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其一古诗词

 我来答
两袋白砂糖9c
2023-02-03 · 超过2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4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692
展开全部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其一原文如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白话文释义: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衫侍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语近意深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拓展赏析: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悉塌谈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百度网友a800a8a9f
2023-02-03 · TA获得超过16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0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4.2万
展开全部

悯农·其一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诗题与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二首》组诗的第一首,是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反映了农民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悯农二首》组诗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逐句释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粟:谷子,去壳后叫小米。这里泛指谷类。

秋收:秋季收获农作物。

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的)农民仍然要饿死。

四海:指全国。古人认为中国四面被海环绕,合称四海。

闲田:无人耕种的荒地。

犹:仍然。

作品赏析:

这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揭露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全诗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广为流传。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是说,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土地,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真挚的同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