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成就是怎样的?
大学这种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西欧中世纪文明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世界各地区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种种较高水平的教育机构,但西欧中世纪的大学逐步形成的组织原则、教学体系、学业考核制度、法律地位等,却是近现代世界高等教育制度的直接先驱。大学陶冶培养出的各种人才,为近代西欧在科技、文化和发展生产力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于西欧在政治制度和思想发展方面的演进也有着巨大影响。 西欧中世纪大学形成的条件 公元5世纪,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希腊、罗马灿烂的古典文化迅速衰落,古代的各种文化教育机构也几乎荡然无存。
统治西欧各地区的各个蛮族王国刚刚脱离原始部落状态,在文化教育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刚刚兴起的国王、贵族、领主、骑士等各级封建统治者多是一介武夫,没有受桐盯带过任何文化教育。只有在思想意识方面统治西欧的罗马基督教会,还需要保留一些文化知识。但罗马基督教会由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对广大人民思想行为进行严密控制,仇视古典文化,反对学习有关社会、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各方面的知识,因为学习这些知识是与教会所宣扬的神话和迷信相抵触的。许多教会统治者认为,“信仰是源于对所信仰的东西的无知”“只是由于信仰才产生知识,而不是由于知识才产生信仰”。
加之由于西欧大部分地区部族的生产和文化水平很落后,宗教蒙昧主义曾盛行一时。西欧中世纪初期的文化知识和科技生产水平,比起当时世界其他文明地区处于显著落后的状态。 随着西欧经济、政治的逐步发展,罗马基督教会的这种愚民政策是无法完全保持下来的。首先教会就需要培养一些能够巩固教会统治、进行宗教活动、宣扬教义的教士和僧侣。于是陆续出局芦现了一些修道院学校、大主教区学校和教区学校,以意大利修道士本尼狄克(480—548年)开创的本笃会修道院所组织的教育活动影响最大。教会首先需要的是对教士和僧侣进行读、写、算和教义基本知识的教育。这就需要利用古典文化的一些成果,逐步形成了被称为古代“七艺”(后来总称为“文艺学科教育”)的学习课程,“七艺”即语法、修辞、辩论、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但所学习的教材已不是古典文化的杰出成就,而是由5—7世纪的凯伯拉、博埃修斯、克修都若斯、伊西多尔等学者按照教会的需要简化、改编而成。语法、修辞和辩论主要是用于学习罗马教会用语拉丁文以及对基督教义进行阐述和问答,算术开始只用于计算宗教节日,几何则只保留了欧几里得的一些定理而无证明,天文则用于观察星辰运转以确定宗教节期的准确性,音乐主要用于宗教唱诗。8—9世纪,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768—814年在位)一度统一西欧大部分地区,为了帝国的巩固,查理大帝大力提倡文化教育,要求对教会学校进行重大改进,使古代“七艺”则族的学习水平进一步提高。
他所支持的学者阿尔昆、马拉斯等人对兴办学校和倡导教育的努力,使欧洲的学术教育中心不再限于地中海沿岸,而扩展到高卢、日耳曼、不列颠群岛等地区。此后,盎格鲁撒克逊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帝(871—899年在位)、神圣罗马开国皇帝奥托一世(936—973年在位)在英格兰和德意志也进行过提倡文化教育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