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十二章内容概括

 我来答
轻抖啰M
2022-06-24 · TA获得超过623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2万
展开全部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下面介绍的是西游记第十二章内容,仅供参考。

西游记第十二章内容概括

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凤音显象化金蝉

观音菩萨变成疥癞游僧,将锡杖袈裟献给太宗。太宗将其赐予玄奘。观音上台对玄奘言大乘佛法的妙处,玄奘愿去西天,太宗封其为“御弟圣僧”,赐号为“三藏”。三藏唐僧出关而去。

观音奉佛旨去东土寻取经人,巧遇唐王建水陆大会,内中讲经之人正是玄奘法师。于是故意拿出锦斓袈裟和九环锡杖来卖,要很高的价钱,没人买。后唐王欲买之赠玄奘,而菩萨言说遇到有缘之人,愿意赠送。

西游记创作背景

吴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这时候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激化,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文化上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加上吴承恩本人从小聪慧,却在科举制屡屡受挫,这些人生的经历与西游记表达的内核很契合,这是他创作的主要原因。

西游记作者介绍

吴承恩(1500年—约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吴承恩著有《西游记》、《禹鼎记》、《射阳集》四册四卷、《春秋列传序》。吴承恩的诗文多散佚,有后人辑集的《射阳先生存稿》4卷存世。

吴承恩一生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吴承恩还写过一部短篇小说集《禹鼎志》,不过已经失传,只能看到一篇自序。

吴承恩50岁左右,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创作《西游记》。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