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
展开全部
孔子生在鲁国,三岁时父亲过世,家境衰落,母亲带着他离开家乡,到鲁国国都过着艰难的生活。生活的清苦、地位的地下没有消磨掉孔子的意志,反而让孔子更加坚强。后来,有人说孔子这样多才多艺,一定是天生聪明,孔子回答说,我小时候过着很苦的日子,所以会做很多事情。
孔子的母亲希望儿子将来有出息,一边为生活奔波,一边让年幼的孔子接受教育,学习礼道,让孔子从小就学到了很多知识。由于操劳过度,在孔子十七岁那年,母亲也去世了。这时,孔子就得独自一个人闯世界了。
一、孔子出生
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史书上称为春秋时期,此时周朝政权日益衰落,各国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为争夺土地和霸权而互相征伐,烽烟四起。
在当时的鲁国,有一位武士名叫孔纥,字叔梁,是一位名声远扬的大力士,作战非常勇敢。在一次攻城战中,孔纥和战士们刚冲入城内,守城的人把一道吊起的悬门放下,企图把进攻的部队拦腰截断,危急之际,孔纥大步上前,用力托起悬门,喊道:“大家赶快出城,不要中了诱敌之计。”将士们趁势撤出城门,避免了损失。
还有一次,齐国攻打鲁国,把鲁国的大臣包围在城里,孔纥率领三百名士兵半夜出城突袭,齐兵一片慌乱,孔纥乘齐兵忙乱中,把大臣送走,自己又带着兵士回城,关上城门坚守。齐国军队得知鲁国大臣突围出去了,又无法攻破城池,无可奈何,只得退兵。
孔纥因为战功赫赫,被封为将军。
但是有一件事让孔纥苦恼,他娶妻施氏,两人生有九个女儿,很想再要一个儿子。不久他再娶一妾,终于生下一个儿子,孔纥非常高兴,给他取名为伯尼,小名叫孟皮。不幸的是,孟皮出生后生了一场病,脚上留下疾病,成了一个瘸子。按照当时的礼仪,一个瘸子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孔纥于是终日叹息。
一天,孔纥听说城中有一位叫颜父的老先生有五个女儿,个个才貌出众,此时孔纥虽然已经年过花甲,却因为求子心切,一心想着再娶一位妻子,就带着贺礼前去提亲。
颜家的小女儿征在,不满二十岁,不过她早已听说过孔纥的英雄事迹,曾经对人说过自已非大英雄不嫁的话,看到孔纥登门求婚,就向父亲表示自己愿意嫁给他。
孔纥和颜征在结婚以后,颜征在听说尼丘山的山神很灵异,就和孔纥来到尼丘山求子。孔纥夫妇俩登上尼丘山,在林涛和山风的伴唱声中,虔诚地做完了祈祷。不久,他们果然生下一个男孩,就给孩子取名叫丘,字仲尼。“仲”即老二的意思,因为他还有一个哥哥。
这男孩就是孔子。这一年,是公元前551年。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启示】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这段话表达了孔子安于自己并不富裕的物质生活,不屑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的富贵,表现了孔子淡泊名利,一心追求自己理想的一生。
二、三岁丧父
孔纥晚年得子,十分高兴,时常在家中陪伴母子俩。
幼年时期的孔子,乖巧聪慧,从不顽劣,与哥哥孟皮也很投契,两个小男孩经常结伴玩耍,快乐地度过了三年时光。
但是,由于年龄悬殊太大等原因,孔纥夫妇的婚姻并不符合当时的礼制,社会上对此有很多风言风语。孔子的母亲过得并不称心。
孔子三岁那年,父亲孔纥去世了。由于颜征在的名分,她和孔子甚至不能参加孔纥的祭祀活动,连孔纥安葬在什么地方,她也不能告诉孔子。
颜征在不到二十岁便成了寡妇。孔纥在世的时候,颜征在母子还能够受到保护和照顾。孔纥去世后,正妻施氏大权在握,小妾被虐待至死,其子孟皮备受歧视。这时候,颜征在站了出来,她毅然带着孔子和孟皮离开了孔家,她明白,必须离开这个复杂的大家庭,才能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尊严地活着。一家三口来到了鲁国国都曲阜,从此开始独立谋生,过着贫贱而清苦的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的孔子,从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一些人的脸色,感受了一些人情冷暖,形成了谨慎小心的性格,遇事总爱思考。
【子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启示】
孔子说,你不希望别人对你做的事,也不要对别人做这种事情。孔子很小就能读懂别人的脸色,深知人情冷暖,因而总结出这样一句为人处世的原则,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理解,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思考,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是不可以要求别人去做的。
三、念书习礼
这时的鲁国国都曲阜,不仅是鲁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整个东周除了京师洛邑之外另一个文化重镇,保存有大量的典籍资料,素有礼乐之邦之称。孔子玒岁那年,吴国人季札遍游鲁、齐、郑、卫、晋几个诸侯国之后,在鲁国观赏到了当时唯一保存比较完备的周代乐曲,当他依次观赏了二十几种乐舞后,大声惊叹:“这是我看过的最棒的乐舞!就算还有其他乐舞,我也不敢再看了!受不了了啊!”
历经苦难的颜征在,看着聪颖可爱的儿子,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受人尊敬的有学识、有教养的人。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也是孔子的母亲把家从乡下迁到鲁国的都城的最为重要的目的。
征在的父亲颜襄是饱学之士,在那个时代,能够让女儿识字识礼,可以见其开明。父亲的直接传授,使征在不仅积累了丰厚的识见和学养,在教育和礼上也有很高的修养。她把父亲家的全部书籍,都搬运到自己的新家,选三间房子的一间作书房,准备在孔子满五岁的时候教他念书。
她先收了五个小孩子,在自己家教发蒙的书,得到每位学生家的学费,五斗小米和一担干柴。征在教孩子们习字、算数和唱歌三门功课,同时也教孩子们学习礼节和仪式。孔子不到六岁开始跟班学习,后来,征在又收了几个小学生,小孔丘成为他母亲的小帮手,以尽辅导微薄之力。孔母的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不到十岁的小孔丘,已经学完全部发蒙功课,因他爱琢磨,肯用脑子想问题,记忆力出众,喜欢帮助别人,成为同窗学习的佼佼者。
鲁国是周公封地,可用天子礼乐,所以保存周礼较为完备。有一年,晋国大夫韩宣子来到鲁国,在考察了鲁国的典章文物方面的情况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不仅如此,鲁国人还普遍好学,学礼学乐,蔚然成风。在鲁国人看来,学习如同种植草木,不学,才智日退,就像草木枯萎落叶一样。
孔母非常希望儿子长大后能有一番作为,她想到,少年习礼,长大必有出息,昔日伏羲、神农、文王、周公传下的经典,博大精深,孩子如果能学会,他日定有所长,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孔母非常重视儿子的礼道教育,每当附近的宗庙举行祭祀的时候,她都要带上年幼的孔子前去观看。孔子也对礼道很感兴趣,每次都好奇地睁大眼睛来观看这神圣的祭祀仪式,心里想着:这些人在干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要干这些事啊?为什么神情都如此的庄重呢?
去的次数多了,年幼的孔子就把这些神圣的祭祀仪式的程序和祭祀仪式所用的礼器都烂熟于心。回到家里,他还喜欢模仿祭祀,母亲从集市上买来礼器给儿子当玩具,他就把这些礼器摆在桌上,练习着磕头、揖让,学着行礼玩儿。
【子曰】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启示】
孔子说,不学会礼仪、礼节和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作为社会的交往的基本要求,在人际交往中,一个懂得社会礼仪的人,也就有了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
四、母亲过世
孔子十多岁时,颜征在作出一个决定,让孔子到自己的父亲家里,让外祖父来教育孔子。这时的孔子,肚子里的学问已经超过了妈妈,常常问得她无言以对。而外祖父学问深厚,博通古今,相信一定可以指点孩子的学问,教导他成才。
孔子的外祖父颜襄,原本就是老师,因年纪大了,不再收徒讲学,老人家平素最钟爱孔子的母亲及孔子。所以看到外孙回来求学,心中十分高兴。
孔子一个人住在外祖父家受教用功,寒暑不歇,数年不倦。颜襄把胸中的学问,逐步传给他,看孔子天资聪颖,又这般好学不倦,知道他将来一定有出息,他对外孙鼓励有加,常说:“可惜我老了,看不见你的成就。”
后来颜襄寿终正寝,与世长辞了。颜襄临终时,指着这位异相奇才的外孙对女儿说:“孺子可教也!……”
外祖父过世后,孔子伴母亲守孝百日,就随母还家,这时孔子已是位博古通今的少年了。
孔子十七岁时,母亲也去世了。维持生计的辛劳,年轻寡妇的凄凉,使得颜征在心力交瘁,三十三岁就离开了人间。熟知礼道的孔子知道,按照常理来说,应该把他母亲的灵柩与早已下葬十四年的父亲的灵柩合葬在一起。正如《诗》里所说的那样:“死则同穴。”问题是,孔子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到底葬在了哪里!母亲颜征在从没对他说起过。
怎么办呢,孔子想出一个办法,他没有马上将母亲的灵柩下葬,而是把母亲的棺材暂且停在一条叫“五父之衢”的街上,借以引人注意,好向人打听父亲墓地所在。毕竟自己的父亲在鲁国是位有声望的英雄,总会有人记得他的坟地。孔子的这一举动,果然吸引了街上熙熙攘攘的行人。这时,从驻足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位老婆婆告诉孔子,他父亲葬在曲阜城东南的防山。于是,孔子把母亲也葬在那里了。
在他安葬了母亲后不久,鲁国的执政大夫季孙氏宴请名流,正在居丧的孔子穿着腰间束有麻带的孝服,兴冲冲地跑去了。谁知季孙氏的家臣阳虎向他呵斥道:“我们请的是有地位的贵族,并不招待你们这样的人。你走吧!”孔子吃了一个闭门羹,只好退了下来。
经过这件事,孔子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改变现实地位必须依靠自己的加倍努力。现在,无父无母的孔子已经没有任何依靠,他要独自闯世界去了。
【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启示】
孔子说,子女应该记得父母的岁数。一方面,年复一年,父母依然健康,心中很是喜悦;但另一方面,想到父母逐渐随时间的流逝而衰老,自己侍奉父母的日子就越来越少了,心中十分害怕。孔子的这番话,提示为人子女者要及时尽孝,不要到父母迟暮之年,因没及时尽孝而后悔。
五、成家入仕
青年的孔子,身材高大,脸上透着一种少有的文气,他既继承了勇士父亲的魁梧威风,又比父亲多了一份沉稳秀气。
十九岁时孔子娶了妻子宋人亓官氏,建立了家庭。一年之后,孔子就有了自己的儿子。
那时的孔子在鲁国已经有了相当的名气了!鲁国国君鲁昭公听说孔子生了儿子,专门派人送来祝贺的鲤鱼。生活的艰辛、家境的困顿与自己渴望立业救世的理想,让孔子对于当权者怀着一种期待。于是他为自己新生的儿子起名为“鲤”,字伯鱼。
有了家室与儿子的孔子,就要在谋生与学习的路上,挑起更重的担子了。
母亲健在的时候,小小的孔子干过很多贵族子弟不屑干的杂活,诸如扫地、打柴、推车、洗衣、挑担等。但是他真正走上社会做事,却要在母亲去世之后了。家道中落,又没有资格承袭官爵,这却从另一方面帮助了他,让他在艰难困苦之中学会了生活与做事的本领,坚强了面对困境时的意志,也锻炼出了承担苦难与挫折的良好心态。同时,也让他有机会能够看到贵族与平民两个阶层的真实状况,这也为他日后思考人生与国家的问题,提供了独到的视角。所以孔子日后回顾这些经历时说道:“我小时候贫穷没有地位,所以能够干许多被人认为鄙贱的事,我不能出仕,所以才学到了许多技艺。”
结婚生子后的第一份工作,当是在鲁国权臣季孙氏家里任委吏。委吏就是管理仓库的一个小差役。看似容易,做好却难。他的前任就是因为管理混乱和有贪污嫌疑而为季孙氏不满。孔子并不嫌这个职位的鄙贱,尽心尽力,并让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料量升斗,会计出纳,全部做得清楚明白。
季孙氏想不到年轻的孔子竟有这样处理事情的能力,就又委派了他第二份工作,做乘田。乘田也许比委吏还要鄙贱,因为这是一份管理饲养放牧牛羊驴马等牲畜的小吏。身大力不亏,加之孔子肯动脑筋,晨夕饲养,牵出赶进,清扫洗刷,很快又把这份乘田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孔子并不忌讳谈论自己曾经干过这样鄙贱的事情,他甚至还带有某种自豪的口吻谈起自己的这一段经历。他说:“叫我管仓库,我就把仓库里的账目计算得清清楚楚”,“叫我管牛羊,我就把牛羊管理得肥胖强壮起来。”
【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启示】
孔子说,君子言语要谨慎,要深思熟虑;但工作却要勤劳敏捷。即做人应该少说虚话,多干实事。况且言多必失,反而害事。做得好比说得好更重要。
孔子的母亲希望儿子将来有出息,一边为生活奔波,一边让年幼的孔子接受教育,学习礼道,让孔子从小就学到了很多知识。由于操劳过度,在孔子十七岁那年,母亲也去世了。这时,孔子就得独自一个人闯世界了。
一、孔子出生
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史书上称为春秋时期,此时周朝政权日益衰落,各国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为争夺土地和霸权而互相征伐,烽烟四起。
在当时的鲁国,有一位武士名叫孔纥,字叔梁,是一位名声远扬的大力士,作战非常勇敢。在一次攻城战中,孔纥和战士们刚冲入城内,守城的人把一道吊起的悬门放下,企图把进攻的部队拦腰截断,危急之际,孔纥大步上前,用力托起悬门,喊道:“大家赶快出城,不要中了诱敌之计。”将士们趁势撤出城门,避免了损失。
还有一次,齐国攻打鲁国,把鲁国的大臣包围在城里,孔纥率领三百名士兵半夜出城突袭,齐兵一片慌乱,孔纥乘齐兵忙乱中,把大臣送走,自己又带着兵士回城,关上城门坚守。齐国军队得知鲁国大臣突围出去了,又无法攻破城池,无可奈何,只得退兵。
孔纥因为战功赫赫,被封为将军。
但是有一件事让孔纥苦恼,他娶妻施氏,两人生有九个女儿,很想再要一个儿子。不久他再娶一妾,终于生下一个儿子,孔纥非常高兴,给他取名为伯尼,小名叫孟皮。不幸的是,孟皮出生后生了一场病,脚上留下疾病,成了一个瘸子。按照当时的礼仪,一个瘸子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孔纥于是终日叹息。
一天,孔纥听说城中有一位叫颜父的老先生有五个女儿,个个才貌出众,此时孔纥虽然已经年过花甲,却因为求子心切,一心想着再娶一位妻子,就带着贺礼前去提亲。
颜家的小女儿征在,不满二十岁,不过她早已听说过孔纥的英雄事迹,曾经对人说过自已非大英雄不嫁的话,看到孔纥登门求婚,就向父亲表示自己愿意嫁给他。
孔纥和颜征在结婚以后,颜征在听说尼丘山的山神很灵异,就和孔纥来到尼丘山求子。孔纥夫妇俩登上尼丘山,在林涛和山风的伴唱声中,虔诚地做完了祈祷。不久,他们果然生下一个男孩,就给孩子取名叫丘,字仲尼。“仲”即老二的意思,因为他还有一个哥哥。
这男孩就是孔子。这一年,是公元前551年。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启示】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这段话表达了孔子安于自己并不富裕的物质生活,不屑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的富贵,表现了孔子淡泊名利,一心追求自己理想的一生。
二、三岁丧父
孔纥晚年得子,十分高兴,时常在家中陪伴母子俩。
幼年时期的孔子,乖巧聪慧,从不顽劣,与哥哥孟皮也很投契,两个小男孩经常结伴玩耍,快乐地度过了三年时光。
但是,由于年龄悬殊太大等原因,孔纥夫妇的婚姻并不符合当时的礼制,社会上对此有很多风言风语。孔子的母亲过得并不称心。
孔子三岁那年,父亲孔纥去世了。由于颜征在的名分,她和孔子甚至不能参加孔纥的祭祀活动,连孔纥安葬在什么地方,她也不能告诉孔子。
颜征在不到二十岁便成了寡妇。孔纥在世的时候,颜征在母子还能够受到保护和照顾。孔纥去世后,正妻施氏大权在握,小妾被虐待至死,其子孟皮备受歧视。这时候,颜征在站了出来,她毅然带着孔子和孟皮离开了孔家,她明白,必须离开这个复杂的大家庭,才能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尊严地活着。一家三口来到了鲁国国都曲阜,从此开始独立谋生,过着贫贱而清苦的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的孔子,从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一些人的脸色,感受了一些人情冷暖,形成了谨慎小心的性格,遇事总爱思考。
【子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启示】
孔子说,你不希望别人对你做的事,也不要对别人做这种事情。孔子很小就能读懂别人的脸色,深知人情冷暖,因而总结出这样一句为人处世的原则,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理解,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思考,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是不可以要求别人去做的。
三、念书习礼
这时的鲁国国都曲阜,不仅是鲁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整个东周除了京师洛邑之外另一个文化重镇,保存有大量的典籍资料,素有礼乐之邦之称。孔子玒岁那年,吴国人季札遍游鲁、齐、郑、卫、晋几个诸侯国之后,在鲁国观赏到了当时唯一保存比较完备的周代乐曲,当他依次观赏了二十几种乐舞后,大声惊叹:“这是我看过的最棒的乐舞!就算还有其他乐舞,我也不敢再看了!受不了了啊!”
历经苦难的颜征在,看着聪颖可爱的儿子,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受人尊敬的有学识、有教养的人。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也是孔子的母亲把家从乡下迁到鲁国的都城的最为重要的目的。
征在的父亲颜襄是饱学之士,在那个时代,能够让女儿识字识礼,可以见其开明。父亲的直接传授,使征在不仅积累了丰厚的识见和学养,在教育和礼上也有很高的修养。她把父亲家的全部书籍,都搬运到自己的新家,选三间房子的一间作书房,准备在孔子满五岁的时候教他念书。
她先收了五个小孩子,在自己家教发蒙的书,得到每位学生家的学费,五斗小米和一担干柴。征在教孩子们习字、算数和唱歌三门功课,同时也教孩子们学习礼节和仪式。孔子不到六岁开始跟班学习,后来,征在又收了几个小学生,小孔丘成为他母亲的小帮手,以尽辅导微薄之力。孔母的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不到十岁的小孔丘,已经学完全部发蒙功课,因他爱琢磨,肯用脑子想问题,记忆力出众,喜欢帮助别人,成为同窗学习的佼佼者。
鲁国是周公封地,可用天子礼乐,所以保存周礼较为完备。有一年,晋国大夫韩宣子来到鲁国,在考察了鲁国的典章文物方面的情况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不仅如此,鲁国人还普遍好学,学礼学乐,蔚然成风。在鲁国人看来,学习如同种植草木,不学,才智日退,就像草木枯萎落叶一样。
孔母非常希望儿子长大后能有一番作为,她想到,少年习礼,长大必有出息,昔日伏羲、神农、文王、周公传下的经典,博大精深,孩子如果能学会,他日定有所长,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孔母非常重视儿子的礼道教育,每当附近的宗庙举行祭祀的时候,她都要带上年幼的孔子前去观看。孔子也对礼道很感兴趣,每次都好奇地睁大眼睛来观看这神圣的祭祀仪式,心里想着:这些人在干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要干这些事啊?为什么神情都如此的庄重呢?
去的次数多了,年幼的孔子就把这些神圣的祭祀仪式的程序和祭祀仪式所用的礼器都烂熟于心。回到家里,他还喜欢模仿祭祀,母亲从集市上买来礼器给儿子当玩具,他就把这些礼器摆在桌上,练习着磕头、揖让,学着行礼玩儿。
【子曰】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启示】
孔子说,不学会礼仪、礼节和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作为社会的交往的基本要求,在人际交往中,一个懂得社会礼仪的人,也就有了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
四、母亲过世
孔子十多岁时,颜征在作出一个决定,让孔子到自己的父亲家里,让外祖父来教育孔子。这时的孔子,肚子里的学问已经超过了妈妈,常常问得她无言以对。而外祖父学问深厚,博通古今,相信一定可以指点孩子的学问,教导他成才。
孔子的外祖父颜襄,原本就是老师,因年纪大了,不再收徒讲学,老人家平素最钟爱孔子的母亲及孔子。所以看到外孙回来求学,心中十分高兴。
孔子一个人住在外祖父家受教用功,寒暑不歇,数年不倦。颜襄把胸中的学问,逐步传给他,看孔子天资聪颖,又这般好学不倦,知道他将来一定有出息,他对外孙鼓励有加,常说:“可惜我老了,看不见你的成就。”
后来颜襄寿终正寝,与世长辞了。颜襄临终时,指着这位异相奇才的外孙对女儿说:“孺子可教也!……”
外祖父过世后,孔子伴母亲守孝百日,就随母还家,这时孔子已是位博古通今的少年了。
孔子十七岁时,母亲也去世了。维持生计的辛劳,年轻寡妇的凄凉,使得颜征在心力交瘁,三十三岁就离开了人间。熟知礼道的孔子知道,按照常理来说,应该把他母亲的灵柩与早已下葬十四年的父亲的灵柩合葬在一起。正如《诗》里所说的那样:“死则同穴。”问题是,孔子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到底葬在了哪里!母亲颜征在从没对他说起过。
怎么办呢,孔子想出一个办法,他没有马上将母亲的灵柩下葬,而是把母亲的棺材暂且停在一条叫“五父之衢”的街上,借以引人注意,好向人打听父亲墓地所在。毕竟自己的父亲在鲁国是位有声望的英雄,总会有人记得他的坟地。孔子的这一举动,果然吸引了街上熙熙攘攘的行人。这时,从驻足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位老婆婆告诉孔子,他父亲葬在曲阜城东南的防山。于是,孔子把母亲也葬在那里了。
在他安葬了母亲后不久,鲁国的执政大夫季孙氏宴请名流,正在居丧的孔子穿着腰间束有麻带的孝服,兴冲冲地跑去了。谁知季孙氏的家臣阳虎向他呵斥道:“我们请的是有地位的贵族,并不招待你们这样的人。你走吧!”孔子吃了一个闭门羹,只好退了下来。
经过这件事,孔子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改变现实地位必须依靠自己的加倍努力。现在,无父无母的孔子已经没有任何依靠,他要独自闯世界去了。
【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启示】
孔子说,子女应该记得父母的岁数。一方面,年复一年,父母依然健康,心中很是喜悦;但另一方面,想到父母逐渐随时间的流逝而衰老,自己侍奉父母的日子就越来越少了,心中十分害怕。孔子的这番话,提示为人子女者要及时尽孝,不要到父母迟暮之年,因没及时尽孝而后悔。
五、成家入仕
青年的孔子,身材高大,脸上透着一种少有的文气,他既继承了勇士父亲的魁梧威风,又比父亲多了一份沉稳秀气。
十九岁时孔子娶了妻子宋人亓官氏,建立了家庭。一年之后,孔子就有了自己的儿子。
那时的孔子在鲁国已经有了相当的名气了!鲁国国君鲁昭公听说孔子生了儿子,专门派人送来祝贺的鲤鱼。生活的艰辛、家境的困顿与自己渴望立业救世的理想,让孔子对于当权者怀着一种期待。于是他为自己新生的儿子起名为“鲤”,字伯鱼。
有了家室与儿子的孔子,就要在谋生与学习的路上,挑起更重的担子了。
母亲健在的时候,小小的孔子干过很多贵族子弟不屑干的杂活,诸如扫地、打柴、推车、洗衣、挑担等。但是他真正走上社会做事,却要在母亲去世之后了。家道中落,又没有资格承袭官爵,这却从另一方面帮助了他,让他在艰难困苦之中学会了生活与做事的本领,坚强了面对困境时的意志,也锻炼出了承担苦难与挫折的良好心态。同时,也让他有机会能够看到贵族与平民两个阶层的真实状况,这也为他日后思考人生与国家的问题,提供了独到的视角。所以孔子日后回顾这些经历时说道:“我小时候贫穷没有地位,所以能够干许多被人认为鄙贱的事,我不能出仕,所以才学到了许多技艺。”
结婚生子后的第一份工作,当是在鲁国权臣季孙氏家里任委吏。委吏就是管理仓库的一个小差役。看似容易,做好却难。他的前任就是因为管理混乱和有贪污嫌疑而为季孙氏不满。孔子并不嫌这个职位的鄙贱,尽心尽力,并让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料量升斗,会计出纳,全部做得清楚明白。
季孙氏想不到年轻的孔子竟有这样处理事情的能力,就又委派了他第二份工作,做乘田。乘田也许比委吏还要鄙贱,因为这是一份管理饲养放牧牛羊驴马等牲畜的小吏。身大力不亏,加之孔子肯动脑筋,晨夕饲养,牵出赶进,清扫洗刷,很快又把这份乘田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孔子并不忌讳谈论自己曾经干过这样鄙贱的事情,他甚至还带有某种自豪的口吻谈起自己的这一段经历。他说:“叫我管仓库,我就把仓库里的账目计算得清清楚楚”,“叫我管牛羊,我就把牛羊管理得肥胖强壮起来。”
【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启示】
孔子说,君子言语要谨慎,要深思熟虑;但工作却要勤劳敏捷。即做人应该少说虚话,多干实事。况且言多必失,反而害事。做得好比说得好更重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