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书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书,人人都可以去读,但是有的人就读不懂、读不通、读不进,甚至越读越糊涂。这里说明读书是有得法与不得法的区别的,但要相信方法总是可寻的。读书不得法,就如上面所说的那样,反之,也有不少人把书读懂而且读通了。读书的方法,也不止一种,现在选列了古人读书十二法,以供借鉴与参考…
(法)一、“思·问·习”读书法。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
[例]1.重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要动脑筋。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例]2.不懂就问。读书在于求知识,不懂又不问是求不到知识的。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例]3.孔子本人也是如此:“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
[例]4.当他发现问题时,就要设法解决,而解决的方法,不外乎问人或读有关的书。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例]5.提倡经常巩固复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例]6.他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法)二、“假物”读书法。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
[例]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苟子·劝学》)
[析]荀子把“假物”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就是说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学习。他认为人们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
(法)三、“精至”读书法。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
[例]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也。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王充{论衡》)
(析)王充的“精至”观点,正是一种读书要读到入迷成癖的境界,才能学之“精至”。
(法)四、“不求甚解”读书法。这是陶渊明提出来的读书法。要求读书时要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析]明代状元杨慎说:“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是不为两汉以来经书中的繁琐考证所左右,而是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升庵全集》卷四十八)这种解释是合理的、恰当的。陶渊明的读书不求甚解,就是不要被书中的某些琐碎的、枝节的、不一定可靠的材料所左右,而应该有目的、有辨别、有分析地读书。读书不可囫囵吞枣,不可一知半解,不可只是知其大意。
(法)五、“提要钩玄”读书法。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
[析]韩愈认为做到“钩玄”、“提要”之后,对书中的浓郁之处和英华部分,必须反复涵咏,不断温习,才能把文章的妙义要道化为已有。
韩愈勤于读书,注重方法。他在《进学解》中有两句话概括了他的读书法;“记事者为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他那“提要钩玄”,组成了他自己卓有成效的读书法。
(法)六、“计字日诵”读书法。这是欧阳修统计应读的总字数,再分配为每天的页数,作为当日读书的进度,长期坚持的读书方法。
[例]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这样进行的:他根据自己的需要,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他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这是经验之谈,表明熟读背诵古文的重要。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积少成多,则是欧阳修实践过并且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法)七、“一意求之”读书法。这是苏轼提倡的。
[析]苏轼认为:“人的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这种“一意求之”的读书法的最大特点是“求一”,即阅读经典著作,每读一遍,只围绕一个中心,侧重一项内容,抓住一条线索,解决一个问题。这样的读书做学问,好像打仗一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为了避免精力分散,在阅读中凡与“求一”、“主攻”对象无关的,一概不加涉及。这样的定向阅读是值得学习的。
(法)八、“体会·循序·精思”读书法。这是朱熹所提倡的。
[例]①关于“体会”。朱熹说:“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心去体会,切不可粗心,……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又说:“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观书以己体验,固为亲切,然亦须遍观众理而合其归趣乃佳。若只据己见,却恐于事理有所不周,欲径急而反疏缓也。”
②关于循序。朱熹说:“以二书言之,则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之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又说:“量力所至,约其课程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结旨,未得手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于此,则不敢志于彼。”
③关于精思。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朱子大全·读书之要》)又说:“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杌陧不安。……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同上)
(法)九、“五类四别”读书法。这是以唐彪为代表所提倡的读书法。
[例]唐彪把书分为“五类”:“有当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再三细读之书,有当备以资考之书。”他认为分类读书有利于处理好精与博的关系。这种“五类”读书法与古代有些学者所提出的“四别”读书法相类似。“四别”指的是分出“目治之书(只看一遍即可),口治之书(不仅要看而且要背),必治之书(不仅要背而且要认真思考研究),手治之书(不仅看、背而且要摘其要而写下来)”等四种类别的书。
(法)十、“五要”读书法。这是蒲松龄从时、书、法三方面保证读书顺利进行的读书法。
[例]①一要天天读。蒲松龄自己订了一个本子,每天清晨起床后,就在本子中标上一天中读什么书,写什么文章。如果日期下面出现了空白,他就会愧疚万分。
②二要夜夜读。蒲松龄白天要忙于生计,夜里经常是一卷书、一盏灯,埋头苦读到深夜。上床后,他还要就着烛光看上几页书。
③三要老年读。蒲松龄到晚年,发白、耳聋,齿脱,但眼睛好,能派用处,借以翻书阅读,足以使自己心情愉快。有他的诗为证:“仅目一官能尽职,翻书幸足开心情。”他《寂坐》诗中写道:“平生喜摊书,垂老如昔狂。日中就南牖,日斜随西窗。”
④四要抄书读。蒲松龄在毕家教书三十年不愿离去,当中一个最大原因就是毕家书多,可供他抄读。他以借书读、抄书读为幸。
⑤五要分类读。蒲松龄把书分成精读、泛读两类,有区别地读。有的书了解大意就行了;有的要反复诵读,不断玩味,读通为止。读通的要求是:自我疑问,自求解答,滤尽渣滓,尽得精华。有他的诗为证,“读书析疑如滤水,务使滓尽清澈底。”
(法)十一、“贵精”读书法。这是戴震为了获得专精知识而提倡的一种读书法。
[析]精,就是要在深度上用工夫,把书读懂读通而能有收获,要得到切实的知识,要做点学问,就得专攻一项,认真而深入地钻下去。
(法)十二、“于无疑处求有疑”读书法。这焦循的读书经验。
[析]焦循在晚年总结读书经验时说:“学贵善思;吾生平最得力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八字”。焦循的读书的公式是:“读书——寻疑——深思——再读——再思——求解”。
这样读书才能收获大
我阅读的书不少,但跟同学议论的时候,总感到自己的体会很浮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阅读书籍,最重要的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做到这点,靠什么呢 就靠动脑思考.怎么"动脑"呢 我想具体应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穷究道理彻底".朱熹说:"读书之法,读一遍,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传."在这里,"思量"是指动脑筋思考问题,"道理彻底"是指要真正懂得,真正理解.有不少同学阅读的时候,只看不思考,只大声阅读,不动脑筋,所以收效甚微.
二,理清文章思路:阅读自然科学著作的时候,要搞清楚书上的每一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从思路中 去学习科学的思维规律和思想方法.读文学作品要搞清作者文章的线索,思路,不能只追求情节和 结果.每学完一个章节或一个问题,合上书,认真回味一下作者的思路是大有好处的.
三, 能提出问题:阅读时的问题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自己不同意书上的见解,提出问题;一类是由于自己知识,经验不足,看不懂而提出的问题.不管是哪类问题.不懂脑筋是提不出来的.如果善于动脑提出问题,又能带着问题深入去阅读有关的书籍,进一步去思考,阅读的收获一定会更大.
四, 能独立回忆,准确表达: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以后,要认真地回忆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自己都理解了吗 有什么主要收获等等.还可以把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今后进一步研究解决.
当然,阅读有没有动脑筋,最重要的还要看阅读后能不能把收获用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之中.凡是动脑筋阅读的同学,很快就能把人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变得越来越聪明.
鲁迅教你怎么读书
1925年因“青年必读书”在当时的文化界引起了一场大论战,鲁迅先生的“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为世人所共知。这是鲁迅先生针对当时的中国书基本上是封建思想的载体而言的,他并不是不要人们读书。相反,他在许多文章和通信中对读书问题谈了许多发人深思意见。时隔半个世纪,我们重读他关于读书的这些议论,仍觉亲切而撼人心魄。
关于读书者的类型,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中概括为职业性读书和嗜好性读书两大类:“所谓职业性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我想在座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否则,就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与饭碗有妨。”嗜好性读书者“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他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
对于死读书和不读书,鲁迅先生在《读几本书》一文中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于成为书厨,早就有人反对过了,时光不绝的进行,反读书的思潮也愈加彻底,于是有人来反对读任何一种书。他的根据是叔本华的老话,说是倘读别人的著作,不过是在自己的脑子里给作者跑马。”“这对于死读书的人们,确是一下当头棒,但为了与其探究,不如跳舞,或者空暴躁,瞎牢骚的天才起见,却也是值得介绍的金言。不过要明白,死抱住这句金言的天才,他的脑子里却正被叔本华跑了一趟马,踏得一塌糊涂了。”“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至少,譬如要批评托尔斯泰,则他的作品是必得看几本的。”
对于应该看什么书,鲁迅先生有着独到的见解:“……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读书杂谈》)这段话在今天仍有极强的针对性。君不见,有些学理工农医的,写起论文、调查报告来十分困难,甚至个别人连写个工作总结都很吃力,足见其文学修养是多么欠缺;而一些学文史的,对科学常识知之甚少,极个别人甚至对新科技一无所知,有的竟将科技术语看成病语,叫人哭笑不得。这些人如果学学鲁迅,就不会做出贻笑大方的事情来了。
鲁迅先生不赞成只读某一个人的书。他在给颜黎民的信中写道:“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对于书中的思想观点和是非曲直,鲁迅先生提倡用辨证的方法对待,他在《随便翻翻》一文中说:“治法是多翻,翻来翻去,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随便翻翻是用各种别的矿石来比的方法,没有用真的金矿比的明白,简单。我看现在青年的常在问人该读什么书,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而且一识得真金,一面也就真的识得了硫化铜,一举两得了。”
培根
读书可供消遣,可供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
读书费时太多是怠惰,过分的藻饰装璜是矫情,全按书本条文而断事是十足的学究气。读书使天然得以完善,又需靠经验以补其不足,因为天生的才能犹如天然的树木,要靠后来的学习来修剪整枝,而书本上的道理如不用经验加以制约,往往是泛泛而不着边际的。
读书不可专为反驳作者而争辩,也不可轻易相信书中所言,以为当然如此,也不是为了寻找谈话资料。而应当权衡轻重,认真思考。有些书浅尝即可,另一些不妨吞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可以大致浏览,少数则须通读,读时要全神贯注,勤奋不懈。有些书也可请人代读,取其所需作摘要,但这只限于题材不大重要和质量不高的作品。
叶圣陶
小孩进学校,都称为读书。国语科本来还有训练思想和语言的目标,但究竟是工具科目,光是捧着一本书来读,姑且不说它。而自然科、社会科的功课也只是捧着一本书来读,这算什么呢?一只猫,一个苍蝇,一处古迹,一所公安局,都是实际的东西,可以直接接触的。为什么不让小孩直接接触,却把这些东西写在书上,使他们只接触一些文字呢?这样地利用文字,文字就成为闭塞智慧的阻障。然而颇有一些教师在那里说:“如果不用书,这些科目怎么能教呢?”而切望子女的父母也说: “ 进学校就为读这几本书!”他们完全忘了文字只是一种工具,竟承认读书是最后的目的了。
叶灵凤
学问家的读书,抱着“开卷有益”的野心,估量着书中每了个字的价值而定取舍,这是在购物,不是读书。暴发户和大腹贾,为了装点门面,在日夕之间便坐拥书城,那更是书的敌人。真正的爱书家固然手不释卷,但不是为了学问。他是将书当作了友人,将读书当作了和朋友谈话一样的一件乐事。
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是说学习必须“略其迹”,而“取其意”。强调读书重在求意。他还主张读书不必求“全”,主张“学一半,撇一半”,所谓“十分学七要抛三,各自灵苗各自探。” 倡导读书须掌握重点、分清主次、为我所用。
朱 熹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他死后不久,弟子们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 “朱子读书法”
第一,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这是在告被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
第二,熟读精恩。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
第三,虚心涵泳。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来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先前接受的观点不肯放弃,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
为了纠正以上这两种不好的毛病,朱熹主张读书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朱熹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行中的旨趣。
第四,切已体察。未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分”?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第五,着紧用力。“着紧用力”.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第六,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朱熹读书之法的最基本精神。
邹韬奋
邹韬奋是现代著名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读书时总.是先测览一遍,对其中特别喜欢的,便在题目上做个记号,再看第一遍,尤其喜欢的再看第三遍。最最喜欢的便一有时间就看。这样,他读过的书籍就形成了一座宝塔,基础最大,是广泛浏览的,然后越往上数量越少,读得越精。邹韬奋把这种读书方法形象地总结为“宝塔式读书法”。
宝塔式读书法在读一本书时,把浏览和精读结合起来,在读的过程中选优汰劣,避免了平均用力,浪费不必要的阅读时间。学与思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列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概括地道出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活动,获得真知灼见。
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华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练,十分珍视读书机会。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的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啐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毛姆的“乐趣”读书法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法)一、“思·问·习”读书法。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
[例]1.重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要动脑筋。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例]2.不懂就问。读书在于求知识,不懂又不问是求不到知识的。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例]3.孔子本人也是如此:“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
[例]4.当他发现问题时,就要设法解决,而解决的方法,不外乎问人或读有关的书。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例]5.提倡经常巩固复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例]6.他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法)二、“假物”读书法。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
[例]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苟子·劝学》)
[析]荀子把“假物”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就是说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学习。他认为人们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
(法)三、“精至”读书法。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
[例]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也。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王充{论衡》)
(析)王充的“精至”观点,正是一种读书要读到入迷成癖的境界,才能学之“精至”。
(法)四、“不求甚解”读书法。这是陶渊明提出来的读书法。要求读书时要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析]明代状元杨慎说:“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是不为两汉以来经书中的繁琐考证所左右,而是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升庵全集》卷四十八)这种解释是合理的、恰当的。陶渊明的读书不求甚解,就是不要被书中的某些琐碎的、枝节的、不一定可靠的材料所左右,而应该有目的、有辨别、有分析地读书。读书不可囫囵吞枣,不可一知半解,不可只是知其大意。
(法)五、“提要钩玄”读书法。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
[析]韩愈认为做到“钩玄”、“提要”之后,对书中的浓郁之处和英华部分,必须反复涵咏,不断温习,才能把文章的妙义要道化为已有。
韩愈勤于读书,注重方法。他在《进学解》中有两句话概括了他的读书法;“记事者为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他那“提要钩玄”,组成了他自己卓有成效的读书法。
(法)六、“计字日诵”读书法。这是欧阳修统计应读的总字数,再分配为每天的页数,作为当日读书的进度,长期坚持的读书方法。
[例]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这样进行的:他根据自己的需要,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他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这是经验之谈,表明熟读背诵古文的重要。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积少成多,则是欧阳修实践过并且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法)七、“一意求之”读书法。这是苏轼提倡的。
[析]苏轼认为:“人的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这种“一意求之”的读书法的最大特点是“求一”,即阅读经典著作,每读一遍,只围绕一个中心,侧重一项内容,抓住一条线索,解决一个问题。这样的读书做学问,好像打仗一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为了避免精力分散,在阅读中凡与“求一”、“主攻”对象无关的,一概不加涉及。这样的定向阅读是值得学习的。
(法)八、“体会·循序·精思”读书法。这是朱熹所提倡的。
[例]①关于“体会”。朱熹说:“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心去体会,切不可粗心,……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又说:“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观书以己体验,固为亲切,然亦须遍观众理而合其归趣乃佳。若只据己见,却恐于事理有所不周,欲径急而反疏缓也。”
②关于循序。朱熹说:“以二书言之,则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之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又说:“量力所至,约其课程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结旨,未得手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于此,则不敢志于彼。”
③关于精思。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朱子大全·读书之要》)又说:“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杌陧不安。……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同上)
(法)九、“五类四别”读书法。这是以唐彪为代表所提倡的读书法。
[例]唐彪把书分为“五类”:“有当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再三细读之书,有当备以资考之书。”他认为分类读书有利于处理好精与博的关系。这种“五类”读书法与古代有些学者所提出的“四别”读书法相类似。“四别”指的是分出“目治之书(只看一遍即可),口治之书(不仅要看而且要背),必治之书(不仅要背而且要认真思考研究),手治之书(不仅看、背而且要摘其要而写下来)”等四种类别的书。
(法)十、“五要”读书法。这是蒲松龄从时、书、法三方面保证读书顺利进行的读书法。
[例]①一要天天读。蒲松龄自己订了一个本子,每天清晨起床后,就在本子中标上一天中读什么书,写什么文章。如果日期下面出现了空白,他就会愧疚万分。
②二要夜夜读。蒲松龄白天要忙于生计,夜里经常是一卷书、一盏灯,埋头苦读到深夜。上床后,他还要就着烛光看上几页书。
③三要老年读。蒲松龄到晚年,发白、耳聋,齿脱,但眼睛好,能派用处,借以翻书阅读,足以使自己心情愉快。有他的诗为证:“仅目一官能尽职,翻书幸足开心情。”他《寂坐》诗中写道:“平生喜摊书,垂老如昔狂。日中就南牖,日斜随西窗。”
④四要抄书读。蒲松龄在毕家教书三十年不愿离去,当中一个最大原因就是毕家书多,可供他抄读。他以借书读、抄书读为幸。
⑤五要分类读。蒲松龄把书分成精读、泛读两类,有区别地读。有的书了解大意就行了;有的要反复诵读,不断玩味,读通为止。读通的要求是:自我疑问,自求解答,滤尽渣滓,尽得精华。有他的诗为证,“读书析疑如滤水,务使滓尽清澈底。”
(法)十一、“贵精”读书法。这是戴震为了获得专精知识而提倡的一种读书法。
[析]精,就是要在深度上用工夫,把书读懂读通而能有收获,要得到切实的知识,要做点学问,就得专攻一项,认真而深入地钻下去。
(法)十二、“于无疑处求有疑”读书法。这焦循的读书经验。
[析]焦循在晚年总结读书经验时说:“学贵善思;吾生平最得力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八字”。焦循的读书的公式是:“读书——寻疑——深思——再读——再思——求解”。
这样读书才能收获大
我阅读的书不少,但跟同学议论的时候,总感到自己的体会很浮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阅读书籍,最重要的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做到这点,靠什么呢 就靠动脑思考.怎么"动脑"呢 我想具体应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穷究道理彻底".朱熹说:"读书之法,读一遍,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传."在这里,"思量"是指动脑筋思考问题,"道理彻底"是指要真正懂得,真正理解.有不少同学阅读的时候,只看不思考,只大声阅读,不动脑筋,所以收效甚微.
二,理清文章思路:阅读自然科学著作的时候,要搞清楚书上的每一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从思路中 去学习科学的思维规律和思想方法.读文学作品要搞清作者文章的线索,思路,不能只追求情节和 结果.每学完一个章节或一个问题,合上书,认真回味一下作者的思路是大有好处的.
三, 能提出问题:阅读时的问题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自己不同意书上的见解,提出问题;一类是由于自己知识,经验不足,看不懂而提出的问题.不管是哪类问题.不懂脑筋是提不出来的.如果善于动脑提出问题,又能带着问题深入去阅读有关的书籍,进一步去思考,阅读的收获一定会更大.
四, 能独立回忆,准确表达: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以后,要认真地回忆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自己都理解了吗 有什么主要收获等等.还可以把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今后进一步研究解决.
当然,阅读有没有动脑筋,最重要的还要看阅读后能不能把收获用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之中.凡是动脑筋阅读的同学,很快就能把人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变得越来越聪明.
鲁迅教你怎么读书
1925年因“青年必读书”在当时的文化界引起了一场大论战,鲁迅先生的“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为世人所共知。这是鲁迅先生针对当时的中国书基本上是封建思想的载体而言的,他并不是不要人们读书。相反,他在许多文章和通信中对读书问题谈了许多发人深思意见。时隔半个世纪,我们重读他关于读书的这些议论,仍觉亲切而撼人心魄。
关于读书者的类型,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中概括为职业性读书和嗜好性读书两大类:“所谓职业性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我想在座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否则,就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与饭碗有妨。”嗜好性读书者“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他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
对于死读书和不读书,鲁迅先生在《读几本书》一文中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于成为书厨,早就有人反对过了,时光不绝的进行,反读书的思潮也愈加彻底,于是有人来反对读任何一种书。他的根据是叔本华的老话,说是倘读别人的著作,不过是在自己的脑子里给作者跑马。”“这对于死读书的人们,确是一下当头棒,但为了与其探究,不如跳舞,或者空暴躁,瞎牢骚的天才起见,却也是值得介绍的金言。不过要明白,死抱住这句金言的天才,他的脑子里却正被叔本华跑了一趟马,踏得一塌糊涂了。”“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至少,譬如要批评托尔斯泰,则他的作品是必得看几本的。”
对于应该看什么书,鲁迅先生有着独到的见解:“……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读书杂谈》)这段话在今天仍有极强的针对性。君不见,有些学理工农医的,写起论文、调查报告来十分困难,甚至个别人连写个工作总结都很吃力,足见其文学修养是多么欠缺;而一些学文史的,对科学常识知之甚少,极个别人甚至对新科技一无所知,有的竟将科技术语看成病语,叫人哭笑不得。这些人如果学学鲁迅,就不会做出贻笑大方的事情来了。
鲁迅先生不赞成只读某一个人的书。他在给颜黎民的信中写道:“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对于书中的思想观点和是非曲直,鲁迅先生提倡用辨证的方法对待,他在《随便翻翻》一文中说:“治法是多翻,翻来翻去,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随便翻翻是用各种别的矿石来比的方法,没有用真的金矿比的明白,简单。我看现在青年的常在问人该读什么书,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而且一识得真金,一面也就真的识得了硫化铜,一举两得了。”
培根
读书可供消遣,可供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
读书费时太多是怠惰,过分的藻饰装璜是矫情,全按书本条文而断事是十足的学究气。读书使天然得以完善,又需靠经验以补其不足,因为天生的才能犹如天然的树木,要靠后来的学习来修剪整枝,而书本上的道理如不用经验加以制约,往往是泛泛而不着边际的。
读书不可专为反驳作者而争辩,也不可轻易相信书中所言,以为当然如此,也不是为了寻找谈话资料。而应当权衡轻重,认真思考。有些书浅尝即可,另一些不妨吞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可以大致浏览,少数则须通读,读时要全神贯注,勤奋不懈。有些书也可请人代读,取其所需作摘要,但这只限于题材不大重要和质量不高的作品。
叶圣陶
小孩进学校,都称为读书。国语科本来还有训练思想和语言的目标,但究竟是工具科目,光是捧着一本书来读,姑且不说它。而自然科、社会科的功课也只是捧着一本书来读,这算什么呢?一只猫,一个苍蝇,一处古迹,一所公安局,都是实际的东西,可以直接接触的。为什么不让小孩直接接触,却把这些东西写在书上,使他们只接触一些文字呢?这样地利用文字,文字就成为闭塞智慧的阻障。然而颇有一些教师在那里说:“如果不用书,这些科目怎么能教呢?”而切望子女的父母也说: “ 进学校就为读这几本书!”他们完全忘了文字只是一种工具,竟承认读书是最后的目的了。
叶灵凤
学问家的读书,抱着“开卷有益”的野心,估量着书中每了个字的价值而定取舍,这是在购物,不是读书。暴发户和大腹贾,为了装点门面,在日夕之间便坐拥书城,那更是书的敌人。真正的爱书家固然手不释卷,但不是为了学问。他是将书当作了友人,将读书当作了和朋友谈话一样的一件乐事。
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是说学习必须“略其迹”,而“取其意”。强调读书重在求意。他还主张读书不必求“全”,主张“学一半,撇一半”,所谓“十分学七要抛三,各自灵苗各自探。” 倡导读书须掌握重点、分清主次、为我所用。
朱 熹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他死后不久,弟子们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 “朱子读书法”
第一,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这是在告被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
第二,熟读精恩。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
第三,虚心涵泳。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来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先前接受的观点不肯放弃,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
为了纠正以上这两种不好的毛病,朱熹主张读书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朱熹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行中的旨趣。
第四,切已体察。未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分”?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第五,着紧用力。“着紧用力”.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第六,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朱熹读书之法的最基本精神。
邹韬奋
邹韬奋是现代著名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读书时总.是先测览一遍,对其中特别喜欢的,便在题目上做个记号,再看第一遍,尤其喜欢的再看第三遍。最最喜欢的便一有时间就看。这样,他读过的书籍就形成了一座宝塔,基础最大,是广泛浏览的,然后越往上数量越少,读得越精。邹韬奋把这种读书方法形象地总结为“宝塔式读书法”。
宝塔式读书法在读一本书时,把浏览和精读结合起来,在读的过程中选优汰劣,避免了平均用力,浪费不必要的阅读时间。学与思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列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概括地道出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活动,获得真知灼见。
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华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练,十分珍视读书机会。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的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啐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毛姆的“乐趣”读书法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展开全部
还是多读书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学霸最简单的四种读书方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古今背书方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20-11-30
展开全部
(法)一、“思·问·习”读书法。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
[例]1.重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要动脑筋。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例]2.不懂就问。读书在于求知识,不懂又不问是求不到知识的。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例]3.孔子本人也是如此:“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
[例]4.当他发现问题时,就要设法解决,而解决的方法,不外乎问人或读有关的书。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例]5.提倡经常巩固复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例]6.他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法)二、“假物”读书法。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
[例]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苟子·劝学》)
[析]荀子把“假物”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就是说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学习。他认为人们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
(法)三、“精至”读书法。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
[例]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也。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王充{论衡》)
(析)王充的“精至”观点,正是一种读书要读到入迷成癖的境界,才能学之“精至”。
(法)四、“不求甚解”读书法。这是陶渊明提出来的读书法。要求读书时要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析]明代状元杨慎说:“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是不为两汉以来经书中的繁琐考证所左右,而是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升庵全集》卷四十八)这种解释是合理的、恰当的。陶渊明的读书不求甚解,就是不要被书中的某些琐碎的、枝节的、不一定可靠的材料所左右,而应该有目的、有辨别、有分析地读书。读书不可囫囵吞枣,不可一知半解,不可只是知其大意。
(法)五、“提要钩玄”读书法。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
[析]韩愈认为做到“钩玄”、“提要”之后,对书中的浓郁之处和英华部分,必须反复涵咏,不断温习,才能把文章的妙义要道化为已有。
韩愈勤于读书,注重方法。他在《进学解》中有两句话概括了他的读书法;“记事者为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他那“提要钩玄”,组成了他自己卓有成效的读书法。
[例]1.重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要动脑筋。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例]2.不懂就问。读书在于求知识,不懂又不问是求不到知识的。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例]3.孔子本人也是如此:“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
[例]4.当他发现问题时,就要设法解决,而解决的方法,不外乎问人或读有关的书。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例]5.提倡经常巩固复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例]6.他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法)二、“假物”读书法。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
[例]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苟子·劝学》)
[析]荀子把“假物”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就是说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学习。他认为人们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
(法)三、“精至”读书法。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
[例]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也。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王充{论衡》)
(析)王充的“精至”观点,正是一种读书要读到入迷成癖的境界,才能学之“精至”。
(法)四、“不求甚解”读书法。这是陶渊明提出来的读书法。要求读书时要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析]明代状元杨慎说:“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是不为两汉以来经书中的繁琐考证所左右,而是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升庵全集》卷四十八)这种解释是合理的、恰当的。陶渊明的读书不求甚解,就是不要被书中的某些琐碎的、枝节的、不一定可靠的材料所左右,而应该有目的、有辨别、有分析地读书。读书不可囫囵吞枣,不可一知半解,不可只是知其大意。
(法)五、“提要钩玄”读书法。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
[析]韩愈认为做到“钩玄”、“提要”之后,对书中的浓郁之处和英华部分,必须反复涵咏,不断温习,才能把文章的妙义要道化为已有。
韩愈勤于读书,注重方法。他在《进学解》中有两句话概括了他的读书法;“记事者为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他那“提要钩玄”,组成了他自己卓有成效的读书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