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歼11b战斗机为什么产量那么低?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主要是发动机问题】,J11B用的是WS10,但黎明厂在质量控制方面没做好,故障率高,甚至出现了喷零件的问题,造成第一、二批交付的飞机被空军拒收,大量趴窝,因此产量低;虽说进口了俄罗斯的AL31F发动机,同时也在混用国产的WS10A ,WS10A性能虽说略好于AL31F,但是却面临很多问题,产能低下(这是最重要的一点),\x0d\x0a生产不了多少,【而且可靠性好像有点问题】,总之技术不太成熟。沈飞的歼-11B生产速度缓慢,与歼-10每年装备一个团的生产速度相比,尤其如此。\x0d\x0a最近国产发动机有新突破,一旦测试合格,歼11b系列就会量产,估计在2年内会量产。\x0d\x0a\x0d\x0a由于包括发动机在内的零部件故障率等因素,歼-11B和歼-11BS装备部队1-2年来,可能未形成有效的战备态势。消息人士称,歼-11B在测试阶段,曾出现中途返航、震颤等现象。\x0d\x0a2006年以来,歼-11B/BS的生产并不顺利。2006年第一架歼-11B试飞,直到2007年,该公司尚未批量生产歼-11B/BS。卫星照片显示,厂内的批量生产应该是在2008年,2009年3月19日,机场都没有出现大批的歼-11B,2009年4月,机场出现了16架歼-11B,其中两架是海军涂装,其他是空军涂装。2010年4月5日,机场出现21架歼-11B/BS,1架歼-15样机。歼-11B/BS中只有一架海军涂装。2011年3月17日,机场出现了25架歼-11B/BS,其中14架是海军涂装,还有一种说法是歼-16,现在看来,歼-16应该只是处于试飞阶段。2011年为海军生产歼-11BS,意味着2010年以前存在的诸多技术问题有可能得到部分解决,否则海军不会接收。部分歼-11BS换装的是WS10A国产发动机。\x0d\x0a全部歼-11B/BS的生产数量,从2006至2011年的6年间,只有62架,即16+21+25架。其中,不排除数字是部分重迭的可能性。这就是说,按照最乐观的估计,截至2011年,所有歼-11BS/B的生产数量尚不能装备3个整团。从上述歼-11重型战斗机的生产可以看出,沈飞一直未能进入稳定的量产阶段

2023-07-04 广告
振动台和冲击台都是常用的实验设备,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用途和特点,具体选择哪一种要根据实验需求和实验目的来决定。振动台通常用于模拟物体在振动条件下的运动特性,如机械零件的疲劳、动力学响应等。振动台能够提供高频振动,可以模拟不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_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