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为什么晁错失败而董仲舒却成功了?你怎么看?
朋友们别抢,这个问题我来答:
题目有些模糊,两人没什么关联。也不知道提问者到底提的是什么内容,如果是想问晁错执行“削藩令”为什么会失败?到是可以说一些看法:
晁错的死就是政治上的牺牲品,也是景帝在面对内外压力下的挡箭牌。 一代政治家还未实现自己满腔为国的抱负,就被腰斩于热闹的街市中,令人无限唏嘘感慨,人生的无奈,朝廷的无情。
早在文帝期,晁错就提出削藩令,当时文帝没有表态,到了景帝执政,认为可行。于是开始实行,诏书一下,立即招来吴楚七国的强烈 *** 反对, 进而打着“清君侧”的口号反叛。
那么这条建议的内容是什么呢?八个字概括就是:削减封地,收回旁郡!
晁错认为各地封王权势过大,长久以往必然危及到朝廷,于是这才提出此议,旨在集中皇权力量,削弱藩王势力,从而避免高帝和文帝时的地方反叛。减少威胁,稳定国家安全。
那这条建议有错吗?当然没有,地方势力越大,朝廷的隐患就越大。当时景帝问邓公对这事的看法:
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正如邓公所说,削藩是巩固皇权,为江山社稷太平而必走之路,实在是万世基业,对国家是长久之利。 只不过刚在推行,就被扼杀在梦想中。 不过在武帝时,这条建议还是在延用,只不过变成 “推恩令”。
目地是一样:削弱地方威胁,保证朝廷政权稳定。
区别在于:“削”和“恩”的执行方法过程不一样,意义也不一样。“ “削”是武断减少藩王的既得利益,而“恩”则是变向操作,虽说结果一样,但不会落下口实,朝廷也不会背上不义之名。土地不变,儿子越多,地盘分的越散。从手段上说,“推恩令”高明的多。
那么晁错的死,仅仅是因为这一原因吗!当然不是,还有其它原因。
“削藩令”内容的不完整。晁错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在执行这一政策时,确没有完整的思路和可行的方法。也没意识到此事的发展后果。 有好的想法,确没好的落实办法。 这从一件事就看的出来,削藩令诏书一下,七国马上反叛,可他在临时抱佛脚,想应对叛乱之策。这一点就暴露了削藩令的不成熟。
俗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未雨绸缪总好过临阵磨枪。没有全面解决处理方案,注定是失败。
当叛乱的声势浩大,他又建议皇上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
结果被人抓住口实,大臣们上奏道:晁错弃皇上安危于不顾,乃大逆不道。于是景帝在经过再三考虑,忍痛杀之。
当然,失败的原因是多面的,岂是三言两语如此简单!诸如……
朝廷外的压力:七国人马众多,声势浩荡,又有反叛的口号——清君侧。 本来叛乱大逆不道的事情,变得有理。朝廷反而背上不仁不义,受小人唆使摆布的恶名。这是其一。其二,景帝内心也没底,本来试探性的削藩去引来如此大的激烈动荡,这突如其来的阵势,也让景帝不知所措。刚登基不久的景帝也担心在自己手中失了先皇基业。 而这份内心的不安定绝对是景帝痛杀晁错的原因之一。
朝迟内的压力:群臣普遍建议杀晁错,来平息藩王的暴怒! 先是袁盎的建议,后又是大臣聚奏上表弹劾晁错。面对众臣极立的主张,景帝也是无可奈何,明知晁错没错,又不得不杀,以此来笼络人心。
为何众人如此主张杀他呢?这其实与他自身性格有很大关系。刚直苛刻,严峻不通世故,迂腐呆板,不懂的变通。依着景帝的宠幸,朝里朝外得罪不少人。周勃,窦婴,袁盎等都不喜欢他。所以,削藩令一经提出,就召来满朝的反对之声。 变成了他一人的独角戏,和景帝的二人双簧。 一个没人拥护与支持的政策肯定是不成功的。
言而总之,“削藩令”的推行还是时机不够成熟, 布局不够缜密。才致使半途而废。动机是好的,方向是对的,就是运不逢时。在什么都不完备的情况下,显的操之过急。虽说晁错死的冤,但还是给国家的安定指明了方向,也算死的其所。
本篇结束!
朝廷(9)削藩(5)建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