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展开全部
您好,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未来一段时期人口快速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经济增长产生冲击性的影响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一个国家的产出增长来源于两个部分,劳动力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人均产出水平(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后者又来源于资本产出比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因此,如果人口老龄化对上述任何一个因素产生影响,都将会对总体的经济增长绩效产生影响,这是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一般路径。大量的实证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直接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劳动力市场规模萎缩,使经济增长放缓;对资本产出比的负面影响虽然不甚明显,但显著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从而降低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
而当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推进时,则有可能进一步对经济增长产生冲击性的负面影响,使经济增长速度产生较大程度的下滑。如前所述,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加速发展。基于世界上122个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经济体25年的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速度达到一定阈值后,对经济增长产生更为明显的负面影响。考虑到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居于世界前列,根据相应的估计参数和人口预测数据推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仅由于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将使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都阳、封永刚,2021)。
快速的人口老龄化作为一个对经济增长不利的约束条件,也将使我国和主要经济体的竞争处于更加不利的局面。如图3所示,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速,在2035年前后我国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将超过美国,成为中美之间竞争条件的一个重要转折。我国相对于欧盟的人口抚养比优势,也将由目前的15个百分点左右缩小至12个百分点左右,与印度的人口抚养比差距将进一步拉大,成为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二)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产生结构性变化
人口快速老龄化使人口结构产生快速变化,通过储蓄和消费行为的加总还可能引起一些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产生结构性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储蓄率在世界各国中具有风格化的特征,而居民储蓄在国民储蓄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是高储蓄率的主要来源。高储蓄率是支撑高投资率的重要基础,即便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保持一定的投资水平仍将是确保技术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前提。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影响储蓄率的因素非常复杂,但由于各个国家情况的差异,同样的因素对储蓄率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往往有很大差别。然而,人口老龄化是各个因素中对储蓄率影响最为明确的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提升,储蓄率将下降。这种负向关系也为基于我国数据的实证研究所支持。储蓄率的下降将会引起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指标,如储蓄、投资、国际收支平衡等出现结构性变化,增加了发展的不确定性(蔡_、都阳,2020)。
消费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拉大作用越来越明显,而人口老龄化对消费行为也会产生影响,突出体现为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都阳、王美艳,2020)。如图4所示,随着老龄化水平上升,与工作相关的消费(衣着消费、交通通信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明显下降,而医疗消费支出则明显上升。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看,与工作相关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即便人口老龄化没有影响消费水平,消费模式的转换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注:与工作相关消费包括衣着消费、交通通信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和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计算得到。
在家庭消费的各个类别中,食品、衣着、交通、通信、文化娱乐、旅游、住房、生活用品及服务等消费支出都具有很强的私人属性,但医疗消费与公共支出有着更紧密的关联。目前,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已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人群,这意味着伴随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的增长将会给医疗保险基金带来持续压力。鉴于基本医疗保险的社会属性和公共属性,公共财政不可避免地对医疗保险体系的可持续性承担相应的义务。
(三)社会负担的急速增加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使老年抚养比不断上升,赡养老年人口的社会负担将急速增长。首先,养老金支出将大幅增加。在支付水平等其他制度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考虑人口老龄化的额外影响,到2030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总支出占GDP的比重将超过8.5%;到2050年,该比重将达到13.5%。其次,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医疗公共支出将不断增加。以60岁作为老年人口界定的话,老年抚养比每增长1个百分点,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提高0.133个百分点;相应地,政府卫生费用支出占GDP的比重会提高0.077个百分点。如果在未来10年仍然保持这一参数关系,那么,到2030年,由于老年抚养比提高了20个百分点,将导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提高2.6个百分点;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
此外,深度老龄化还将带来照料、看护成本的快速提高。根据预测,即便保持现行的服务水平,以当前价格计算长期照料的资金需求规模将由2020年的1540亿元上升至2050年的18133亿元,增长10.77倍。
(一)对经济增长产生冲击性的影响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一个国家的产出增长来源于两个部分,劳动力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人均产出水平(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后者又来源于资本产出比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因此,如果人口老龄化对上述任何一个因素产生影响,都将会对总体的经济增长绩效产生影响,这是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一般路径。大量的实证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直接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劳动力市场规模萎缩,使经济增长放缓;对资本产出比的负面影响虽然不甚明显,但显著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从而降低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
而当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推进时,则有可能进一步对经济增长产生冲击性的负面影响,使经济增长速度产生较大程度的下滑。如前所述,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加速发展。基于世界上122个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经济体25年的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速度达到一定阈值后,对经济增长产生更为明显的负面影响。考虑到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居于世界前列,根据相应的估计参数和人口预测数据推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仅由于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将使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都阳、封永刚,2021)。
快速的人口老龄化作为一个对经济增长不利的约束条件,也将使我国和主要经济体的竞争处于更加不利的局面。如图3所示,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速,在2035年前后我国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将超过美国,成为中美之间竞争条件的一个重要转折。我国相对于欧盟的人口抚养比优势,也将由目前的15个百分点左右缩小至12个百分点左右,与印度的人口抚养比差距将进一步拉大,成为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二)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产生结构性变化
人口快速老龄化使人口结构产生快速变化,通过储蓄和消费行为的加总还可能引起一些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产生结构性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储蓄率在世界各国中具有风格化的特征,而居民储蓄在国民储蓄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是高储蓄率的主要来源。高储蓄率是支撑高投资率的重要基础,即便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保持一定的投资水平仍将是确保技术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前提。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影响储蓄率的因素非常复杂,但由于各个国家情况的差异,同样的因素对储蓄率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往往有很大差别。然而,人口老龄化是各个因素中对储蓄率影响最为明确的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提升,储蓄率将下降。这种负向关系也为基于我国数据的实证研究所支持。储蓄率的下降将会引起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指标,如储蓄、投资、国际收支平衡等出现结构性变化,增加了发展的不确定性(蔡_、都阳,2020)。
消费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拉大作用越来越明显,而人口老龄化对消费行为也会产生影响,突出体现为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都阳、王美艳,2020)。如图4所示,随着老龄化水平上升,与工作相关的消费(衣着消费、交通通信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明显下降,而医疗消费支出则明显上升。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看,与工作相关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即便人口老龄化没有影响消费水平,消费模式的转换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注:与工作相关消费包括衣着消费、交通通信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和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计算得到。
在家庭消费的各个类别中,食品、衣着、交通、通信、文化娱乐、旅游、住房、生活用品及服务等消费支出都具有很强的私人属性,但医疗消费与公共支出有着更紧密的关联。目前,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已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人群,这意味着伴随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的增长将会给医疗保险基金带来持续压力。鉴于基本医疗保险的社会属性和公共属性,公共财政不可避免地对医疗保险体系的可持续性承担相应的义务。
(三)社会负担的急速增加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使老年抚养比不断上升,赡养老年人口的社会负担将急速增长。首先,养老金支出将大幅增加。在支付水平等其他制度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考虑人口老龄化的额外影响,到2030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总支出占GDP的比重将超过8.5%;到2050年,该比重将达到13.5%。其次,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医疗公共支出将不断增加。以60岁作为老年人口界定的话,老年抚养比每增长1个百分点,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提高0.133个百分点;相应地,政府卫生费用支出占GDP的比重会提高0.077个百分点。如果在未来10年仍然保持这一参数关系,那么,到2030年,由于老年抚养比提高了20个百分点,将导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提高2.6个百分点;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
此外,深度老龄化还将带来照料、看护成本的快速提高。根据预测,即便保持现行的服务水平,以当前价格计算长期照料的资金需求规模将由2020年的1540亿元上升至2050年的18133亿元,增长10.77倍。
2023-03-09
展开全部
人口老龄化对一国社会经济和劳动力人口的双重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强大的冲击,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储蓄、不同代人之间的就业和收入分配、社会投资结构、社会保障制度、家庭结构以及家庭经济职能的转变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人口规划、政治体制等诸多纷繁复杂的问题紧密联系。具体说,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年龄比重下降,老龄人赡养比上升;人口老龄化对投资、消费、储蓄和税收都带来相关影响,劳动人口转化为退休人口,减少了税收和储蓄及投资比例,单纯地增加了消费;人口老龄化使政府用于老人的财政支出增加,政府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影响家庭结构和赡养功能,计划生育政策形成的“少子化”现象使家庭赡养功能弱化,急需发挥社会赡养功能;人口老龄化使完成脱贫任务更加艰巨,老年人口在各年龄组中是“贫困者”居多的群体,尤其在缺乏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更是如此;人口老龄化带来“空巢家庭”增多,进而导致老年人口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障碍,如高龄老人大多存在苦闷、孤独、抑郁、多疑、烦燥、健忘、幻觉、厌世等,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尊重,不仅给予经济赡养,而且需要精神慰藉和体贴照料。以我国的情况为例,老龄化的进程意味着劳动人口年龄逐渐老化,既影响劳动资源数量,又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意味着老年赡养负担的加重。一般认为负担一个老年人的开支一般都大于儿童,据计算,负担一个老人的经费相当于负担2个未成年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