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不同类型的病句(急~~~~)
展开全部
常见的病句类型
(一)常见的病句类型
1 语序不当
(1) 名词修饰语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下面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的例子:
① 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
② 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表性质的"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
③ 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
下面是定语误放状语位置的例子:
①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一连串"应修饰"事情")
② 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广?quot;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
下面是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的例子:
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
(2) 动词修饰语
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
① 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
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看下面的例子:
①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上一世纪"应放在"这
片神奇的土地上"前)
② 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
③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进行研究。?quot;对兰花"应放"进行"前)
④国有15个洲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与白人"应修饰"平等")
⑤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广泛"应修饰"交换")
⑥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陆续"应修饰"有")
(3) 关联词语的位置
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
①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后面)
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2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 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①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③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2) 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①纪念三八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而不是"到来"。)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④ 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而是"改正"。)
(3)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4)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③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5) 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如: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
3、 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如:①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得到"的主语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
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2)缺谓语
例如:①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
②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加强"的?"建立与加强工作"又讲不通,在"建立"前少个谓语"完成"。)
(4) 缺宾语
例如: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赘余
(1)堆砌
例如: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quot;环境"应删去。)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掌握"应删去。)
(2)重复
例如: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可有可无
例如: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应删去"离现在"。)
(5) 应删去"的"字
例如: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的稳定了。(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②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历代"和"动乱"中间也可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就不必加"的"。)
4 、结构混乱
这是一个很大的类句,这里谈的是不能用"主语""宾语"等来归类的情形。这里最常见的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纠缠不清,有以下类型: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如: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今……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段丝连
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他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例如: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如:①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反客为主
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例如:①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交待。应该把末一分句该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②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
(5)结构含混
这样的句子可以有两种看法。
例如: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可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作"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5 、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如: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指代不明)
(2)有歧义
例如:①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
②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把"逐日"改为"都有"。)
③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④ 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不如把"一种"提到头上。)
6 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quot;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
下面是一些逻辑上的有问题的类型。
(1)自相矛盾
例如:①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
(2)范围不清
例如: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②他们一面拼命的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的向上爬,但是终于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
例如:①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呢?)
②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4)主客倒置
例如: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
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7、句式杂糅
(1)两句混杂
两句混杂的特点是,既用这种说法,又用那种说法:如:
⑥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地高利贷剥削人民。
⑦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句⑥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地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人民”两种说法混杂在一起。
句⑦是“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是自信心不够”和“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两句的杂糅。
(2)前后牵连
前后牵连的特点是,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如:
⑧当上级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⑨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句⑧把“大家有……感觉”和“(这种)既光荣又愉快……是颇难形容的”糅到一起。可以把“有”改为“的”,也可以把“颇难形容的”移到“有”后,去掉“是”。
句⑨或者保留前半部分,改为“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向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或者保留后半部分,改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下面再列举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
本着……为原则 :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以……即可 :以……为宜;……即可
是为了……为目的的 :以……为目的的; 是为了……
对于……问题上 :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由于……下 :由于……;在……下
原因是……造成的 :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经过……下: 经过……;在……下
是出于……决定的 :是出于……; 是由……决定的
借口……为名 :借口……;以……为名
是因为……的原因 :是因为……;……是原因
有……组成 :有……;由……组成
靠的是……取得的 :靠的是……;是……取得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围绕以……为中心: 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大多以……为主 :大多是……;以……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
是由于……的结果 :是由于……;是……的结果
8、前面有一正一反而后面仅有正面的句子一向被认为病句,并把病因归为“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
实际上,这种句子并非全是病句。例如:
1、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正)
2、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误)
3、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程。(正)
4、“IT”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误)
例(1)句的前半句为一正一反,后半句虽没有与之搭配的一正一反的词,但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即“工程质量”有好坏,这样前后就可以搭配起来:认真负责,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就差。例(2)句中的后半部只涉及到正面,且不能作相反的理解,因此为病句,应修改为“关系到社会是否安定团结”。例(3)句中的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因为“进程”有快有慢;解放思想,进程就快;反之,则慢。因此,此句为正确的句子。例(4)句后半句中的“高水平”为正面,不能作相反的理解,为病句。如改正,则需在“在于”之后加上“能否”,并删去“要”这一表示正面的词,使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
这类容易正误相混的句子举不胜举,例如:
5、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误)
6、体育成绩好坏,竟取决于某些裁判的判决。(正)
7、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件。(误)
例(5)句中的“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例(6)句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因为不公正取决于裁判的好恶:他喜欢的或有贿赂的,成绩就好,反之,成绩就差。因此,这类句子为正句。例(7)句前面是“好坏”关涉两方面,后面只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在“三好生”前加上“能否成为”。
从上面的例子可看出,要判断这些句子是否正确,关键是看后一句子,如后面只涉及到正面的为病句,而后面可作正反理解的则为正确的句子。那么,怎样判断后半句能作正反理解呢?主要看后半句的动宾搭配或看做为宾语的名词能否正反理解。例如:
8、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误)
9、环境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正)
10、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11、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误)
12、有无灵感思维,取决于知识积累的状况。(正)
例(8)前半句关涉两面性,后半句中的“关键”一词,是一面性的,前后不致,为病句。 例(9)句“影响心情”这一动宾要作正反理解,因为心情有好有坏,可由好变坏,也可由坏变好。因此可与前面一正一反词“环境、好坏”相搭配。例(10)句前面是“多寡”“高低”关涉两面,而后面只兼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将“能”改为“能否”,“有”改为“有没有”。 例(11)“白眼”和“青睐”批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而例(12)后半句“知识积累的状况”本身就包含多少、深浅等一正一反的内容,无需强加上反面的意思,如此自然可与前面的一正一反的词“有无”相搭配。
总之,“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的所谓“病句”不全是病句,关键要看后面的字词本身是否包含正反两方面的意思。有,是正确的句子;无,才是病句。
(一)常见的病句类型
1 语序不当
(1) 名词修饰语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下面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的例子:
① 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
② 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表性质的"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
③ 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
下面是定语误放状语位置的例子:
①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一连串"应修饰"事情")
② 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广?quot;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
下面是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的例子:
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
(2) 动词修饰语
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
① 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
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看下面的例子:
①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上一世纪"应放在"这
片神奇的土地上"前)
② 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
③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进行研究。?quot;对兰花"应放"进行"前)
④国有15个洲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与白人"应修饰"平等")
⑤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广泛"应修饰"交换")
⑥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陆续"应修饰"有")
(3) 关联词语的位置
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
①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后面)
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2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 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①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③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2) 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①纪念三八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而不是"到来"。)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④ 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而是"改正"。)
(3)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4)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③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5) 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如: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
3、 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如:①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得到"的主语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
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2)缺谓语
例如:①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
②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加强"的?"建立与加强工作"又讲不通,在"建立"前少个谓语"完成"。)
(4) 缺宾语
例如: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赘余
(1)堆砌
例如: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quot;环境"应删去。)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掌握"应删去。)
(2)重复
例如: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可有可无
例如: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应删去"离现在"。)
(5) 应删去"的"字
例如: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的稳定了。(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②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历代"和"动乱"中间也可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就不必加"的"。)
4 、结构混乱
这是一个很大的类句,这里谈的是不能用"主语""宾语"等来归类的情形。这里最常见的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纠缠不清,有以下类型: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如: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今……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段丝连
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他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例如: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如:①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反客为主
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例如:①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交待。应该把末一分句该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②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
(5)结构含混
这样的句子可以有两种看法。
例如: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可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作"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5 、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如: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指代不明)
(2)有歧义
例如:①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
②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把"逐日"改为"都有"。)
③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④ 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不如把"一种"提到头上。)
6 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quot;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
下面是一些逻辑上的有问题的类型。
(1)自相矛盾
例如:①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
(2)范围不清
例如: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②他们一面拼命的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的向上爬,但是终于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
例如:①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呢?)
②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4)主客倒置
例如: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
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7、句式杂糅
(1)两句混杂
两句混杂的特点是,既用这种说法,又用那种说法:如:
⑥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地高利贷剥削人民。
⑦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句⑥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地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人民”两种说法混杂在一起。
句⑦是“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是自信心不够”和“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两句的杂糅。
(2)前后牵连
前后牵连的特点是,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如:
⑧当上级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⑨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句⑧把“大家有……感觉”和“(这种)既光荣又愉快……是颇难形容的”糅到一起。可以把“有”改为“的”,也可以把“颇难形容的”移到“有”后,去掉“是”。
句⑨或者保留前半部分,改为“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向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或者保留后半部分,改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下面再列举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
本着……为原则 :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以……即可 :以……为宜;……即可
是为了……为目的的 :以……为目的的; 是为了……
对于……问题上 :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由于……下 :由于……;在……下
原因是……造成的 :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经过……下: 经过……;在……下
是出于……决定的 :是出于……; 是由……决定的
借口……为名 :借口……;以……为名
是因为……的原因 :是因为……;……是原因
有……组成 :有……;由……组成
靠的是……取得的 :靠的是……;是……取得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围绕以……为中心: 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大多以……为主 :大多是……;以……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
是由于……的结果 :是由于……;是……的结果
8、前面有一正一反而后面仅有正面的句子一向被认为病句,并把病因归为“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
实际上,这种句子并非全是病句。例如:
1、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正)
2、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误)
3、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程。(正)
4、“IT”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误)
例(1)句的前半句为一正一反,后半句虽没有与之搭配的一正一反的词,但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即“工程质量”有好坏,这样前后就可以搭配起来:认真负责,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就差。例(2)句中的后半部只涉及到正面,且不能作相反的理解,因此为病句,应修改为“关系到社会是否安定团结”。例(3)句中的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因为“进程”有快有慢;解放思想,进程就快;反之,则慢。因此,此句为正确的句子。例(4)句后半句中的“高水平”为正面,不能作相反的理解,为病句。如改正,则需在“在于”之后加上“能否”,并删去“要”这一表示正面的词,使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
这类容易正误相混的句子举不胜举,例如:
5、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误)
6、体育成绩好坏,竟取决于某些裁判的判决。(正)
7、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件。(误)
例(5)句中的“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例(6)句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因为不公正取决于裁判的好恶:他喜欢的或有贿赂的,成绩就好,反之,成绩就差。因此,这类句子为正句。例(7)句前面是“好坏”关涉两方面,后面只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在“三好生”前加上“能否成为”。
从上面的例子可看出,要判断这些句子是否正确,关键是看后一句子,如后面只涉及到正面的为病句,而后面可作正反理解的则为正确的句子。那么,怎样判断后半句能作正反理解呢?主要看后半句的动宾搭配或看做为宾语的名词能否正反理解。例如:
8、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误)
9、环境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正)
10、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11、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误)
12、有无灵感思维,取决于知识积累的状况。(正)
例(8)前半句关涉两面性,后半句中的“关键”一词,是一面性的,前后不致,为病句。 例(9)句“影响心情”这一动宾要作正反理解,因为心情有好有坏,可由好变坏,也可由坏变好。因此可与前面一正一反词“环境、好坏”相搭配。例(10)句前面是“多寡”“高低”关涉两面,而后面只兼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将“能”改为“能否”,“有”改为“有没有”。 例(11)“白眼”和“青睐”批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而例(12)后半句“知识积累的状况”本身就包含多少、深浅等一正一反的内容,无需强加上反面的意思,如此自然可与前面的一正一反的词“有无”相搭配。
总之,“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的所谓“病句”不全是病句,关键要看后面的字词本身是否包含正反两方面的意思。有,是正确的句子;无,才是病句。
展开全部
一. 语序不当
1.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1。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山东卷6B)
句中主语“高校学生的培养”与后面后谓语搭配不当,原因是主语中心语“学生”和定语“高校培养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
2.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一般顺序: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 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带有“的”的短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
例2。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江西卷6A)
句中定语“好多种”位置不当,应放在“东西”的前面。
例3.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广东卷4A)
句中定语“180多家”的位置不当,应放“单位”前面。
3.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一般顺序为: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表时间或处所的 表范围的 表情态或程度的 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4.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全国卷Ⅰ3A)
句中“已经”与“累计”应该换位置。
例5.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湖南卷5D)
语序不当。介词“被”的位置不当,应放在“通过”的前面。
4.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6.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广东卷4D)
句中“又”承前面的主语“小刀”,就应该放在“肉烧熟了”之前,可改为“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又可以在肉烧熟了后用它作餐具。”
5.主客颠倒
例7.强调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北京卷5D)
递进关系的复句,顺序颠倒了。应改为“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8。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
富饶的河西走廓。(山东卷6A)
主语“歌声”与谓语部分搭配不当,改为“歌”。
2. 动宾搭配不当
例9。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宣泄自己的不满。(全国卷Ⅲ4D)
“羞辱”与“自己的不满”不能搭配。应改为“羞辱厂家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例10.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旷世奇观。(北京卷5A)
动词“造就”和宾语“奇观”搭配不当,应把“造就”改为“形成”。
例11.哺乳期妇女如果仅仅依*服用补品中的含碘量,就有可能缺碘,若不及时添加含碘食品,则有可能导致婴儿脑神经损伤或智力低下。(浙江卷5A)
动词“服用”和宾语“含碘量”搭配不当。可改为“服用含碘的补品”。
例12.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广东卷4B)
“具有…生态环境”是动宾结构,不能充当“已经不多了”的主语,可把“具有”去掉。
3. 宾搭配不当
例13.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全国卷Ⅲ4B)
主语“李明德”和宾语“单位”搭配不当。把第一个“单位”改为个人,第二个“单位”去掉。或者前面改为“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时所带的部队”
例14.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江西卷6D)
主语“乒乓球馆”和宾语“团体”搭配不当,把“团体”改成“机构”或者“单位”。
例15.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天津卷4D)
主语“幸福”和宾语“评价” 搭配不当。删去“和评价”。
4.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16.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
有重大的意义。(全国卷Ⅰ3C)
能否”与“具有重大的意义”前后不对应,应去掉“能否”。
例17.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山东卷6D)
“抓不抓”是两面,“后继有人”是一面,应去掉“抓不抓”。
例18.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浙江卷5C)
“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两方面,与“国家富强”一方面搭配不当。去掉“与否”。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例19.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势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 。(湖北卷5B)
看似复句,实际上是单句,致使缺主语,应改为“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势血的人,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
例20.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浙江卷5B)
误用介词结构“在…中”,使句子缺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
四.结构混乱
主要是句式杂糅
例21.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全国卷Ⅲ4C)
如果用假设关系,就应去掉“时”。或者把“如果”改成“当”。
例22.该报指出,这次会晤的主要意义,在于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多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北京卷5B)
句中“这次会晤的主要意义,在于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和“多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是两句话,不能用同一主语,
五.表意不明
1. 指代不明
例23.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湖北卷5D)
表意不明,人称代词“她”指代不明,是“三妹”,还是“葛姐”,还是另外的人?把第一个“她”改为“自己”,第二个“她”去掉。
例24.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全国卷Ⅱ4B)
“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清楚,应改为“我”。
2.交代不清(费解)
例25.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湖北卷5A)
应改为“便向《人间指南》编辑部投诉”。
3.歧义
例26.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天津卷4C)
“晚上来的人”有歧义,是“晚上上来的人”呢,还是“迟上来的人”?
由结构划分不同引起的
例27.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全国卷Ⅱ4C)
“很高兴”的主语不明确,是“祁爱群”还是“援藏干部”,不清楚。可改为“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祁爱群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由层次划分不同引起的
例28.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江苏卷4B)
“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有歧义,既可理解为“我和你一起去”,也可理解为“老师和你一起去”。
由语义不明引起的
例29.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全国卷Ⅰ4C)
“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是“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还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不明确。
例30.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全国卷Ⅱ4D)
“因患病住院”的主语不明确。可改为“患病住院的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有到场领奖”。
六.不合逻辑
1.使用概念的病句
例31.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江西卷6B)
不是“戴上伪科学的面具”,而应该是“戴上科学的面具”。
种属概念并列不当
例32.“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江苏卷4C)
“教师的角色”与“传统的‘满堂灌’”不一致,可改为“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
例33.市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全国卷Ⅰ3B)
“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两者不能并列,可去掉“床上用品”。
分类标准不一
偷换概念
2.使用判断的病句
否定不当
例3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天津卷4A)
应改为“一是勇气,二是谋略”。
例35.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江苏卷4D)
搭配不当或不合逻辑。应改为“怎样才能使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或者“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另外,今年的福建试卷将病句选择题改成了修改病句题,主要是词语的搭配不当。(括号中为应改成或添加的内容)。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邰丽华领舞,21名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让观众惊叹不已。在精湛(应改为“绚丽”)的舞台灯光与(美丽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演员们绘声绘色(改为“精妙绝伦”)的表演,使台下数千观众如嫉如醉。这些聋哑人不仅以优美的舞姿,更以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人生追求深深地震撼了人们。
重庆试卷也换成了改错题。
重庆22题:下面两段话中各有两处错误,请将修改后的两段话写在答题卡上。
(1)重庆工艺美术的真正兴盛(时期)是明末清初。明末清初,重庆的(应调到后面)桃花刺绣迅速崛起,(重庆)与成都一道成为蜀绣的重要产地。
搭配不当。“真正兴盛”与“明末清初”不搭配。是“重庆”与“成都一道成为蜀绣的重要产地”,不是“桃花刺绣”与成都。
(2)“科技下乡”的热潮(改为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县“科技下乡”小分队来到桃花乡,大约半个小时左右,近千份科技信息资料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热潮”与“受到……欢迎”不搭配,把“热潮”改为“活动”、“大约”和“左右”重复,去掉一个。
广东卷除了一道病句选择题外,还有一道改错题,
广东23题,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1)(2)题:
①今天是大熊猫过生日,②几个好朋友来到他家为他庆贺。③当大熊猫吹灭生日蜡烛后,④朋友们问他刚才许了什么愿。⑤“从我懂事时起,就有两个最大的愿望”。⑥大熊猫轻声回答道:⑦“一个是把我的黑眼圈儿能治好,⑧还有一个是照张彩色照片”。
①搭配不当。改为“今天是大熊猫的生日”。
⑤语序不当,改为“我从懂事时起”。
⑥冒号改逗号
⑦成分赘余,删掉“能”。
1.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1。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山东卷6B)
句中主语“高校学生的培养”与后面后谓语搭配不当,原因是主语中心语“学生”和定语“高校培养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
2.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一般顺序: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 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带有“的”的短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
例2。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江西卷6A)
句中定语“好多种”位置不当,应放在“东西”的前面。
例3.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广东卷4A)
句中定语“180多家”的位置不当,应放“单位”前面。
3.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一般顺序为: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表时间或处所的 表范围的 表情态或程度的 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4.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全国卷Ⅰ3A)
句中“已经”与“累计”应该换位置。
例5.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湖南卷5D)
语序不当。介词“被”的位置不当,应放在“通过”的前面。
4.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6.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广东卷4D)
句中“又”承前面的主语“小刀”,就应该放在“肉烧熟了”之前,可改为“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又可以在肉烧熟了后用它作餐具。”
5.主客颠倒
例7.强调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北京卷5D)
递进关系的复句,顺序颠倒了。应改为“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8。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
富饶的河西走廓。(山东卷6A)
主语“歌声”与谓语部分搭配不当,改为“歌”。
2. 动宾搭配不当
例9。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宣泄自己的不满。(全国卷Ⅲ4D)
“羞辱”与“自己的不满”不能搭配。应改为“羞辱厂家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例10.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旷世奇观。(北京卷5A)
动词“造就”和宾语“奇观”搭配不当,应把“造就”改为“形成”。
例11.哺乳期妇女如果仅仅依*服用补品中的含碘量,就有可能缺碘,若不及时添加含碘食品,则有可能导致婴儿脑神经损伤或智力低下。(浙江卷5A)
动词“服用”和宾语“含碘量”搭配不当。可改为“服用含碘的补品”。
例12.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广东卷4B)
“具有…生态环境”是动宾结构,不能充当“已经不多了”的主语,可把“具有”去掉。
3. 宾搭配不当
例13.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全国卷Ⅲ4B)
主语“李明德”和宾语“单位”搭配不当。把第一个“单位”改为个人,第二个“单位”去掉。或者前面改为“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时所带的部队”
例14.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江西卷6D)
主语“乒乓球馆”和宾语“团体”搭配不当,把“团体”改成“机构”或者“单位”。
例15.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天津卷4D)
主语“幸福”和宾语“评价” 搭配不当。删去“和评价”。
4.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16.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
有重大的意义。(全国卷Ⅰ3C)
能否”与“具有重大的意义”前后不对应,应去掉“能否”。
例17.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山东卷6D)
“抓不抓”是两面,“后继有人”是一面,应去掉“抓不抓”。
例18.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浙江卷5C)
“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两方面,与“国家富强”一方面搭配不当。去掉“与否”。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例19.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势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 。(湖北卷5B)
看似复句,实际上是单句,致使缺主语,应改为“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势血的人,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
例20.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浙江卷5B)
误用介词结构“在…中”,使句子缺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
四.结构混乱
主要是句式杂糅
例21.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全国卷Ⅲ4C)
如果用假设关系,就应去掉“时”。或者把“如果”改成“当”。
例22.该报指出,这次会晤的主要意义,在于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多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北京卷5B)
句中“这次会晤的主要意义,在于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和“多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是两句话,不能用同一主语,
五.表意不明
1. 指代不明
例23.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湖北卷5D)
表意不明,人称代词“她”指代不明,是“三妹”,还是“葛姐”,还是另外的人?把第一个“她”改为“自己”,第二个“她”去掉。
例24.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全国卷Ⅱ4B)
“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清楚,应改为“我”。
2.交代不清(费解)
例25.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湖北卷5A)
应改为“便向《人间指南》编辑部投诉”。
3.歧义
例26.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天津卷4C)
“晚上来的人”有歧义,是“晚上上来的人”呢,还是“迟上来的人”?
由结构划分不同引起的
例27.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全国卷Ⅱ4C)
“很高兴”的主语不明确,是“祁爱群”还是“援藏干部”,不清楚。可改为“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祁爱群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由层次划分不同引起的
例28.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江苏卷4B)
“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有歧义,既可理解为“我和你一起去”,也可理解为“老师和你一起去”。
由语义不明引起的
例29.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全国卷Ⅰ4C)
“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是“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还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不明确。
例30.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全国卷Ⅱ4D)
“因患病住院”的主语不明确。可改为“患病住院的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有到场领奖”。
六.不合逻辑
1.使用概念的病句
例31.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江西卷6B)
不是“戴上伪科学的面具”,而应该是“戴上科学的面具”。
种属概念并列不当
例32.“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江苏卷4C)
“教师的角色”与“传统的‘满堂灌’”不一致,可改为“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
例33.市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全国卷Ⅰ3B)
“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两者不能并列,可去掉“床上用品”。
分类标准不一
偷换概念
2.使用判断的病句
否定不当
例3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天津卷4A)
应改为“一是勇气,二是谋略”。
例35.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江苏卷4D)
搭配不当或不合逻辑。应改为“怎样才能使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或者“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另外,今年的福建试卷将病句选择题改成了修改病句题,主要是词语的搭配不当。(括号中为应改成或添加的内容)。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邰丽华领舞,21名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让观众惊叹不已。在精湛(应改为“绚丽”)的舞台灯光与(美丽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演员们绘声绘色(改为“精妙绝伦”)的表演,使台下数千观众如嫉如醉。这些聋哑人不仅以优美的舞姿,更以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人生追求深深地震撼了人们。
重庆试卷也换成了改错题。
重庆22题:下面两段话中各有两处错误,请将修改后的两段话写在答题卡上。
(1)重庆工艺美术的真正兴盛(时期)是明末清初。明末清初,重庆的(应调到后面)桃花刺绣迅速崛起,(重庆)与成都一道成为蜀绣的重要产地。
搭配不当。“真正兴盛”与“明末清初”不搭配。是“重庆”与“成都一道成为蜀绣的重要产地”,不是“桃花刺绣”与成都。
(2)“科技下乡”的热潮(改为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县“科技下乡”小分队来到桃花乡,大约半个小时左右,近千份科技信息资料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热潮”与“受到……欢迎”不搭配,把“热潮”改为“活动”、“大约”和“左右”重复,去掉一个。
广东卷除了一道病句选择题外,还有一道改错题,
广东23题,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1)(2)题:
①今天是大熊猫过生日,②几个好朋友来到他家为他庆贺。③当大熊猫吹灭生日蜡烛后,④朋友们问他刚才许了什么愿。⑤“从我懂事时起,就有两个最大的愿望”。⑥大熊猫轻声回答道:⑦“一个是把我的黑眼圈儿能治好,⑧还有一个是照张彩色照片”。
①搭配不当。改为“今天是大熊猫的生日”。
⑤语序不当,改为“我从懂事时起”。
⑥冒号改逗号
⑦成分赘余,删掉“能”。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190462.html?fr=qrl3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