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介绍?

 我来答
中达咨询
2023-02-01 · 工程/服务/采购类标书制作,15年行业经验
中达咨询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一说到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相关建筑人士还是比较陌生的,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中达咨询通过建筑网网站内容数据资料的整理,建筑企业地基处理常用的基本方式主要包括:垫层法、重锤夯实法、强夯法、挤密法、预浸水法等处理方法,基本的内容如下:
1)垫层法
将基础下的湿陷性土层全部或部分挖出,然后用黄土(或2:8、3:7灰土),经过筛后,在最优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垫层厚度约为1.0~2.0倍基础宽度,控制土的干密度不小于1.6t/m3,它能消除一定深度内(一般为1~3m)土的湿陷变形,改善土的工程性质,增强地基的防水效果,费用较低。适于地下水位以上进行局部或整片的处理。
2)重锤夯实法
将2~3t重锤,提到一定高度(4~6m),自由下落,一夯挨一夯如此重复夯打,使土的密度增加,减小或消除地基的湿陷变形,一般能消除1.0~2m厚土层的湿陷性。适于地下水位以上,饱和度Sr<60%的湿陷性黄土进行局部或整片的处理。
3)强夯法
用8t以上的重锤,从10m以上高度自由下落,强力夯击土体。一般锤重10~12t,落距10~18m时,可消除3~6m深土层的湿陷性,并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适于饱和度Sr<60%的湿陷性黄土深层局部或整片的处理。
4)挤密法
是用机械(人工或爆扩)成孔的方法,将钢管打入土中,拔出钢管后在孔内填充素土或灰土,分层夯实,要求密实度不低于0.95。通过桩的挤密作用改善桩周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基本上可消除桩深度范围内黄土的湿陷性。处理深度一般可达5~10m,造价低。适于地下水位以上局部或整片的处理。
5)预浸水法
利用黄土浸水后自重湿陷的特性,在施工前挖坑进行大面积浸水,水深不小于30cm,使土体产生自重湿陷,其稳定标准为最后5d的平均湿陷量小于5mm,从而达到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本法需要足够水量,处理时间较长(约3~6个月),同时应注意浸水对附近建筑物和场地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要求其间距不小于30m。处理后还应进行专门性的勘察工作,重新评定湿陷等级,并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适于III、IV级自重湿陷性场地6m以下的处理,6m以上尚应采用垫层等方法处理,可处理土层厚度大于10m,自重湿陷量Δzs≥50cm的场地。
6)灌筑(预制)桩基础
将桩穿透厚度较大的湿陷性黄土层,使桩尖(头)落于承载力较高的非湿陷性黄土层上,荷重通过桩身和桩尖(扩大头)传到非湿陷性黄土层中。桩的长度和入土深度以及桩的承载力,应通过荷载试验或根据当地经验确定。处理深30m以内。采用桩基需消耗材料较多,费用一般较贵。适于基础荷载大,有可靠的持力层的处理。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