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 我来答
正香教育
2022-06-05 · TA获得超过558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88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45万
展开全部
  对于刚刚上初中的同学来说,科学是一门比较新的科目。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适应新的学习,更好的学习新的学科,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中科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科学知识点归纳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

  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了解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根据实际测量的要求和测量对象,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了解卷尺、皮尺的用途。知道指距、步长可以粗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

  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二周长X圈数。

  如:测量操场的周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

  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2、体积的测量。

  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还有较小的体

  积单位,如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等。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

  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我们有时还会听到“cc”,lcc=lcm3

  对于一些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立方体、长方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如果是测量液体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量。

  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

  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

  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小石块,则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间接测量。

  3、面积的测量。

  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与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一样,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

  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有割补法、方格法等。

  方格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面积:

  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

  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3)面积=每一方格的面积×总的方格数。

  四、温度的测量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在O℃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l℃。

  通常我们认为冷的物体温度低,热的物体温度高。但是光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容易发生错误,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物体温度的高低,这时需要借助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上面有刻度,内径很细,但粗细均匀。下有一个玻璃泡,装有液体。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在使用液体温度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前,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切勿超过它的量程。

  2)测量时,手握在温度计的上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能碰

  到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人被测液体后,不能立即读数,待液柱稳定后再 读数。

  3)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4)记录时,数据后面要写上单位。

  体温计是一类特殊的温度计。测量范围从35℃~42℃。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当温度有微小变化时,水银柱的高度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管径中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中的水银会断开,所以它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使用体温计后,要将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才能把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先进的测温仪器和方法也不断出现。如电子温度计、金属温

  度计、色带温度计、光测温度计(在SARS期间发挥巨大的作用)、辐射温度计、卫星的遥感测温、光谱分析等。

  五、质量的测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哟接触到大量的物体,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所含的物质越多,其质量就越大。

  质量具有以下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kg。常用的单位还有吨,符号t;克,符号g;毫克,符号mg。

  它们之间的换算是:

  1吨=1000千克 I千克=1000克=106毫克

  常用的质量单位和中国传统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1千克=1公斤 1斤=500克 1两=50克

  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了解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

  分度盘 指针 托盘 横梁 横梁标尺 游码 珐码 底座 平衡螺母

  使用托盘天平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平: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思考:当指针偏转时,应如何调节平衡螺母?

  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右(外)调;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向左(里)调。

  (3)称量: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相等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

  (4)整理器材: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移回“0”刻度线处。

  思考:如果物体和砝码放置的位置反了,这时怎样求得物体的实际质量?

  将上述公式变为左盘砝码质量=右盘物体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求解。

  六、时间的测量

  在自然界中,任何具有周期性的运动都能用来测量时间。古时,人们常用日晷、燃香、

  沙漏等方法来计时。现在人们常用钟、表等先进的仪器来测量时间。

  时间的主单位是秒,单位符号是s 。

  常用的单位还有分、时、天、月、年。

  时间的基本换算关系是:

  I天=24小时 l小时=60分钟=3600秒

  时间通常包含两层含义: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指的是时间的一个点,如10:00;时间间隔指的是一段时间,如课间休息10分钟。

  实验室中常用来计时的工具是停表,有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电子停表的准确值可以达到0.01秒。机械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15分钟)和秒(大盘:转一圈30秒),并将它们相加。它的准确值为0.1秒。

  七、科学探究

  理解科学的本质,它的核心是探究。

  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和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能完成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设计和过程实施。
  初中科学学习方法
  一、学习科学,力求做到“七能”:

  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科学概念、规律、能力和科学素养,而这些概念、规律、能力和科学素养,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是探究物质世界的基本素养,因此要真正理解、掌握和培养能力,应力求做到“七能”:

  能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能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科学意义。

  能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能变形:能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能应用:能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能归纳:能将知识板块式地归纳整理和记忆。

  能设计:能利用周围的环境和条件设计合理的实验和科学调查。

  二、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习科学离不开图形,比如物质科学中的机械设计,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地质科学中的地形图、气象图,生命科学中的人体系统图、各种植物或动物的结构图等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知识的条理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或记图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在初中科学课里,同学们会学到许多有用的图表。《科学》要求的画图和识图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等;另一部分,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要注意结合条件看图,根据理解和记忆将不完整的生物图、地质地理图等填涂完整。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三、重视观察和实验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科学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学科学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科学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

  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科学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科学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科学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例如,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弯曲小径的长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平均速度;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还可以设计探究有关生物、地理和化学等相关实验和调查。这些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会更全面。

  四、学会“两头堵”的分析方法

  科学知识的特点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入,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许多同学都感到科学题不好做。这主要是思考的方法不对头的缘故。拿到一道题后,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是从结论入手,看结论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拢;二是要“发展”已知,从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当两个思路“接通”时,便得到解题的通路。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 “两头堵”的方法。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真正领会和掌握并非一日之功,中间有时还需要较多的记忆,这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体会并加以应用。 五、注意适当分类,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因此,可试着按照课文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图去帮助记忆和理解。有时,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有法,但学无定法。在学习科学的道路上,要结合自己的特点,稳扎稳打。
  初中科学学习建议
  第一,“看书不做题,做题不看书”。

  作业,就是为了检验最近学习掌握的情况,加深其记忆。在我平时观察发现,有很多同学在做习题的时候,喜欢把参考书、课本、笔记摊开在一起,遇到公式、概念等需要识记的部分,脑筋都不动得照搬。其实他这样就白白丧失了一次记忆的机会。对于科学的一些概念多用一下,就能自然而然的记住了。

  第二,“合理安排时间,独立完成作业”。

  平时的家庭作业,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基础的,应尽力经过独立思考而完成,让自己切身体验思考的过程。尽管通过他人的帮助,能够较快的完成作业,节省了不少时间,可每次考试过程中都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如果你缺少了平时的经验,那就要在考场上补回这段时间,这就表现为“解题速度慢,来不及完成”。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做作业的时候,就应当以应考的心态来面对。

  第三,“重视结果,更要注重过程”。

  或许是学习压力大,学习时间紧,让学生们不得不抓紧时间去完成每天的作业,有时太注重了完成的数量,反而忽视了完成的质量,以“完成任务”的心态来面对。只讲究完成作业,只要答案对了就算结束,甚至答案错了也无动于衷。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从老师的观点来看,除了检查答案是否正确之外,更注重学生解题的思路是否清晰,过程是否规范,可这些在许多作业的页面上很难体现出来。所以,提醒各位同学,在平时完成作业的时候,对于解题不顺的地方,一定要主动去询问老师或同学。

  第四,“学会订正,懂得归纳总结”。

  对于每次批改中,出现错误的地方,大部分同学都会很自觉地去订正。据我观察,他们大部分的第一反应是,先去查看周围同学中正确的答案,这一点无可厚非,可接下来的做法,却有点不太负责:很多同学会直接把这正确的答案摆在桌前,直接照搬在自己的纠错本之中,被老师撞见而责问之后,还会堂而皇之的回答道,这是订正啊!对于他们来说,订正的题目,就是因为不会而做错,抄答案,那也是理所当然的。问题是,这些错误的题目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当再次出现的时候还是会错。我们应该遇到错误,不能忽视,自己找出问题的所在,而后有目的的去查找资料,多做一些类似的习题,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尽快弥补这块漏洞。

  第五,“保持对科学学习的强烈兴趣和热情”。

  积极乐观的心态在科学的学习中尤为重要,本人所执教的班级有两位同学,非常典型。同学甲,学习态度很好,上课听讲非常认真,记笔记很勤快,课后也做很多练习,周末还参加了各种培训班,做了很多习题。但科学成绩总是在120—140之间徘徊,不能达到优秀的水平。同学乙,活泼好动,喜欢摆弄各种工具,上课最喜欢老师做实验,但比较懒惰,基本不做笔记,仅仅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从没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课外培训,但是他的科学成绩却始终能保持在160分以上的水准。

  初看下来,整个情况似乎不太合理。但是在学习心态上的差异是成绩差异的最大原因。甲同学是把学习当成任务,为了得高分逼迫自己学习。在上课时忙着记录各种知识点,不关注老师正在做的有趣的实验,老师讲各种有趣的故事也难博之一笑。课后试图通过题海战术把自己变成解题高手。而没有对科学学习的热情。甲同学在初一时就向高年级的学生中打听到“科学比较难学”,接触科学学习后几次没有考好就失去信心,久而久之转变为“怕学科学”;故科学学习对她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试问这种心态只能学好科学呢,乙同学恰好相反,尽管他不是很勤奋,但他对科学充满了兴趣,上课的效率极高,关注老师每一个实验,每一个问题,尽管平时做题不多,他总能举一反三,不懂得问题马上找到老师提问,不搞清楚誓不罢休。因此他花的时间精力不多,却总是能取得好成绩,在旁人看来,他学的非常轻松,简直就是天才。所以我在执教的时候,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心理调节好,学习科学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1. 中考物理知识点梳理

2. 初中科学地理知识点

3.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

4. 中考必考物理知识点整理

5.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匿名用户
2023-05-21
展开全部
以下是初>.>.>⑥.⑨.②.7.6.7.8>.>.>幑.鸰.诹>.>.>中科学知识点的归纳整理:1. 物质与能量-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状态、颜色、硬度、密度、热胀冷缩、化学性质等。- 能量的转换:机械能、热能、电能、光能等能量形式的转换。- 物质与能量的守恒: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2. 生物与生态环境- 生物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 生物的功能:营养、运动、代谢、感知等。- 生态环境中的相互关系:食物链、生态位、生态平衡等。3. 地球与宇宙- 地球的构造:地球的层次结构、板块构造等。- 地球的物理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 宇宙的组成:星系、星云、行星等。4. 化学与材料-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的基本性质、化合物的命名、制备、性质等。- 材料的性质:金属、非金属、合金、高分子材料等的性质。- 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置换反应等。5. 物理与技术应用- 物理基本概念:力、功、能、位移等。- 物理实验:测量、图表的绘制、误差分析等。- 技术应用:机械、电子、通信、计算机等的基本原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