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五大谋士综合的排名,请讲出理由,谢谢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据有人统计,直到曹操去世为止,他的核心谋士、重要谋士,以及各级掾属共有102人。其中最重要的几位,在前期应该就是荀彧、荀攸、贾诩、郭嘉和程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曹操集团“五大谋士”。
这五大谋士的排名,其实不大好编排,为什么呢?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水平再接近的武林高手,总可以通过比赛较量出输赢(除非是关公战秦琼);而同样优秀的文臣,却很难决定谁更胜一筹,因为没有公认的清晰明确的可以量化的评价标准。一个物理学家,一个化学家,你说谁更厉害?
因此,只能做一个大致的评判(而且肯定有人不同意):
1、荀彧
2、郭嘉
3、荀攸
4、贾诩
5、程昱
详述:
NO.1 荀彧
荀彧是曹操集团最重要的谋士,这个史学界是早就有公论的,没有异议的。
很多人心目中的NO.1 是郭嘉。这是由于《三国演义》等原因,郭嘉也被炒作成“曹操的首席谋士”,其实与历史相差甚远。下面评论一下荀彧和郭嘉。
1、能力的对比
荀彧是非常优秀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是“曹魏的诸葛亮”。事实上,荀彧与诸葛亮,是非常非常相似的两个人,这里不做详述。
郭嘉则是军事天才,或者说是“战术家”更恰当一些;他似乎没有提出过荀彧、毛玠那样系统的政治纲领和战略规划。但是他智谋深沉,奇计应变,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成功建议。
应该说,他们两个人是两种天才。荀彧从小就被人认为有王佐之才,用古人的话说,他是“萧何、曹参”(政治家);郭嘉、贾诩则是“张良、陈平”(谋士)。
但是,荀彧的智慧谋略也是一流的。在曹操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每到关键时刻都是荀彧帮助曹操出谋划策、克敌制胜,一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表,使用的还是荀彧的战略部署。
荀彧既有谋略又懂施政,郭嘉只能出谋划策,从这个角度来看,荀彧略胜一筹。
2、地位上,荀彧直到去世前,都是曹魏集团的“首席幕僚长”。相当于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
郭嘉也非常被曹操信任,但是郭嘉出仕,军祭酒始,军祭酒终,十一年五品,地位与荀彧不能相提并论。郭嘉的地位大致相当于庞统、法正。(这也是陈寿的结论)这样一比,楼主应该明白了吧?刘备宠信庞统、法正,但是更要倚靠诸葛亮。谁的地位更高?
有人说“在那个时代更看重的是战争,所以郭嘉所擅长的军事谋略会更重一点”。实在遗憾,这是一个缺乏政治军事常识的说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的母体是政治。战争的目的无一不是政治的目的。政治上失败,战争是不可能胜利的。这样的人,建议去读一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或者司马辽太郎的《关原之战》。
NO.2郭嘉
郭嘉为曹操集团服务一共只有十一年,而且职务不过军师祭酒(参谋)。短短十一年,郭嘉却留下了辉煌的业绩。郭嘉在曹操军中时,曹操可谓凯歌高唱捷报频传,成功地统一了北方。郭嘉一去世,曹操的军事成就便显得乏善可陈。用周泽雄先生的话说,也就对付了马腾、韩遂几个“草寇型军阀”。对付孙权、刘备这两大“枭雄”,就有点力不从心,在赤壁还差一点就被烧得焦头烂额。当然,刘备反败为胜,并不仅仅因为有了诸葛亮;曹操事业受阻,也并非仅仅因为没了郭嘉。我们不可以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但郭嘉的去世,对于曹操确实是重大损失。因此,曹操败退赤壁时,曾仰天长叹,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郭嘉是军事天才。他“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总能随机应变,当机立断,而且神机妙算,出奇制胜。比方说,曹操三战吕布,士卒疲倦,准备撤军。郭嘉力主再战,而且断定再战必胜,结果吕布被擒。曹操征伐袁谭、袁尚,连战连克,诸将主张再战,郭嘉主张撤军,结果袁谭、袁尚兄弟祸起萧墙,曹操渔翁得利。曹操战袁绍,有人担心孙策趁机偷袭许都,郭嘉说来不了;曹操征乌丸,有人担心刘表趁机偷袭许都,郭嘉说不会来。结果呢?和郭嘉预料的完全一样。
郭嘉不但料事如神,而且敢于出险招,走钢丝。比如战官渡、征乌丸这两回,别人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按照常理,孙策和刘表肯定要趁火打劫,在曹操的背后插一刀子。偏偏郭嘉就敢断言不会,也偏偏曹操就敢听他的,冒此天大的风险。其实官渡之战这一回,是多少有些侥幸的;但征乌丸那一仗,则确实体现了郭嘉的军事天才。
NO.3荀攸
在曹操的众多谋士中,荀攸的地位仅次于荀彧,也是贡献最大的之一。他在辅佐曹操过程中,共奉献重大计谋12次,每次都能使曹军绝处逢生或出奇制胜,成为曹操行必求计的重要谋士。被曹操称为“谋主”。
PS:其实第二的应该是荀攸,他在曹操集团“2号谋士”的地位,是有明确记载的。但是为了平衡一下千千万万的郭嘉粉丝,把郭嘉放在了第二。两个人都是战术大师,也说不好谁更高明。荀攸的地位高,跟他出身名门望族有关;而且郭嘉早逝,发挥的空间较小。但是我个人比较喜欢荀攸,此人大智若愚,城府极深,不像郭嘉不拘小节,经常被人检举“行为不检点”(不治行检)。屈居第三,委屈荀公达了。
NO.4 贾诩
贾诩,据说是张良、陈平一类的人物,实际上也堪称三国时代一等一的奇才、怪才和鬼才。
实际上,贾诩可能是三国史上最聪明的人。三国时代的那些谋士和名人,很多人结局都不好。就说曹操这边的人吧,有的早夭(如郭嘉),有的反目(如毛玠),有的神秘去世(如荀彧),有的死于非命(如许攸),贾诩却安然无恙,寿终正寝。他为曹氏集团服务了两代人,在文帝曹丕朝官居太尉,七十七岁去世,谥曰肃侯,结局比许多人都好。
贾诩的聪明,明就明在他洞悉人性,总能看透对方的心思。知人者也自知。贾诩投降曹操以后,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知道像自己这样多谋善断的人,对任何君主都既是利用对象又是危险人物,何况还是个“叛徒”?因此为人处世都十分低调。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很少出谋划策,也不呼朋引类,就连为子女缔结婚姻也不攀付豪门(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尾巴夹得比谁都紧。贾诩真是聪明人。
NO.5 程昱
程昱生前位高权重,颇有威望,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在后世的心目中地位不高,远远没有郭嘉那么多的粉丝。
《三国演义》里,程昱曾于徐州用计迫降关羽;曹操鏖战河北时,程昱保举关羽以敌颜良,又于仓亭献“十面埋伏”之计破袁绍三十万大军,俱显其谋略过人。其后与刘备战,昱献计“挟亲赚徐庶”,使刘备失其羽翼。赤壁战时,程昱保持冷静,多番谏议曹操拒防火攻,又揭破黄盖粮船之伪,方免大寨遭受重创,操亦因此逃逸得及。后又于濡须口一役劝曹操班师,始终所见高明。其子程武复破蜀将赵云于凤鸣山,亦不失乃父之名。
但是,真实历史上,程昱并没有在徐州迫降关羽,关羽是无条件投降。这一战,曹操根本就没打,刘备远远望见曹操帅旗的时候,就丢下部众投靠袁谭去了。(可见《三国志·刘备传》)曹操鼎盛时期总其众不过三十万,袁绍鼎盛时期,也就是刚刚踏平公孙瓒不可一世的时候,步骑兵不过十数万,何来三十万之说?(可见《三国志·袁绍传》)
程昱是一个比较优秀和沉着的谋士,晚年却主动交出兵权。纵观一生,个人认为应该排在二荀令、陈群、贾诩之后,和刘晔、董昭、蒋济、满宠等人都属于曹魏的一线谋士。
最后,说一下郭嘉。
每次讨论曹操旗下的文臣武将的时候都要先“摆正”郭嘉,很多人都厌烦了。我也厌烦。
荀彧、陈群、荀攸、董昭、程昱,这些人是谋士,但不仅仅是谋士,他们都是为国家建设和百姓民生之生计做出过贡献的人。而郭嘉不擅长政治,只是战术天才。
易中天教授在评述五大谋士时,把郭嘉排在第四,不是没有道理的。战略和战术是有区别的,像诸葛亮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战略家,《隆中对》可谓远景筹划之典范,而战术不是诸葛亮所长。荀彧作为东汉晚期的杰出政治家和战略家,东汉政府的尚书令,在曹操南征北讨以及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都显示出了肱骨之力,无论是治国齐家平天下,亦或是人品之忠正,为官之清廉,荀彧样样都不输郭嘉。 用一位网友的话说“如是还看到郭嘉高高在上的评论,我真的要以布掩面,我都替郭嘉粉丝们羞于见人了。”
之所以把郭嘉勉强排在第二,主要是因为他的英年早逝(很多人也是因为同情这一点,才更加推崇他),假如郭嘉不死,今后会有多大贡献,谁也说不好。姑且算他如果活着,会大有作为好了。
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曹操是否一统天下,跟郭嘉的生死没有必然联系。曹操的失败是因为曹魏集团“寒族法家”的政权性质,不符合当时的历史进程,不是一两个人改变得了的。
PS:1楼是郭嘉的粉丝吧?怎么连郭嘉的字也弄错了?郭嘉字奉孝,“孝直”是法正的字。法正活着,于曹操有什么好处?
这五大谋士的排名,其实不大好编排,为什么呢?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水平再接近的武林高手,总可以通过比赛较量出输赢(除非是关公战秦琼);而同样优秀的文臣,却很难决定谁更胜一筹,因为没有公认的清晰明确的可以量化的评价标准。一个物理学家,一个化学家,你说谁更厉害?
因此,只能做一个大致的评判(而且肯定有人不同意):
1、荀彧
2、郭嘉
3、荀攸
4、贾诩
5、程昱
详述:
NO.1 荀彧
荀彧是曹操集团最重要的谋士,这个史学界是早就有公论的,没有异议的。
很多人心目中的NO.1 是郭嘉。这是由于《三国演义》等原因,郭嘉也被炒作成“曹操的首席谋士”,其实与历史相差甚远。下面评论一下荀彧和郭嘉。
1、能力的对比
荀彧是非常优秀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是“曹魏的诸葛亮”。事实上,荀彧与诸葛亮,是非常非常相似的两个人,这里不做详述。
郭嘉则是军事天才,或者说是“战术家”更恰当一些;他似乎没有提出过荀彧、毛玠那样系统的政治纲领和战略规划。但是他智谋深沉,奇计应变,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成功建议。
应该说,他们两个人是两种天才。荀彧从小就被人认为有王佐之才,用古人的话说,他是“萧何、曹参”(政治家);郭嘉、贾诩则是“张良、陈平”(谋士)。
但是,荀彧的智慧谋略也是一流的。在曹操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每到关键时刻都是荀彧帮助曹操出谋划策、克敌制胜,一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表,使用的还是荀彧的战略部署。
荀彧既有谋略又懂施政,郭嘉只能出谋划策,从这个角度来看,荀彧略胜一筹。
2、地位上,荀彧直到去世前,都是曹魏集团的“首席幕僚长”。相当于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
郭嘉也非常被曹操信任,但是郭嘉出仕,军祭酒始,军祭酒终,十一年五品,地位与荀彧不能相提并论。郭嘉的地位大致相当于庞统、法正。(这也是陈寿的结论)这样一比,楼主应该明白了吧?刘备宠信庞统、法正,但是更要倚靠诸葛亮。谁的地位更高?
有人说“在那个时代更看重的是战争,所以郭嘉所擅长的军事谋略会更重一点”。实在遗憾,这是一个缺乏政治军事常识的说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的母体是政治。战争的目的无一不是政治的目的。政治上失败,战争是不可能胜利的。这样的人,建议去读一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或者司马辽太郎的《关原之战》。
NO.2郭嘉
郭嘉为曹操集团服务一共只有十一年,而且职务不过军师祭酒(参谋)。短短十一年,郭嘉却留下了辉煌的业绩。郭嘉在曹操军中时,曹操可谓凯歌高唱捷报频传,成功地统一了北方。郭嘉一去世,曹操的军事成就便显得乏善可陈。用周泽雄先生的话说,也就对付了马腾、韩遂几个“草寇型军阀”。对付孙权、刘备这两大“枭雄”,就有点力不从心,在赤壁还差一点就被烧得焦头烂额。当然,刘备反败为胜,并不仅仅因为有了诸葛亮;曹操事业受阻,也并非仅仅因为没了郭嘉。我们不可以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但郭嘉的去世,对于曹操确实是重大损失。因此,曹操败退赤壁时,曾仰天长叹,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郭嘉是军事天才。他“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总能随机应变,当机立断,而且神机妙算,出奇制胜。比方说,曹操三战吕布,士卒疲倦,准备撤军。郭嘉力主再战,而且断定再战必胜,结果吕布被擒。曹操征伐袁谭、袁尚,连战连克,诸将主张再战,郭嘉主张撤军,结果袁谭、袁尚兄弟祸起萧墙,曹操渔翁得利。曹操战袁绍,有人担心孙策趁机偷袭许都,郭嘉说来不了;曹操征乌丸,有人担心刘表趁机偷袭许都,郭嘉说不会来。结果呢?和郭嘉预料的完全一样。
郭嘉不但料事如神,而且敢于出险招,走钢丝。比如战官渡、征乌丸这两回,别人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按照常理,孙策和刘表肯定要趁火打劫,在曹操的背后插一刀子。偏偏郭嘉就敢断言不会,也偏偏曹操就敢听他的,冒此天大的风险。其实官渡之战这一回,是多少有些侥幸的;但征乌丸那一仗,则确实体现了郭嘉的军事天才。
NO.3荀攸
在曹操的众多谋士中,荀攸的地位仅次于荀彧,也是贡献最大的之一。他在辅佐曹操过程中,共奉献重大计谋12次,每次都能使曹军绝处逢生或出奇制胜,成为曹操行必求计的重要谋士。被曹操称为“谋主”。
PS:其实第二的应该是荀攸,他在曹操集团“2号谋士”的地位,是有明确记载的。但是为了平衡一下千千万万的郭嘉粉丝,把郭嘉放在了第二。两个人都是战术大师,也说不好谁更高明。荀攸的地位高,跟他出身名门望族有关;而且郭嘉早逝,发挥的空间较小。但是我个人比较喜欢荀攸,此人大智若愚,城府极深,不像郭嘉不拘小节,经常被人检举“行为不检点”(不治行检)。屈居第三,委屈荀公达了。
NO.4 贾诩
贾诩,据说是张良、陈平一类的人物,实际上也堪称三国时代一等一的奇才、怪才和鬼才。
实际上,贾诩可能是三国史上最聪明的人。三国时代的那些谋士和名人,很多人结局都不好。就说曹操这边的人吧,有的早夭(如郭嘉),有的反目(如毛玠),有的神秘去世(如荀彧),有的死于非命(如许攸),贾诩却安然无恙,寿终正寝。他为曹氏集团服务了两代人,在文帝曹丕朝官居太尉,七十七岁去世,谥曰肃侯,结局比许多人都好。
贾诩的聪明,明就明在他洞悉人性,总能看透对方的心思。知人者也自知。贾诩投降曹操以后,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知道像自己这样多谋善断的人,对任何君主都既是利用对象又是危险人物,何况还是个“叛徒”?因此为人处世都十分低调。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很少出谋划策,也不呼朋引类,就连为子女缔结婚姻也不攀付豪门(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尾巴夹得比谁都紧。贾诩真是聪明人。
NO.5 程昱
程昱生前位高权重,颇有威望,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在后世的心目中地位不高,远远没有郭嘉那么多的粉丝。
《三国演义》里,程昱曾于徐州用计迫降关羽;曹操鏖战河北时,程昱保举关羽以敌颜良,又于仓亭献“十面埋伏”之计破袁绍三十万大军,俱显其谋略过人。其后与刘备战,昱献计“挟亲赚徐庶”,使刘备失其羽翼。赤壁战时,程昱保持冷静,多番谏议曹操拒防火攻,又揭破黄盖粮船之伪,方免大寨遭受重创,操亦因此逃逸得及。后又于濡须口一役劝曹操班师,始终所见高明。其子程武复破蜀将赵云于凤鸣山,亦不失乃父之名。
但是,真实历史上,程昱并没有在徐州迫降关羽,关羽是无条件投降。这一战,曹操根本就没打,刘备远远望见曹操帅旗的时候,就丢下部众投靠袁谭去了。(可见《三国志·刘备传》)曹操鼎盛时期总其众不过三十万,袁绍鼎盛时期,也就是刚刚踏平公孙瓒不可一世的时候,步骑兵不过十数万,何来三十万之说?(可见《三国志·袁绍传》)
程昱是一个比较优秀和沉着的谋士,晚年却主动交出兵权。纵观一生,个人认为应该排在二荀令、陈群、贾诩之后,和刘晔、董昭、蒋济、满宠等人都属于曹魏的一线谋士。
最后,说一下郭嘉。
每次讨论曹操旗下的文臣武将的时候都要先“摆正”郭嘉,很多人都厌烦了。我也厌烦。
荀彧、陈群、荀攸、董昭、程昱,这些人是谋士,但不仅仅是谋士,他们都是为国家建设和百姓民生之生计做出过贡献的人。而郭嘉不擅长政治,只是战术天才。
易中天教授在评述五大谋士时,把郭嘉排在第四,不是没有道理的。战略和战术是有区别的,像诸葛亮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战略家,《隆中对》可谓远景筹划之典范,而战术不是诸葛亮所长。荀彧作为东汉晚期的杰出政治家和战略家,东汉政府的尚书令,在曹操南征北讨以及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都显示出了肱骨之力,无论是治国齐家平天下,亦或是人品之忠正,为官之清廉,荀彧样样都不输郭嘉。 用一位网友的话说“如是还看到郭嘉高高在上的评论,我真的要以布掩面,我都替郭嘉粉丝们羞于见人了。”
之所以把郭嘉勉强排在第二,主要是因为他的英年早逝(很多人也是因为同情这一点,才更加推崇他),假如郭嘉不死,今后会有多大贡献,谁也说不好。姑且算他如果活着,会大有作为好了。
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曹操是否一统天下,跟郭嘉的生死没有必然联系。曹操的失败是因为曹魏集团“寒族法家”的政权性质,不符合当时的历史进程,不是一两个人改变得了的。
PS:1楼是郭嘉的粉丝吧?怎么连郭嘉的字也弄错了?郭嘉字奉孝,“孝直”是法正的字。法正活着,于曹操有什么好处?
2011-04-19
展开全部
1郭嘉
2荀彧
3贾诩
4程昱
5荀攸
2荀彧
3贾诩
4程昱
5荀攸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拜托,曹操的谋士远不止五个。。。第一当属郭嘉,孝直不死,曹操早已一统天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还是郭嘉最牛吧··曹操就一次没有听郭嘉的话·结果就后悔了···那就是他放走了刘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