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用记录产生的后果
展开全部
分类: 社会/文化
问题描述:
目前我公司有大批人使用信用卡,银行为推广其业务,基本上为每人办理一张金卡(可透支2万)一些人就用信用卡买笔记本电脑或是其他一些贵重的东西.
想请问,如果有人恶意信贷拖欠银行款不还,都有相关的哪些不良后果.(请问目前国内有这种信用调查记录公司吗?)
解析:
3.4亿人有了信用档案 银行据此决定是否贷款
2004年以来的个人信贷信息都已被"记档",此前的信息暂不上溯
田俊荣
2006-1-17 13:58:58
“个人信用档案”收录的个人信贷余额已占全国个人消费信贷余额的97.5%,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于2006年1月正式运行,银行可以在数据库里查询到您的个人信用状况
有这样一个故事广为流传: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准备贷款买房,银行一查他的“个人信用档案”,发现他在6年前有一笔80多美元的电话账单没付。他努力回忆,才想起当时因为搬家太匆忙,没有及时通知电话公司,所以漏掉了账单。可就是这样,他的贷款利率还是被提高了0.2个百分点。
在许多发达国家,人人都有一份“个人信用档案”,任何银行、公司或业务对象都可以付费查询。如果你有过不良的信用记录,比如欠款不还、开空头支票、诈骗等,在你申请贷款、上保险和求职时将比“清白人”麻烦得多,甚至寸步难行;如果你信用良好,则在各方面都对你大开绿灯。
如今,这样的“个人信用档案”在中国也问世了!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宣布,我国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于2006年1月正式运行。
此后,银行只要获得您的书面授权,输入您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就可以在这个数据库里查询到您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里主要记载着这样一些信息:
———基本信息。包括您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学历学位、婚姻状况、联系方式等。
———贷款信息。包括您在哪家银行贷了多少款,还了多少,是否按时还款等。
———信用卡信息。包括您办理了哪几家银行的信用卡,透支额度,还款记录等。
银行可以从中了解您的个人信用状况,从而决定是否给您贷款。
苏宁介绍说,这个数据库目前收录的人数已达3.4亿人,其中有信贷记录的约3500万人。截至去年底,收录个人信贷余额2.2万亿元,约占全国个人消费信贷余额的97.5%。
现在,这个数据库还主要是收录与银行有关的信用信息。将来,您的社会保障信息、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是否按时缴纳电话、水、电、燃气费等公共事业费用的信息,以及法院民事判决、欠税等公共信息也将纳入这个数据库之中。
2004年以来的个人信贷信息都已被“记档”,此前的信息暂不上溯
3.4亿人的信用都有了“档案”,这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这当中有您吗?
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戴根有说,目前,有两类人的信用信息已入了“档案”,一类是与银行有信贷关系的人,比如有贷款、办过信用卡的人;一类是在银行开有结算账户的人。只能用于现金存取的账户叫储蓄账户,除此之外的个人账户基本都是结算账户,比如工资存折,借记卡,可以代扣电话费、有线电视费等的存折。
据悉,2004年以来的个人信贷信息都已被记入“档案”,此前的信息暂不上溯。当然,如果2004年以前的贷款,到2004年后仍然没有还清(包括赖账不还和正常还款周期还没结束这两种情况),这样的信贷信息也已被“记档”。
一些银行反映,查询数据库之后被拒绝贷款的客户,约占申请客户的10%左右
不要小觑这个数据库,它有着不同寻常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它有利于商业银行防范个人信贷风险。时下,许多银行已经把查询这个数据库作为贷款前的必经程序,每天查询量达11万笔左右。一些银行反映,查询数据库之后被拒绝贷款的客户,约占申请客户的10%左右。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利用金融手段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重大举措,但不良贷款率也比较高。而有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后,如果大学生赖账不还,其信用“污点”就会进入信用“档案”,有可能长期影响其未来发展。这样一来,有利于促其偿还贷款。
它有利于发展消费信贷,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在发达国家,消费信贷的发展如火如荼,其总额一般占银行贷款总额的20%—30%,美国的花旗银行甚至高达60%。而即使到2004年末,我国的这一比例也仅为11.3%。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银行不了解个人的信用状况,为了防范风险,对扩大消费信贷采取了比较慎重的态度。据了解,办信用卡,在美国的银行几乎当场就能办好,而在我国一般需要2周;办住房贷款,在美国只需3天,而在我国需要1个月。何以一快一慢?有没有“个人信用档案”是关键。
最为重要的是,它有利于逐步形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重合同讲信用的社会风气,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水平。诚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仅仅靠法律和道德规范就可以形成的。如果失信行为不被记录、不受惩罚、不付出代价,个人很难有诚实守信的动力。而通过识别个人身份,保存其信用记录,有助于形成促使个人重视保持良好信用记录的约束力。
除了这些大的意义之外,“个人信用档案”对普通百姓的好处也显而易见———
省时间。银行需要了解的很多信息都在这个数据库里,不必再花太多时间去调查核实,因此,有了数据库,您能够更快地贷到款。
好借款。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如果您的信用“档案”反映您是一个按时还款、认真履约的人,银行肯定喜欢您,不但能提供贷款、信用卡等信贷服务,还可能在金额、利率上给您优惠。
更公平。信用“档案”显示的是您个人信用的客观历史记录,“让事实说话”,减少了信贷员的主观感受、个人情绪等因素对您贷款、信用卡申请的影响,让您得到更公平的信贷机会。
五大措施保证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自己各式各样的信用信息都进了这个数据库,您最担心的或许是个人隐私会不会泄露的问题。
戴根有介绍说,央行采取了五大措施来保证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授权查询。如果没有您的书面授权,没人能看您的信用“档案”。当然,如果您已经从一家银行借了款或办了信用卡,那么这家银行无需征得您的同意,就可以查看您的“档案”。因为,银行需要随时了解您的最新情况,以确保其资金的安全。
限定用途。除了您本人之外,银行只有在为您办理贷款、信用卡等业务时,或管理贷出去的款、发出去的信用卡时才能查看“档案”。
保障安全。整个系统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防病毒和防黑客攻击的管理系统,其安全性是国内一流的。
查询管理。您可以在您的信用“档案”里看到有哪些机构由于什么原因查询过自己的“档案”,对非法查询的行为可以向央行征信中心反映并要求依法处理。
违规处罚。银行如果违规查询信用“档案”,或将查询结果用于规定范围之外的其他目的,将被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
链接
在我国,个人信用记录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那么,怎样才能拥有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专家提出了三条建议:
其一,如果有可能,请尽早建立您的信用记录。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
其二,如果您有拖欠的款项,请尽快将欠款付清。
其三,如果您的信用“档案”中确实有负面信息,请不要气馁。在国外,为了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一般负面记录保留7年,破产记录保留10年,正面记录保留的时间更长。国内还没有出台相关规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负面信息经过一定年限后会从“档案”中删除,并且,正面信息同样也会反映在“档案”中,因此,您可以用自己长期的实际行动来书写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
《人民日报》 (2006年01月17日 第五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问题描述:
目前我公司有大批人使用信用卡,银行为推广其业务,基本上为每人办理一张金卡(可透支2万)一些人就用信用卡买笔记本电脑或是其他一些贵重的东西.
想请问,如果有人恶意信贷拖欠银行款不还,都有相关的哪些不良后果.(请问目前国内有这种信用调查记录公司吗?)
解析:
3.4亿人有了信用档案 银行据此决定是否贷款
2004年以来的个人信贷信息都已被"记档",此前的信息暂不上溯
田俊荣
2006-1-17 13:58:58
“个人信用档案”收录的个人信贷余额已占全国个人消费信贷余额的97.5%,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于2006年1月正式运行,银行可以在数据库里查询到您的个人信用状况
有这样一个故事广为流传: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准备贷款买房,银行一查他的“个人信用档案”,发现他在6年前有一笔80多美元的电话账单没付。他努力回忆,才想起当时因为搬家太匆忙,没有及时通知电话公司,所以漏掉了账单。可就是这样,他的贷款利率还是被提高了0.2个百分点。
在许多发达国家,人人都有一份“个人信用档案”,任何银行、公司或业务对象都可以付费查询。如果你有过不良的信用记录,比如欠款不还、开空头支票、诈骗等,在你申请贷款、上保险和求职时将比“清白人”麻烦得多,甚至寸步难行;如果你信用良好,则在各方面都对你大开绿灯。
如今,这样的“个人信用档案”在中国也问世了!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宣布,我国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于2006年1月正式运行。
此后,银行只要获得您的书面授权,输入您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就可以在这个数据库里查询到您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里主要记载着这样一些信息:
———基本信息。包括您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学历学位、婚姻状况、联系方式等。
———贷款信息。包括您在哪家银行贷了多少款,还了多少,是否按时还款等。
———信用卡信息。包括您办理了哪几家银行的信用卡,透支额度,还款记录等。
银行可以从中了解您的个人信用状况,从而决定是否给您贷款。
苏宁介绍说,这个数据库目前收录的人数已达3.4亿人,其中有信贷记录的约3500万人。截至去年底,收录个人信贷余额2.2万亿元,约占全国个人消费信贷余额的97.5%。
现在,这个数据库还主要是收录与银行有关的信用信息。将来,您的社会保障信息、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是否按时缴纳电话、水、电、燃气费等公共事业费用的信息,以及法院民事判决、欠税等公共信息也将纳入这个数据库之中。
2004年以来的个人信贷信息都已被“记档”,此前的信息暂不上溯
3.4亿人的信用都有了“档案”,这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这当中有您吗?
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戴根有说,目前,有两类人的信用信息已入了“档案”,一类是与银行有信贷关系的人,比如有贷款、办过信用卡的人;一类是在银行开有结算账户的人。只能用于现金存取的账户叫储蓄账户,除此之外的个人账户基本都是结算账户,比如工资存折,借记卡,可以代扣电话费、有线电视费等的存折。
据悉,2004年以来的个人信贷信息都已被记入“档案”,此前的信息暂不上溯。当然,如果2004年以前的贷款,到2004年后仍然没有还清(包括赖账不还和正常还款周期还没结束这两种情况),这样的信贷信息也已被“记档”。
一些银行反映,查询数据库之后被拒绝贷款的客户,约占申请客户的10%左右
不要小觑这个数据库,它有着不同寻常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它有利于商业银行防范个人信贷风险。时下,许多银行已经把查询这个数据库作为贷款前的必经程序,每天查询量达11万笔左右。一些银行反映,查询数据库之后被拒绝贷款的客户,约占申请客户的10%左右。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利用金融手段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重大举措,但不良贷款率也比较高。而有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后,如果大学生赖账不还,其信用“污点”就会进入信用“档案”,有可能长期影响其未来发展。这样一来,有利于促其偿还贷款。
它有利于发展消费信贷,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在发达国家,消费信贷的发展如火如荼,其总额一般占银行贷款总额的20%—30%,美国的花旗银行甚至高达60%。而即使到2004年末,我国的这一比例也仅为11.3%。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银行不了解个人的信用状况,为了防范风险,对扩大消费信贷采取了比较慎重的态度。据了解,办信用卡,在美国的银行几乎当场就能办好,而在我国一般需要2周;办住房贷款,在美国只需3天,而在我国需要1个月。何以一快一慢?有没有“个人信用档案”是关键。
最为重要的是,它有利于逐步形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重合同讲信用的社会风气,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水平。诚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仅仅靠法律和道德规范就可以形成的。如果失信行为不被记录、不受惩罚、不付出代价,个人很难有诚实守信的动力。而通过识别个人身份,保存其信用记录,有助于形成促使个人重视保持良好信用记录的约束力。
除了这些大的意义之外,“个人信用档案”对普通百姓的好处也显而易见———
省时间。银行需要了解的很多信息都在这个数据库里,不必再花太多时间去调查核实,因此,有了数据库,您能够更快地贷到款。
好借款。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如果您的信用“档案”反映您是一个按时还款、认真履约的人,银行肯定喜欢您,不但能提供贷款、信用卡等信贷服务,还可能在金额、利率上给您优惠。
更公平。信用“档案”显示的是您个人信用的客观历史记录,“让事实说话”,减少了信贷员的主观感受、个人情绪等因素对您贷款、信用卡申请的影响,让您得到更公平的信贷机会。
五大措施保证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自己各式各样的信用信息都进了这个数据库,您最担心的或许是个人隐私会不会泄露的问题。
戴根有介绍说,央行采取了五大措施来保证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授权查询。如果没有您的书面授权,没人能看您的信用“档案”。当然,如果您已经从一家银行借了款或办了信用卡,那么这家银行无需征得您的同意,就可以查看您的“档案”。因为,银行需要随时了解您的最新情况,以确保其资金的安全。
限定用途。除了您本人之外,银行只有在为您办理贷款、信用卡等业务时,或管理贷出去的款、发出去的信用卡时才能查看“档案”。
保障安全。整个系统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防病毒和防黑客攻击的管理系统,其安全性是国内一流的。
查询管理。您可以在您的信用“档案”里看到有哪些机构由于什么原因查询过自己的“档案”,对非法查询的行为可以向央行征信中心反映并要求依法处理。
违规处罚。银行如果违规查询信用“档案”,或将查询结果用于规定范围之外的其他目的,将被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
链接
在我国,个人信用记录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那么,怎样才能拥有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专家提出了三条建议:
其一,如果有可能,请尽早建立您的信用记录。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
其二,如果您有拖欠的款项,请尽快将欠款付清。
其三,如果您的信用“档案”中确实有负面信息,请不要气馁。在国外,为了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一般负面记录保留7年,破产记录保留10年,正面记录保留的时间更长。国内还没有出台相关规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负面信息经过一定年限后会从“档案”中删除,并且,正面信息同样也会反映在“档案”中,因此,您可以用自己长期的实际行动来书写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
《人民日报》 (2006年01月17日 第五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