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句例析(七):常见病句100例2014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为什么不能加“但”? 《正说鲁迅》上说:“鲁迅在与萧军、萧红的书信中,曾经说自己的经济状况不能说穷,但也没有窘迫过。” 这里叙述鲁迅说自己的经济状况时,用了两个小句,上句是说“自己的经济状况不能说穷”,下句是说“没有窘迫过”。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也就是说,“不能说穷”跟 “没有窘迫过”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按照现代汉语并列关系复句的要求,在两个分句中可以不出现关联词,或者用表示并列关系的一些连词或副词,例如“又”“既……也……”“也”“不是……就是……”等,但是在所引例句中间偏偏塞进了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但”,这就与理不通了,犯了关联词使用不当的语法错误。
纠正这个句子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最简单的办法,即把“但”字删掉,句子就通顺了。但是从两个分句的语义看,下一分句的“没有窘迫过”就等于说“不能说穷”,这样的并列表述,对句子意义的传达毫无价值。因此第二种纠正办法是改变下一分句的语义,如把“窘迫”改成与之意义相反的词“宽舒”“轻松”“小康”等,即改成“……经济状况不能说穷,但也没有宽舒过”,这样就十分自然了。
“却”实多余
《正说鲁迅》中有这样一句话:“……但他所谈的,其实不仅仅是连环图画有何用的问题,却更是文学本身有何用的问题。”
这是一个关联词组使用不当的病句。副词“却”使用在复句的两个分句之间,表示两个分句存在着轻微的转折关系。但是这里出现的却是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使用“不仅仅……更……”作为关联词是没有问题的。但此句画蛇添足,在“更”前加了一个“却”,顿时使问题变得复杂了起来。
我们知道“却”字是一个副词,当它用在复句的后一分句中时,表示语气较为舒缓的转折,常跟连词“虽”或“虽然”照应使用,例如:“天气(虽然)很冷,她的心里却是热乎乎的。”而所引《正说鲁迅》的这个句子,根本没有转折之义,当然不能用“却”。将“不仅仅”跟“却更”连用,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那只有天知道了!“却”在这里实为多余,理应删去为宜。
纺车论“辆”吗?
汉语中的量词,与表示事物、动作行为的词语搭配,往往根据对象的形体、性质、基本特征、来源等有一定的理据性或习惯性组合关系,不能乱用。例如“一把锁”“两张照片”“三条马路”“踢一脚”“下两场雪”等,其中的量词“把、张、条、脚、场”等,都不是可以随意用其他量词所能替换的。
吴伯箫先生的优秀散文《记一辆纺车》,既是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又可作为散文习作的范文,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只可惜课文标题的量词用得不够妥帖,就是那个“辆”。
“辆”这个量词主要是用来计量车,如“一辆自行车”“两辆三轮车”“三辆摩托”“四辆汽车”等,这类车都是有轮子的陆路交通或运输工具。而纺车则与水车、风车一样,都是“利用轮轴旋转传动的工具”,虽名为“车”,但与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的车是不同的。具体地说,纺车就是“旧式人工纺纱或纺线的工具。有纺轮,用手摇或脚踏”(《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按传统语言习惯,纺车应当用“架”计量。因为“架”适合于称量某些有支架或骨架的机械设施,例如机器、飞机、钢琴,包括纺车等。
纠正这个句子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最简单的办法,即把“但”字删掉,句子就通顺了。但是从两个分句的语义看,下一分句的“没有窘迫过”就等于说“不能说穷”,这样的并列表述,对句子意义的传达毫无价值。因此第二种纠正办法是改变下一分句的语义,如把“窘迫”改成与之意义相反的词“宽舒”“轻松”“小康”等,即改成“……经济状况不能说穷,但也没有宽舒过”,这样就十分自然了。
“却”实多余
《正说鲁迅》中有这样一句话:“……但他所谈的,其实不仅仅是连环图画有何用的问题,却更是文学本身有何用的问题。”
这是一个关联词组使用不当的病句。副词“却”使用在复句的两个分句之间,表示两个分句存在着轻微的转折关系。但是这里出现的却是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使用“不仅仅……更……”作为关联词是没有问题的。但此句画蛇添足,在“更”前加了一个“却”,顿时使问题变得复杂了起来。
我们知道“却”字是一个副词,当它用在复句的后一分句中时,表示语气较为舒缓的转折,常跟连词“虽”或“虽然”照应使用,例如:“天气(虽然)很冷,她的心里却是热乎乎的。”而所引《正说鲁迅》的这个句子,根本没有转折之义,当然不能用“却”。将“不仅仅”跟“却更”连用,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那只有天知道了!“却”在这里实为多余,理应删去为宜。
纺车论“辆”吗?
汉语中的量词,与表示事物、动作行为的词语搭配,往往根据对象的形体、性质、基本特征、来源等有一定的理据性或习惯性组合关系,不能乱用。例如“一把锁”“两张照片”“三条马路”“踢一脚”“下两场雪”等,其中的量词“把、张、条、脚、场”等,都不是可以随意用其他量词所能替换的。
吴伯箫先生的优秀散文《记一辆纺车》,既是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又可作为散文习作的范文,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只可惜课文标题的量词用得不够妥帖,就是那个“辆”。
“辆”这个量词主要是用来计量车,如“一辆自行车”“两辆三轮车”“三辆摩托”“四辆汽车”等,这类车都是有轮子的陆路交通或运输工具。而纺车则与水车、风车一样,都是“利用轮轴旋转传动的工具”,虽名为“车”,但与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的车是不同的。具体地说,纺车就是“旧式人工纺纱或纺线的工具。有纺轮,用手摇或脚踏”(《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按传统语言习惯,纺车应当用“架”计量。因为“架”适合于称量某些有支架或骨架的机械设施,例如机器、飞机、钢琴,包括纺车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