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说》有感

 我来答
温屿17
2022-06-29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7.2万
展开全部
《马说》是韩愈《杂说》一文中的第四则。韩愈的《杂说》一共四则:第一则是《龙说》,第二则是《医说》,第三则是《崔山君传》,第四则就是《马说》。

“杂说”其实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在形式上不拘一格,也不限题目,随手写出,随感而发,但议论杂而不乱,中心观点突出,所以叫做“杂说”。其实就类似于现在的杂文,是议论文中的一种。

韩愈的《马说》一文,说的是千里马的遭遇,但实际上写的是管理者不能识别人才,对人才的不重视以致人才埋没和作者的怀才不遇的感叹。韩愈以托物寓意的手法在文中感慨自身大材小用、屈居人下、怀才不遇的处境。

本文作于唐德宗李适(kuò)贞元十一年(795年),时年韩愈28岁,那时候韩愈已考中进士,但未被授予官职。他曾经三次给宰相写自荐书信,希望宰相能当伯乐,给他一官半职,但宰相对韩愈的请求置之不理。如在《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的这封自荐书信中,韩愈这样写道:

韩愈在自荐书信中甚至发出了“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人之救也”的哀求之声。可是韩愈苦苦等待的结果是“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待命四十余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

即使韩愈屡次登门求见,宰相依然是闭门不见。韩愈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对于这种不公平,韩愈诉诸于笔端,发出了铿锵有力的“不平之鸣”。

即使韩愈仅有28岁,但那一身的旷世奇才,依旧无法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用,只能含恨不已,终生遗憾;我忽然想起李白的那句诗“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是的古今凡有才能之士,没有一个是一帆风顺的。

是不是明明知道这样下去不会有结果,还要糊里糊涂的等下去,等待一个没有结果的结果呢?

古代这些大贤们还是要“忠君爱国”的,只有朝廷埋没他们的份儿,他们却不能有丝毫的不敬之举。

现在的社会是文明且开放的社会,我告诉自己的学生:没有必要为一个不赏识你的人卖命!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何必要为一个不可能的“愿望”执着下去呢?那样的“执着”,现在就叫迂腐。孟子曾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善其身。”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就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强大,更优秀,不必去怨天尤人;当机遇来临时,不必优柔寡断,要快刀斩乱麻,不必学妇人之仁。

社会不一样了,时代不同了,我想我们传授给孩子们的理念也应该有所不同。

试想韩愈如果重生于当世,我想面对现在的盛世,他一定会对当年的一片痴心有不同的想法!当然,这也是无稽之谈,诸君不必当真。

但韩愈的中心论点我是赞同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世间有太多的千里马,可是又有多少人被称为“千里马”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现象依然存在,那些“食马者”还会感叹“天下无马”!

呜呼!这世间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我们还是把这个疑问留给世事公论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