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如何完善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 我来答
NAPOLEONZHOU
2011-04-19 · TA获得超过19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1.7万
展开全部
改革开放30 年来,我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作为世界工厂,以劳动力成本优势为依托的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国际市场需求骤减,各国相继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世界贸易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如何通过宏观的政策调整来化解当前的危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保持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给我国的现阶段对外贸易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一、当前世界经济现状在2009 年,各国相继出台了各种刺激经济的政策。在这些经济刺激计划的影响下,2009 年世界总体经济形势有所好转,需求也逐步回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报告称,2009 年世界经济下滑0.6%,认为世界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在经历了经济的全面衰退之后终于触底反弹。美国经济在2009 年第四季度实现了5.6%的强劲增长,创下了6 年以来的最高季度增长水平。今年以来, 美国经济延续 2009 年底以来的增长态势,2 月份个人消费开支增长了0.3%,连续第五个月增长,显示美国经济复苏仍在持续。2009 年日本全年经济下滑超过5.0%,为二战后的最大降幅。进入2010 年之后,随着世界经济开始恢复特别是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国际市场需求好转,外贸形势转好,出口成为日本经济增长动力,失业率比上年有所下降。欧元区在政府实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刺激下, 2009 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GDP 环比增长止跌回稳。2010 年,受德国和法国经济增长及出口订单推动,欧元区3 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由上月的54.2 增至56.6, 为40 个月来最高水平。在全球经济衰退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明显冲击,出口需求下降、外部投资骤减、投资需求减少、大宗商品价格暴跌、海外劳工汇款减少等,其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但亚洲经济强势增长的带动下,2009 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继续保持了增长。进入2010 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出口需求有所回升。据世界银行预计,发展中国家有望走向相对强劲复苏,2010 年将增长5.2%,2011 年增长5.8%,均高于2009 年的1.2%。从目前形势看,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指标止跌向好,消费和投资缓慢恢复,经济活动的环境有所改善,全球经济复苏的形势逐渐出现并渐渐明朗起来。但是,由于经济刚经历过大幅度衰退,这一复苏程度将是不深的。同时,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中,会出现个国家和各地区复苏速度和程度参差不齐的情况。其中,发达国家经济有望实现低速增长, 新兴经济体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望实现快速增长。二、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据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 年春季)显示,2009 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2072.2 亿美元,下降了13.9%,贸易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从分季度情况来看,一季度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世界经济持续衰退,因此外需严重缩水,中国进出口幅度也大幅下降。而第三季度开始随着美日欧等经济体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实施和生效,世界经济开始企稳复苏,国际市场需求逐步回稳,加上国内各种经济促进措施的不断实施,中国的进出口形势开始出现好转,终于在11 月份转降为升,第四季度实现了进出口同比 9.2%的增长。由此可见,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同国际市场的金融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总体形势有所好转,但我国的对外贸易仍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贸易保护主义在许多地区有抬头的趋势。自从出现经济衰退以来,美国带头采取了许多贸易保护措施。作为控制进口有效便利的手段,反倾销、反补贴被美国政府视为常规的贸易救济措施而继续利用。根据美国向WTO 提交的通报,2009 年上半年美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量为6 起,下半年达到13 起,较上半年大幅增加。其中中国是其首要目标。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对外贸易现状和宏观经济政策 □ 鲁越(中国计量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220 2010 年11 月Special Zone Economy 特区经济其次,尽管国际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但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动力仍然不足。尽管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均通过采取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使得经济形势止跌回稳, 但还是面临着诸多问题: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人口老龄化严重,政府负担很大,而由于经济体系制度和结构等方面还存在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因此不少国家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进行宏观调控的时候仍面临着不少阻力。同时,全球性的债权危机仍没有解除。希腊的债务危机加重了欧元区经济整体恢复的难度,加上欧元区许多其他国家也有不同程度的财政问题,欧洲国家财政问题随时可能蔓延到希腊以外的地区。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势必将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形势, 给经济复苏带来很大的困难。再次,出口外向型企业仍面临着成本攀升,国际竞争力大等问题。尽管在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和我国扩大内需等促进措施的影响下,国际经济形势已经趋于平稳,并有复苏的迹象,但是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国内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还有今年沿海地区出现的招工难等问题, 给出口型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国际主要货币汇率波动频繁,也给增加了出口型企业汇兑的风险。三、面对当前形势的宏观经济政策 1.扩大内需当前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下,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开放经济体正享受着全球化给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益处,但全球经济一体化也标志着金融危机的全球性特征,以及其不可避免地将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和美欧等发达国家有所不同,因此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的金融体系并未受到太明显的影响。中国在目前阶段所面临的考验主要来自于经济实体层面,扩大内需以缓解外需减少带来的冲击是中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2008 年11 月5 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估计,实施十项措施到2010 年底约需投资4 万亿元。在这十项措施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尽管出口量持续下降,但我国国内投资、消费保持了快速的增长,能源资源类产品进口需求旺盛,部分消费品、投资品需求也大幅增加。由于进口增长速度持续快于出口,中国贸易顺差大幅度下降,2009 年 3 月甚至出现了70 个月以来首个逆差。尽管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央实施了多种强有力的措施扩大了内需,但由于中国人的传统消费观念同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如引起美国次贷危机的恰恰是美国人习惯性的超前消费,而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仍是勤俭节约和未雨绸缪,且房产,教育等已经占据了中国家庭支出的大部分,因此中国边际消费倾向严重偏低,只相当于英美国家的一半水平。由于全球性经济危机,许多中国人也开始有了危机意识,因此边际消费倾向一路走低。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扩大内需, 仍然是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调整对外贸易政策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对外贸易经历了由国家统一经营、国家管理经营到放开经营的过程, 贸易开放和自由化程度不断深化,但是, 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却在自由化进程中更加激烈。我国改革开放30 年来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和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一方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与我国发达国家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贸易摩擦。在当今国际金融趋势不容乐观,主要贸易伙伴,尤其是美国经济发展趋缓,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等经济形式下,中国外贸企业,特别是主要依靠外贸出口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发展困惑。例如2007 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外贸出口总额达1711.7 亿美元, 出口增长幅度为 18.88%,与2006 年的25.15%相比,放缓了6.27 个百分点。另外,美国自2006 年1 月1 日起对中国生产的21 类纺织品实施数量限制,这些设限类别产品均为输美热门产品,占中国纺织服装输美金额的比重接近1 / 3。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势必造成对外贸易产业的一次优化和洗牌,同时也对我国新时期的外贸政策做出了新的要求。金融危机主要是对低端产品产生影响,而中高端产品的需求不减反升,因此,只要外贸企业应把低端的产品结构往中高档方向调整,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品、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就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盈利空间,尽量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 3.建立一个国际经济新格局现实中的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分工中存在着强权政治和霸权体系,美国所主导的所有国际组织都有利于大国,小国基本上没有经济主权。随着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和新型经济体的持续发展,建立一个新的国际政治经济金秩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应该在新的金融秩序建立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总之, 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种种不利因素,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进行理性的分析,清醒认识到他严重的影响着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积极采取对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换,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能力,努力把金融危机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促进外贸企业和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
追问
答案太长,有没有稍短一些的,谢谢

参考资料: 顾列铭.次贷阴影下的中国出口骤减[J].经济导刊,200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