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是什么做的?
2022-11-20 · 百度认证:北京惠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展开全部
小提琴(意大利文:Ilviolino)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小提琴由32多个零件组成。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红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小提琴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与钢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以小提琴为背景的文学作品有《夏梦狂诗曲》《秘密》《提琴幽语》等。
展开全部
小提琴
小提琴(violin)是一种擦奏弦鸣乐器。它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现代小提琴的出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本身是一门极为精致的工艺技术。它的发音近似人声,适于表现温柔、热烈、轻快、辉煌以至最富于戏剧性的强烈感情。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著名作曲家写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经典作品,小提琴演奏家在这种乐器上发展了精湛的演奏艺术。
【形状与构造】
小提琴由70个零件组成。其主要构件有琴头、琴身、琴颈、弦轴、琴弦、琴马、腮托、琴弓等。
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小提琴的音质基本上取决于它的木质和相应的结构,取决于木材的振动频率和它对弦振动的反应。优质琴能把发出的每个声音的基音和泛音都同样灵敏地传播出去。
琴弦4根。原均为羊肠制的裸弦,约从18世纪起,低音G弦常包以银丝,使其反应灵敏。现代则将G、D、A3根弦用缠金属丝的羊肠弦或钢丝缠弦,晚近也用尼龙弦。E弦改用钢丝弦,使其在高音区的音色更佳。
小提琴制作成现代这种样式,并非完全从形态美观出发,而是有其音响上和演奏上的需要。小提琴面板和背板有弧度,使其共鸣良好,发音洪亮;琴的腰身狭窄,便于演奏高把位和低音弦;面板和背板加嵌条,除防止木板开裂外,对琴的音质也起一定作用。面板与背板中间有音柱支撑,其位置变化对小提琴音色影响明显。面板左下面粘低音梁,既起加固作用,又具音响作用。小提琴表面的油漆如太硬、太软,或漆得不匀,都会有损于音质。当琴弓与琴弦摩擦使琴弦振动时,通过琴马引起面板振动,又通过音柱使背板振动。由于音柱是支在琴马E弦一侧,E弦振动较少,而G弦振动较大,从而使低音梁有更大振动,并造成共鸣箱的振动。能否使琴声得以充分发挥,取决于琴弦及其张力、琴马质量、运弓的压力和速度。要想把琴的各种音质都表达出来,还要加上演奏者的弓法、指法和揉弦等演奏技巧。
【制作历史】
小提琴最早由何人发明,已无从查考。近代小提琴约在1550年已为人们所熟悉,系由当时流行的乐器雷贝克和臂提利拉琴演变而来。通常所说小提琴前身维奥尔,在构造、调弦、演奏技巧等方面,对现代小提琴的形成都无决定性影响。人们曾普遍认为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威尼斯、布雷西亚和克雷莫纳一带是小提琴的诞生地。16世纪后期,意大利的小提琴制作业出现了两个著名的小提琴制作流派,一派是以阿马蒂父子为代表的克雷莫纳制琴派;另一派是以萨洛的加斯帕罗(1540~1609)和他的学生 G.P.马吉尼为代表的布雷西亚制琴派。这两派制作的小提琴各有特长,经历了几百年,至今仍属上等珍品。
1650~1750年,是小提琴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著名小提琴制作家,如N.阿马蒂、J.斯坦纳,以及被人们认为最杰出的制作家A.斯特拉迪瓦里和G.瓜尔内里等人。阿马蒂所制小提琴的面板和背板弧度较大,音质好,用来演奏室内乐,有如明亮的女高音。18世纪后期,G.B.维奥蒂赞扬了斯特拉迪瓦里琴,维奥蒂的老师G.普尼亚尼与N.帕格尼尼喜爱瓜尔内里琴之后,这两位制琴大师的作品才被人们所欣赏,并取得了巨大名望。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尔内里琴具有在大厅中演奏协奏曲时所需要的音响传送力。
18世纪后,小提琴制作业的领先地位从意大利转至法国。这个时期小提琴的造型不断改进,已取得更大音量和更好的音质。法国制琴家N.吕波(1758~1824)以斯特拉迪瓦里为典范,把法国的制琴技术和意大利的制琴技术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法国的F.图尔特(1747~1835)约在1785年对琴弓的长度、重量、形状、装置等方面又进行了重大改革。小提琴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反映了J.海顿、W.A.莫扎特和 L.van贝多芬作品中具有的歌唱性,以及运弓方面的更大变化等对小提琴性能上的要求。
1789~179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随着贵族与皇室的衰落,音乐也从宫廷走向民间,出现了为公众服务的交响乐队和音乐厅。为适应环境的变革,小提琴需要增大音量。18世纪末~19世纪初,小提琴琴颈加长变细,并向后倾斜:指板变长;琴马变高,并具更大的弧度;G弦早已包有银丝。这些变革的目的是为适应更大的张力。琴弦的增长使琴面上的压力增大,于是低音梁变长变厚,音柱也加粗,以此获得更大更有力的声音。1820年前后L.施波尔发明了腮托,使左手从完全承担持琴的作用中解放出来。腮托的设置,使左手在换把、揉弦、按弦更加自如。
18世纪末,音乐学院在欧洲相继出现,它使小提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从而促进了机器制琴业的发展。法国的米尔库、德国的米滕瓦尔德都是大量生产小提琴的地方。法国的J.-B.维约姆是 19世纪制琴业的著名人物。
维约姆雇用一些工人,在他的指导下制造小提琴,并以其名为牌号出售。他从世界各地搜集到许多散失在私人手中的优质琴,把它们送到演奏家、收藏家的手中,或者是博物馆。
中国在小提琴制造上,近年享有国际声誉。广州乐器厂陈锦农所制红棉牌小提琴,1980年获美国第4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音质金奖”;北京提琴厂戴宏祥所制小提琴,获1983年于联邦德国卡塞尔市举行的斯波尔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的“音质金奖”。
【演奏要点】
小提琴属于歌唱性的旋律乐器。因此,如何在小提琴上发出歌唱般的丰满、动听的声音,是小提琴演奏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小提琴的演奏技术来说,有以下各种主要基本功。
运弓 优秀的演奏家能在小提琴上发出千变万化的声音,就运弓而言,取决于运弓的速度、弓在弦上的压力以及弓和弦的接触点这3种因素的不同结合。小提琴的弓法繁多,就其主要的有以下几种:①分弓:一弓演奏一个音;②连弓:一弓演奏许多音;③顿弓:音与音之间断开;④跳弓:弓毛离开琴弦。这4类弓法是最基本的,在20世纪中期,连顿弓,即在一弓中连续快速演奏许多音与音之间是断开的音,被人视为绝技,所以人们把小提琴演奏艺术称之为“运弓的艺术”。
音准
小提琴演奏者是靠左手手指按弦,缩短弦的振动长度的方法,来改变它的音高的。演奏者能在各种条件下,把手指精确地按到弦的准确位置上,以取得良好的音准,这是通过长年练习的结果,也是合格的演奏者所必备的能力。小提琴家是在人们听觉允许的范围内来确定音准的。因此他们都具有敏锐的调整音准的听觉能力。有时演奏家们有意把某些音拉得稍高或稍低一点,是为了以此达到个人表现的需要。
揉弦
通过左手手指在弦上的颤动,使声音的音高产生有规律的波动,称之为揉弦。揉弦是小提琴演奏中极为重要的表现手段。揉弦分为手指的、手腕的和手臂的。优秀的演奏者不仅要掌握这3种揉弦方法,而且要学会使用不同速度和不同幅度的揉弦,在演奏不同作家,不同作品,不同乐句时,富于变化地运用揉弦。从揉弦的运用,可以使听众明显地辨认出不同演奏家的音乐个性。
把位
左手手指在指板上的位置,称之为把位。靠近琴头的把位为低把,靠近琴马的为高把。从一个把位换到另一个把位,称为换把。换把位的方法有多种,例如空弦换把,同指换把,不同指以及泛音换把等。换把时产生非音乐需要的滑音,是技巧训练不足的标志。滑音可以使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富于变化,特别是结合换把使用滑音,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演奏手段。
双音与和弦
小提琴可以同时演奏两个音甚至是3个音,也可以分奏4个音的和弦,这不仅丰富了它的表现力,并可不依赖其他乐器的伴奏进行单独演奏。小提琴的三度、六度、八度以及十度双音音阶,是演奏双音的基础,也是小提琴家必须终身练习的一项基本功。小提琴演奏中的左手颤音、泛音、拨弦等,都是一些高深的技巧。
其他的演奏要点
- vibrato
- harmonics
- pizzicato
- col legno
- mute
演奏艺术的发展
16世纪,小提琴开始在意大利出现时,一般用来伴舞、伴唱,或直接演奏歌曲。17世纪初,随着小提琴奏鸣曲的出现,演奏技术也相应发展。C.法里纳(约1600~约1640)在1627年的创作中,就采了用双音、震音、颤音及高把位,并模拟猫叫、狗吠、笛、鼓、吉他等声音。一些演奏家与作曲家也竞相仿效;于是模拟杜鹃、夜莺、公鸡等声音的作品,充斥于当时的乐坛。直到17世纪后半叶,意大利作曲家和小提琴家A.科雷利才把小提琴艺术引上了正途。
意大利小提琴学派
科雷利是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奠基人。他确认小提琴本质是一种歌唱性乐器。他所写的奏鸣曲,在快板乐章中摒弃了那些非音乐性的效果,而着力于辉煌、有活力的旋律塑造。他的慢板乐章,富于歌唱性,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的富于歌唱性的演奏特点,为意大利学派奠定了基础。A.维瓦尔迪是意大利学派创作小提琴协奏曲的代表人物。他是采用乐队为小提琴伴奏的首创者。他的这一创举,使协奏曲具有交响性,并增添了戏剧性。G.塔尔蒂尼是18世纪欧洲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是意大利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根据科雷利作品的主题写了50首变奏曲,使小提琴弓法艺术得到巨大发展。他奠定了由 3个乐章组成的早期小提琴奏鸣曲的曲式。他的代表作《魔鬼的颤音》是18世纪小提琴演奏艺术的高峰。
18世纪中期,小提琴弓还不是现在这种弧度,而是向外拱起,适于演奏巴罗克时期作曲家的作品,更适合演奏J.S.巴赫的复调小提琴作品。到J.海顿、W.A.莫扎特时,音乐作品的旋律线条具有更大的起伏,音量上要求具有更有力的重音,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也随之而改变,从而产生了1785年法国人图尔特的现代小提琴弓的创制,在运弓上有了发展与提高。被称为现代小提琴演奏之父的G.B.维奥蒂是巴罗克时期过渡到古典主义时期体现小提琴艺术发展水平的代表人物。他把小提琴的歌唱性乐句和技巧性乐句结合在一起,并充分使用了E弦的音域。维奥蒂的《第二十二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1797)至今仍受到许多作曲家们的赞赏。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学派处于衰落时期出现的新的浪漫主义先驱。他的《24首随想曲》,一直是小提琴演奏技巧的范本。他所使用的新的旋律技法,大胆的转调,丰富的半音进行,尖锐的和声组合,有特点的节奏音型,多种速度变化,对以后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有很大影响。他的随想曲,被人们誉为“小提琴技巧的百科全书”。帕格尼尼演奏时所使用的许多技巧,如双泛音、连顿弓、抛弓、特殊调弦法、左手拨弦技巧、双音以及复杂的和弦、左手手指在指板上的远距离大跳等,都是与他同时代的小提琴家们尽力探索的秘诀。
德国小提琴学派
1650年以前,德国小提琴演奏艺术基本上是走意大利人的路。1700年左右,德国作曲家写的小提琴作品使用了比意大利人还要难的技巧,特别是在使用和弦、特殊调弦法,以及某些描写性的演奏效果方面。小提琴已经发展为一种技巧性很高的乐器。J.S.巴赫的6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对演奏者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1756年L.莫扎特(W.A.莫扎特之父)写的《小提琴教程》是德国小提琴发展的总结。1831年,德国著名的小提琴家施波尔完成了他的《小提琴教程》。F.达维德(1810~1873)在1843年莱比锡音乐学院开办时是小提琴系的负责人,他是一位善于启发、激励学生上进的教师,在他的努力下,使莱比锡音乐学院成为19世纪中叶的小提琴学习中心。达维德编订过许多古典作品,对丰富曲目作出了贡献。著名的演奏家J.约阿希姆的历史功绩,在于把非凡的演奏技巧用来忠实地再现作品的音乐内涵。巴赫的6首无伴奏奏鸣曲和组曲,就是由于他的演奏,被现代小提琴家们公认是小提琴复调音乐作品的高峰。他的另一历史功绩是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学生,20世纪初优秀的小提琴教育家L.奥尔就是其中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约阿希姆的最后一名学生A.魏登堡,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时,他逃亡中国,旅居上海,并在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教授小提琴与室内乐。
法比小提琴学派
1782年维奥蒂第1次来到法国,在他的训练和影响下,法国的P.巴约、P.罗德和R.克鲁采共同创立了法国小提琴学派。1795年巴黎音乐学院成立,它成为年轻的小提琴家们向往的学府,目前世界各地的小提琴教学,几乎都采用J.-F.马扎斯(1782~1849)、克鲁采、罗德、P.加维涅等小提琴家的练习曲来训练学生,其中尤以克鲁采的《四十二首练习曲》为公认的优秀之作。19世纪中叶以后,法国的小提琴演奏学派对世界小提琴演奏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H.维尼亚夫斯基、P.de萨拉萨特、F.克赖斯勒是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波兰小提琴家维尼亚夫斯基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他在继承法国学派的演奏风格上,增加了浪漫派色彩。法国小提琴学派强调声音的华丽,有许多手腕的运弓动作,这给他演奏连顿弓带来了困难,后来他终于发现通过使用整个手臂的动作顺利地掌握这种连顿弓法。1862年维尼亚夫斯基把他的演奏技巧带到了俄国,为以后出现的俄罗斯演奏学派的宽广发展,打下了基础。出生于西班牙的萨拉萨特,是法国音乐学院培养出来的优秀演奏家之一,他的演奏以音色甜美、纯净而著称。他使用的揉音幅度更宽,他的音准,特别在高音区非常出色,技巧辉煌而流畅。他写的《吉卜赛之歌》、《卡门幻想曲》很有创造性,技术上难度很大。奥地利人克赖斯勒1887年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他有着潇洒自如的演奏风格,从不炫耀技巧,运弓优雅,乐句处理得十分巧妙,富于节奏的活力。克赖斯勒继承和发展了维尼亚夫斯基的揉音技巧,使他获得了无与伦比的音色变化。他的弓法和指法都很有个性。
在小提琴演奏史上有法比学派这一名称,是因为这两个学派不仅在形成时间上相距不远,而且又都受维奥蒂的影响。比利时小提琴学派的奠基人C.-A.de贝里奥的老师是维奥蒂的学生,贝里奥也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过。他把帕格尼尼的辉煌技巧和法国的优雅风格结合在一起,从而把古典的法国演奏学派现代化了。贝里奥不是法国学派的直系门徒,他能突破传统,创造一个新的浪漫主义的法比学派。贝里奥的学生H.维厄唐对比利时学派有很大影响。他在小提琴演奏史上的巨大贡献是发挥了小提琴在交响乐中的独奏地位。他的《第四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约1850)是富有创造性的作品,H.柏辽兹称它是一首有着独奏小提琴声部的壮丽的交响曲。E.伊萨伊是维厄唐的学生,他演奏热情而充满活力,威严而又优美,富于诗意,他使用更为强烈的揉音。法比学派人才辈出,影响深远,其代表人物除上面提到的之外,还有J.蒂博以及现在仍活跃在世界乐坛上的Y.梅纽因。
俄罗斯、苏联小提琴学派
L.奥尔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近50年的教学,使他成为20世纪初著名的小提琴教授。J.海费茨、M.埃尔曼、N.米尔斯坦、E.津巴利斯特等世界第一流小提琴家都出自他的门下。奥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他的《我的小提琴演奏教学法》一书,阐述了他的教学思想和美学观点,例如音乐第一,技术第二;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音乐等等。奥尔对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不过,早在奥尔之前维厄唐和维尼亚夫斯基等曾长期在俄国教学和演奏,可以说俄罗斯学派是在法比学派的基础上自然地、历史地形成,而不是某个人的创造和建树。海费茨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学生,他有着火热的感情,钢铁般的控制力,惊人的技巧和强烈个性。他所使用的快速揉音、表情性的换把滑音、强烈的运弓起奏、比较快速的乐曲处理等,这一切都是他那强烈的音乐个性的自然表露。
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成立后,敖得萨音乐学院的П.С.斯托利亚尔斯基、莫斯科音乐学院的А.И.扬波利斯基和К.Г.莫斯特拉斯等继承和发展了奥尔的事业,形成了苏联小提琴学派。斯托利亚尔斯基在1933年创建了苏联的第一所天才儿童音乐学校,成为苏联学派的创建人之一。他主张从童年起就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技术与艺术训练。他的学生Д.□.奥伊斯特拉赫,是当代最杰出的小提琴家之一,他把高超的演奏技巧和对音乐深刻的理解十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还积极演奏现代音乐。莫斯特拉斯所著的《小提琴的音准问题》、《小提琴演奏者的节奏训练》、《小提琴演奏中的力度问题》都很有价值。他的学生I.加拉米安在美国成为著名教师。波利斯基继承和发展了奥尔的教学原则,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全面发展。极为纯净的声音、精确的音准、高超的技巧、高尚的风格、对乐曲处理的细致而深刻,是这个教学体系的特点。他的侄子И.□.扬波利斯基是《小提琴指法概论》的作者。扬波利斯基的另一名学生□.И.扬凯列维奇,继承和发展了老师的教学原则,善于对学生的才能作透彻的分析,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演奏技巧和个性。中国著名小提琴教师、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林跃基,曾是扬凯烈维奇的学生;林跃基的学生胡坤曾在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奖。需要提及的还有美国著名的小提琴家I.斯特恩。他与俄国学派有很深的渊源,又曾受法比学派的影响,他善于采撷众,独创一格,成为当代第一流的演奏家。他曾两次来中国访问,进行演奏和讲学活动,给中国年轻的小提琴家很多教益。
有名的小提请音乐家
# 马思聪
# 吕思清
# 陈美
# 莫扎特
# 巴哈
# 舒伯特
# 贝多芬
vi·o·lin (vī'ə-lĭn')
n.
A stringed instrument played with a bow, having four strings tuned at intervals of a fifth, an unfretted fingerboard, and a shallower body than the viol and capable of great flexibility in range, tone, and dynamics.
violinist vi'o·lin'ist n.
violinistic vi'o·lin·is'tic adj.
小提琴(violin)是一种擦奏弦鸣乐器。它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现代小提琴的出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本身是一门极为精致的工艺技术。它的发音近似人声,适于表现温柔、热烈、轻快、辉煌以至最富于戏剧性的强烈感情。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著名作曲家写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经典作品,小提琴演奏家在这种乐器上发展了精湛的演奏艺术。
【形状与构造】
小提琴由70个零件组成。其主要构件有琴头、琴身、琴颈、弦轴、琴弦、琴马、腮托、琴弓等。
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小提琴的音质基本上取决于它的木质和相应的结构,取决于木材的振动频率和它对弦振动的反应。优质琴能把发出的每个声音的基音和泛音都同样灵敏地传播出去。
琴弦4根。原均为羊肠制的裸弦,约从18世纪起,低音G弦常包以银丝,使其反应灵敏。现代则将G、D、A3根弦用缠金属丝的羊肠弦或钢丝缠弦,晚近也用尼龙弦。E弦改用钢丝弦,使其在高音区的音色更佳。
小提琴制作成现代这种样式,并非完全从形态美观出发,而是有其音响上和演奏上的需要。小提琴面板和背板有弧度,使其共鸣良好,发音洪亮;琴的腰身狭窄,便于演奏高把位和低音弦;面板和背板加嵌条,除防止木板开裂外,对琴的音质也起一定作用。面板与背板中间有音柱支撑,其位置变化对小提琴音色影响明显。面板左下面粘低音梁,既起加固作用,又具音响作用。小提琴表面的油漆如太硬、太软,或漆得不匀,都会有损于音质。当琴弓与琴弦摩擦使琴弦振动时,通过琴马引起面板振动,又通过音柱使背板振动。由于音柱是支在琴马E弦一侧,E弦振动较少,而G弦振动较大,从而使低音梁有更大振动,并造成共鸣箱的振动。能否使琴声得以充分发挥,取决于琴弦及其张力、琴马质量、运弓的压力和速度。要想把琴的各种音质都表达出来,还要加上演奏者的弓法、指法和揉弦等演奏技巧。
【制作历史】
小提琴最早由何人发明,已无从查考。近代小提琴约在1550年已为人们所熟悉,系由当时流行的乐器雷贝克和臂提利拉琴演变而来。通常所说小提琴前身维奥尔,在构造、调弦、演奏技巧等方面,对现代小提琴的形成都无决定性影响。人们曾普遍认为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威尼斯、布雷西亚和克雷莫纳一带是小提琴的诞生地。16世纪后期,意大利的小提琴制作业出现了两个著名的小提琴制作流派,一派是以阿马蒂父子为代表的克雷莫纳制琴派;另一派是以萨洛的加斯帕罗(1540~1609)和他的学生 G.P.马吉尼为代表的布雷西亚制琴派。这两派制作的小提琴各有特长,经历了几百年,至今仍属上等珍品。
1650~1750年,是小提琴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著名小提琴制作家,如N.阿马蒂、J.斯坦纳,以及被人们认为最杰出的制作家A.斯特拉迪瓦里和G.瓜尔内里等人。阿马蒂所制小提琴的面板和背板弧度较大,音质好,用来演奏室内乐,有如明亮的女高音。18世纪后期,G.B.维奥蒂赞扬了斯特拉迪瓦里琴,维奥蒂的老师G.普尼亚尼与N.帕格尼尼喜爱瓜尔内里琴之后,这两位制琴大师的作品才被人们所欣赏,并取得了巨大名望。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尔内里琴具有在大厅中演奏协奏曲时所需要的音响传送力。
18世纪后,小提琴制作业的领先地位从意大利转至法国。这个时期小提琴的造型不断改进,已取得更大音量和更好的音质。法国制琴家N.吕波(1758~1824)以斯特拉迪瓦里为典范,把法国的制琴技术和意大利的制琴技术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法国的F.图尔特(1747~1835)约在1785年对琴弓的长度、重量、形状、装置等方面又进行了重大改革。小提琴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反映了J.海顿、W.A.莫扎特和 L.van贝多芬作品中具有的歌唱性,以及运弓方面的更大变化等对小提琴性能上的要求。
1789~179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随着贵族与皇室的衰落,音乐也从宫廷走向民间,出现了为公众服务的交响乐队和音乐厅。为适应环境的变革,小提琴需要增大音量。18世纪末~19世纪初,小提琴琴颈加长变细,并向后倾斜:指板变长;琴马变高,并具更大的弧度;G弦早已包有银丝。这些变革的目的是为适应更大的张力。琴弦的增长使琴面上的压力增大,于是低音梁变长变厚,音柱也加粗,以此获得更大更有力的声音。1820年前后L.施波尔发明了腮托,使左手从完全承担持琴的作用中解放出来。腮托的设置,使左手在换把、揉弦、按弦更加自如。
18世纪末,音乐学院在欧洲相继出现,它使小提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从而促进了机器制琴业的发展。法国的米尔库、德国的米滕瓦尔德都是大量生产小提琴的地方。法国的J.-B.维约姆是 19世纪制琴业的著名人物。
维约姆雇用一些工人,在他的指导下制造小提琴,并以其名为牌号出售。他从世界各地搜集到许多散失在私人手中的优质琴,把它们送到演奏家、收藏家的手中,或者是博物馆。
中国在小提琴制造上,近年享有国际声誉。广州乐器厂陈锦农所制红棉牌小提琴,1980年获美国第4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音质金奖”;北京提琴厂戴宏祥所制小提琴,获1983年于联邦德国卡塞尔市举行的斯波尔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的“音质金奖”。
【演奏要点】
小提琴属于歌唱性的旋律乐器。因此,如何在小提琴上发出歌唱般的丰满、动听的声音,是小提琴演奏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小提琴的演奏技术来说,有以下各种主要基本功。
运弓 优秀的演奏家能在小提琴上发出千变万化的声音,就运弓而言,取决于运弓的速度、弓在弦上的压力以及弓和弦的接触点这3种因素的不同结合。小提琴的弓法繁多,就其主要的有以下几种:①分弓:一弓演奏一个音;②连弓:一弓演奏许多音;③顿弓:音与音之间断开;④跳弓:弓毛离开琴弦。这4类弓法是最基本的,在20世纪中期,连顿弓,即在一弓中连续快速演奏许多音与音之间是断开的音,被人视为绝技,所以人们把小提琴演奏艺术称之为“运弓的艺术”。
音准
小提琴演奏者是靠左手手指按弦,缩短弦的振动长度的方法,来改变它的音高的。演奏者能在各种条件下,把手指精确地按到弦的准确位置上,以取得良好的音准,这是通过长年练习的结果,也是合格的演奏者所必备的能力。小提琴家是在人们听觉允许的范围内来确定音准的。因此他们都具有敏锐的调整音准的听觉能力。有时演奏家们有意把某些音拉得稍高或稍低一点,是为了以此达到个人表现的需要。
揉弦
通过左手手指在弦上的颤动,使声音的音高产生有规律的波动,称之为揉弦。揉弦是小提琴演奏中极为重要的表现手段。揉弦分为手指的、手腕的和手臂的。优秀的演奏者不仅要掌握这3种揉弦方法,而且要学会使用不同速度和不同幅度的揉弦,在演奏不同作家,不同作品,不同乐句时,富于变化地运用揉弦。从揉弦的运用,可以使听众明显地辨认出不同演奏家的音乐个性。
把位
左手手指在指板上的位置,称之为把位。靠近琴头的把位为低把,靠近琴马的为高把。从一个把位换到另一个把位,称为换把。换把位的方法有多种,例如空弦换把,同指换把,不同指以及泛音换把等。换把时产生非音乐需要的滑音,是技巧训练不足的标志。滑音可以使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富于变化,特别是结合换把使用滑音,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演奏手段。
双音与和弦
小提琴可以同时演奏两个音甚至是3个音,也可以分奏4个音的和弦,这不仅丰富了它的表现力,并可不依赖其他乐器的伴奏进行单独演奏。小提琴的三度、六度、八度以及十度双音音阶,是演奏双音的基础,也是小提琴家必须终身练习的一项基本功。小提琴演奏中的左手颤音、泛音、拨弦等,都是一些高深的技巧。
其他的演奏要点
- vibrato
- harmonics
- pizzicato
- col legno
- mute
演奏艺术的发展
16世纪,小提琴开始在意大利出现时,一般用来伴舞、伴唱,或直接演奏歌曲。17世纪初,随着小提琴奏鸣曲的出现,演奏技术也相应发展。C.法里纳(约1600~约1640)在1627年的创作中,就采了用双音、震音、颤音及高把位,并模拟猫叫、狗吠、笛、鼓、吉他等声音。一些演奏家与作曲家也竞相仿效;于是模拟杜鹃、夜莺、公鸡等声音的作品,充斥于当时的乐坛。直到17世纪后半叶,意大利作曲家和小提琴家A.科雷利才把小提琴艺术引上了正途。
意大利小提琴学派
科雷利是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奠基人。他确认小提琴本质是一种歌唱性乐器。他所写的奏鸣曲,在快板乐章中摒弃了那些非音乐性的效果,而着力于辉煌、有活力的旋律塑造。他的慢板乐章,富于歌唱性,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的富于歌唱性的演奏特点,为意大利学派奠定了基础。A.维瓦尔迪是意大利学派创作小提琴协奏曲的代表人物。他是采用乐队为小提琴伴奏的首创者。他的这一创举,使协奏曲具有交响性,并增添了戏剧性。G.塔尔蒂尼是18世纪欧洲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是意大利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根据科雷利作品的主题写了50首变奏曲,使小提琴弓法艺术得到巨大发展。他奠定了由 3个乐章组成的早期小提琴奏鸣曲的曲式。他的代表作《魔鬼的颤音》是18世纪小提琴演奏艺术的高峰。
18世纪中期,小提琴弓还不是现在这种弧度,而是向外拱起,适于演奏巴罗克时期作曲家的作品,更适合演奏J.S.巴赫的复调小提琴作品。到J.海顿、W.A.莫扎特时,音乐作品的旋律线条具有更大的起伏,音量上要求具有更有力的重音,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也随之而改变,从而产生了1785年法国人图尔特的现代小提琴弓的创制,在运弓上有了发展与提高。被称为现代小提琴演奏之父的G.B.维奥蒂是巴罗克时期过渡到古典主义时期体现小提琴艺术发展水平的代表人物。他把小提琴的歌唱性乐句和技巧性乐句结合在一起,并充分使用了E弦的音域。维奥蒂的《第二十二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1797)至今仍受到许多作曲家们的赞赏。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学派处于衰落时期出现的新的浪漫主义先驱。他的《24首随想曲》,一直是小提琴演奏技巧的范本。他所使用的新的旋律技法,大胆的转调,丰富的半音进行,尖锐的和声组合,有特点的节奏音型,多种速度变化,对以后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有很大影响。他的随想曲,被人们誉为“小提琴技巧的百科全书”。帕格尼尼演奏时所使用的许多技巧,如双泛音、连顿弓、抛弓、特殊调弦法、左手拨弦技巧、双音以及复杂的和弦、左手手指在指板上的远距离大跳等,都是与他同时代的小提琴家们尽力探索的秘诀。
德国小提琴学派
1650年以前,德国小提琴演奏艺术基本上是走意大利人的路。1700年左右,德国作曲家写的小提琴作品使用了比意大利人还要难的技巧,特别是在使用和弦、特殊调弦法,以及某些描写性的演奏效果方面。小提琴已经发展为一种技巧性很高的乐器。J.S.巴赫的6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对演奏者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1756年L.莫扎特(W.A.莫扎特之父)写的《小提琴教程》是德国小提琴发展的总结。1831年,德国著名的小提琴家施波尔完成了他的《小提琴教程》。F.达维德(1810~1873)在1843年莱比锡音乐学院开办时是小提琴系的负责人,他是一位善于启发、激励学生上进的教师,在他的努力下,使莱比锡音乐学院成为19世纪中叶的小提琴学习中心。达维德编订过许多古典作品,对丰富曲目作出了贡献。著名的演奏家J.约阿希姆的历史功绩,在于把非凡的演奏技巧用来忠实地再现作品的音乐内涵。巴赫的6首无伴奏奏鸣曲和组曲,就是由于他的演奏,被现代小提琴家们公认是小提琴复调音乐作品的高峰。他的另一历史功绩是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学生,20世纪初优秀的小提琴教育家L.奥尔就是其中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约阿希姆的最后一名学生A.魏登堡,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时,他逃亡中国,旅居上海,并在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教授小提琴与室内乐。
法比小提琴学派
1782年维奥蒂第1次来到法国,在他的训练和影响下,法国的P.巴约、P.罗德和R.克鲁采共同创立了法国小提琴学派。1795年巴黎音乐学院成立,它成为年轻的小提琴家们向往的学府,目前世界各地的小提琴教学,几乎都采用J.-F.马扎斯(1782~1849)、克鲁采、罗德、P.加维涅等小提琴家的练习曲来训练学生,其中尤以克鲁采的《四十二首练习曲》为公认的优秀之作。19世纪中叶以后,法国的小提琴演奏学派对世界小提琴演奏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H.维尼亚夫斯基、P.de萨拉萨特、F.克赖斯勒是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波兰小提琴家维尼亚夫斯基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他在继承法国学派的演奏风格上,增加了浪漫派色彩。法国小提琴学派强调声音的华丽,有许多手腕的运弓动作,这给他演奏连顿弓带来了困难,后来他终于发现通过使用整个手臂的动作顺利地掌握这种连顿弓法。1862年维尼亚夫斯基把他的演奏技巧带到了俄国,为以后出现的俄罗斯演奏学派的宽广发展,打下了基础。出生于西班牙的萨拉萨特,是法国音乐学院培养出来的优秀演奏家之一,他的演奏以音色甜美、纯净而著称。他使用的揉音幅度更宽,他的音准,特别在高音区非常出色,技巧辉煌而流畅。他写的《吉卜赛之歌》、《卡门幻想曲》很有创造性,技术上难度很大。奥地利人克赖斯勒1887年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他有着潇洒自如的演奏风格,从不炫耀技巧,运弓优雅,乐句处理得十分巧妙,富于节奏的活力。克赖斯勒继承和发展了维尼亚夫斯基的揉音技巧,使他获得了无与伦比的音色变化。他的弓法和指法都很有个性。
在小提琴演奏史上有法比学派这一名称,是因为这两个学派不仅在形成时间上相距不远,而且又都受维奥蒂的影响。比利时小提琴学派的奠基人C.-A.de贝里奥的老师是维奥蒂的学生,贝里奥也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过。他把帕格尼尼的辉煌技巧和法国的优雅风格结合在一起,从而把古典的法国演奏学派现代化了。贝里奥不是法国学派的直系门徒,他能突破传统,创造一个新的浪漫主义的法比学派。贝里奥的学生H.维厄唐对比利时学派有很大影响。他在小提琴演奏史上的巨大贡献是发挥了小提琴在交响乐中的独奏地位。他的《第四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约1850)是富有创造性的作品,H.柏辽兹称它是一首有着独奏小提琴声部的壮丽的交响曲。E.伊萨伊是维厄唐的学生,他演奏热情而充满活力,威严而又优美,富于诗意,他使用更为强烈的揉音。法比学派人才辈出,影响深远,其代表人物除上面提到的之外,还有J.蒂博以及现在仍活跃在世界乐坛上的Y.梅纽因。
俄罗斯、苏联小提琴学派
L.奥尔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近50年的教学,使他成为20世纪初著名的小提琴教授。J.海费茨、M.埃尔曼、N.米尔斯坦、E.津巴利斯特等世界第一流小提琴家都出自他的门下。奥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他的《我的小提琴演奏教学法》一书,阐述了他的教学思想和美学观点,例如音乐第一,技术第二;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音乐等等。奥尔对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不过,早在奥尔之前维厄唐和维尼亚夫斯基等曾长期在俄国教学和演奏,可以说俄罗斯学派是在法比学派的基础上自然地、历史地形成,而不是某个人的创造和建树。海费茨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学生,他有着火热的感情,钢铁般的控制力,惊人的技巧和强烈个性。他所使用的快速揉音、表情性的换把滑音、强烈的运弓起奏、比较快速的乐曲处理等,这一切都是他那强烈的音乐个性的自然表露。
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成立后,敖得萨音乐学院的П.С.斯托利亚尔斯基、莫斯科音乐学院的А.И.扬波利斯基和К.Г.莫斯特拉斯等继承和发展了奥尔的事业,形成了苏联小提琴学派。斯托利亚尔斯基在1933年创建了苏联的第一所天才儿童音乐学校,成为苏联学派的创建人之一。他主张从童年起就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技术与艺术训练。他的学生Д.□.奥伊斯特拉赫,是当代最杰出的小提琴家之一,他把高超的演奏技巧和对音乐深刻的理解十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还积极演奏现代音乐。莫斯特拉斯所著的《小提琴的音准问题》、《小提琴演奏者的节奏训练》、《小提琴演奏中的力度问题》都很有价值。他的学生I.加拉米安在美国成为著名教师。波利斯基继承和发展了奥尔的教学原则,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全面发展。极为纯净的声音、精确的音准、高超的技巧、高尚的风格、对乐曲处理的细致而深刻,是这个教学体系的特点。他的侄子И.□.扬波利斯基是《小提琴指法概论》的作者。扬波利斯基的另一名学生□.И.扬凯列维奇,继承和发展了老师的教学原则,善于对学生的才能作透彻的分析,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演奏技巧和个性。中国著名小提琴教师、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林跃基,曾是扬凯烈维奇的学生;林跃基的学生胡坤曾在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奖。需要提及的还有美国著名的小提琴家I.斯特恩。他与俄国学派有很深的渊源,又曾受法比学派的影响,他善于采撷众,独创一格,成为当代第一流的演奏家。他曾两次来中国访问,进行演奏和讲学活动,给中国年轻的小提琴家很多教益。
有名的小提请音乐家
# 马思聪
# 吕思清
# 陈美
# 莫扎特
# 巴哈
# 舒伯特
# 贝多芬
vi·o·lin (vī'ə-lĭn')
n.
A stringed instrument played with a bow, having four strings tuned at intervals of a fifth, an unfretted fingerboard, and a shallower body than the viol and capable of great flexibility in range, tone, and dynamics.
violinist vi'o·lin'ist n.
violinistic vi'o·lin·is'tic adj.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好!
【形状与构造】
小提琴由70个零件组成。其主要构件有琴头、琴身、琴颈、弦轴、琴弦、琴马、腮托、琴弓等。
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小提琴的音质基本上取决于它的木质和相应的结构,取决于木材的振动频率和它对弦振动的反应。优质琴能把发出的每个声音的基音和泛音都同样灵敏地传播出去。
琴弦4根。原均为羊肠制的裸弦,约从18世纪起,低音G弦常包以银丝,使其反应灵敏。现代则将G、D、A3根弦用缠金属丝的羊肠弦或钢丝缠弦,晚近也用尼龙弦。E弦改用钢丝弦,使其在高音区的音色更佳。
小提琴制作成现代这种样式,并非完全从形态美观出发,而是有其音响上和演奏上的需要。小提琴面板和背板有弧度,使其共鸣良好,发音洪亮;琴的腰身狭窄,便于演奏高把位和低音弦;面板和背板加嵌条,除防止木板开裂外,对琴的音质也起一定作用。面板与背板中间有音柱支撑,其位置变化对小提琴音色影响明显。面板左下面粘低音梁,既起加固作用,又具音响作用。小提琴表面的油漆如太硬、太软,或漆得不匀,都会有损于音质。当琴弓与琴弦摩擦使琴弦振动时,通过琴马引起面板振动,又通过音柱使背板振动。由于音柱是支在琴马E弦一侧,E弦振动较少,而G弦振动较大,从而使低音梁有更大振动,并造成共鸣箱的振动。能否使琴声得以充分发挥,取决于琴弦及其张力、琴马质量、运弓的压力和速度。要想把琴的各种音质都表达出来,还要加上演奏者的弓法、指法和揉弦等演奏技巧。
您看明白了吧!
【形状与构造】
小提琴由70个零件组成。其主要构件有琴头、琴身、琴颈、弦轴、琴弦、琴马、腮托、琴弓等。
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小提琴的音质基本上取决于它的木质和相应的结构,取决于木材的振动频率和它对弦振动的反应。优质琴能把发出的每个声音的基音和泛音都同样灵敏地传播出去。
琴弦4根。原均为羊肠制的裸弦,约从18世纪起,低音G弦常包以银丝,使其反应灵敏。现代则将G、D、A3根弦用缠金属丝的羊肠弦或钢丝缠弦,晚近也用尼龙弦。E弦改用钢丝弦,使其在高音区的音色更佳。
小提琴制作成现代这种样式,并非完全从形态美观出发,而是有其音响上和演奏上的需要。小提琴面板和背板有弧度,使其共鸣良好,发音洪亮;琴的腰身狭窄,便于演奏高把位和低音弦;面板和背板加嵌条,除防止木板开裂外,对琴的音质也起一定作用。面板与背板中间有音柱支撑,其位置变化对小提琴音色影响明显。面板左下面粘低音梁,既起加固作用,又具音响作用。小提琴表面的油漆如太硬、太软,或漆得不匀,都会有损于音质。当琴弓与琴弦摩擦使琴弦振动时,通过琴马引起面板振动,又通过音柱使背板振动。由于音柱是支在琴马E弦一侧,E弦振动较少,而G弦振动较大,从而使低音梁有更大振动,并造成共鸣箱的振动。能否使琴声得以充分发挥,取决于琴弦及其张力、琴马质量、运弓的压力和速度。要想把琴的各种音质都表达出来,还要加上演奏者的弓法、指法和揉弦等演奏技巧。
您看明白了吧!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材料就多了
但是大多是金属丝小提琴号称弦乐之王,是一切弓弦乐器中流传最广的一种乐器,也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现在的四弦小提琴是16世纪从老式的三弦小提琴发展来的,1650--1730年间经斯特拉迪瓦里、阿马蒂和瓜尔内里等家族加以改进而臻于完美。再后来的改良包括加长指板,增加腮托,用钢丝和尼龙丝代替肠线琴弦等。小提琴包括琴身(包括琴头、琴颈、指板和共鸣箱)、琴弦系统(包括弦轴、挂弦板、琴马和琴弦)和琴弓。琴身为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弦为金属丝;琴弓由马尾制成。小提琴属提琴族乐器中的商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音色优袱胆递感郛啡店拾锭浆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小提琴是最具表现力的乐器之一,演奏技巧极其丰富,作曲家们经常用以引发作品的基调。
但是大多是金属丝小提琴号称弦乐之王,是一切弓弦乐器中流传最广的一种乐器,也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现在的四弦小提琴是16世纪从老式的三弦小提琴发展来的,1650--1730年间经斯特拉迪瓦里、阿马蒂和瓜尔内里等家族加以改进而臻于完美。再后来的改良包括加长指板,增加腮托,用钢丝和尼龙丝代替肠线琴弦等。小提琴包括琴身(包括琴头、琴颈、指板和共鸣箱)、琴弦系统(包括弦轴、挂弦板、琴马和琴弦)和琴弓。琴身为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弦为金属丝;琴弓由马尾制成。小提琴属提琴族乐器中的商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音色优袱胆递感郛啡店拾锭浆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小提琴是最具表现力的乐器之一,演奏技巧极其丰富,作曲家们经常用以引发作品的基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名贵的小提琴一般都是手工制作的。在某个国家有一个城市以制作小提琴而闻名于世(城市名字我记不起来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