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儿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儿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固执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甩在儿脸上,这是16岁的儿第一次挨打……
儿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
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母亲又掏出一个小布包,说:“大师傅,这是5元钱,我儿子这个月的生活费,麻烦您转给他。”熊师傅接过去,摇了摇,里面的硬币丁丁当当。他开玩笑说:“怎么,你在街上卖茶叶蛋?”母亲的脸又红了,支吾着道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么办?”熊师傅哭笑不得,反问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真好笑。”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吱声,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还是怎样背回去!”
母亲似乎早有预料,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
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僵硬变形的腿,肿大成梭形……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她又向熊师傅解释,她一直瞒着乡亲,更怕儿知道伤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蒙蒙亮,她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然后挨到天黑后才偷偷摸进村。她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熊师傅早已潸然泪下。他扶起母亲,说:“好妈妈啊,我马上去告诉校长,要学校给你家捐款。”母亲慌不迭地摇着手,说:“别、别,如果儿子知道娘讨饭供他上学,就毁了他的自尊心。影响他读书可不好。大师傅的好意我领了,求你为我保密,切记切记!”
母亲走了,一瘸一拐。
校长最终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627分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蛇皮袋,情绪激昂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儿子疑惑地往后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动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暖的一幕亲情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有些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儿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儿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固执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甩在儿脸上,这是16岁的儿第一次挨打……
儿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
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母亲又掏出一个小布包,说:“大师傅,这是5元钱,我儿子这个月的生活费,麻烦您转给他。”熊师傅接过去,摇了摇,里面的硬币丁丁当当。他开玩笑说:“怎么,你在街上卖茶叶蛋?”母亲的脸又红了,支吾着道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么办?”熊师傅哭笑不得,反问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真好笑。”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吱声,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还是怎样背回去!”
母亲似乎早有预料,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
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僵硬变形的腿,肿大成梭形……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她又向熊师傅解释,她一直瞒着乡亲,更怕儿知道伤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蒙蒙亮,她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然后挨到天黑后才偷偷摸进村。她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熊师傅早已潸然泪下。他扶起母亲,说:“好妈妈啊,我马上去告诉校长,要学校给你家捐款。”母亲慌不迭地摇着手,说:“别、别,如果儿子知道娘讨饭供他上学,就毁了他的自尊心。影响他读书可不好。大师傅的好意我领了,求你为我保密,切记切记!”
母亲走了,一瘸一拐。
校长最终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627分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蛇皮袋,情绪激昂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儿子疑惑地往后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动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暖的一幕亲情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有些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2005年12月2日,年仅31岁的滑县万古镇一中初二(3)班班主任杜继红老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眷恋,永远地倒在了她那间办公室兼宿舍的屋子里。
当天早上7时许,隔壁张社玲老师看到杜继红没有像往常一样很早起床,便轻轻叩门,当杜老师7岁的弱智儿子打开房门时,眼前的情形把她惊呆了:杜老师躺在床上已停止了呼吸。经医生诊断,杜继红系劳累过度引发脑血管病变死亡。
杜继红走得那么匆忙:前一天下午她还上了3节物理课,晚上参加了学校的教研教改座谈会,会后又到教室辅导学生自习,等学生就寝后,她又批改了3个班的物理作业。谁也没想到,近200本作业上的批语竟成了她的“绝笔”。
杜老师去世了,听到这一消息,300多名学生都自发来到她的办公室前。孩子们先是深深地鞠躬,而后一个学生“扑通”跪在地上,其他学生也都跟着“扑通、扑通”跪在地上。霎时,杜老师办公室前的空地上,黑压压跪了一大片孩子。
时间一分分过去,天气很冷,地上冰凉,任凭校长、老师如何劝说,孩子们谁也不肯起身。
拉起这个,那个又扑通跪下。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同学们又一起给杜老师磕了一个“响头”之后,才含泪离开。
“杜老师,我真想叫您一声妈!”
“杜老师,我真想叫您一声妈!”初二(3)班的许露嘉在杜老师的灵前哭成了泪人:“4月份,一天晚自习后,我突然肚子疼,杜老师就带我去镇卫生院,并一直陪在我身边,直到第二天凌晨输完液。然后杜老师又把我送回宿舍。”
“杜老师眼里没差生。”一名已毕业的学生追忆道,2002年,他因经常旷课、打架,面临劝退处分,是杜老师坚持留住了他。他说:“杜老师,我没考上高中,不是您的合格学生,但您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好公民。”
杜继红从教12年来,不论是她教过的学生,还是没有教过的学生,都从她那里得到了太多的温暖。哪个学生穿得薄了,她拿出自己或丈夫的衣服为学生抵御风寒;哪个学生家庭贫困,她就给他垫付学费。杜继红还有一个习惯,就是除了晚上休息,其他时候很少锁屋门,暖瓶里从不缺热水,以方便学生去她屋里喝水。
微笑背后,是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
见过杜继红的人都说,杜继红很乐观,不论对同事还是对学生,她总是一脸真诚的微笑。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她微笑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
杜继红有脑外伤后遗症,丈夫退伍后一直没有固定工作,母亲瘫痪在床需要照料,儿子枫枫先天性弱智,连简单的生活常识也不懂……她不知偷偷流过多少泪。但只要一走进教室,她总是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学生。校长仝军典说:杜继红生活最困难,但她备课、批改作业都是最认真的。
同事高莉回忆道:杜老师头痛病时常发作。2004年5月的一天下午,继红正上课,突然头痛病发作,她使劲咬住书,汗珠却顺着脸颊直往下淌。同学们看出了异常,劝她回家休息,她说没事。离下课还剩几分钟时,继红一下子昏倒在讲台上。休息一晚上,第二天,她又早早走进教室。
同事张社玲说:杜继红平常生活十分俭朴,吃的菜大多是亲戚们送来的白菜、萝卜。但她却自己掏钱买来18个笔记本,发给了期中考试物理成绩优秀的学生。学生说,杜老师每学期都自己掏钱给学生买奖品。
杜继红对学生无私的爱,赢得了孩子们一颗颗纯真的心。杜老师去世后,学生们自发捐款,为她的儿子买来两套棉衣、两双棉鞋以及火腿、饼干等。全校18个班的学生还将18包用白纸裹起来的零钱送到杜老师家里。
杜继红感动了万古一中,也感动了整个滑县!2005年12月31日,滑县县委召开表彰大会,并发出《关于开展向杜继红同志学习的决定》;同时组织报告团,在全县22个乡镇宣讲杜继红的感人事迹。
当天早上7时许,隔壁张社玲老师看到杜继红没有像往常一样很早起床,便轻轻叩门,当杜老师7岁的弱智儿子打开房门时,眼前的情形把她惊呆了:杜老师躺在床上已停止了呼吸。经医生诊断,杜继红系劳累过度引发脑血管病变死亡。
杜继红走得那么匆忙:前一天下午她还上了3节物理课,晚上参加了学校的教研教改座谈会,会后又到教室辅导学生自习,等学生就寝后,她又批改了3个班的物理作业。谁也没想到,近200本作业上的批语竟成了她的“绝笔”。
杜老师去世了,听到这一消息,300多名学生都自发来到她的办公室前。孩子们先是深深地鞠躬,而后一个学生“扑通”跪在地上,其他学生也都跟着“扑通、扑通”跪在地上。霎时,杜老师办公室前的空地上,黑压压跪了一大片孩子。
时间一分分过去,天气很冷,地上冰凉,任凭校长、老师如何劝说,孩子们谁也不肯起身。
拉起这个,那个又扑通跪下。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同学们又一起给杜老师磕了一个“响头”之后,才含泪离开。
“杜老师,我真想叫您一声妈!”
“杜老师,我真想叫您一声妈!”初二(3)班的许露嘉在杜老师的灵前哭成了泪人:“4月份,一天晚自习后,我突然肚子疼,杜老师就带我去镇卫生院,并一直陪在我身边,直到第二天凌晨输完液。然后杜老师又把我送回宿舍。”
“杜老师眼里没差生。”一名已毕业的学生追忆道,2002年,他因经常旷课、打架,面临劝退处分,是杜老师坚持留住了他。他说:“杜老师,我没考上高中,不是您的合格学生,但您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好公民。”
杜继红从教12年来,不论是她教过的学生,还是没有教过的学生,都从她那里得到了太多的温暖。哪个学生穿得薄了,她拿出自己或丈夫的衣服为学生抵御风寒;哪个学生家庭贫困,她就给他垫付学费。杜继红还有一个习惯,就是除了晚上休息,其他时候很少锁屋门,暖瓶里从不缺热水,以方便学生去她屋里喝水。
微笑背后,是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
见过杜继红的人都说,杜继红很乐观,不论对同事还是对学生,她总是一脸真诚的微笑。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她微笑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
杜继红有脑外伤后遗症,丈夫退伍后一直没有固定工作,母亲瘫痪在床需要照料,儿子枫枫先天性弱智,连简单的生活常识也不懂……她不知偷偷流过多少泪。但只要一走进教室,她总是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学生。校长仝军典说:杜继红生活最困难,但她备课、批改作业都是最认真的。
同事高莉回忆道:杜老师头痛病时常发作。2004年5月的一天下午,继红正上课,突然头痛病发作,她使劲咬住书,汗珠却顺着脸颊直往下淌。同学们看出了异常,劝她回家休息,她说没事。离下课还剩几分钟时,继红一下子昏倒在讲台上。休息一晚上,第二天,她又早早走进教室。
同事张社玲说:杜继红平常生活十分俭朴,吃的菜大多是亲戚们送来的白菜、萝卜。但她却自己掏钱买来18个笔记本,发给了期中考试物理成绩优秀的学生。学生说,杜老师每学期都自己掏钱给学生买奖品。
杜继红对学生无私的爱,赢得了孩子们一颗颗纯真的心。杜老师去世后,学生们自发捐款,为她的儿子买来两套棉衣、两双棉鞋以及火腿、饼干等。全校18个班的学生还将18包用白纸裹起来的零钱送到杜老师家里。
杜继红感动了万古一中,也感动了整个滑县!2005年12月31日,滑县县委召开表彰大会,并发出《关于开展向杜继红同志学习的决定》;同时组织报告团,在全县22个乡镇宣讲杜继红的感人事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980年,王希海的父亲因脑出血成了植物人。母亲体弱多病,弟弟又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不能就业,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当时仅有23岁的王希海的肩上。面对这样的情况,王希海先是放弃了去马来西亚工作的机会,后来又请长假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当时他就在心底向父亲承诺:“一定要将您照顾到80岁。”
从那以后,每天晚上,他都会隔半个小时就给父亲翻一次身,每晚12时准时喂父亲吃下一天中的第5顿饭。为了让父亲躺着舒服,他用8个枕头垫在父亲后背、腿下等不同部位。母亲让儿子去工作,自己照顾老伴,可儿子不让,他说:“您可不能病倒了,要那样,两个人我也伺候不过来呀。”
去年9月,王希海突然发现父亲身上有了瘀青,他连忙送父亲去医院。一位从医40多年的老教授看到老人的身体状况后问他,老人瘫痪在床多长时间了,王希海说:“20多年了。”老教授转身走了,因为他不相信一个老人瘫痪在床20多年身体还能保持得这么好。可没多久,老教授又流着眼泪回来了,他手中拿着王希海父亲厚厚的病历说:“我从医40年了,从来没见过像你这样伺候老父的。你父亲有福啊,一个父亲该享受到的,他都有了。你该去医科大学给学生们讲讲护理课,比起你来,他们做的太微不足道了。”
如今48岁的王希海早已过了该成家的年纪。为了照顾父亲,他放弃了工作和个人婚姻,在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父亲。他说:“如果成了家,肯定会以家庭为第一位,而我不成家,那父亲永远是第一位。这么多年来,有许多人要给我介绍对象,但我不能放弃父母家庭,我首先要做好的是一个儿子的角色,我觉得很满足。”
2004年8月,王希海实现了自己24年前的承诺。如今,父亲依然活着,王希海说他仍会和以前一样精心地护理父亲,如果父亲能活到100岁,他就护理到100岁。
从那以后,每天晚上,他都会隔半个小时就给父亲翻一次身,每晚12时准时喂父亲吃下一天中的第5顿饭。为了让父亲躺着舒服,他用8个枕头垫在父亲后背、腿下等不同部位。母亲让儿子去工作,自己照顾老伴,可儿子不让,他说:“您可不能病倒了,要那样,两个人我也伺候不过来呀。”
去年9月,王希海突然发现父亲身上有了瘀青,他连忙送父亲去医院。一位从医40多年的老教授看到老人的身体状况后问他,老人瘫痪在床多长时间了,王希海说:“20多年了。”老教授转身走了,因为他不相信一个老人瘫痪在床20多年身体还能保持得这么好。可没多久,老教授又流着眼泪回来了,他手中拿着王希海父亲厚厚的病历说:“我从医40年了,从来没见过像你这样伺候老父的。你父亲有福啊,一个父亲该享受到的,他都有了。你该去医科大学给学生们讲讲护理课,比起你来,他们做的太微不足道了。”
如今48岁的王希海早已过了该成家的年纪。为了照顾父亲,他放弃了工作和个人婚姻,在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父亲。他说:“如果成了家,肯定会以家庭为第一位,而我不成家,那父亲永远是第一位。这么多年来,有许多人要给我介绍对象,但我不能放弃父母家庭,我首先要做好的是一个儿子的角色,我觉得很满足。”
2004年8月,王希海实现了自己24年前的承诺。如今,父亲依然活着,王希海说他仍会和以前一样精心地护理父亲,如果父亲能活到100岁,他就护理到100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发自内心的,自己的亲身经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