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地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地处欧洲东部的基督教东正教国家俄罗斯帝国、地处欧洲中部的基督教新教国家德意志帝国、地处欧洲中部和巴尔干西北部的基督教天主教二元制君合国奥匈帝国等欧洲古老的封建帝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被消弱。
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帝国的奥斯曼帝国也宣告解体。
扩展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生背景:
1、法德矛盾
法德矛盾十分尖锐。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个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极大扩充军备。
2、俄奥矛盾
俄奥矛盾的表现是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多年来,俄罗斯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区进行扩展,地处中欧的政合国奥匈帝国也在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怕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的统治而独立。
3、英德矛盾
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上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于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世界大战
欧洲中东多个地区曾经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
在普法战争之后,意大利和德国由各诸侯国分别统一于1870年和1871年。在追求建立帝国的过程中爆发了全球性的冲突,直到这种野心到达顶点,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地理上,欧洲与中东是紧邻,历史上,欧洲与中东的关系一向紧张,基本上是由于两者在宗教理念上的根本不同:欧洲大部分国家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而中东阿拉伯国家多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中东多个地区曾经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
扩展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重大成果是它严重消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毁了地处欧洲东部的基督教东正教国家俄罗斯帝国、地处欧洲中部的基督教新教国家德意志帝国、地处欧洲中部和巴尔干西北部的基督教天主教二元制君合国奥匈帝国等欧洲古老的封建帝国;
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被消弱,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帝国的奥斯曼帝国也宣告解体。
战争后期,地处欧洲东部边陲的俄罗斯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了俄罗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洲
奥匈帝国分裂为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南斯拉夫,部分领土划给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奥地利 ,此外罗马尼亚和意大利也获得部分奥匈帝国的土地。
塞尔维亚得到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建立南斯拉夫王国。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失去地中海东岸、美索不达米亚和阿拉伯半岛沿海地区的领土,仅保有土耳其本部。
俄罗斯失去立陶宛、爱沙尼亚、芬兰和西乌克兰(苏波战争后划归波兰),二战初期被苏联夺回。
波兰三百年后再次立国,获得西乌克兰、加利西亚、奥匈帝国部分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