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鲔鱼”怎么读?
“鲔鱼”读作wěi yú。
鲔,鱼类的一种,体呈纺锤形,背黑蓝色,腹灰白色,背鳍和臀鳍后面各有七或八个小鳍,肉食性,生活在热带海洋。濒危动物。中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
体形较长,粗壮而圆,呈流线形,向后渐细尖而尾基细长,尾鳍为叉状或新月形。尾柄两侧有明显的稜脊,背、臀鳍后方各有一行小鳍。具有鱼雷体形,其横断面略呈圆形。
鲔的形状也很奇特,它的整个呈流线型,顺着头部延伸的胸甲,仿佛是一块独特的能够调整水流的平衡板。另外,鲔的尾部呈半月形,使它在大海里能够很快地向前冲刺。
强劲的肌肉及新月形尾鳍,肩部有由渐渐扩大的鳞片组成了胸甲,背侧较暗,腹侧银白,通常有彩虹色的光芒和条纹。另一特征是肚皮下有发达的血管网,可以作为一种长途慢速游泳的体温调节装置。
扩展资料:
一、分类及营养
鲔鱼属干鲭鱼科鲔鱼属,因此还有其他种类的鲔鱼,如黑鲔、短鲔、黄鳍鲔、长鳍鲔、青甘鲔、南鲔.....等。其中黑鲔鱼就是日本料理店贵的吓人的TORO,一克不到200公克索价近千元。
鲔鱼体内含有很多维生素E,最近发现鲔鱼还含有一种叫做硒的微量元素。虽然人体物内的硒含量很少,但硒是人体的一种必需物质,具有预防动脏硬化、延缓衰老的功能。
硒还有防止体内生成过氧脂质的能力。保护细胞的生物膜免于被氧化分解,其作用比维生素E大50~100倍。
二、分布范围
鲔属鲈形目鲭科,华人世界又称为“吞拿(鱼)”。是大洋暖水性洄游鱼类,主要分布于低中纬度海区,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都有广泛的分布。我国东海、南海也有分布。
同鲔最相似的是鲣属鱼类,最简单的区分方法是鲣属腹部有4-6条黑色纵带,其它相近鱼种如舵鲣、狐鲣等有暗色纵带等。而鲔类,鱼体无任何黑斑,或深色纵纹。鲔腹鳍明显比舵鲣、狐鲣的长。
科学研究表明,大多数鲔栖息在100-400米水深的海域,幼体的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以及鲣鱼都栖息在海洋的表层水域,一般不超过50米水深,而成体的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栖息水层比较深,大眼金枪鱼的栖息水层深于黄鳍金枪鱼。
它的产卵期很长,产卵海域甚广,使得全年都有金枪鱼在各海域中产卵,加上旺盛的繁殖力,全世界的食家才得以享受它得鲜美滋味。
参考资料:

2023-07-11 广告
鱼类的一种,体呈纺锤形,背黑蓝色,腹灰白色,
背鳍和臀鳍后面各有七或八个小鳍,肉食性,生活在热带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