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师未必出高徒的例子

急需几个严师未必出高徒的例子的例子不要雷同好的话有追加... 急需几个严师未必出高徒的例子的例子
不要雷同
好的话有追加
展开
噯已挌鉽囮cu
高粉答主

2019-09-08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5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1万
展开全部

1、嫉妒的庞涓

鬼谷子是孙宾和庞涓的师傅,话说当苏秦张仪各自凭借从师父鬼谷子那学来的游说之术取得相印之后,庞涓羡慕不已。

于是跟师傅告辞下山求仕,鬼谷子挽留他,要他跟自己学习求仙之术,但是他执意要去。

师父没办法只得放他走了,临走前让他到后山去采一朵花,回来之后鬼谷子给他算了一卦,说他有12年荣华富贵可享,“遇羊而生遇马而死”。

于是他下山来到魏国,正好遇见国君吃饭,端上来一盆全羊,说明他此行来对了。

之后他当上了元帅,执掌魏国兵权。没多久之后孙宾也觉得学有所成可以出师了,便也去跟师傅告辞,师傅也让他去摘一朵花,他就顺手将花瓶里的一朵菊花摘了下来。

之后更帮他改名作“膑”,还给了他一个锦囊,危机时候拆开来看。

于是孙膑来到魏国,见到了庞涓,但庞涓是嫉贤妒能之人,害怕孙膑来抢了他的兵权,于是设计害他被剔了膝盖骨,孙膑在毫无办法之际打开锦囊,上面写让他装疯卖傻。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来了一位故人,看到他的情形十分难受,于是想尽办法将他带到齐国,当了军师,之后齐魏交战于马岭道,庞涓被孙膑使计用乱箭射死。

2、诸葛亮与马谡

马谡是马良之弟,素有才名,得到诸葛亮赏识。刘备临终前叮嘱诸葛亮马谡不堪大用,但诸葛亮并未听取。北伐时期,诸葛亮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

在三国演义中,马谡长于战争理论、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但是缺乏实战经验。街亭一战中,他担任先锋,不听取副将王平的建言,一意孤行,犯了兵家大忌,导致蜀军惨败。由于他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不得不将他处死以正军法。

3、孔子与宰予

据说当年宰予大白天的睡觉,被孔子知道了就说他“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其实放到现在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睡午觉嘛,虽然显得有点懒惰,不够勤奋,但又不是什么丧心病忙的事情。

4、诸葛亮与刘禅

在白帝城托孤后,刘备儿子刘禅继位,刘禅的小名就叫阿斗,是个愚笨无能的人,为人不思进取,只会整天玩乐。他对诸葛亮言听计从,把国家的军事大权都交给诸葛亮。

后来,这些诸葛亮等人先后去世,最弱的蜀国很快被魏国灭了,刘禅因此投降被俘。

刘禅投降后,被安排到魏国的都城洛阳居住,被封为安乐公。有一次,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请他喝酒。

司马昭说:“安乐公,您离开蜀地已经很久了,因此我今天特别安排了一场富有蜀国地方色彩的舞蹈,让你回味回味啊!”

这场舞蹈跳得刘禅身旁的人非常难过,更加想念他们的家乡。只有刘禅依然谈笑自若,丝毫没有难过的表情。司马昭问道:“你还想不想回西蜀的家乡呢?”

刘禅答道:“这里有歌有舞,又有美酒好喝,我怎么舍得回西蜀国呢!”(乐不思蜀出处)正因为如此,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

5、最后的晚餐

犹大是耶稣的门徒,但他并不知道耶稣就是神的儿子,于是他为一点小利出卖了他,把耶稣交给了要杀耶稣的人之后,犹大自己精神失常剖腹自尽。

耶稣知道犹大的阴谋,但为了天父的计划,选择了顺服,在临死的前夜为他的十三个门徒洗脚,并设立了圣餐,做了自己将要遇害的预言,还做了自己将会再来的预言。

疯狂的奶瓶
推荐于2017-09-09 · TA获得超过66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6.6万
展开全部
孔子,在封建社会里被奉为“至圣”,可算是大名人了。然而,他的弟子宰予,懒惰成性,昼夜贪睡,整日昏昏沉沉,以致后世留下了“昼寝宰予”这样的成语,极言人之懒惰。孔子也对他了出了“朽木不可雕”的叹息。若严师出高徒,宰予是什么样的高徒呢?

诸葛亮,“卧龙”之名,饮誉一时,“得卧龙即得一半天下”也非戏言。可是蜀后主刘禅,虽得诸葛亮悉心扶持,也难逃亡国之厄运,刘阿斗岂非贤明之君?

鬼谷子,春秋时期著名的隐士,博学多才、名噪天下的《孙膑兵法》的作者孙膑便出自他的门下。他的另一个弟子庞涓却阴险毒辣,由于妒贤嫉才而陷害孙膑致残。虽后被孙膑计杀,但作为名人鬼谷子的学生,恐怕对于“严师出高徒”也是个莫大的讽刺吧!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hyj1995
2007-05-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2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人说名师出高徒,似乎这已成为天经地义的道理。难道不是?每逢某人出了名,别人除了赞美他以外,每每还加上这么一句:“他是某某名人的高徒,名师出高徒嘛!”果真如此吗?

孔子,在封建社会里被奉为“至圣”,可算是大名人了。然而,他的弟子宰予,懒惰成性,昼夜贪睡,整日昏昏沉沉,以致后世留下了“昼寝宰予”这样的成语,极言人之懒惰。孔子也对他了出了“朽木不可雕”的叹息。若名师出高徒,宰予是什么样的高徒呢?

诸葛亮,“卧龙”之名,饮誉一时,“得卧龙即得一半天下”也非戏言。可是蜀后主刘禅,虽得诸葛亮悉心扶持,也难逃亡国之厄运,刘阿斗岂非贤明之君?

鬼谷子,春秋时期著名的隐士,博学多才、名噪天下的《孙膑兵法》的作者孙膑便出自他的门下。他的另一个弟子庞涓却阴险毒辣,由于妒贤嫉才而陷害孙膑致残。虽后被孙膑计杀,但作为名人鬼谷子的学生,恐怕对于“名师出高徒”也是个莫大的讽刺吧!

看来,名师未必出高徒!

有了名师尚需师严,师严还要徒勤、徒贤。师要悉心教导,严于执教;徒要认真聆听、细心钻研。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晓义、告理、交心。徒也要勤——勤于学业,贤——贤明知理。

名师只是外因,徒勤、徒贤才是内因,如果没有内因的作用,名师确实未必出高徒。
(议论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天使长加百利
2007-05-05 · TA获得超过56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9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严师”未必能出“高徒”. 罗达.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恐怕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但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一味讲究“严格”,稍有不是便严厉地批评,无情地训斥,甚至于敲打,还将其美名为“严是爱”、“严格出人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