓前演奏独奏的音乐家。
有的家长会诉苦说:“我们带孩子上了好多兴趣班,可孩子就是坚持不了,总是三心二意的。不是我们不想培养,这孩子没心性”。
孩子的兴趣可以靠父母和老师的引导,同时也会在他的摸索中形成。适合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定是孩子能够在这个兴趣爱好的发展中,不断体验到成功和收获感,这样才是适合孩子,并且孩子也愿意坚持下去的兴趣爱好。
如果孩子从小就有自己热爱的兴趣爱好,即使到了青春期玩网游,也很少会有沉迷网游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