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的你,还是过得不好,真的跟父母没关系吗?
文/和雨似@和雨似
我们很多人苦恼于跟父母之间的关系。
的确,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爱孩子,大多数父母都不知道要以孩子需要的方式对待孩子。
甚至很多父母,你直接跟他们说,应该如何对待孩子,他们依然会固执不肯改变,照旧用自己所谓爱孩子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根本就不懂得孩子真正的需要。
当孩子长大后,把自己的价值,和父母捆绑在一起时,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
说到底,已经长大后的你仍然过得不好跟父母没有绝对的关系。
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没有边界感,过度控制孩子,一种是不管孩子。
有的父母各占其一;有的是两者都有,小时候不管孩子,孩子长大之后又过度控制;但大多数父母是介入两者之间。
那么,我们要如何处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张德芬在《好的爱情,要有敢要的底气》一书中,谈到疗愈与父母的关系时,是这样说的:“要想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首先明白一点:你的快乐不是父母给的,父母更不会对你的快乐负责。”也就是说,成年后的你不能再要求父母的认可和赞赏,你的快乐不是从父母那得到的。
要处理好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还有这4点:
1.我们先得长大成人,变成熟,这里说的是内在,不是单纯指身体。
学着做情绪的主人,不要刻意关注外在。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一方面不要认为父母永远都是对的,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就是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另外一方面,你得知道父母也不过是普通人,他们不可能满足你的所有需求,别对父母有成见。
所以说,你得长大成人。
成年人有自己在乎的人,也会有爱你的人。 童年的遗憾已经过去,看重当下,着眼未来比较重要。
2.长大之后的我们还需不需要父母的爱?
我们虽然长大了,还是不自觉地跟小时候一样,喜欢向父母索求关爱。
但长大之后的我们在外面一样能够生存下去,可见父母的爱不是必需品。
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父母的爱,我们也会活得很好。
所以,长大之后,我们不需要父母的爱了。
我们可以不用渴望外界的认可和赞赏来获得自己的价值感,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自己的内在。
我们已经很尽力做了该做的事,父母仍然不高兴,那么,我们只有放下。
把父母的喜怒哀乐从自己的肩膀上卸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该为另一个人的快乐负责。
3.跟父母保持边界感
面对父母的过度控制和过度期待,要积累内在能量,最关键的一点是跟父母要有边界感,简单说就是跟父母划清界限,也可以理解为“距离产生美”。
你可以拒绝父母过分的要求,别愧疚,这样做对双方来说都好,彼此都不应该为对方的快乐负责。
可以用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主张的“课题分离理论”来理解。
我们自己有自己的课题,父母有父母的课题,这两个课题要分离开来。 当面对自己的课题时,理应全力以赴。至于父母的课题,你选择尊重就好。
没有分离的人,会压抑自己来处理别人的事,显然自己会不痛快。
但这并不是说,你不管父母 。当你跟父母划清界限后,就把父母推回他们该有的位置上,他们也有自己的课题要完成。
你们终将会迈向各自的人生道路。
4.别用父母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你的孩子
成为父母之后,我们仍然会不自觉地用我们的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我们的孩子,尤其是双方有冲突的时候。
终于,我们还是活成了父母的翻版。
我们内心深处,还是保留一些父母过去的某些行为,这些行为让我们厌恶,甚至痛恨。
但是,父母会有局限性,他们也在拼尽全力做到最好。有可能只是当时的我们误会了。
我们要做的是勇敢面对,原谅并且放下,自己做好自己的课题。
不然,你潜意识里会不知不觉效仿他们,在你的孩子身上复制他们的行为。
最聪明的做法是,用你希望父母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你的孩子。
结语
如果你的内心还没长大,先学会长大吧,然后学会去理解她们的难处,最后开始自我反思以及自我改正。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还是得自我成长,从自己孩子身上审视自己,重新面对你的父母。
你无法改变他人,你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