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或不同元素的都可以通过共价键结合,一般共价键结合的产物是分子,在少数情况下也可以形成晶体。
吉尔伯特·列维斯于1916年最先提出共价键。
在简单的原子轨道模型中进入共价键的原子互相提供单一的电子形成电子对,这些电子对围绕进入共价键的原子而属它们共有。
在量子力学中,最早的共价键形成的解释是由电子的复合而构成完整的轨道来解释的。第一个量子力学的共价键模型是1927年提出的,当时人们还只能计算最简单的共价键:氢气分子的共价键。今天的计算表明,当原子相互之间的距离非常近时,它们的电子轨道会互相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整个分子共用的电子轨道。
氧气分子
氧原子的外层电子数为6,这六个电子中的四个组成两对,其它两个单独存在。
这两个单独的电子与另一个原子中相应的单独的电子结合组成两个新的共用的电子对,由此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描写的氧分子的模型是一个非常简化了的模型,实际上的氧分子要比这里描述的要复杂得多,因为这6个外层原子分布在不同的轨道上,因此它们不能形成这样简单的电子对。实际上的氧分子有三对共用的电子对和两个单独的电子。)
参考资料: wiki
2024-12-03 广告
共价键(covalentbond):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的化学结构叫做共价键,或者说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其本质是原子轨道重叠后,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用。
/iknow-pic.cdn.bcebos.com/e4dde71190ef76c6e167f64c9016fdfaaf51671b"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e4dde71190ef76c6e167f64c9016fdfaaf51671b?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e4dde71190ef76c6e167f64c9016fdfaaf51671b"/>
扩展资料:
主要特点:
1,饱和性
在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中,因为每个原子所能提供的未成对电子数是一定的,一个原子的一个未成对电子与其他原子的未成对电子配对后,就不能再与其它电子配对,即,每个原子能形成的共价键总数是一定的,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各种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是定比定律(lawofdefiniteproportion)的内在原因之一。
2,方向性
除s轨道是球形的以外,其它原子轨道都有其固定的延展方向,所以共价键在形成时,轨道重叠也有固定的方向,共价键也有它的方向性,共价键的方向决定着分子的构形。
影响共价键的方向性的因素为轨道伸展方向。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E5%85%B1%E4%BB%B7%E9%94%AE/549226?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百度百科---共价键
,而是偏于某一原子的,称为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比如H:H,共用中间的一对电子,H-H就是共价键了。
就我目前知道的,就是说原子间因为共用电子对而成的键,比如说氯化氢气体里的H和Cl,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
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主要是取决于电负性的差值,如果小于1.7,一般就是共价键,多形成于非金属元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