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卦的顺序是怎样的?
八卦(先天八卦)的顺序为: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
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最早来源于西周的《易传》,内容有六十四卦。《易传》记录“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在中国文化中与"阴阳五行"一样是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代表易学文化,渗透在东亚文化的各个领域。
扩展资料
八卦图最早出自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大概起始于七千多年前)其用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来阐述天地中八种最原始的物质。《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用“一”和“- - ”符号组成。名称是:
1、乾 (qián)乾为天卦像:上乾下乾纯阳卦。
2、坤(kūn)坤为地卦像:上坤下坤纯阴卦。
3、震(zhèn)震为雷卦像:上震下震八纯卦。
4、巽(xùn)巽为风卦像:上巽下巽八纯卦。
5、坎(kǎn)坎为水卦像:重坎八纯卦。
6、离(lí)离为火卦像:重离八纯卦。
7、艮(gèn)艮为山卦像:上艮下艮八纯卦。
8、兑(duì)兑为泽卦像:上兑下兑八纯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卦 (古老辩证法哲学)
先天八卦据说为伏羲所创,顺序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后天八卦据说为周文王所创,,顺序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 —”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符号按照顺时针下来依次是:坤(代表地),震(代表雷),离(代表火),兑(代表沼泽),乾(代表天),巽(代表风),坎(代表水),艮(代表山)。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 乾为天, 坤为地, 震为雷, 巽为风, 艮为山, 兑为泽, 坎为水, 离为火, 总称为经卦, 由八个经卦中的两个为一组的排列, 则构成六十四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