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写作文一面

 我来答
少盐刮油c0
2022-10-17 · TA获得超过552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53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80万
展开全部

1. 小学六年级上册读《一面》有感要作文.500字的.越快越好

上学期,我学习了一篇文章,名叫《一面》,虽然是上学期学习的,但是,直到现在我还是记忆犹新.这篇文章是作家朱一苇在1936年为了几年鲁迅逝世而写的.我学完这篇文章后,感触很深.文章主要讲了“我”到书店买书,遇到了鲁迅先生,受到了他的关爱的一件事情.读完文章后,我知道了鲁迅先生其实是一位没有钱的人,但为了进步青年能再读一些进步的书籍,免费送给他们,一分钱也不要.这也是我敬佩鲁迅的一个原因.他不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自己的得与失,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奋斗了一辈子,这是常人无法做到的.学完了这篇课文,我认为,我们应该向鲁迅学习,虽然以我们现在的能力无法像鲁迅那样为祖国做出突出贡献,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维护我们祖国的尊严,不被别人欺负.好好学习,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这样,等我们长大以后,可以为祖国的科技建设等方面上出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发达、更加先进.为了我们心中的理想而奋斗吧。

2. 《一面》的读后感,给我全文,我要参考

.阿累深受鲁迅的恩泽,虽然是小小的一次赠书,但是给他带来莫大的鼓舞。

文章在第二部分写道,在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即使受到种种残酷的打击,也总是昂起头,高傲的说:“鲁迅是和我们们一起的。”立时焕发他生命的活力和勇气。

对于先生的逝世,他更表现出惊人之处,化悲痛为力量,沿着先生未尽的道路前进,这是一种更加深沉崇高的怀念形式,而且是永恒的。我为之感动。

读至此,我想起对故人失去而有的另外一种形式:痛不欲生,甚至自我了断。这种所作所为,较于阿累有没有低劣之处呢?是否可惜?是否有不珍惜生命之嫌呢? 想起伯牙与子期,为子期的死,伯牙摔琴而逝。

这个故事从来都动天泣地。甚至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

当自己心爱的人或物失去之后,也就失去了自我,万念俱灰,无了日月,啼血而亡。 这也是动了真性情的,无可厚非。

心灵总要有所寄托,才不感到孤独,心灵总要有所依附,才能不感到寒苦。人心需要安慰,需要别人爱的呵护,才会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如果失去了依傍,的确是要碎的了,这是很让人悲哀的事情。看似无情的动物们,因失去佳配都会自损,何况人乎? 然而我在为之流泪的同时,又对此不满起来。

她死了你也要死,生命就这么草率的对付来显示其悲怆的主题吗? 如果你真的爱她,就应该从精神上升华的。离去的离去了,留下的更要放出光彩来,向世人展示更加耀眼的一面,以此为逝者而歌而舞,这种纪念的形式,并非无情无义,而是更有深情的。

这另一种比啼血而亡的更灿烂形式,是承载着双份的生命分量。她何其伟乎,壮哉! 如果我真的在某一天悄然而逝,我希望爱我的人不哭。

也在要求自己当失去最宝贵的东西的时候,还要重新站起来。……2.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这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一面”给了“我”巨大力量。

通过这句话,将一次“小”的见面同鲁迅“大”的精神人格巧妙结合起来,画龙点睛,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一九三二年秋天,我在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当卖票的。

一天中午,我赶到虹口公园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六路车早班的最后一趟还没回来——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心里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因为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一个钟头,已经使我困软得象一团棉花了。 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

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说些什么。有时忽然一阵大笑,象孩子一样的天真。

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我把帆布袋,夹剪,票板放在一个角落的地板上,开始翻南面一排社会科学杂书。

翻了一会儿,觉得没有什么适意的,就踱到北面。 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

《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么古怪地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一个结实而矮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先生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敬爱和感激,叫先生的,虽然并没有什么根据。 他殷勤地点头,接过书翻了翻底页:“一块四。”

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上了。象我,穿着一身黄卡叽布的工人制服,嵌着“ Conductor X X”蓝磁牌的制帽歪戴在后脑勺上,平素看惯了西装同胞的嘴脸,现在忽然受着这样的优遇,简直有点窘了起来。

我不好意思地笑一下,鞠了一个“半躬”,摸摸里衫上的袋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那几天的饭费。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

我红了脸说: “贵了。” 他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扬着眉毛,一半正经一半好像故意逗人笑似地用他那肥厚的手掌在书上拍一拍,又用粗短的手指哧啦哧啦捻那张灰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 “哪里贵?你看这纸……” 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

摸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你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

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也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内山老板大概这时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本话,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

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读《一面》有感

上学期,我学习了一篇文章,名叫《一面》,虽然是上学期学习的,但是,直到现在我还是记忆犹新。

这篇文章是作家朱一苇在1936年为了几年鲁迅逝世而写的。我学完这篇文章后,感触很深。

文章主要讲了“我”到书店买书,遇到了鲁迅先生,受到了他的关爱的一件事情。读完文章后,我知道了鲁迅先生其实是一位没有钱的人,但为了进步青年能再读一些进步的书籍,免费送给他们,一分钱也不要。这也是我敬佩鲁迅的一个原因。他不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自己的得与失,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奋斗了一辈子,这是常人无法做到的。

学完了这篇课文,我认为,我们应该向鲁迅学习,虽然以我们现在的能力无法像鲁迅那样为祖国做出突出贡献,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维护我们祖国的尊严,不被别人欺负。好好学习,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这样,等我们长大以后,可以为祖国的科技建设等方面上出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发达、更加先进。

为了我们心中的理想而奋斗吧!

4. 一面,作文.格式:主要内容,感想.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心得课文,叫《一面》.想必你们 一定很想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吧!在今天这节语文课上,老师讲的很详细,同学们也听得很入神.如果你想知道,就动手掀开语文书,在书中寻找答案吧!鲁迅先生非常关心爱护青年.他一生接待过来访青年五百多名,亲自给青年回信三千 五百多封,关心过的青年更是不计其数.而在《一面》这篇课文里,就真正的写出了鲁迅先生关心青年,关怀进步青年这一点.从“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摸索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是多么地喜爱读书,宁愿不吃饭也要把钱拿来买书.回想起来,我们班是有一大部分的同学不喜欢看书的,有些同学只是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就是了,心想:“看了不就行了吗,干嘛还要那么仔细,那么认真地去看!”其实,看书不仅要认真地去看,还要懂得它的意思.最好就是看完一篇文章后再写一份读后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强你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增强你的写作能力.这样有什么不好的呢?看来,我们得向作者学习,学习作者那种爱读书的品质.当我仔细默读完这篇文章时,我想了许多:“鲁迅先生一生为人着想,乐于助人,关心青年,这体现出了鲁迅是个善良的人.从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我们可以知道:鲁迅先生逝世后,有许多来追绰他,向他致敬.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去追绰他,甚至失声音痛哭呢?因为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5. 一面读后感

鲁迅先生非常关心爱护青年。他一生接待过来访青年五百多名,亲自给青年回信三千 五百多封,关心过的青年更是不计其数。而在《一面》这篇课文里,就真正的写出了鲁迅先生关心青年,关怀进步青年这一点。

从“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摸索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是多么地喜爱读书,宁愿不吃饭也要把钱拿来买书。回想起来,我们班是有一大部分的同学不喜欢看书的,有些同学只是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就是了,心想:“看了不就行了吗,干嘛还要那么仔细,那么认真地去看!”其实,看书不仅要认真地去看,还要懂得它的意思。最好就是看完一篇文章后再写一份读后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强你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增强你的写作能力。这样有什么不好的呢?看来,我们得向作者学习,学习作者那种爱读书的品质。

当我仔细默读完这篇文章时,我想了许多:“鲁迅先生一生为人着想,乐于助人,关心青年,这体现出了鲁迅是个善良的人。从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我们可以知道:鲁迅先生逝世后,有许多来追绰他,向他致敬。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去追绰他,甚至失声音痛哭呢?因为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阿累深受鲁迅的恩泽,虽然是小小的一次赠书,但是给他带来莫大的鼓舞。文章在第二部分写道,在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即使受到种种残酷的打击,也总是昂起头,高傲的说:“鲁迅是和我们们一起的。”立时焕发他生命的活力和勇气。对于先生的逝世,他更表现出惊人之处,化悲痛为力量,沿着先生未尽的道路前进,这是一种更加深沉崇高的怀念形式,而且是永恒的。我为之感动。

读至此,我想起对故人失去而有的另外一种形式:痛不欲生,甚至自我了断。这种所作所为,较于阿累有没有低劣之处呢?是否可惜?是否有不珍惜生命之嫌呢?

想起伯牙与子期,为子期的死,伯牙摔琴而逝。这个故事从来都动天泣地。甚至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当自己心爱的人或物失去之后,也就失去了自我,万念俱灰,无了日月,啼血而亡。

这也是动了真性情的,无可厚非。心灵总要有所寄托,才不感到孤独,心灵总要有所依附,才能不感到寒苦。人心需要安慰,需要别人爱的呵护,才会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如果失去了依傍,的确是要碎的了,这是很让人悲哀的事情。看似无情的动物们,因失去佳配都会自损,何况人乎?

然而我在为之流泪的同时,又对此不满起来。她死了你也要死,生命就这么草率的对付来显示其悲怆的主题吗?

如果你真的爱她,就应该从精神上升华的。离去的离去了,留下的更要放出光彩来,向世人展示更加耀眼的一面,以此为逝者而歌而舞,这种纪念的形式,并非无情无义,而是更有深情的。这另一种比啼血而亡的更灿烂形式,是承载着双份的生命分量。她何其伟乎,壮哉!

如果我真的在某一天悄然而逝,我希望爱我的人不哭。也在要求自己当失去最宝贵的东西的时候,还要重新站起来。……

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这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一面”给了“我”巨大力量。通过这句话,将一次“小”的见面同鲁迅“大”的精神人格巧妙结合起来,画龙点睛,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6. 六年级上册语文19课(一面)的读后感

写读后感首先要将课文主要内容用精简的语言在读后感中写出,最重要的是写出感受!感受!

什么是读后感,就是写读了某文章感受。读后感中感受最多

这是写读后感的技巧

望楼主采纳哦

《一面》这篇文章让我们真正认识一个文学巨人----鲁迅。

一个是崇拜鲁迅的文学青年,一个是关心、热爱文学青年的鲁迅,心有灵犀,一见如故。“我”那种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抑制,但又不能不按捺下去。“结结巴巴”,显示出“我”突然发现自己崇敬、热爱的鲁迅先生就站在身边,激动的神态和幸福的心情,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我向四周望了望”,表现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和险恶,怕有密探之流在旁边。作者阿累当时是“左翼剧联”成员、地下党员,养成了高度警惕的习惯。“没有蹦出”鲁迅先生的名字,一是当时环境的险恶,不能暴露鲁迅;二是作者有意强压自己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这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一面”给了“我”巨大力量。通过这句话,将一次“小”的见面同鲁迅“大”的精神人格巧妙结合起来,画龙点睛,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鲁迅先生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是如此的热忱 。他本人其实就是无数年轻人的光辉偶像。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读《一面》。

7. 700字的初一作文~作文名字叫做《一面》,与7B语文书第二课《一面

在我的成长中,经历过许许多多事情,它们想一页页小船,在我的脑海中回荡.其中有一个人使我难以忘怀,尽管我和她只有一面之交. 那是一个狂风怒号的下午,北风“呼呼”地刮着,雷声刚响过,大雨就像断了线的珠帘一样不断地往下落.我撑着伞,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一阵凉风袭来,我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儿,只觉得路面冷得像地窖似的,冷气不断往裤管往上钻.路上的人个个披着雨衣,撑着伞,匆匆忙忙地回家了.走到家门口时,我望见我家门口对面的垃圾堆旁——因为下雨,只能模模糊糊地看见有一个瘦瘦的、矮矮的老人,手捏一枝竹枝,在垃圾堆里翻来覆去,是谁在那儿呢?这么大的雨应该不会是清洁工吧?我带着疑问,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位大约六十多岁的老清洁工,她,极瘦极瘦,后背有点驼,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她戴着一只黑不溜秋的小口罩,穿着一件破烂的雨衣和一双旧雨鞋.这位清洁工十分认真地清理着垃圾——她左手拿着铲子,右手拿着笤帚,先笤帚把垃圾扫进铲子上,接着用笤帚把铲子夹着,最后用铲子把垃圾“送”进垃圾车里.我不由得问了:“老奶奶!这么大的雨您还在清理垃圾啊?明天天晴再来清理不也行吗?”这时候,老奶奶擦了擦身上的雨水,(已经分不清是雨还是汗了)然后打了一个喷嚏,啊!老奶奶生病了.可老奶奶毫不在意自己的病,她又拿起笤帚,边清理边对我说:“不行!我如果今天不快把这些垃圾清理掉,那么就会有更多的细菌产生,到时,臭气冲天,这样你们的健康会受到影响,还会把市容影响了啊!”听了她的话,我抬头望了望清洁工,只见她黝黑的脸上布满了刀刻般深深的皱纹,瘦弱的身躯像干枯的木乃伊.我愣住了,有人会因为清洁工人地位卑微而小看他们,嫌他们脏,一见到他们就四处回避.可有谁想过,在这个雨天,在这不显眼,几乎没人会发现这位“城市美容师”,更没有人来赞扬她,但她依然在那个平平凡凡的岗位上尽着自己应做的职责.她那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至今,每当我看见垃圾堆边上的垃圾,我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那位与我只有一面之交的老清洁工冒着倾盆大雨清理垃圾的情景.我忘不了她,忘不了这个影响了我一生的她,是她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教会了我生命的真谛,教会了我人活在世上,是为了为别人做出贡献的……。

8. 十篇水浒传读后感,写够一面大作文纸就行

【青面兽 杨志】

还是圣朝的某位先贤曾做了一篇这样的文字,意思我是有些明白的,不革命即反动。其中曾提及杨志,很是用阶级的观点细细地剖析了一番,真不知道杨志口中常说的,“边庭上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触了这位读者老爷的哪块痒痒肉。

革命,我是忌惮的;阶级,我是不感冒的;甚至那些从外国偷运进来反复套用的一些术语和名词,过来过去我只觉得无聊。至于还有人动不动把梁山好汉按照“地富反坏右”的标准一个个仔细地甄别了,倒有些在肉案上撩起袖子切割牛肉的感觉,这不是伟大导师的唯一创见,穷极无聊的时候,我也不是很有趣地那样去想过。

我的意思是,这梁山上与不上,和女人一样,并不一定非要上纲上线不可。山上的乌托邦,依旧是山下世界的小小的一块缩影。对于杨志来说,同样是一个清白姓字,落草为寇和奔走于权奸之门,又有何区别?

至于押送生辰纲的失败,其实早在老都管还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都预付好了的。杨志精明,但不聪明。精明,在于办事的干练,聪明指的是,算尽机关,一心一意地谋人就是了。

看来还是把”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这块牌子把捏的太紧。而杨志脸上哪块煞是晦气的青记,又何尝不是心中掂量再掂量,难忘自难忘反复寻思下的结果。

【急先锋 索超】

金圣叹改水浒文字,许多地方也有改好了的。顾颉刚先生认为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结果,中国的很多旧小说也是如此,不光是传说的一代代累积,常有无事或有心的文人墨客不断地删削,增改,润饰,渐渐也就成了我们今天的这个样子。

对于那些挚爱于原作的读者来说,似乎有些不太妙,即使是《红楼梦》也不曾见有作者的手稿问世。不过这些书好在我最后还是读全了,也读了不少。即使有那么多不完全,心里始终觉得有大喜悦,甚至也还有一些感激,倒不用整本整本地扔在废纸篓里。

金圣叹腰斩水浒,确实是有着足够大的魄力。而其间的一些批改,“独恶宋江”暂且不论,但见雪天索超被擒而降之后,金批本却增添了“与杨志话旧,各各流泪”几个字。却令我想到东郭争功、北京斗武之时,那捉对儿的好一双厮杀,这一个“为国家面上只要争气,当先厮杀”,那一个“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雪落时节,犹话当年,不禁梦里,思之令人怃然!

这可以说是圣叹笔法的点化之功了。这样索超的性格不仅急,也还有悲切!

【没羽箭 张清】

总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张清的飞石,应是作者穷极无聊的时候,突发的一种奇想。

这扔石头的,犹如天女散花一般,刹那间连打梁山十五员战将。好在这石头只是随便抛抛,并不曾要了人的性命。到给上山排座次时,装点了不少身份。

似乎也只有在奇想中,才能看见作者不羁的心。梁山上的众好汉,你有蛮牌我有飞叉,你有弩箭我有宝甲,反正是各有宝贝各有妙法。即使最不济若宋清者,他也有一把铁扇子,说不定里面也暗含着什么利器呢!

在张清的手里,石头怎么抛都会有。可我还是会想起那些深埋的石头,那些不曾打磨的石头,它们会不会都有一个沉甸甸地装在锦袋里的梦呢?

这个锦袋就是巍巍梁山,就是八百里连绵水泊——是一滴水涌向另一滴水,很多水珠聚在一起碰撞所发出的光亮。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