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下荀攸、荀彧(yù)和荀谌的人物关系吗?
荀谌和荀彧是兄弟关系,荀谌为兄,荀攸是他们的侄子。
荀谌,字友若,荀彧之兄(一说荀彧之弟),荀绲之子,颍川人。曾任军阀袁绍的幕僚。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归乡,又率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为其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服毒自尽),年五十。获谥敬侯,后追赠太尉。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获其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上,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上,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东汉末年谋士。
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吴途中去世。
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他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只有钟繇知道。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另著有《魏官仪》,今已佚。
拓展资料
驱虎吞狼
计出三国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意谓令此攻彼也。使之两相残杀,以让第三方坐收渔人之利。类似于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但不尽相同。
参考资料
荀攸和荀彧是叔侄关系,荀攸是侄子,荀彧是叔叔。荀谌是荀彧的四兄,和荀彧属于同辈。
扩展资料:
1.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绲(古音反),荀彧父亲,任济南相。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归乡,又率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2.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东汉末年谋士。
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
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
3.荀谌,字友若,荀彧之兄(一说荀彧之弟),荀绲之子,颍川人。曾任军阀袁绍的幕僚。
荀谌是荀彧的兄弟(史书上没有记载是哥哥还是弟弟),荀攸是荀彧的侄子。
1、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谋士。
2、荀彧(xún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3、荀谌,(谌,念chén),字友若,荀彧之兄(一说荀彧之弟),荀绲之子,颍川人。曾任军阀袁绍的幕僚。
扩展资料:
史书记载荀攸和荀彧皆在官渡之战中有所作为,而荀谌则描述很少。
官渡之战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
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曹操在战事初期处于劣势,当中全赖三人为曹操扭转困局---荀彧、荀攸、许攸。
官渡之战中曹操于黎阳与袁绍相持,本欲还兵再作打算,荀攸献计:"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曹操依计行事,果然大破袁军,斩杀颜良。
曹操曾经在交战之时想过放弃,写信给许都的荀彧。
而荀彧却提醒了曹操:"在战争双方都疲惫不堪时,谁后退谁被动,谁放弃谁灭亡。战机就在这时出现。"最后帮助曹操寻回信心,继续坚持。
荀攸、许攸皆是人才,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荀彧则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能够鼓励和帮助曹操在关键时期坚持战斗,这是更高层次的人才。
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全在于用人之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荀攸
荀谌和荀彧是兄弟关系,荀谌为兄,荀攸是他们的侄子。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归乡,又率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
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为其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服毒自尽),年五十。获谥敬侯,后追赠太尉。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获其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
战术上,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
政治上,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扩展资料:
一、荀彧同辈:
1、荀衍,字休若,荀彧三兄。以监军校尉守邺,督河北事。
2、荀谌,字友若,荀彧四兄。袁绍部下,与高干一起劝说冀州刺史韩馥投降。官渡之战败后,不知去向。
3、荀悦,字仲豫,荀俭之子。汉末政论家,史学家。献帝时官至秘书监、侍中。曾撰《汉纪》30篇,时人称其“辞约事详,论辨多美”。
4、荀棐,荀爽之子。官至射声校尉。
5、荀采,字女荀,荀爽之女。聪慧敏捷而有才艺。
二、荀彧子侄:
1、荀恽,荀彧长子,字长倩,嗣侯,官至虎贲中郎将。因与曹植有交情,被曹丕憎恨,早卒。妻子为曹操之女安阳公主。
2、荀俣,荀彧次子,字叔倩,任御史中丞。
3、荀诜,荀彧之子,字曼倩,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早卒。
4、荀顗,荀彧六子,字景倩,博学而心思缜密,任散骑常侍,再任尚书。后仕于晋,位至太尉,封临淮公,卒谥康。为西晋开国元勋之一,也是当时著名的孝子。无子。
5、荀粲,荀彧幼子,字奉倩,魏晋玄学代表人物,与王弼齐名。
6、荀玄,荀顗之兄。
7、荀氏,荀彧之女,魏司空陈群之妻。
8、荀闳,荀谌之子,字仲茂,官终黄门侍郎。
9、荀绍,荀衍之子,位至太仆。
10、荀攸,荀彧从子,长荀彧六岁,字公达,曹操重要谋士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彧
荀彧(yù)(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荀谌,字荀攸(157年-214年),表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杰出战术家,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吴路上去世。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未就,会薨,故世不得尽闻也。
叔侄
从辈份上讲,荀彧是叔叔,荀攸是侄子。
从年龄上讲,似乎荀攸的年龄大。荀彧的年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