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虚拟经济?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问题1:什么是虚拟经济?
问题2:虚拟经济是什么意思?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对于“虚拟经济”目前有多种说法,究竟什么是“虚拟经济”?
专家分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时强调,要“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在这里涉及的几个经济术语中,“虚拟经济”是首次出现在党和国家的正式文献中。
“虚拟经济”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词语。目前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方兴未艾,还处在百家争鸣的阶段。甚至有些大学教授都感觉,“现在关于"虚拟经济"的提法比较乱”。大体上来说,可以归纳为4种说法。
第一种理解
成思危的定义
成思危的定义是:“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
关于“循环运动”,成思危说:当前,虚拟经济的循环就是在金融市场上,先通过交换,把钱换为借据、股票、债券;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通过交换把借据、股票、债券再变回钱,直接以钱生钱。
这个说法的要点有三个:一是用“虚拟资本”做定义项;二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三是“在金融市场上”实现。
这种说法影响最大。这并不因为成思危是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也不仅因为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而是因为他是目前国内对虚拟经济研究的权威专家、领军人物。他还是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的名誉主任。该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以“虚拟经济”命名的专业研究机构。
理解与此比较相似、接近的,除了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骏民教授,还有经济学家李晓西、华东师范大学的潘英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李羽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的姜秀谦、南京经济学院的陶文庆等。
第二种理解
涵盖金融业的概念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王国刚认为,在经济运行中,“虚拟经济”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它主要指金融业。虚拟经济不仅包括证券业、资本市场,也不仅包括货币市场,而且包括银行业、外汇市场等,是一个涵盖金融业的概念。
经济专家李剑阁,用“经济符号”、“符号经济”表述“虚拟经济”,实际上也是这种看法。
成思危则认为,虚拟经济比金融包括的内容要广,而金融中有一些内容又不属于虚拟经济。风险投资其实质是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权益资本)的结合,知识资本就是一种虚拟资本,但显然不包括在金融的范畴内。
第三种理解
资本化运动的经济
这种理解与第一种理解的根本区别在于,着眼于资本,回避了“虚拟资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认为,虚拟经济是资本化运动的经济。资本以脱离实物经济的价值形态运动,这是虚拟经济之虚拟属性的根本体现。虚拟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产权交易。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标志在于产权本身也成为市场交易的对象。
清华大学教授宋逢明认为:金融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资本市场才是虚拟经济核心的部分。
“最终幻想X”于2003年3月28日在互联网发表的一个帖子中强调:研究虚拟经济,首先得研究资本的价值。“资本也能创造价值”。
第四种理解
新经济即“虚拟经济”
这种看法的理由是:新经济的切入点便是虚拟空间和虚拟社会。电视就是一个虚拟的生存空间,是真实空间的再现。到了网络时代,这一空间不仅将成为人类生存重要空间,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笔巨大财富。
姜奇平认为:重组信息空间意义上的虚拟经济,才是新经济意义上的虚拟经济。把信息空间这个框架体系,套在国民经济上,就形成了广义虚拟经济(或叫信息化经济)。信息空间包括曼纽尔·;卡斯特所说“信息时代三部曲”的“虚拟空间”、“流动空间”、“网络社会”。
分歧的症结
三种“虚拟”
对“虚拟经济”的不同理解,症结在于,目前人们同时在三种含义上使用着“虚拟”这个词。
英文中有三个词我们都翻译成了“虚拟经济”。成思危对此作过考察。
一个词是FictitiousEconomy,是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FictitiousCapital)的概念衍生出来的。这是成思危先生所说的“虚拟经济”,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
第二个词是VirtualEconomy,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所进行的经济运行方式,比如说电子商务等等,即“网络经济”。
第三个词是VisualEconomy,是指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际经济活动的可视化经济活动。
这三个词都翻译成了“虚拟经济”,就容易产生混淆。为此,成思危先生主张,将第一个译作“虚拟经济”,第二个译作“拟实经济”,第三个译作“可视化经济”。
成思危定义的“虚拟经济”,是由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的概念衍生出来的。马克思的“虚拟资本”一词,英文是“fictitiouscapital”,德文是“fiktivesKapital”。
因此,成思危所理解的“虚拟经济”是英文的fictitiouseconomy”。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资本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它本身必须有价值,二是它必须产生剩余价值。证券类资本本身没有价值,但却能够产生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因此马克思称之为虚拟资本。成思危先生认为,所谓“虚拟”是因为某一非真实的东西同真实的东西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所以把这一非真实的东西模拟为类似的真实的东西。
问题是,英文的“fictitious”,德文的“fiktives”,原意都是虚假的、虚幻的、虚构的、假象的。在马克思的眼里,所有的投机、泡沫乃至金融危机都是因为虚拟资本过度发展造成的。在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的意义上使用虚拟经济,还容易把货币经济中的泡沫现象贬作虚拟经济,虚拟经济等于泡沫经济。
因此,李剑阁等专家学者则认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称的虚拟经济,在英文中应是virtualeconomy。在我国出版的英文版十六大报告中,“虚拟经济”用的就是virtualeconomy。
成思危任名誉主任的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网站主页上的英文名称中,“虚拟经济”用的也是“VirtualEconomy”。
“虚拟经济”与英文的virtualeconomy对应,也有烦恼。在英美尤其是美国,“VirtualEconomy”(虚拟经济)指的就是“网络经济”。由于前两年在所谓“虚拟经济”的鼓惑下网络经济形成了泡沫膨胀,泡沫破裂给股民造成了惨重的损失,目前在美国把这种“虚拟经济”斥为概念炒做、“文雅谎言”。
因此,对“虚拟经济”的第四种理解是不能采用的。
虚拟经济的两个特性:一是经济性,一是虚拟性。
所谓经济性,就是指价值符号及它们的交换也是以劳动价值为基础的,没有价值及价值交换就与经济沾不上边,也就谈不上它的经济性;并且,价值符号还可以还原为价值实体,即从虚拟走向现实。无论是纸币,还是股票、电子货币、其它各种有价票证,它们的发行和流通基础就是价值和信誉,它们代表的是实体价值,是实体价值的代表,并且还可以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信誉作为价值符号的发行基础存在很大的接受风险。
所谓虚拟性,是指它的交换物在形态上是虚拟的而非实物的,它只是以价值符号为交易对象,而不以实物为交易对象。虚拟经济领域交易的只是价值符号而不是有形的实物。纸币不是价值实体,而只是一种价值符号;这种符号又脱离了价值实体,成了实体价值的影子。当价值符号脱离价值实体较长时间,并且在这个时间内完成了投机性交易,这就使这种脱离成了价值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即价值的游离存在方式,这就是虚拟现实。纸币就是这种游离价值的存在方式,游资是它们存在的具体表现。纸币的价值是不能不承认的。特别是今天,纸币的价值具有全息性,它是一个国家的信誉及价值尺度符号,更是一个国家政治实力、文化实力等综合国力的综合体现。只有国家的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文化实力等综合实力充分强大,国家的货币才是一个强势货币。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国家的货币就被赋予了更多的非客观物质性的劳动价值,即可能被充入了更多的政治价值。当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中的任何一种实力上升或下降,都可能影响其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
资金作为价值的表现,只有当它没有与实物商品进行交换,而只与它的同类即价值符号进行交换时,它才能被归为虚拟经济范畴。
期货合约只是一种远期实现的商品购销合同,买卖期货合约不是真正的实体商品交易,它只能归为虚拟经济范畴。
以价值符号互为交易对象及为此所构筑的交易平台,都属于虚拟经济范畴。银行、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都可以算作是虚拟经济范畴。
信息在虚拟经济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公开、透明虽然是发达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掌握信息则存在差异。对于虚拟经济交易活动而言,信息的不对称成为交易利润产生的重要基础。虚拟经济活动中的高手就善于利用信息、信誉、未来前景等来创造利润。信息转化为利润是一个客观的经济现象。信息是人类社会劳动实践的反映和结晶,也是劳动产品,也应该具有价值,只是其价值量难以精确测度,只能在交易过程中由交易双方自主认定。信息价值的认定和交易的完成,就完成了信息从非商品向商品的转化。信息被大量挖掘、使用和交易并创造利润,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问题2:虚拟经济是什么意思?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对于“虚拟经济”目前有多种说法,究竟什么是“虚拟经济”?
专家分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时强调,要“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在这里涉及的几个经济术语中,“虚拟经济”是首次出现在党和国家的正式文献中。
“虚拟经济”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词语。目前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方兴未艾,还处在百家争鸣的阶段。甚至有些大学教授都感觉,“现在关于"虚拟经济"的提法比较乱”。大体上来说,可以归纳为4种说法。
第一种理解
成思危的定义
成思危的定义是:“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
关于“循环运动”,成思危说:当前,虚拟经济的循环就是在金融市场上,先通过交换,把钱换为借据、股票、债券;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通过交换把借据、股票、债券再变回钱,直接以钱生钱。
这个说法的要点有三个:一是用“虚拟资本”做定义项;二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三是“在金融市场上”实现。
这种说法影响最大。这并不因为成思危是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也不仅因为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而是因为他是目前国内对虚拟经济研究的权威专家、领军人物。他还是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的名誉主任。该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以“虚拟经济”命名的专业研究机构。
理解与此比较相似、接近的,除了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骏民教授,还有经济学家李晓西、华东师范大学的潘英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李羽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的姜秀谦、南京经济学院的陶文庆等。
第二种理解
涵盖金融业的概念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王国刚认为,在经济运行中,“虚拟经济”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它主要指金融业。虚拟经济不仅包括证券业、资本市场,也不仅包括货币市场,而且包括银行业、外汇市场等,是一个涵盖金融业的概念。
经济专家李剑阁,用“经济符号”、“符号经济”表述“虚拟经济”,实际上也是这种看法。
成思危则认为,虚拟经济比金融包括的内容要广,而金融中有一些内容又不属于虚拟经济。风险投资其实质是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权益资本)的结合,知识资本就是一种虚拟资本,但显然不包括在金融的范畴内。
第三种理解
资本化运动的经济
这种理解与第一种理解的根本区别在于,着眼于资本,回避了“虚拟资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认为,虚拟经济是资本化运动的经济。资本以脱离实物经济的价值形态运动,这是虚拟经济之虚拟属性的根本体现。虚拟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产权交易。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标志在于产权本身也成为市场交易的对象。
清华大学教授宋逢明认为:金融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资本市场才是虚拟经济核心的部分。
“最终幻想X”于2003年3月28日在互联网发表的一个帖子中强调:研究虚拟经济,首先得研究资本的价值。“资本也能创造价值”。
第四种理解
新经济即“虚拟经济”
这种看法的理由是:新经济的切入点便是虚拟空间和虚拟社会。电视就是一个虚拟的生存空间,是真实空间的再现。到了网络时代,这一空间不仅将成为人类生存重要空间,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笔巨大财富。
姜奇平认为:重组信息空间意义上的虚拟经济,才是新经济意义上的虚拟经济。把信息空间这个框架体系,套在国民经济上,就形成了广义虚拟经济(或叫信息化经济)。信息空间包括曼纽尔·;卡斯特所说“信息时代三部曲”的“虚拟空间”、“流动空间”、“网络社会”。
分歧的症结
三种“虚拟”
对“虚拟经济”的不同理解,症结在于,目前人们同时在三种含义上使用着“虚拟”这个词。
英文中有三个词我们都翻译成了“虚拟经济”。成思危对此作过考察。
一个词是FictitiousEconomy,是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FictitiousCapital)的概念衍生出来的。这是成思危先生所说的“虚拟经济”,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
第二个词是VirtualEconomy,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所进行的经济运行方式,比如说电子商务等等,即“网络经济”。
第三个词是VisualEconomy,是指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际经济活动的可视化经济活动。
这三个词都翻译成了“虚拟经济”,就容易产生混淆。为此,成思危先生主张,将第一个译作“虚拟经济”,第二个译作“拟实经济”,第三个译作“可视化经济”。
成思危定义的“虚拟经济”,是由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的概念衍生出来的。马克思的“虚拟资本”一词,英文是“fictitiouscapital”,德文是“fiktivesKapital”。
因此,成思危所理解的“虚拟经济”是英文的fictitiouseconomy”。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资本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它本身必须有价值,二是它必须产生剩余价值。证券类资本本身没有价值,但却能够产生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因此马克思称之为虚拟资本。成思危先生认为,所谓“虚拟”是因为某一非真实的东西同真实的东西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所以把这一非真实的东西模拟为类似的真实的东西。
问题是,英文的“fictitious”,德文的“fiktives”,原意都是虚假的、虚幻的、虚构的、假象的。在马克思的眼里,所有的投机、泡沫乃至金融危机都是因为虚拟资本过度发展造成的。在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的意义上使用虚拟经济,还容易把货币经济中的泡沫现象贬作虚拟经济,虚拟经济等于泡沫经济。
因此,李剑阁等专家学者则认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称的虚拟经济,在英文中应是virtualeconomy。在我国出版的英文版十六大报告中,“虚拟经济”用的就是virtualeconomy。
成思危任名誉主任的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网站主页上的英文名称中,“虚拟经济”用的也是“VirtualEconomy”。
“虚拟经济”与英文的virtualeconomy对应,也有烦恼。在英美尤其是美国,“VirtualEconomy”(虚拟经济)指的就是“网络经济”。由于前两年在所谓“虚拟经济”的鼓惑下网络经济形成了泡沫膨胀,泡沫破裂给股民造成了惨重的损失,目前在美国把这种“虚拟经济”斥为概念炒做、“文雅谎言”。
因此,对“虚拟经济”的第四种理解是不能采用的。
虚拟经济的两个特性:一是经济性,一是虚拟性。
所谓经济性,就是指价值符号及它们的交换也是以劳动价值为基础的,没有价值及价值交换就与经济沾不上边,也就谈不上它的经济性;并且,价值符号还可以还原为价值实体,即从虚拟走向现实。无论是纸币,还是股票、电子货币、其它各种有价票证,它们的发行和流通基础就是价值和信誉,它们代表的是实体价值,是实体价值的代表,并且还可以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信誉作为价值符号的发行基础存在很大的接受风险。
所谓虚拟性,是指它的交换物在形态上是虚拟的而非实物的,它只是以价值符号为交易对象,而不以实物为交易对象。虚拟经济领域交易的只是价值符号而不是有形的实物。纸币不是价值实体,而只是一种价值符号;这种符号又脱离了价值实体,成了实体价值的影子。当价值符号脱离价值实体较长时间,并且在这个时间内完成了投机性交易,这就使这种脱离成了价值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即价值的游离存在方式,这就是虚拟现实。纸币就是这种游离价值的存在方式,游资是它们存在的具体表现。纸币的价值是不能不承认的。特别是今天,纸币的价值具有全息性,它是一个国家的信誉及价值尺度符号,更是一个国家政治实力、文化实力等综合国力的综合体现。只有国家的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文化实力等综合实力充分强大,国家的货币才是一个强势货币。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国家的货币就被赋予了更多的非客观物质性的劳动价值,即可能被充入了更多的政治价值。当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中的任何一种实力上升或下降,都可能影响其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
资金作为价值的表现,只有当它没有与实物商品进行交换,而只与它的同类即价值符号进行交换时,它才能被归为虚拟经济范畴。
期货合约只是一种远期实现的商品购销合同,买卖期货合约不是真正的实体商品交易,它只能归为虚拟经济范畴。
以价值符号互为交易对象及为此所构筑的交易平台,都属于虚拟经济范畴。银行、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都可以算作是虚拟经济范畴。
信息在虚拟经济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公开、透明虽然是发达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掌握信息则存在差异。对于虚拟经济交易活动而言,信息的不对称成为交易利润产生的重要基础。虚拟经济活动中的高手就善于利用信息、信誉、未来前景等来创造利润。信息转化为利润是一个客观的经济现象。信息是人类社会劳动实践的反映和结晶,也是劳动产品,也应该具有价值,只是其价值量难以精确测度,只能在交易过程中由交易双方自主认定。信息价值的认定和交易的完成,就完成了信息从非商品向商品的转化。信息被大量挖掘、使用和交易并创造利润,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华纳云
2024-05-22 广告
2024-05-22 广告
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与实体经济相对应。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华纳云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