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安徒生爷爷。》这篇作文谁会???急,原创。。 5

 我来答
MiMi琉璃小雪
2011-04-15 · TA获得超过507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3万
展开全部
  再见,安徒生爷爷
  有人总觉得安徒生是一个童话大王,也有人是这么认为的,他是一个骗子,是一个谎言的幕后者,是一个哄骗孩子的‘大人物’,不,我都不这么觉得,安徒生是一个只会为别人着想的老顽童,他背后的故事叫寂寞,叫孤独……

  安徒生是丹麦作家。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父亲是个穷鞋匠,曾志愿服役,抗击拿破仑·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后于1816年病故。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于演出,没有为剧院所采用。这是安徒生早年的不幸,因为家庭的破碎,导致他没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但是他却往往想着日后我们这样的孩子,给我们一个温暖的港湾与彼岸……

  在那一年,是他改变了安徒生。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这一年他写了《青年的尝试》一书,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尔特的笔名发表。这个笔名包括了威廉·莎士比亚、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

  在未来的几年中,他曾自己一个人生活,创造我们的童年生活,给我们一个美好的回忆……

  1835年30岁时开始写童话,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正是有他的那种精神在童话里,到现在,我们都是一直生活在童年的摇篮里……

  在他享有的一切中,只有一样东西是最美好的,最真挚的,最纯洁的,那就是友谊。

  安徒生爷爷,为什么会写这样的故事?那是因为他在有生之年里,想要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一句话:“故事的内容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朋友,因为朋友是象征美好纯洁的一朵百合,它需要爱的滋润!”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他,享年只有70岁。

  世界上消失了一颗童心,也消失了他的着作,再见!安徒生爷爷!

  小时候,家里种过一种植物,现在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结着被灯笼形的皮着的小果子。等到秋天成熟,摘下来晾干。如果家里人着了凉,嗓子疼什么的,把一颗小干果子放在杯里,开水泡了喝下去,包好。但是,总是一大杯,而且苦得要命。流过味蕾时有一种咬到了炖鱼时不慎留在鱼腹中的苦胆的感觉,可以说苦得流出泪来,而且不喝到最后一口,不把那泡开的皱巴巴的小果子嚼在嘴里,绝尝不到一丝甜。奇怪的是,每次喝完总忍不住去舔嘴唇,好像刚刚喝下的不是苦药而是蜂蜜,但真等到又一次要喝那种水时,那种苦味仍我实在喝不下去呢。

  仔细想一想,这种灯笼果茶于安徒生,很相似

  的确,他受了太多苦,太多的不幸。幼年时,家境就不好,父亲去世后更加不好,年幼的他踏上了追梦的路,到了大城市,他不断地努力学习,从不放弃梦想,却屡屡遭打击:学舞蹈,被人说为木头;学童话,别人说他没天赋;就连向人求助,也被奚落。他没有一个固定的住所,住在一个又一个旅馆;到了晚年又遭受肝癌折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他落入人生谷底,他好像是个命定的失败者。

  但安徒生并不是一个痛苦的人,虽然他的命很苦。

  小时候的他富于想像,他有他的童话王国,他就是国王。

  在哥本哈根,他努力追求他的梦想,虽然多次失败,但他从不放弃,他有一个目标:写给孩子们的童话。

  终于,他的童话被全世界的人看到,受到全世界人有尊敬,丹麦的每一个公园都有他的雕像,人们都知道有个童话王国,有个安徒生,虽然他不知道。

  其实,安徒生是甜的,就像那泡茶的灯笼果,只不过身处苦中,让他看似苦楚,也让品味他的人也认为他苦。要不,他怎么能写出那么多的童话,那么的纯洁,真诚,甜蜜,充满幻想、幸福、快乐的故事?他心中充满了大爱,他又把爱传播给身边的人,让身边的人也幸福、快乐,充满爱,让他的故事能“沐浴在爱中传播爱”。

  安徒生,他的命很苦,但也很甜。

  他的灵魂,充满了甜蜜和爱,所以能把遇到的不幸和苦难统统包容,然后又全部转化为对世人无限的爱,他的童话中没有纯粹的坏人。他的童话就充满了爱、包容和甜蜜。

  安徒生,就是这样一个包裹在苦里面的甜的人生。

  我眼中的安徒生

  安徒生,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几乎所有孩子都是读着他的童话长大的,包括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安徒生和他的童话。那时我所熟悉的的是《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海的女儿》。我所在意的只是故事的情节,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分不清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总以为《白雪公主》是安徒生写的而《白雪皇后》是格林写的,诸如此类。
  但是,安徒生的童话并不光属于孩子,否则他只要像格林兄弟那样把故事的情节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而不必在描写上倾注那麽多心血。孩子们是不会在意描写的。据说丹麦为了表彰安徒生的贡献曾准备为他铸一座全身铜像。设计师把铜像设计为安徒生手捧一本童话集,为围聚在他脚边的孩子们朗读童话。安徒生否定了这一设计,他说:“我的童话与其说是为孩子写的,不如说是为成年人写的!以后,每当我朗读我的童话的时候,孩子们都趴在我的肩膀上,我简直无法忍受。为什么要把本没有的东西画出来呢?”安徒生这样说并不是因为他不喜欢孩子,实际上,任何一个读过安徒生作品的人都知道他是很喜欢孩子的。但是,孩子们又怎么能读得懂他的爱、他的泪、他的梦想和他的失意呢?
  安徒生的作品是倾注心血的。主人公的许多遭遇都源于他的亲身经历。他写《柳树下的梦》,克鲁兹对约翰妮单恋的痛苦,那无处诉说的失意以及远走他乡也甩不掉的思念不正是安徒生本人失败恋情的写照吗?他在写的时候,是照着自己的心在写,而当写到克鲁兹冻死在异乡的柳树下,他的眼里一定饱含着泪水。同样的还有《海的女儿》、《普塞克》等。但是,在《看门人的儿子》里,安徒生又心生悲悯,最终把小爱米莉嫁给了乔治。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安徒生最终没有收获自己的爱情,他还是希望,在童话中,人们可以得到幸福。
  安徒生出身于穷苦的人家,深谙穷孩子的艰辛。而他作品中穷苦孩子的形象也刻画得格外逼真而感人。在《卖火柴的小女孩》、《天使》等作品里,他怀着一颗爱心讲述了穷孩子的不幸。同时,在《孩子们的话》、《看门人的儿子》里,尽管遭遇着世俗的怀疑与鄙视,遭遇着贫穷带来的种种不幸,穷苦出身的小主人公终于通过努力得到了世人的承认,收获了不朽的成功。他把他的思索总结在《通向荣誉的荆棘路》里:一个人只有经历了长期的艰辛困难和生命危险,他的人生才称得上是一条通向荣誉的荆棘路。“故事和现实之间往往是没有什么明确的分界线的。”他说。
  孩子,是安徒生作品里一个重要的元素。安徒生相信,孩子和大人是不一样的,他们并不是缩小了的大人,而是一种特别的生物。安徒生作品里的孩子通常有着漂亮可人儿的外表,闪亮的眼睛和一颗具有灵性的心。他通过孩子的眼睛描绘梦想和属于孩子的种种神奇。他相信,每个孩子死后都会变成一个天使,美好的东西通过孩子的心灵代代相传,永远不会被人遗忘。
  安徒生爱孩子,但是由于他终身未婚,自然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他在《老房子》、《老路灯》、《老墓碑》、《单身汉的睡帽》等作品里想象自己年老后的情景:孤独一人住在一所老房子里,只有回忆和与回忆相关联的事情前来拜访。每晚戴着单身汉的睡帽孤独地入睡。独自一人孤零零地死去,没有亲人送葬。最后,连墓碑上的刻字都磨得看不到了,便彻底被人遗忘。
  不,不会的。正如在《藏在心底并不等于被遗忘》中写的那样。安徒生描写人生在世的不幸与苦难,同时抒发美好的心愿和梦想。他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期待一个更美好的明天。他把一颗虔诚的爱心寄寓在他的童话里,这颗心和他的童话一起珍藏在人们的心底,没有被遗忘也永远不会被遗忘。
作业饭团
2011-04-15 · TA获得超过10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忘不了,那卖火柴的小女孩;忘不了,那娇小的拇指姑娘;忘不了,那位爱面子的踩面包的小姐姐;忘不了......
曾经,依偎在妈妈的怀抱中,听着《丑小鸭》的故事,那只可爱的小鸭子,划过童年最柔软的地方;在绵绵细雨中,缠着爸爸,一边听着故事,一边望着窗外的春雨淅淅沥沥地洒落下来,投入小草的怀抱。但,那只是曾经........
如今的我,已经长大了。不再迷恋于那甜蜜的童话世界,我必须长大。学会长大的我,要认识许许多多的字,好让我将来,也想安徒生爷爷那样,在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里,开创新的天地,并学会长大。让童话世界里的故事,作为激励我成长的基石,磨练自己,与天地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共建一个非凡的世界—童话。
再见,安徒生爷爷......
我正在长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1-04-15
展开全部
笨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