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高手解析这个句子有什么毛病,拜托讲仔细,越具体越好,多谢
我认为家家都会有一台机器人。Ithinktherewillberobotsineveryhomes....
我认为家家都会有一台机器人。
I think there will be robots in every homes. 展开
I think there will be robots in every homes. 展开
3个回答
2011-04-23
展开全部
32年前,比尔·盖茨毅然弃学,创立微软,成为个人电脑普及革命的领军人物;30年后的今天,他预言,机器人即将重复个人电脑崛起的道路。点燃机器人普及的“导火索”,这场革命必将与个人电脑一样,彻底改变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
撰文 比尔·盖茨(Bill Gates)
翻译 郭凯声
我们站在时代的节点:一个崭新的产业即将崛起。若干开创性的新技术为这个产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几家口碑颇佳的企业提供了极为专业的商品;一大批新公司迅速壮大,致力于制造新式玩具、为发烧友提供配件,还出售其他各种有趣的利基产品。然而,它也是一个高度分散、各自为政的行业,几乎没有统一的标准或平台。这个行业的开发项目复杂、进展缓慢,可投入实际应用的成果寥若晨星。实际上,尽管它的发展令人振奋,前途一片光明,但谁也说不准这个行业何时才能成长到临界质量,甚至连它是否会达到临界点都无人知晓。不过,只要能发展到临界点,它就可能会彻底改变这个世界。
毋庸置疑,人们可以用上面这段话来描述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计算机行业,那时我和保罗·艾伦(Paul Allen)才刚刚创建微软公司。那个年代的大型计算机体型臃肿、造价高昂,通常是在大型公司、政府部门和其他各种机构中用于后台操作,支持日常运转。顶级大学和工业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忙于打造基础组件,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开辟道路。英特尔公司刚刚推出8080微处理器,而现代家庭电子游戏的鼻祖阿塔里公司(Atari)还在兜售风靡一时的乒乓球电子游戏Pong。发烧友自发组织了俱乐部,千方百计地想找出这项新技术究竟能做点什么。
不过,此刻我心里所想的并不是那些往事,而是现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目前这个领域的状况与30年前的电脑行业极为相似。今天在汽车装配线上忙碌的一线机器人,正是当年大型计算机的翻版。而机器人行业的利基产品也同样种类繁多,比如协助医生进行外科手术的机械臂、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负责排除路边炸弹的侦察机器人、以及负责清扫地板的家用机器人。还有不少电子公司参照人、狗、恐龙的样子制造机器人玩具,而发烧友们都迫切希望能弄到一套最新版的乐高(LEGO)机器人套件。
与此同时,一群堪称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正设法解决机器人技术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比如视觉识别、导航及机器学习。现在看来胜利在望。2004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主办了首届机器车挑战大赛(Grand Challenge)。比赛在莫哈维沙漠上展开,全程142英里(约合227千米),路程崎岖,看看谁能研制出第一辆能够跑完全程的无人驾驶机器车。那次大赛上表现最好的参赛车才跑出7.4英里就偃旗息鼓了。然而,2005年的挑战赛上,有5辆参赛车跑完全程,冠军的平均时速还达到l9.l英里(参见《环球科学》2006年2月号W·韦特·吉布斯所著《无人战车关键一步》一文)。在这方面,机器人行业与电脑行业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互联网的鼻祖Arpanet网当年也正是靠了高研局大把银子的资助,才能顺利“降生”。
机器人行业现今面临的挑战,也和30年前电脑行业遇到的问题如出一辙:机器人制造公司没有统一的操作系统软件,流行的应用程序很难在五花八门的装置上运行。机器人的处理器和其他硬件的标准化工作也未开始,在一台机器人上使用的编程代码,几乎不可能在另一台机器上发挥作用。如果有人想开发新的机器人,通常得从零开始。
虽然困难重重,但我跟涉足机器人技术的大学研究人员、实业家、发烧友,乃至高中生都谈到过这方面的话题,他们那种知难而进的激情和对未来的期许,令我不由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当年我和保罗·艾伦一边看着各种新技术相互融合,一边梦想着将来有一天,家家户户的书桌上都摆着电脑。现在,我看着多种技术发展的趋势开始汇为一股推动机器人技术前进的洪流,我完全能够想象,机器人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坚信,分布式计算、语音与视觉识别以及无线宽带网络等新技术,将为我们开启通向新一代自主式装置的大门,使电脑不仅能在虚拟世界里大显身手,还能代替我们执行现实世界中的各项任务。或许我们很快将跨进一个新时代,那时,电脑将走下办公桌,通过它,我们能够观看、倾听、触摸,甚至操纵那些我们难以亲自接触的东西。
机器人”(Robot)这个术语是1921年捷克剧作家卡雷尔·恰佩克(Carel Capek,l890年-l938年)首创的,很快就流行开来。不过,打造人形机器人的梦想,却已延续了数千年之久。早在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中,冶炼之神便开始用黄金打造机械仆人。公元1世纪,亚历山大的赫伦(Heron,传说这位杰出的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设计出一些令人叹服的自动机器,据说其中一台还能说话。另一位科技奇才达·芬奇l495年的草稿中夹着一张制作机械骑士的草图,这位机器人骑士能坐能站,手脚还能活动。人们认为这应该是第一份人形机器人的设计图。
一个世纪以来,众多风靡一时的科幻作品——比如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小说《我,机器人》(I,robot,又名《机械公敌》)、电影《星球大战》以及电视剧《星际迷航》等陆续登场,使机器人成了大众文化中司空见惯的角色。机器人在科幻世界中如此大行其道,表明公众也认同,有朝一日机器人将会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的忠实助手乃至亲密伴侣。然而,尽管目前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等行业中已成为关键角色(这些行业中,机器人与工人的数量比达到l∶l0左右),但想要达到科幻作品中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想让电脑和机器人感知周围的情况,并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难度之大远远超乎人们的预期,这成了科幻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之一。事实证明,许多本领在人看来或许只是小菜一碟(比如根据房间里其他东西的位置调整自己的方位,对声音作出反应并解读别人的谈话,抓住大小不同、质地各异、各种各样的东西等),对机器人来说却难于登天——它们甚至分不清打开的门和窗有何不同。
不过,研究人员已经逐渐摸索出解决办法。拥有超强处理能力的电脑日益普及,将为研究者排忧解难。20世纪70年代,一兆赫处理能力的成本超过7,000美元,今天却只值几美分;一兆比特的存储容量,也经历了类似的价格暴跌。有了如此廉价的计算和存储能力,科学家就能动用大量电脑资源,踢走那些阻碍机器人进入现实世界的绊脚石。例如,语音识别程序已经能相当有把握地辨别单词,但如何根据上下文悟出这些单词的含义要难得多。可以预见,随着电脑计算能力的持续提升,机器人设计师将借助越来越强的处理工具,轻松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
2004年2月,我造访了一些美国的顶尖大学,包括卡内基美伦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康乃尔和伊利诺大学,探讨电脑在解决社会一些最紧迫的问题上,可扮演什麼重要的角色。我的目标是协助学生了解资讯科学有多麼精采且重要,也希望鼓励其中一些人以科技为志业。在每一所大学演讲完之后,我总是有机会前往学校的资讯科学系,亲自参观一些最有趣的研究计画。几乎没有例外,每次我都会看到至少一个有关机器人的计画。
当时,学术界和商用机器人公司也曾询问我在微软的同事,我们公司是否也有进行机器人方面的研究,或许可在研发上助他们一臂之力。我们并没有,所以我们决定好好研究一下。於是我请特罗尔(Tandy Trower)展开大规模的访查工作,和机器人社群的成员好好谈一谈。特罗尔是我的幕僚之一,也是在公司服务25年的资深员工,他发现大家对机器人的潜力都很感兴趣,而且整个产业都希望能有一些工具可减轻研发的难度。特罗尔结束访查任务之后,在交给我的报告上写着:「许多人认为机器人产业正面临技术上的转捩点,如果能够移转到个人电脑架构上,将是更为合理的方法。就像卡内基美伦大学的DARPA大挑战参赛小组领队惠塔克说过的,硬体的功能几乎已经齐全了,现在的问题是怎麼设计出正确的软体。」
回到个人电脑刚出现的年代,我们知道自己需要一种要素,来把所有的先驱工作带到临界质量,才能整合出真正的产业,制造出商业上真正有用的产品。结果显示,我们需要的是微软BASIC。我们在1970年代创造的这种程式语言,提供了一个共通的基础,於是,为特定硬体开发的程式,也能在另一套硬体上执行了。BASIC让电脑程式设计变得容易许多,吸引越来越多人进入这个产业。虽然许多人在个人电脑的发展上都有卓越的贡献,但微软的BASIC却带动软硬体的革新,无疑是个人电脑革命的重要推手。
阅读过特罗尔的报告之后,有件事似乎清楚了起来。机器人产业若想如30年前的个人电脑产业一般,达成跳跃式的进步,就必须找到这项缺失的要素。因此我请特罗尔召集一小队人马,与机器人学的研究者展开合作,研究目的是创造一套程式设计工具,提供基本方针,让每个对机器人感兴趣的人,只要有基本的电脑程式概念,都能轻易撰写出可在各类硬体上执行的机器人应用程式。看看能否提供共通的低阶基础,以便整合机器人设计中的软硬体,就像微软BASIC当初在电脑程式设计上的功能一样。
特罗尔的机器人小组已经开始应用微软的数种先进技术了。这些技术由微软首席研究暨策略长蒙迪带领的小组所研发,其中一项技术解决了机器人设计师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如何同时处理来自多个感应器的资料,并且传送适宜的指令给机器人的马达,也就是知名的「同作」(concurrency)问题。常见的解决方法为传统的单执行绪程式——有一个长回圈,一开始先读入来自感应器的所有资料,然后处理资料,最后送出结果并决定机器人的行为;然后再一次重头开始执行回圈。这个方式的缺点很明显:即使机器人从感应器收到的最新讯息是,机器已经临近悬崖边缘,但由於程式还在回圈后半部计算轨迹的部份,所以会根据先前输入的资料,命令轮子快点运转,机器人很可能根本没有机会处理新资讯,就跌下了楼梯。
「同作」不仅是机器人学所面临的挑战,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体是为了分散式电脑网路而写。程式设计师煞费苦心寻找有效率的编码方式,好让程式同时在不同的伺服器上运作。单一处理器的电脑已渐渐被多处理器及「多核心」处理器(具有两个以上处理器的积体电路,可提升效能)的机器所取代,软体设计师必须以新的方法,来设计桌上型电脑的应用程式与作业系统。为了充份利用平行处理器的效能,新软体也必须处理同作问题。
处理同作的方式之一,是撰写多执行绪程式,允许资料透过不同的路径传送。但每个撰写多执行绪程式码的设计师都会告诉你,这是非常困难的程式设计工作。蒙迪小组针对同作问题的解答是:「执行期同作协调」(CCR)。这是一个函式库,也就是一组可以执行特定工作的软体程式码,协助设计师更轻易撰写出可协调多项同步活动的多执行绪应用程式。CCR的设计原本是为了协助程式设计师发挥多核心与多处理器系统的效能,但是结果对机器人学也有同样的好处。机器人设计师运用函式库撰写程式,可大幅降低他们的软体因为急着把输出资料传送给轮子,而无暇读取来自感应器的输入,使得机器人撞墙的机会。
除了解决同作问题之外,蒙迪小组的成果也可简化撰写分散式机器人应用程式的复杂度。这项技术叫做「去中心式软体服务」(DSS)。在DSS的协助之下,研发者所设计的应用程式中的各个服务(也就是程式中用来读取感应器或控制马达等的部份)可彼此独立运作,但也能彼此整合,就好比来自不同伺服器的文字、影像与资讯也能够整合成单一网页一样。DSS让软体内的不同单元可彼此独立运作,因此当机器人的某个单元故障时,就可个别关闭再重新启动(或甚至替换掉),而无需重新启动整部机器。这个架构若再结合宽频无线技术,使用者就可轻易从远端透过网页浏览器监控与调整机器人。
不仅如此,控制机器人装置的DSS应用程式,再也不需要全部都安装在机器人身上,而可分散放置於多部电脑内。如此一来,可把复杂的处理工作分派给当今家用电脑里的高性能硬体处理,机器人的价格或许就不再那麼昂贵了。我相信这个进展会促使全新类型的机器人出现,基本上,这种机器人是可移动的,具有无线设备可与桌上型个人电脑相连,让电脑负责处理运算需求高的工作,好比视觉辨识与导航。也由於这些周边设备能以网路彼此连结,可想见的,机器人将可集体合作,完成海底探勘或种植作物等工作。
这些正是微软的「机器人工坊」(Robotics Studio)的关键技术。机器人工坊是特罗尔小组新设计出来的软体开发套件,其中还有些工具能协助设计师轻易以各种程式语言撰写机器人应用程式。例如,里面有种模拟工具可让机器人设计师在立体的虚拟环境中测试应用程式,而不需要实境测试自己的作品。我们发布这项产品是为了提供一种人人可负担的开放平台,协助机器人开发者将软硬体一并整合进他们的设计中。
究竟还要多久,机器人才会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的估计,2004年全球各地个人所用的机器人大约有200万具,到了2008年,这个数目得再加上700万。南韩的资讯通讯部希望在2013年之前,能让国内每个家庭里都有一具机器人。日本机器人协会则预言,到了2025年,个人机器人产业每年全球的产值将超过500亿美元。今天,这个数目约为50亿美元。
就好比1970年代的个人电脑产业一般,现在不可能明确预言出,何种应用会在未来带动这项新产业发展。不过,机器人未来很可能在生理上的辅助,甚至陪伴老年人的心理层面,都扮演重要的角色。机器人设备可能协助残障朋友行动,增强士兵、建筑工与医疗专业人士的气力与持久力。机器人将继续担任危险产业里的机具,处理危险的物料,并且监控远端的油管。它们也将协助医务人员诊断与治疗病人,即使病人远在千里之外。在保全系统与搜救任务上,它们也会是重要的一员。
未来,也许有些机器人会长得像「星际大战」里的人型装置,但绝大部份应该和机器人C-3PO一点儿也不像。事实上,随着移动式周边设备越来越普遍,我们也许也会越难精确说出机器人到底是什麼,新机器将变得专业、无所不在,但一点儿也不像科幻片里的两脚机器人。到了那时候,我们可能甚至不以机器人来称呼它们了。但由於这些设备将是人人皆可负担,对我们的工作、通讯、学习与娱乐也将发生重大的冲击,就像是个人电脑过去30年来造成的影响一样。
撰文 比尔·盖茨(Bill Gates)
翻译 郭凯声
我们站在时代的节点:一个崭新的产业即将崛起。若干开创性的新技术为这个产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几家口碑颇佳的企业提供了极为专业的商品;一大批新公司迅速壮大,致力于制造新式玩具、为发烧友提供配件,还出售其他各种有趣的利基产品。然而,它也是一个高度分散、各自为政的行业,几乎没有统一的标准或平台。这个行业的开发项目复杂、进展缓慢,可投入实际应用的成果寥若晨星。实际上,尽管它的发展令人振奋,前途一片光明,但谁也说不准这个行业何时才能成长到临界质量,甚至连它是否会达到临界点都无人知晓。不过,只要能发展到临界点,它就可能会彻底改变这个世界。
毋庸置疑,人们可以用上面这段话来描述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计算机行业,那时我和保罗·艾伦(Paul Allen)才刚刚创建微软公司。那个年代的大型计算机体型臃肿、造价高昂,通常是在大型公司、政府部门和其他各种机构中用于后台操作,支持日常运转。顶级大学和工业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忙于打造基础组件,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开辟道路。英特尔公司刚刚推出8080微处理器,而现代家庭电子游戏的鼻祖阿塔里公司(Atari)还在兜售风靡一时的乒乓球电子游戏Pong。发烧友自发组织了俱乐部,千方百计地想找出这项新技术究竟能做点什么。
不过,此刻我心里所想的并不是那些往事,而是现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目前这个领域的状况与30年前的电脑行业极为相似。今天在汽车装配线上忙碌的一线机器人,正是当年大型计算机的翻版。而机器人行业的利基产品也同样种类繁多,比如协助医生进行外科手术的机械臂、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负责排除路边炸弹的侦察机器人、以及负责清扫地板的家用机器人。还有不少电子公司参照人、狗、恐龙的样子制造机器人玩具,而发烧友们都迫切希望能弄到一套最新版的乐高(LEGO)机器人套件。
与此同时,一群堪称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正设法解决机器人技术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比如视觉识别、导航及机器学习。现在看来胜利在望。2004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主办了首届机器车挑战大赛(Grand Challenge)。比赛在莫哈维沙漠上展开,全程142英里(约合227千米),路程崎岖,看看谁能研制出第一辆能够跑完全程的无人驾驶机器车。那次大赛上表现最好的参赛车才跑出7.4英里就偃旗息鼓了。然而,2005年的挑战赛上,有5辆参赛车跑完全程,冠军的平均时速还达到l9.l英里(参见《环球科学》2006年2月号W·韦特·吉布斯所著《无人战车关键一步》一文)。在这方面,机器人行业与电脑行业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互联网的鼻祖Arpanet网当年也正是靠了高研局大把银子的资助,才能顺利“降生”。
机器人行业现今面临的挑战,也和30年前电脑行业遇到的问题如出一辙:机器人制造公司没有统一的操作系统软件,流行的应用程序很难在五花八门的装置上运行。机器人的处理器和其他硬件的标准化工作也未开始,在一台机器人上使用的编程代码,几乎不可能在另一台机器上发挥作用。如果有人想开发新的机器人,通常得从零开始。
虽然困难重重,但我跟涉足机器人技术的大学研究人员、实业家、发烧友,乃至高中生都谈到过这方面的话题,他们那种知难而进的激情和对未来的期许,令我不由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当年我和保罗·艾伦一边看着各种新技术相互融合,一边梦想着将来有一天,家家户户的书桌上都摆着电脑。现在,我看着多种技术发展的趋势开始汇为一股推动机器人技术前进的洪流,我完全能够想象,机器人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坚信,分布式计算、语音与视觉识别以及无线宽带网络等新技术,将为我们开启通向新一代自主式装置的大门,使电脑不仅能在虚拟世界里大显身手,还能代替我们执行现实世界中的各项任务。或许我们很快将跨进一个新时代,那时,电脑将走下办公桌,通过它,我们能够观看、倾听、触摸,甚至操纵那些我们难以亲自接触的东西。
机器人”(Robot)这个术语是1921年捷克剧作家卡雷尔·恰佩克(Carel Capek,l890年-l938年)首创的,很快就流行开来。不过,打造人形机器人的梦想,却已延续了数千年之久。早在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中,冶炼之神便开始用黄金打造机械仆人。公元1世纪,亚历山大的赫伦(Heron,传说这位杰出的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设计出一些令人叹服的自动机器,据说其中一台还能说话。另一位科技奇才达·芬奇l495年的草稿中夹着一张制作机械骑士的草图,这位机器人骑士能坐能站,手脚还能活动。人们认为这应该是第一份人形机器人的设计图。
一个世纪以来,众多风靡一时的科幻作品——比如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小说《我,机器人》(I,robot,又名《机械公敌》)、电影《星球大战》以及电视剧《星际迷航》等陆续登场,使机器人成了大众文化中司空见惯的角色。机器人在科幻世界中如此大行其道,表明公众也认同,有朝一日机器人将会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的忠实助手乃至亲密伴侣。然而,尽管目前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等行业中已成为关键角色(这些行业中,机器人与工人的数量比达到l∶l0左右),但想要达到科幻作品中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想让电脑和机器人感知周围的情况,并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难度之大远远超乎人们的预期,这成了科幻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之一。事实证明,许多本领在人看来或许只是小菜一碟(比如根据房间里其他东西的位置调整自己的方位,对声音作出反应并解读别人的谈话,抓住大小不同、质地各异、各种各样的东西等),对机器人来说却难于登天——它们甚至分不清打开的门和窗有何不同。
不过,研究人员已经逐渐摸索出解决办法。拥有超强处理能力的电脑日益普及,将为研究者排忧解难。20世纪70年代,一兆赫处理能力的成本超过7,000美元,今天却只值几美分;一兆比特的存储容量,也经历了类似的价格暴跌。有了如此廉价的计算和存储能力,科学家就能动用大量电脑资源,踢走那些阻碍机器人进入现实世界的绊脚石。例如,语音识别程序已经能相当有把握地辨别单词,但如何根据上下文悟出这些单词的含义要难得多。可以预见,随着电脑计算能力的持续提升,机器人设计师将借助越来越强的处理工具,轻松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
2004年2月,我造访了一些美国的顶尖大学,包括卡内基美伦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康乃尔和伊利诺大学,探讨电脑在解决社会一些最紧迫的问题上,可扮演什麼重要的角色。我的目标是协助学生了解资讯科学有多麼精采且重要,也希望鼓励其中一些人以科技为志业。在每一所大学演讲完之后,我总是有机会前往学校的资讯科学系,亲自参观一些最有趣的研究计画。几乎没有例外,每次我都会看到至少一个有关机器人的计画。
当时,学术界和商用机器人公司也曾询问我在微软的同事,我们公司是否也有进行机器人方面的研究,或许可在研发上助他们一臂之力。我们并没有,所以我们决定好好研究一下。於是我请特罗尔(Tandy Trower)展开大规模的访查工作,和机器人社群的成员好好谈一谈。特罗尔是我的幕僚之一,也是在公司服务25年的资深员工,他发现大家对机器人的潜力都很感兴趣,而且整个产业都希望能有一些工具可减轻研发的难度。特罗尔结束访查任务之后,在交给我的报告上写着:「许多人认为机器人产业正面临技术上的转捩点,如果能够移转到个人电脑架构上,将是更为合理的方法。就像卡内基美伦大学的DARPA大挑战参赛小组领队惠塔克说过的,硬体的功能几乎已经齐全了,现在的问题是怎麼设计出正确的软体。」
回到个人电脑刚出现的年代,我们知道自己需要一种要素,来把所有的先驱工作带到临界质量,才能整合出真正的产业,制造出商业上真正有用的产品。结果显示,我们需要的是微软BASIC。我们在1970年代创造的这种程式语言,提供了一个共通的基础,於是,为特定硬体开发的程式,也能在另一套硬体上执行了。BASIC让电脑程式设计变得容易许多,吸引越来越多人进入这个产业。虽然许多人在个人电脑的发展上都有卓越的贡献,但微软的BASIC却带动软硬体的革新,无疑是个人电脑革命的重要推手。
阅读过特罗尔的报告之后,有件事似乎清楚了起来。机器人产业若想如30年前的个人电脑产业一般,达成跳跃式的进步,就必须找到这项缺失的要素。因此我请特罗尔召集一小队人马,与机器人学的研究者展开合作,研究目的是创造一套程式设计工具,提供基本方针,让每个对机器人感兴趣的人,只要有基本的电脑程式概念,都能轻易撰写出可在各类硬体上执行的机器人应用程式。看看能否提供共通的低阶基础,以便整合机器人设计中的软硬体,就像微软BASIC当初在电脑程式设计上的功能一样。
特罗尔的机器人小组已经开始应用微软的数种先进技术了。这些技术由微软首席研究暨策略长蒙迪带领的小组所研发,其中一项技术解决了机器人设计师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如何同时处理来自多个感应器的资料,并且传送适宜的指令给机器人的马达,也就是知名的「同作」(concurrency)问题。常见的解决方法为传统的单执行绪程式——有一个长回圈,一开始先读入来自感应器的所有资料,然后处理资料,最后送出结果并决定机器人的行为;然后再一次重头开始执行回圈。这个方式的缺点很明显:即使机器人从感应器收到的最新讯息是,机器已经临近悬崖边缘,但由於程式还在回圈后半部计算轨迹的部份,所以会根据先前输入的资料,命令轮子快点运转,机器人很可能根本没有机会处理新资讯,就跌下了楼梯。
「同作」不仅是机器人学所面临的挑战,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体是为了分散式电脑网路而写。程式设计师煞费苦心寻找有效率的编码方式,好让程式同时在不同的伺服器上运作。单一处理器的电脑已渐渐被多处理器及「多核心」处理器(具有两个以上处理器的积体电路,可提升效能)的机器所取代,软体设计师必须以新的方法,来设计桌上型电脑的应用程式与作业系统。为了充份利用平行处理器的效能,新软体也必须处理同作问题。
处理同作的方式之一,是撰写多执行绪程式,允许资料透过不同的路径传送。但每个撰写多执行绪程式码的设计师都会告诉你,这是非常困难的程式设计工作。蒙迪小组针对同作问题的解答是:「执行期同作协调」(CCR)。这是一个函式库,也就是一组可以执行特定工作的软体程式码,协助设计师更轻易撰写出可协调多项同步活动的多执行绪应用程式。CCR的设计原本是为了协助程式设计师发挥多核心与多处理器系统的效能,但是结果对机器人学也有同样的好处。机器人设计师运用函式库撰写程式,可大幅降低他们的软体因为急着把输出资料传送给轮子,而无暇读取来自感应器的输入,使得机器人撞墙的机会。
除了解决同作问题之外,蒙迪小组的成果也可简化撰写分散式机器人应用程式的复杂度。这项技术叫做「去中心式软体服务」(DSS)。在DSS的协助之下,研发者所设计的应用程式中的各个服务(也就是程式中用来读取感应器或控制马达等的部份)可彼此独立运作,但也能彼此整合,就好比来自不同伺服器的文字、影像与资讯也能够整合成单一网页一样。DSS让软体内的不同单元可彼此独立运作,因此当机器人的某个单元故障时,就可个别关闭再重新启动(或甚至替换掉),而无需重新启动整部机器。这个架构若再结合宽频无线技术,使用者就可轻易从远端透过网页浏览器监控与调整机器人。
不仅如此,控制机器人装置的DSS应用程式,再也不需要全部都安装在机器人身上,而可分散放置於多部电脑内。如此一来,可把复杂的处理工作分派给当今家用电脑里的高性能硬体处理,机器人的价格或许就不再那麼昂贵了。我相信这个进展会促使全新类型的机器人出现,基本上,这种机器人是可移动的,具有无线设备可与桌上型个人电脑相连,让电脑负责处理运算需求高的工作,好比视觉辨识与导航。也由於这些周边设备能以网路彼此连结,可想见的,机器人将可集体合作,完成海底探勘或种植作物等工作。
这些正是微软的「机器人工坊」(Robotics Studio)的关键技术。机器人工坊是特罗尔小组新设计出来的软体开发套件,其中还有些工具能协助设计师轻易以各种程式语言撰写机器人应用程式。例如,里面有种模拟工具可让机器人设计师在立体的虚拟环境中测试应用程式,而不需要实境测试自己的作品。我们发布这项产品是为了提供一种人人可负担的开放平台,协助机器人开发者将软硬体一并整合进他们的设计中。
究竟还要多久,机器人才会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的估计,2004年全球各地个人所用的机器人大约有200万具,到了2008年,这个数目得再加上700万。南韩的资讯通讯部希望在2013年之前,能让国内每个家庭里都有一具机器人。日本机器人协会则预言,到了2025年,个人机器人产业每年全球的产值将超过500亿美元。今天,这个数目约为50亿美元。
就好比1970年代的个人电脑产业一般,现在不可能明确预言出,何种应用会在未来带动这项新产业发展。不过,机器人未来很可能在生理上的辅助,甚至陪伴老年人的心理层面,都扮演重要的角色。机器人设备可能协助残障朋友行动,增强士兵、建筑工与医疗专业人士的气力与持久力。机器人将继续担任危险产业里的机具,处理危险的物料,并且监控远端的油管。它们也将协助医务人员诊断与治疗病人,即使病人远在千里之外。在保全系统与搜救任务上,它们也会是重要的一员。
未来,也许有些机器人会长得像「星际大战」里的人型装置,但绝大部份应该和机器人C-3PO一点儿也不像。事实上,随着移动式周边设备越来越普遍,我们也许也会越难精确说出机器人到底是什麼,新机器将变得专业、无所不在,但一点儿也不像科幻片里的两脚机器人。到了那时候,我们可能甚至不以机器人来称呼它们了。但由於这些设备将是人人皆可负担,对我们的工作、通讯、学习与娱乐也将发生重大的冲击,就像是个人电脑过去30年来造成的影响一样。
参考资料: 我来查找 理解
展开全部
robots 改为 robot
homes 改为home
因为 every home 是单数的概念,不用加复数
homes 改为home
因为 every home 是单数的概念,不用加复数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homes 应该单数
every 改为each 比较好
every 改为each 比较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