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一个时辰到底有几刻?希望有个权威点的答案

网上众说纷纭啊,有人说是四刻;一刻有30分钟有人说是八刻;一刻有15分钟。到底该听谁的?开玩笑呢这是==?希望有个权威点的答案,我有用。。。请不要复制粘贴... 网上众说纷纭啊,有人说是四刻;一刻有30分钟
有人说是八刻;一刻有15分钟。
到底该听谁的?开玩笑呢这是= =?
希望有个权威点的答案,我有用。。。请不要复制粘贴
展开
 我来答
上海肤康白斑病
推荐于2018-05-14 · TA获得超过547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38
采纳率:45%
帮助的人:364万
展开全部
  百刻计时法最古老,使用的时间也最长。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一百刻(一刻等于14.4分)。汉代除使用百刻制外,还应用以太阳方位计时的方法。到隋唐时,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法并用,夜间还使用独特的计时方法,这就是“更”。“更”是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时间长短依夜的长短而定。直到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后,我国才改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但十二时辰仍沿用,每个时辰两小时。为和二十四小时计时法相一致,我国古老的百克制演变为九十六刻制,一个时辰内分为八刻、一小时内分为四刻,一刻15分钟,这样一昼夜就为九十六刻,与世界通用的计时法相一致
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常无意
推荐于2016-12-02 · TA获得超过353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9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17万
展开全部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薄荷沫
2011-04-10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6万
展开全部
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 43.2分.

参考资料: 这是百度百科的答案,算是比较权威了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67d0248ba
2011-04-10 · TA获得超过14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刻”来源于古代计时器“漏刻”。从本义上讲一昼夜有100漏刻,后续衍化为一昼夜有120漏刻,以此推断,一刻有12分钟。 鉴于已经有两位回答,我特地仔细查阅,发现一处古文出处。
摘出如下:
《汉书·哀帝纪》:“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颜师古 注:“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

以此为佐证,二楼的有一定道理,但是将一昼夜有100漏刻的计算方法是错误的,准确的是一昼夜有120漏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