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对该国货币供给可能的影响。
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展开全部
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通过外汇储备得到反映,国际收支顺差则外汇储备增加,反之亦然。20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由蒙代尔和约翰逊发展起来的国际收支理论:国际收支货币分析说,对开放经济下国际收支与国内货币供给的关系做了探讨。该理论认为:在假定货币需求函数为一长期稳定函数的基本前提下,开放经济中一国货币供给由两个途径产生——国内信贷DC和国际储备FX(主要是外汇储备)即: M[2]=k•H=k•(FX+DC)……………①
(k:货币乘数,H:高能货币)
对①式进行微分,得:△M[s]=(△FX+△DC)•k=(B+K +△DC)•k……………②
(B:经常项目差额,K:外资流入额)
②式表明开放经济中每增加一单位国内货币必须由国内信贷扩张或外汇储备的增加产生。其中国内信贷由本国货币当局直接或间接控制,故可视为外生政策变量,而外汇储量是否外生,则要视不同的汇率制度区别看待。具体来说,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失衡引起的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新的汇率水平,外汇储备不会因此而变动,即△FX为零,外汇储备和货币供给都是外生的;而在固定汇率制下(包括盯住汇率制),储备的变化由外汇市场内在的需求和供给的不平衡引起。如果存在国内货币的超额供给(对外币的超额需求),通过动用储备去购买本币可以阻止本币汇率下跌;反之,外币的超额供给将导致储备的增加,为阻止本币升值,必须用本币来购买外币。可见,固定汇率制下,外汇储FX和货币供给M[s]都是内生的,只有汇率的变化被外生地固定为零。
(k:货币乘数,H:高能货币)
对①式进行微分,得:△M[s]=(△FX+△DC)•k=(B+K +△DC)•k……………②
(B:经常项目差额,K:外资流入额)
②式表明开放经济中每增加一单位国内货币必须由国内信贷扩张或外汇储备的增加产生。其中国内信贷由本国货币当局直接或间接控制,故可视为外生政策变量,而外汇储量是否外生,则要视不同的汇率制度区别看待。具体来说,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失衡引起的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新的汇率水平,外汇储备不会因此而变动,即△FX为零,外汇储备和货币供给都是外生的;而在固定汇率制下(包括盯住汇率制),储备的变化由外汇市场内在的需求和供给的不平衡引起。如果存在国内货币的超额供给(对外币的超额需求),通过动用储备去购买本币可以阻止本币汇率下跌;反之,外币的超额供给将导致储备的增加,为阻止本币升值,必须用本币来购买外币。可见,固定汇率制下,外汇储FX和货币供给M[s]都是内生的,只有汇率的变化被外生地固定为零。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