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刘邦手下的将领谋士相比,唯独张良是个意外,这是为何?
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张良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二是张良淡泊名利,不愿意身陷政治争斗;三是张良比较了解刘邦,知道他的心思。
张良作为刘邦的三大谋士之一,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之所以躲过政治迫害,得到善终,这和他的独到眼光有关。不像萧何、韩信那样,身陷政治的漩涡,无法脱身。首先,张良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作为一位谋士,帮助刘邦打仗建立功业,是自己的职责。当天下统一,政治稳定以后,谋士的职责已经完成。如果不及时的退出,自然会遭到刘邦的嫌弃,甚至引起猜疑。情况严重时,可能会被拘禁或者杀头。所以,张良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自然选择远离政治中心。
面对刘邦的丰厚封赏,张良选择了拒绝。一方面他一直铭记老师黄石公的教诲,看淡了名利;另一方面也可以取悦刘邦,让刘邦非常感激,不会对他起疑心。张良的老师黄石公曾经告诫他,一旦天下大定,就应该归隐山林,不应有半分贪念。虽然刘邦多次派人感谢张良,都被他委婉的拒绝了。并且闭门不出,向刘邦表达了“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的心愿。正是张良的一再推辞,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最终打消了刘邦政治集团的戒心,得到了安静的田园生活。
其次,刘邦比较了解刘邦,知道他的心思。刘邦作为一代豪杰,自然心怀天下。在天下大定以后,必然会清除对自己不利的势力。虽然刘邦待张良不薄,但是当了皇帝以后,很多事情不是刘邦一人说了算。而且刘邦很重视家族观念,对于异性的诸侯不会相信,必然会找各种借口除掉。所以张良看透刘邦的心思,毅然决定离开政治中心,做了一个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