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坑里为何空空如也?难道陨石都被人捡走了吗?
在浩瀚宇宙之中,规律总是无处不在。 每个星球都在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着,而星球与星球之间的轨道总会有相互交叉的情况出现。
这些轨道相交的小行星因受彼此引力和距离的影响,总是会互相干扰和拉扯,最终导致双方偏离原本的轨道,发生碰撞。
由于碰撞产生的碎片体积较大、或属于铁镍金属结构的陨石不能完全自燃,剩余的部分便会落入其它星球表面,便成为了我们口中所熟知的陨石。
在几十亿年前,就曾出现过一颗体积相比冥王星的小行星,脱离自身轨道朝火星撞去,其撞击所产生的能量足以撼动火星的核心。
从而使得本来处于太阳系宜居之地的火星成为了一个死寂之星,缓了整整五千万年时间才逐渐复原。对于地球来说, 陨石也曾灭绝过长时间称霸地球的物种——恐龙。
在六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一颗直径十公里的陨石以每秒四十倍音速砸进了南太平洋,碰撞产生的巨大能量引发了一系列自然地址灾害。
猛烈的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消亡了恐龙这个曾经的地球霸主。而此次形成的 直径180公里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 ,依旧存在于墨西哥优卡坦半岛。
英国南极考察考察处,联合收集了南极洲东部沙克尔顿岭片区共一百二十枚陨石,通过计算机的模型推算,发现每年约有一万多枚陨石坠落地球。
可是,在陨石留下大大小小如此之多的陨石坑的同时,我们也十分疑惑:陨石坑里为何空空如也?陨石都去了哪里?是被谁拿走了吗?
要知道陨石去了哪里,我们就不得不来探究一下陨石坑形成的原因,这样似乎能从中找到陨石消失的蛛丝马迹。
以地球的陨石坑举例。在地球的 历史 上,被来自早期太阳系的各路行星袭击似乎是家常便饭,但 那个时候的地球表面几乎全是液态水和粘稠的熔岩,陨石撞击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
但随着地球的逐渐冷却,陨石留下的撞击坑逐渐明显,但 在地球表面频繁的地质大气和水的活动下,绝大部分的陨石坑都被覆盖摩擦填平掉了 。但陨石却不知所踪,难道也被风化腐蚀了吗?
其实并不全是,不止地球的陨石坑没有陨石,事实上, 所有星球上的陨石坑都没有陨石 ,就连我们人类最为熟悉的月球也不例外;
在真空的月球环境上,没有大气和水,地质活动也早在其诞生的十亿年后停止了,自然陨石碎片也不存在被腐蚀和风化的条件,但,月球的陨石坑里依旧没有陨石。
我们发现,陨石坑的底部通常都是平坦的,并且在底部中心有一个诡异的突起,与通常情况下一个东西砸下后出现的坑洞形状有所不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陨石撞击是一个巨大的能量释放的过程 ,与一般情况下的碰撞不是一个层次,在我们的生活里,普通的撞击物最多以每小时数百公里的速度活动;
而对于陨石来说,则以每秒十几公里的速度与地球相撞,其动能会迅速转化为热能,陨石表面都聚集着高温和高压划破大气层的阻挡,撞击地面,形成陨石坑。
在撞击地面的过程中,由于其动量非常庞大,会在接触面释放强烈的冲击波,而冲击波则会向地表和陨石同时产生巨大的压强。
此时, 陨石就会被瞬间压缩成高达几百Gpa的高压状态 。 在与地面接触瞬间产生的高温高压可以融化甚至气化任何物质, 而陨石本身自然也难逃一劫。
那么,如果所有的陨石都被气化蒸发了,我们人类在地球上捡到的陨石又该怎么解释?没有被气化掉的陨石都去了哪?
不要小看这一颗小小的陨石,在巴林格陨石坑就释放了相当于2000万吨TNT的能量,而导致恐龙灭绝的陨石则释放了一亿兆吨的TNT能量。
其中, 体积较小的陨石直接当场蒸发,而体积较大的陨石如果没有被完全气化,也会因为猛烈的撞击当场裂开,摔得粉碎。
然后随着蒸汽柱升起的尘埃蘑菇云被带到高空,如果撞击速度足够大,甚至可能冲出地球。但由于地球的大气层足够地厚,这些陨石碎片难以逃逸出大气层的桎梏。
没有冲出地球的陨石碎片,则会落在其它地方 ,总之不可能再落回产生强烈冲击波的陨石坑。我们地球百分之八十左右的面积都被海洋所覆盖。
所以 陨石撞击地球后有五分之四的概率会掉进海洋,从而无迹可寻 。因此,我们 人为发现的陨石数量十分有限,且都不在坑里,而在坑外的地方。
事实上, 由于大型陨石的更大的动能速度冲击力,会使陨石更容易化作粉粒 ;因此越大的陨石坑越难发现陨石的踪迹,反而越小的陨石坑还可能会发现小块陨石。
人类搜集到的大部分陨石都来自于地球的南北极,尤其是南极。 这是因为南北极主要由冰构成,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对保存陨石是十分有利的,能降低风化对陨石的侵蚀。
陨石是被人为捡走的观点也没有证据支撑,因为地球自诞生起就不断在遭受陨石的撞击,人类产生的 历史 并没有多久,哪来的这么多人去捡陨石?
在人类诞生之前又是谁在捡陨石?因此,人把陨石全捡走了的说法是无稽之谈,陨石看似消失了,完全是因为自然原因。
前文提到过,陨石坑底部通常十分平坦,几乎没有任何斜坡和凹陷,并且在底部中心还有一个诡异的突起。
这是因为陨石在碰撞地面的瞬间, 因为与地面产生的极限压缩而释放出巨大的弹性势能,同时在高温的催化作用下,使得地面的固态物质也会表现出液体的性质。
陨石坑底部和边缘就在受到极大的压力之下变形,向四周延伸扩大。 在撞击的后半段,由于底部剧烈压缩产生的向上反弹的巨大势能,导致陨石坑底部会向上冲击。
在四周延伸和中心向上的情况下,陨石坑不仅变成了平底锅的形状,其中心还会形成一个山丘形状的突起。值得一提的是, 这个过程也与水滴滴落到水面的形态有些类似 。
但这个突起的山丘理论上在地球是无法保留太长时间的,它会随着地球的风化腐蚀而逐渐消失。
但在月球就是另一种情况,由于缺少风化腐蚀,陨石坑之中的突起山丘能维持很长的时间。
那么,陨石对于人类来说有什么研究价值呢?地质科学家为什么如此执着于收集陨石?事实上, 陨石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太空资源,对地质航空的科研、甚至对经济都有着巨大的贡献和价值。
从 经济层面可以看到它的收藏价值 ,由于其神秘性和稀有性,许多人认为陨石暗藏着生命的起源和外星文明等诸多宇宙终极奥秘,因此催生了“陨石收藏”这一新型行业。
近年来,由于各类陨石在市场上的疯狂炒作,已达到可谓天价的地步。像是月球陨石这一类珍稀陨石,其目前市场价格是黄金的两千多倍。
并且由于其稀缺性,陨石的市场价格还在呈夸张的上升趋势。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甚至催生出了一种名为“寻陨者”的新型职业。
负责在全球各地寻找稀有陨石,给陨石市场提供材料并赚取高额的报酬 。在18年云南的陨石雨过后,全球各地寻陨者在云南的聚集,让人不禁看到了这个行业的繁荣前景。
不过,各个国家也有专业的“寻陨者”团队,不过不是出于换取金钱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通过陨石进行科学价值研究。这些“寻陨者”,就是各国所谓的南北极考察团队。
在人类真正到达火星等行星表面进行岩石样本采集之前,这些落在地球表面的行星碎片将存在着巨大的科研前瞻价值。
而 南北极 之所以 成为官方寻陨者们的主要搜寻据点 ,除了上述因南北极寒冷干燥的气候特色而便于陨石保存以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南北极常年被冰雪覆盖。
在一片白茫茫之中,黑黢黢的陨石就会格外显眼,搜寻难度也会降低很多。而南极由于与海洋相连,在南极冰川逐渐融化的同时,陨石也容易随之富集在海洋冰川拦截的地形障碍,便于搜集。
由于陨石成分的特殊性,科学家们通过对这些陨石的研究分析,来弄懂各个行星甚至太阳系的地质演变,能量储存,甚至还能通过陨石之中所含的化学有机结构等线索,来推演生命系统的起源。
在2017年,人们甚至通过月球陨石和火星陨石组成的明显矛盾解决了高压的影响。这些通过对陨石研究得来的数据条件,都有利于人类航天 科技 事业的发展。
同时还能帮助我们完善对宇宙飞船的动力和材料等各方面的设计,甚至对核动力和辐射的研究都有很大的贡献。
所以,陨石坑没有陨石,并不是因为陨石被谁拿走了,而是因为各方面因素的自然原因导致陨石气化消失。
那些没有被完全气化而幸存下来的陨石,则掉到了陨石坑以外的其它地方,被人们有意挖掘出来,用于分析和科学研究。
相信随着人们对陨石的不断深入了解,能逐渐揭开生命起源的奥秘和外星文明的遗迹,以及太阳系和行星的演化,宇宙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