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三个古人尊师重道的故事
尊师重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授人以“德”、“才”,教人做人之道、以及学业、技能和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使其一生受益,因此古训中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古人非常注重品行修养,学师德,谢师恩,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以下为其中的几个。
第一个故事是文王、武王师从姜子牙
商朝末年时,西部诸侯国中最长的周文王以德化民,推行仁政,深明要治理好国家就要任用贤德之人。他思贤若渴,听说姜子牙道德高尚、学识渊博、是当世大贤,就选定吉期,斋戒熏香沐浴,极其诚挚的亲自率众到磻溪去请姜子牙。谈话中,文王看姜子牙胸怀博大,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安民之志,便高兴的说:“我祖父在世时曾对我说:‘ 将来一定会有位圣人来到周,帮你把周兴盛起来。’您就是我祖父说的圣人啊。”说罢就请姜子牙与他同车而归。文王拜姜子牙为丞相,请他当自己的老师,向他请教治国安民的方略,从此西周更加强盛起来。文王临终前把儿子武王托付给姜子牙,文王嘱咐武王说:“以父事丞相,早晚听训指教。可请丞相坐而拜之。”武王于是尊姜子牙为相父,又尊为“师尚父”。姜子牙不负众望,励精图治,辅佐武王伐纣,一统天下,为后世开辟了治国兴邦之正道。
第二个故事是子贡维护师道尊严
春秋时,孔子的学生子贡,聪颖好学,克己自律,对老师毕恭毕敬。不仅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坚定的捍卫者。他视师志为己志,弘扬道德仁政思想,时时处处维护着老师的尊严和声誉。陈子禽问子贡说:“孔子的学问是从哪儿得来的?他周游列国,了解了各国的政事,是请求人家告诉的,还是人家主动说的呢?”子贡说:“文王、武王的仁义之道流传在世间,贤能的人知道它的内涵,缺少贤能的人只知它的皮毛,道义公理无处不在,夫子在哪里不能学习呢!夫子打听消息的方式也和一般人不一样,他是凭着温和、善良、恭谨、俭朴、谦让的美德得来的。”齐景公向子贡询问孔子的贤能时,子贡马上回答说:“夫子圣人也,岂直贤哉。”鲁国大夫叔孙武叔毁谤孔子,子贡义正词严的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夫子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夫子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子贡这样做是源于他对孔子的敬佩和对其学说主张的深刻理解,源于他认定追求真理和维护道德是正义的事情。
第三个故事是岳飞念念不忘师恩
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无钱上学。但他非常好学,常在私塾窗外听课,无钱买纸笔,就以树枝为笔,大地为纸。私塾老师周侗很喜欢这个勤学的孩子,就免费收岳飞为学生,教育他如何做人,帮助他树立保国安民、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每逢单日习文,双日习武。还教会他射箭绝技,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岳飞不负师教,勤学苦练,文武双全。后来他率军收复失地,屡建奇功,成为令金兵闻风丧胆的一代英豪。周侗去世后,岳飞披麻衣,驾灵车,执孝子之礼,以父礼安葬他。且在朔望(初一、十五)之日,无论在外行军打仗,还是驻扎营中他都要祭拜自己的恩师,每次痛哭之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重的“神臂弓”,射出三枝箭。岳飞说:“老师教我立身处世精忠报国的道理,还把他一生摸索的箭法和武艺都传授给我,师恩是我一生都不能忘怀的。”
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人不敬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自古之先哲圣贤以身作则,虚怀若谷,其尊师重道的风范堪为后世楷模,令后人学习和景仰。
尊师重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授人以“德”、“才”,教人做人之道、以及学业、技能和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使其一生受益,因此古训中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古人非常注重品行修养,学师德,谢师恩,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以下为其中的几个。
第一个故事是文王、武王师从姜子牙
商朝末年时,西部诸侯国中最长的周文王以德化民,推行仁政,深明要治理好国家就要任用贤德之人。他思贤若渴,听说姜子牙道德高尚、学识渊博、是当世大贤,就选定吉期,斋戒熏香沐浴,极其诚挚的亲自率众到磻溪去请姜子牙。谈话中,文王看姜子牙胸怀博大,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安民之志,便高兴的说:“我祖父在世时曾对我说:‘ 将来一定会有位圣人来到周,帮你把周兴盛起来。’您就是我祖父说的圣人啊。”说罢就请姜子牙与他同车而归。文王拜姜子牙为丞相,请他当自己的老师,向他请教治国安民的方略,从此西周更加强盛起来。文王临终前把儿子武王托付给姜子牙,文王嘱咐武王说:“以父事丞相,早晚听训指教。可请丞相坐而拜之。”武王于是尊姜子牙为相父,又尊为“师尚父”。姜子牙不负众望,励精图治,辅佐武王伐纣,一统天下,为后世开辟了治国兴邦之正道。
第二个故事是子贡维护师道尊严
春秋时,孔子的学生子贡,聪颖好学,克己自律,对老师毕恭毕敬。不仅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坚定的捍卫者。他视师志为己志,弘扬道德仁政思想,时时处处维护着老师的尊严和声誉。陈子禽问子贡说:“孔子的学问是从哪儿得来的?他周游列国,了解了各国的政事,是请求人家告诉的,还是人家主动说的呢?”子贡说:“文王、武王的仁义之道流传在世间,贤能的人知道它的内涵,缺少贤能的人只知它的皮毛,道义公理无处不在,夫子在哪里不能学习呢!夫子打听消息的方式也和一般人不一样,他是凭着温和、善良、恭谨、俭朴、谦让的美德得来的。”齐景公向子贡询问孔子的贤能时,子贡马上回答说:“夫子圣人也,岂直贤哉。”鲁国大夫叔孙武叔毁谤孔子,子贡义正词严的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夫子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夫子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子贡这样做是源于他对孔子的敬佩和对其学说主张的深刻理解,源于他认定追求真理和维护道德是正义的事情。
第三个故事是岳飞念念不忘师恩
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无钱上学。但他非常好学,常在私塾窗外听课,无钱买纸笔,就以树枝为笔,大地为纸。私塾老师周侗很喜欢这个勤学的孩子,就免费收岳飞为学生,教育他如何做人,帮助他树立保国安民、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每逢单日习文,双日习武。还教会他射箭绝技,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岳飞不负师教,勤学苦练,文武双全。后来他率军收复失地,屡建奇功,成为令金兵闻风丧胆的一代英豪。周侗去世后,岳飞披麻衣,驾灵车,执孝子之礼,以父礼安葬他。且在朔望(初一、十五)之日,无论在外行军打仗,还是驻扎营中他都要祭拜自己的恩师,每次痛哭之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重的“神臂弓”,射出三枝箭。岳飞说:“老师教我立身处世精忠报国的道理,还把他一生摸索的箭法和武艺都传授给我,师恩是我一生都不能忘怀的。”
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人不敬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自古之先哲圣贤以身作则,虚怀若谷,其尊师重道的风范堪为后世楷模,令后人学习和景仰。
展开全部
百世之师:
寸草春晖:
恩同父母:
恩逾慈母:
经师人师:
敬老慈幼:
敬老尊贤:
门墙桃李:
良师益友:
师道尊严:
贪贤敬老:
万世师表:
严师益友: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
饮水思源:
洗耳恭听:
三人行,必有我师:
程门立雪:宋朝有个叫杨时的人,40多岁了,很有学问,但仍十分尊敬老师。一天中午,天快要下大雪了,杨时为了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饭也顾不上吃,就来到了程老师家。他看到老师正在午睡,不好打搅,于是恭恭敬敬地在门口等待。天刮起了狂风,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地飞来,杨时却毫不在意。过了好长时间,老师醒来了,连忙把他从门外请进屋里,此时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多厚了。
寸草春晖:
恩同父母:
恩逾慈母:
经师人师:
敬老慈幼:
敬老尊贤:
门墙桃李:
良师益友:
师道尊严:
贪贤敬老:
万世师表:
严师益友: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
饮水思源:
洗耳恭听:
三人行,必有我师:
程门立雪:宋朝有个叫杨时的人,40多岁了,很有学问,但仍十分尊敬老师。一天中午,天快要下大雪了,杨时为了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饭也顾不上吃,就来到了程老师家。他看到老师正在午睡,不好打搅,于是恭恭敬敬地在门口等待。天刮起了狂风,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地飞来,杨时却毫不在意。过了好长时间,老师醒来了,连忙把他从门外请进屋里,此时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多厚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煮粥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毕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追问
是神马成语,叫什么名字
追答
在资治通鉴里,名字我也不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百世之师 程门立雪 寸草春晖 恩同父母
恩逾慈母 经师人师 敬老慈幼 敬老尊贤
门墙桃李 良师益友 师道尊严 贪贤敬老
万世师表 严师益友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
饮水思源 洗耳恭听
恩逾慈母 经师人师 敬老慈幼 敬老尊贤
门墙桃李 良师益友 师道尊严 贪贤敬老
万世师表 严师益友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
饮水思源 洗耳恭听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教学相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