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影片如何表现朱莉的美?
展开全部
看过《怦然心动》的人,都会喜欢朱莉,看到她如彩虹一样的美,倒不是说演员有多么漂亮,而是内心的色彩绚烂:阳光、乐观、勤奋、善良、敢爱敢恨,对自我有明确的认知。
当我们说电影里的某个角色很美的时候,一定是多重因素的组合:剧情、摄影、灯光、构图……缺了其中之一,都很难将美表达到极致。 我这里也就试图分析一下,朱莉的美在这部影片里怎样形成的。
(1)
情节设计以及对比。
这部影片,情节简单,人物少,场景少,但是影片用了几件典型事件,很好地表现了朱莉的性格。
热情欢迎新邻居。
开篇时那个长发飘飘的小萝莉,一出场就用明亮的笑俘获了观众。虽然她好像完全不懂暗示,看起来也帮不上忙,但是观众情感的天平,毫无疑问地给了她,而不是给皱着眉头,疑心重重的男孩一家。
在树上看风景。
坐在树上的朱莉,有时安静地欣赏风景,有时故意撩拨着树下的男孩,有时则令人厌烦地报道校车的消息……给了我们关于调皮女孩的一些想象,但是那样明亮的蓝天,高大的梧桐树,透过活泼可爱的女孩看到的美丽风景,让观众如何不爱她。相比的是,永远不敢爬上树的布瑞斯,和其他不屑于爬树的众多男孩女孩。
养鸡。导演给了她标准的农家女打扮,出来喂鸡的时候,梳着两个长辫,穿着红底白花长袖衬衣,还卷起了袖子,配深蓝牛仔裤,布鞋,提着小铁桶,站在铺满干草的鸡棚前,脚边围着一群鸡。朱莉在这里展现的,是浓浓的生活气息,接地气的低调的美。相对的,布瑞斯和同学,在院墙外,通过篱笆上的小孔偷窥着院子里的鸡,探讨这是公鸡还是母鸡的问题。
探望叔叔。去疗养院的路上,展现的是开阔的风景,安静的朱莉和父亲。朱莉呆呆地望着父亲,不时露出笑容,充分展现了一个女孩对父亲的爱和依恋。和叔叔相处的过程中,朱莉有些惊慌,但是很快调整过来,三个人走过桥的场景,大概也有一种寓意:父亲和朱莉,会带着叔叔,从这一头到那一头去。这个场景给我的感觉是,朱莉的心胸善良、开阔、阳光、明亮。可以预想,如果以后父亲不在了,她会好好地对待叔叔。在这个情节上,朱莉的个性里,又增加了成熟的美,还有一点点忧伤而坚强的美。对比的是,布瑞斯一家对叔叔的嘲笑,布瑞斯听到加利特讥讽叔叔的境况时,竟然默然无语。
午餐男孩拍卖。导演在此处很好地表现了朱莉和布瑞斯之间的情绪纠缠,同时也表现了朱莉的另一种美:同情心。她虽然极想投拍布瑞斯,但是看到八号男孩艾迪无人理睬,几成冷局的时候,果断地举手了。可能也有逃避布瑞斯的成分在,但是相比于布瑞斯一心一念只想着朱莉来说,两者有太明显的差距。
其实可以肯定的是,所有发生在朱莉身上的情节,都不可能发生在布瑞斯身上。反之亦然。就像不能想象布瑞斯会去养鸡,朱莉会用轻视的目光看着祖父一样。
(2)
镜头以及对比。
我这里所讲的镜头包括画面构图,镜头的使用。
画面构图,镜头的使用之类,最能体现导演的意图,也会充分展现导演的独特才华。有时不曾在剧情中表达的情绪或者细节,可能就是通过镜头表现出来。
开幕一场戏。朱莉明亮温暖的笑容,坐在路边,好奇地看着开车来的布瑞斯一家。布瑞斯则皱着眉头坐在车里。朱莉的背景构图是明亮空旷的,而布瑞斯的构图则被车窗限制。
有时不了解构图,就会设想这个场景的另一种可能。有没有一种可能,朱莉和父亲开着车从外面回来,遇到正在卸下家具的布瑞斯一家,那样构图就反过来了。导演没有这样设计,那就说明有这样构图的理由。
布瑞斯第一次走进教室。朱莉像风一样扑向布瑞斯,镜头太美,以至于导演用了慢镜头。小朱莉美若天仙,飘起来的长发,明亮的大眼睛,欢快的惊喜的笑,大胆到无所顾忌的猛扑,简直是要用热情的火融化布瑞斯的节奏。与之对比的,是布瑞斯的冰冷和稍嫌厌烦。
朱莉坐在树上,当然采用的仰角,同时也设计了布瑞斯在树下,当然是俯角。导演虽然做得这样不露声色,但是观众的情绪却就在这样的细节中被影响,仰角当然会给主角带来重要性的感觉,好像整个世界都被展开,甚至有一种敬畏感,而俯角,而且是在那样杂乱的树枝下,表现的就是角色的卑微,被控制,沉缓,呆滞等意义,好像是没有前途没有光亮的印象。
贝克先生画画一幕。贝克先生在自家的院子里画画,构图是明亮的,敞开的。对比的是,布瑞斯一家人,以父亲为代表的,站在窗格背后指点评价着贝克先生一家人。这样的窗格,在构图上一般来说表现的就是逼仄,狭窄。有很多种可能可以表现这一场景,比如让布瑞斯一家也站在院子里,或是在马路上散步时遇到贝克先生画画。但是导演就是要安排这样的对比。观众的情绪也因为这些技巧而无形中被强化。
外祖父帮朱莉整理院子。这个场景用了两个镜头,一是布瑞斯回家时,在外面就发现外祖父在帮朱莉整理院子,第二个镜头是布瑞斯回到家中,坐在窗前写作业,向外看外祖父和朱莉。这次外祖父和朱莉在窗格的构图中,但是这里不能忽略的是光线,布瑞斯处于黑暗中,而外祖父和朱莉却处于明亮的光线里。
这部影片很少用全景镜头,仅有的几次,都用在了朱莉身上,比如朱莉和父亲开车去疗养院的路上,朱莉和爸爸叔叔走在桥上,朱莉坐在树上,朱莉和外祖父在院子里,朱莉的父亲在画画,朱莉在喂鸡,朱莉一家人从布瑞斯家走出来……好像很难想得出对布瑞斯和家人用了全景构图,除了一家人在一起的看电视晚餐评论之类。镜头到了布瑞斯这里时,导演好像就有意无意地切换了模式,没有大全景,没有全景。我相信没有这么多的巧合,导演是在通过这些传达某种含义。
片中最难忘的几张构图,都出现在与朱莉相关的情节上:坐在树上看天空的变化,有时候蓝天白云绿草青青,有时霞光满天雄伟壮丽,有时太阳初升光芒万丈;朱莉看着父亲画画,虽然背景里的篱笆破败,但是构图温暖亲切,父亲和朱莉同在一张构图里,背后是明晃晃的光斑,镜头慢慢拉近,然后围绕着两个人旋转,但是尽量保持两个人在同一张构图里。一般来说,这样的构图,都是表现两个人独享这个空间,有良好的互动。不得不提一下,正是在这个场景里,父亲对朱莉说出了那段整体与个别的意义深远的话。
你可以回想到布瑞斯和父亲有这样的谈话场景吗?或者说两个人有这样温暖明亮的构图?
著名导演马塞尔·卡内曾说:“构筑影像时,我们得像绘画大师对待画布般,考虑其效果和表达方式。”
我没有去了解这部影片的导演,但是根据影片里有关画的几处设计:朱莉的父亲是画家,第一次,画画时和朱莉聊天,第二次,在院子里画画,引起了布瑞斯一家的议论,第三次父亲送了一幅画给朱莉,然后这幅画出现多次……我感觉这位导演与绘画有关,而且是风景画,或者至少内心有绘画情节,所以才难怪得他会把影片设计得有充分的画面感。
整部影片看完,好像说起朱莉和布瑞斯两个人,朱莉总是比较讨喜的那一个,要单说演员的漂亮来,小朱莉排第一,大朱莉则没有布瑞斯漂亮,但是通过这部影片的讲述,观众的整个情绪都偏向了朱莉,而且,好像感觉布瑞斯在这里只是一个陪衬,是为了表现朱莉的美而出现的。
这种感觉,有些奇妙,但是很美好。通过一部电影,爱上一个人。这大概就是电影的意义之一种。
当我们说电影里的某个角色很美的时候,一定是多重因素的组合:剧情、摄影、灯光、构图……缺了其中之一,都很难将美表达到极致。 我这里也就试图分析一下,朱莉的美在这部影片里怎样形成的。
(1)
情节设计以及对比。
这部影片,情节简单,人物少,场景少,但是影片用了几件典型事件,很好地表现了朱莉的性格。
热情欢迎新邻居。
开篇时那个长发飘飘的小萝莉,一出场就用明亮的笑俘获了观众。虽然她好像完全不懂暗示,看起来也帮不上忙,但是观众情感的天平,毫无疑问地给了她,而不是给皱着眉头,疑心重重的男孩一家。
在树上看风景。
坐在树上的朱莉,有时安静地欣赏风景,有时故意撩拨着树下的男孩,有时则令人厌烦地报道校车的消息……给了我们关于调皮女孩的一些想象,但是那样明亮的蓝天,高大的梧桐树,透过活泼可爱的女孩看到的美丽风景,让观众如何不爱她。相比的是,永远不敢爬上树的布瑞斯,和其他不屑于爬树的众多男孩女孩。
养鸡。导演给了她标准的农家女打扮,出来喂鸡的时候,梳着两个长辫,穿着红底白花长袖衬衣,还卷起了袖子,配深蓝牛仔裤,布鞋,提着小铁桶,站在铺满干草的鸡棚前,脚边围着一群鸡。朱莉在这里展现的,是浓浓的生活气息,接地气的低调的美。相对的,布瑞斯和同学,在院墙外,通过篱笆上的小孔偷窥着院子里的鸡,探讨这是公鸡还是母鸡的问题。
探望叔叔。去疗养院的路上,展现的是开阔的风景,安静的朱莉和父亲。朱莉呆呆地望着父亲,不时露出笑容,充分展现了一个女孩对父亲的爱和依恋。和叔叔相处的过程中,朱莉有些惊慌,但是很快调整过来,三个人走过桥的场景,大概也有一种寓意:父亲和朱莉,会带着叔叔,从这一头到那一头去。这个场景给我的感觉是,朱莉的心胸善良、开阔、阳光、明亮。可以预想,如果以后父亲不在了,她会好好地对待叔叔。在这个情节上,朱莉的个性里,又增加了成熟的美,还有一点点忧伤而坚强的美。对比的是,布瑞斯一家对叔叔的嘲笑,布瑞斯听到加利特讥讽叔叔的境况时,竟然默然无语。
午餐男孩拍卖。导演在此处很好地表现了朱莉和布瑞斯之间的情绪纠缠,同时也表现了朱莉的另一种美:同情心。她虽然极想投拍布瑞斯,但是看到八号男孩艾迪无人理睬,几成冷局的时候,果断地举手了。可能也有逃避布瑞斯的成分在,但是相比于布瑞斯一心一念只想着朱莉来说,两者有太明显的差距。
其实可以肯定的是,所有发生在朱莉身上的情节,都不可能发生在布瑞斯身上。反之亦然。就像不能想象布瑞斯会去养鸡,朱莉会用轻视的目光看着祖父一样。
(2)
镜头以及对比。
我这里所讲的镜头包括画面构图,镜头的使用。
画面构图,镜头的使用之类,最能体现导演的意图,也会充分展现导演的独特才华。有时不曾在剧情中表达的情绪或者细节,可能就是通过镜头表现出来。
开幕一场戏。朱莉明亮温暖的笑容,坐在路边,好奇地看着开车来的布瑞斯一家。布瑞斯则皱着眉头坐在车里。朱莉的背景构图是明亮空旷的,而布瑞斯的构图则被车窗限制。
有时不了解构图,就会设想这个场景的另一种可能。有没有一种可能,朱莉和父亲开着车从外面回来,遇到正在卸下家具的布瑞斯一家,那样构图就反过来了。导演没有这样设计,那就说明有这样构图的理由。
布瑞斯第一次走进教室。朱莉像风一样扑向布瑞斯,镜头太美,以至于导演用了慢镜头。小朱莉美若天仙,飘起来的长发,明亮的大眼睛,欢快的惊喜的笑,大胆到无所顾忌的猛扑,简直是要用热情的火融化布瑞斯的节奏。与之对比的,是布瑞斯的冰冷和稍嫌厌烦。
朱莉坐在树上,当然采用的仰角,同时也设计了布瑞斯在树下,当然是俯角。导演虽然做得这样不露声色,但是观众的情绪却就在这样的细节中被影响,仰角当然会给主角带来重要性的感觉,好像整个世界都被展开,甚至有一种敬畏感,而俯角,而且是在那样杂乱的树枝下,表现的就是角色的卑微,被控制,沉缓,呆滞等意义,好像是没有前途没有光亮的印象。
贝克先生画画一幕。贝克先生在自家的院子里画画,构图是明亮的,敞开的。对比的是,布瑞斯一家人,以父亲为代表的,站在窗格背后指点评价着贝克先生一家人。这样的窗格,在构图上一般来说表现的就是逼仄,狭窄。有很多种可能可以表现这一场景,比如让布瑞斯一家也站在院子里,或是在马路上散步时遇到贝克先生画画。但是导演就是要安排这样的对比。观众的情绪也因为这些技巧而无形中被强化。
外祖父帮朱莉整理院子。这个场景用了两个镜头,一是布瑞斯回家时,在外面就发现外祖父在帮朱莉整理院子,第二个镜头是布瑞斯回到家中,坐在窗前写作业,向外看外祖父和朱莉。这次外祖父和朱莉在窗格的构图中,但是这里不能忽略的是光线,布瑞斯处于黑暗中,而外祖父和朱莉却处于明亮的光线里。
这部影片很少用全景镜头,仅有的几次,都用在了朱莉身上,比如朱莉和父亲开车去疗养院的路上,朱莉和爸爸叔叔走在桥上,朱莉坐在树上,朱莉和外祖父在院子里,朱莉的父亲在画画,朱莉在喂鸡,朱莉一家人从布瑞斯家走出来……好像很难想得出对布瑞斯和家人用了全景构图,除了一家人在一起的看电视晚餐评论之类。镜头到了布瑞斯这里时,导演好像就有意无意地切换了模式,没有大全景,没有全景。我相信没有这么多的巧合,导演是在通过这些传达某种含义。
片中最难忘的几张构图,都出现在与朱莉相关的情节上:坐在树上看天空的变化,有时候蓝天白云绿草青青,有时霞光满天雄伟壮丽,有时太阳初升光芒万丈;朱莉看着父亲画画,虽然背景里的篱笆破败,但是构图温暖亲切,父亲和朱莉同在一张构图里,背后是明晃晃的光斑,镜头慢慢拉近,然后围绕着两个人旋转,但是尽量保持两个人在同一张构图里。一般来说,这样的构图,都是表现两个人独享这个空间,有良好的互动。不得不提一下,正是在这个场景里,父亲对朱莉说出了那段整体与个别的意义深远的话。
你可以回想到布瑞斯和父亲有这样的谈话场景吗?或者说两个人有这样温暖明亮的构图?
著名导演马塞尔·卡内曾说:“构筑影像时,我们得像绘画大师对待画布般,考虑其效果和表达方式。”
我没有去了解这部影片的导演,但是根据影片里有关画的几处设计:朱莉的父亲是画家,第一次,画画时和朱莉聊天,第二次,在院子里画画,引起了布瑞斯一家的议论,第三次父亲送了一幅画给朱莉,然后这幅画出现多次……我感觉这位导演与绘画有关,而且是风景画,或者至少内心有绘画情节,所以才难怪得他会把影片设计得有充分的画面感。
整部影片看完,好像说起朱莉和布瑞斯两个人,朱莉总是比较讨喜的那一个,要单说演员的漂亮来,小朱莉排第一,大朱莉则没有布瑞斯漂亮,但是通过这部影片的讲述,观众的整个情绪都偏向了朱莉,而且,好像感觉布瑞斯在这里只是一个陪衬,是为了表现朱莉的美而出现的。
这种感觉,有些奇妙,但是很美好。通过一部电影,爱上一个人。这大概就是电影的意义之一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