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回答
展开全部
夏世系表 (约公元前21—16世纪, 姒姓)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杼)—槐—芒—泄—不降—扁—廑(胤甲) -孔甲-皋-发-桀(履癸)
商世系表 (约公元前16—11世纪, 子姓)
大乙(汤)—大丁—外丙—中壬—大甲(太宗)—沃丁—大庚—小甲—雍已—大戊(中宗)—中丁—外壬—河禀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高宗)—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
西周世系表 (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 姬姓)
武王(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恭王(繄扈)—懿王(燮)—孝王(辟方)—夷王(燮)—厉王(胡)—宣王(静)—幽王(宫涅)
东周世系表(一)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 姬姓)
平王(宜臼)—桓王(林)—庄王(佗)—厘王(胡齐)—惠王(阆)—襄王(郑)—顷王(壬臣)—匡王(班)—定王(瑜)—简王(夷)—灵王(泄心)—景王(贵)—敬王
东周世系表(二)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56年, 姬姓)
元王(仁)—贞定王(介)—哀王(去疾,三个月)—思王(叔,五个月)—考王(嵬)—威烈王(午)—安王(骄)—烈王(喜)—显王(扁)—慎靓王(定)—赧王(延)—考王(嵬)—桓公(揭,封于河南)—威公—惠公(斑)—西周武公(封于河南,即洛)—东周惠公(封于巩)
秦世系表 (公元前221---207年, 赢姓)
始皇帝(政)—二世胡亥—子婴
西汉世系表 (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刘姓)
高帝(太祖,邦)—惠帝(盈)—吕后雉—文帝(太宗,桓)—景帝(启)—武帝(世宗,彻)—昭帝(弗陵)—宣帝(中宗,询)—元帝(高宗)—成帝—哀帝(欣)—平帝(衎)—孺子(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公元8—23年)
东汉世系表 (公元25---220年, 刘姓)
光武帝(世祖,秀)—明帝(显宗,庄)—章帝(肃宗)—和帝(肇)—殇帝(隆)—安帝(恭宗,祜)—顺帝(保)—冲帝(炳)—质帝(缵)—桓帝(志)—灵帝(宏)—少帝(弘农王,辩)—献帝(协,禅位于曹丕)
三国世系表 (公元220---280年)
(一) 魏国(公元220—265年,曹姓) 武帝(太祖,操)—文帝(世祖,丕)—明帝(烈祖,睿)—齐王(芳)—高贵乡公—陈留王(奂,禅于司马炎)
(二) 蜀国(公元221---263年,刘姓) 昭烈帝(备)---后主(禅,为魏所灭)
(三) 吴国(公元222---280年, 孙姓) 大帝(权)—会稽王(亮)—景帝(休)—末帝(皓,为西晋所灭)
西晋世系表 (公元265---316年,司马姓)
武帝(世祖,炎)—惠帝(衷)—怀帝(炽,为匈奴族所俘)—吴王(晏)—愍帝(邺,为匈奴族所灭)
东晋世系表 (公元317---420年, 司马姓)
东晋十六国简表
元帝(中宗,睿)—明帝(肃宗,绍)—成帝(显宗,衍)—康帝(岳)—穆帝(孝宗,聃)—哀帝(丕)—废帝(海西公,奕)—简文帝(太宗,昱)—孝武帝(曜)—安帝(德宗)—恭帝(德文,禅于刘裕)
南朝世系表 (公元420---589年)
(一) 宋(公元420---479年,刘姓) 武帝(高祖,裕)—少帝(义符)—文帝(太祖,义隆)—孝武帝(世祖,骏)—前废帝(子业)—明帝(太宗)—后废帝(昱)—顺帝(禅于萧道成)
(二) 齐(公元479---520年,萧姓) 高帝(太祖,道成)---武帝(世祖,赜)—昭业—海陵王(昭文)—明帝(高宗,鸾)—东昏侯(宝卷)—和帝(宝融,禅于萧衍)
(三) 梁(公元502---557年,萧姓) 武帝(高祖,衍)—简文帝(太宗,纲)—元帝(世祖,绎)—敬帝(方智,禅于陈霸先)
(四) 陈(公元557---589年,陈姓) 武帝(高祖,霸先)—文帝(世祖)—废帝(伯宗)—宣帝(高宗,顼)—后主(叔宝,灭于隋)
北魏世系表 (公元386---534年,鲜卑族拓跋部,孝文帝时改本姓拓跋为元)
高祖成帝什翼犍—拓跋实—道武帝(珪,太祖)—明元帝(太宗,一嗣)—太武帝(世祖,焘)—景穆帝(见)—文成帝(高宗,睿)—献文帝(显祖,弘)—孝文帝(高祖,元宏)—宣武帝(世宗,恪)—孝明帝(肃宗,诩)—孝庄帝(敬宗,子攸)—节闵帝(恭)—安定王(朗)—孝武帝(修).东魏孝静帝(善见,禅于北齐) 西魏文帝(宝北齐世系表 (公元550--557年,鲜卑族,高姓)
高欢――文宣帝(显祖,洋)-废帝(殷)-孝昭帝(肃宗,演)-武成帝(世祖,湛)-后主(纬)-幼主(恒,灭于北周)
北周世系表 (公元557--581年,鲜卑族,宇文姓)
宇文泰-孝闵帝(觉)-明帝(世宗,毓)-武帝(高祖,邕)-宣帝(贇)-静帝(阐,禅于隋)
隋世系表 (公元581--618年,杨姓)
文帝(高祖,坚)-炀帝(广,被宇文化及杀于江都)
唐世系表 (公元618--906年,李姓)
高祖(渊)-太宗(世民)-高宗(治)-中宗(显)-睿宗(旦)-武则天(称制,即帝位改国号为“周”晚年去位。)中宗(显)-睿宗(旦)-玄宗(隆基)-肃宗(亨)-代宗(豫)-德宗(适)-顺宗(诵)-宪宗(炎)-宣宗(忱)-懿宗-僖宗(儇)-昭宗(晔)-哀帝(禅于朱温)
五代世系表
十国简表
后梁(公元907--923年,朱姓) 太祖(温)-郢王-末帝(友贞,为后唐所灭)
后唐(公元923--936年,沙陀部,李姓) 太祖(克用)-庄宗(存勖)-明宗(嗣源,李克用养子)-闵帝(从厚)-末帝(从珂,李嗣源养子,为后晋所灭)
后晋(公元936--946年,沙陀部,石姓) 高祖(敬瑭)-出帝(重贵,石敬瑭养子,为契丹所灭)
后汉(公元947--950年,沙陀部,刘姓) 高祖(知远)-隐帝(承佑,为后周所灭)
后周(公元950--960年) 太祖(郭威)-世宗(柴荣,郭威养子)-恭帝(柴宗训,禅于赵匡胤)
辽世系表 (公元916--1125年,契丹族,耶律姓)
太祖(阿保机)-太宗(德光)-义宗(倍)-世宗(阮)-穆宗-景宗(贤)-圣宗(隆绪)-兴宗(宗真)-道宗(洪基)-天祚帝(延禧,为金所灭)
北宋世系表 (公元960--1127年,赵姓)
太祖(匡胤)-太宗(光义)-真宗(恒)-仁宗(祯)-英宗(曙)-神宗(顼)-哲宗(煦)-徽宗(佶)-钦宗(桓),(徽、钦均为金人所俘)
西辽世系表 (公元1131--1211年,契丹族,耶律姓)
德宗(大石)-感天后(塔不烟)-仁宗(夷列)-承天后(普速完)-末主(直鲁古,亡于蒙古族乃蛮部)
西夏世系表 (公元1038--1227年,党项族,赵姓)
景宗(元昊)-毅宗(谅祚)-惠帝(秉常)-崇宗(乾顺)-仁宗(仁孝)-桓宗(纯估)-襄宗(安全)-神宗(遵顼)-献宗(德旺)-末主(为成吉思汗所灭)
金世系表 (公元1115--1234年,女真族完颜部,完颜姓)
太祖(阿骨打)-太宗(晟,本名吴乞买)-熙宗(亶) -海陵王(亮)-世宗(雍)-章宗(璟)-卫绍王(永济)-宣宗(珣)-哀宗(守绪,为南宋、蒙古联军所灭。
南宋世系表 (公元1127--1279年,赵姓)
高宗(构,徽宗赵佶之九子)-孝宗(赵匡胤子德芳后)-光宗(敦)-宁宗(扩)-理宗(昀,赵匡胤子德昭后)-度宗(理宗侄)-恭帝(显)-端宗-帝(为元所灭)
蒙古、元世系表 (公元1206--1368年,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
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太宗(窝阔台)-定宗(贵由)-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刺)-泰定帝(也孙铁木耳)-天顺帝(阿速吉八)-明宗-文宗(图贴睦尔)-宁宗(懿璘质班)-惠宗(顺帝,妥欢贴睦尔,明灭元,北逃沙漠)
明世系表 (公元1368--1644年,朱姓)
太祖(元璋)-惠帝(允炆)-成祖(棣)-仁宗(高炽)-宣宗(瞻基)-英宗(祁镇)-代宗(祁钰)-英宗(祁镇)-宪宗(见深)-孝宗(佑樘)-武宗(厚照)-世宗-穆宗(载垕)-神宗(翊钧)-光宗(常洛)-熹宗(由校)-思宗(由检,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灭)
清世系表 (公元1644--1911年,满族,爱新觉罗氏 )
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圣祖(玄烨)-世宗(胤禛)-高宗(弘历)-仁宗(顺琰)-宣宗(旻宁)-文宗(奕宁)-穆宗(载淳)-德宗(载湉)-溥仪,辛亥革命时退位,清亡。
炬)-废帝(钦)-恭帝(廓,禅于北周)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杼)—槐—芒—泄—不降—扁—廑(胤甲) -孔甲-皋-发-桀(履癸)
商世系表 (约公元前16—11世纪, 子姓)
大乙(汤)—大丁—外丙—中壬—大甲(太宗)—沃丁—大庚—小甲—雍已—大戊(中宗)—中丁—外壬—河禀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高宗)—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
西周世系表 (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 姬姓)
武王(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恭王(繄扈)—懿王(燮)—孝王(辟方)—夷王(燮)—厉王(胡)—宣王(静)—幽王(宫涅)
东周世系表(一)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 姬姓)
平王(宜臼)—桓王(林)—庄王(佗)—厘王(胡齐)—惠王(阆)—襄王(郑)—顷王(壬臣)—匡王(班)—定王(瑜)—简王(夷)—灵王(泄心)—景王(贵)—敬王
东周世系表(二)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56年, 姬姓)
元王(仁)—贞定王(介)—哀王(去疾,三个月)—思王(叔,五个月)—考王(嵬)—威烈王(午)—安王(骄)—烈王(喜)—显王(扁)—慎靓王(定)—赧王(延)—考王(嵬)—桓公(揭,封于河南)—威公—惠公(斑)—西周武公(封于河南,即洛)—东周惠公(封于巩)
秦世系表 (公元前221---207年, 赢姓)
始皇帝(政)—二世胡亥—子婴
西汉世系表 (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刘姓)
高帝(太祖,邦)—惠帝(盈)—吕后雉—文帝(太宗,桓)—景帝(启)—武帝(世宗,彻)—昭帝(弗陵)—宣帝(中宗,询)—元帝(高宗)—成帝—哀帝(欣)—平帝(衎)—孺子(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公元8—23年)
东汉世系表 (公元25---220年, 刘姓)
光武帝(世祖,秀)—明帝(显宗,庄)—章帝(肃宗)—和帝(肇)—殇帝(隆)—安帝(恭宗,祜)—顺帝(保)—冲帝(炳)—质帝(缵)—桓帝(志)—灵帝(宏)—少帝(弘农王,辩)—献帝(协,禅位于曹丕)
三国世系表 (公元220---280年)
(一) 魏国(公元220—265年,曹姓) 武帝(太祖,操)—文帝(世祖,丕)—明帝(烈祖,睿)—齐王(芳)—高贵乡公—陈留王(奂,禅于司马炎)
(二) 蜀国(公元221---263年,刘姓) 昭烈帝(备)---后主(禅,为魏所灭)
(三) 吴国(公元222---280年, 孙姓) 大帝(权)—会稽王(亮)—景帝(休)—末帝(皓,为西晋所灭)
西晋世系表 (公元265---316年,司马姓)
武帝(世祖,炎)—惠帝(衷)—怀帝(炽,为匈奴族所俘)—吴王(晏)—愍帝(邺,为匈奴族所灭)
东晋世系表 (公元317---420年, 司马姓)
东晋十六国简表
元帝(中宗,睿)—明帝(肃宗,绍)—成帝(显宗,衍)—康帝(岳)—穆帝(孝宗,聃)—哀帝(丕)—废帝(海西公,奕)—简文帝(太宗,昱)—孝武帝(曜)—安帝(德宗)—恭帝(德文,禅于刘裕)
南朝世系表 (公元420---589年)
(一) 宋(公元420---479年,刘姓) 武帝(高祖,裕)—少帝(义符)—文帝(太祖,义隆)—孝武帝(世祖,骏)—前废帝(子业)—明帝(太宗)—后废帝(昱)—顺帝(禅于萧道成)
(二) 齐(公元479---520年,萧姓) 高帝(太祖,道成)---武帝(世祖,赜)—昭业—海陵王(昭文)—明帝(高宗,鸾)—东昏侯(宝卷)—和帝(宝融,禅于萧衍)
(三) 梁(公元502---557年,萧姓) 武帝(高祖,衍)—简文帝(太宗,纲)—元帝(世祖,绎)—敬帝(方智,禅于陈霸先)
(四) 陈(公元557---589年,陈姓) 武帝(高祖,霸先)—文帝(世祖)—废帝(伯宗)—宣帝(高宗,顼)—后主(叔宝,灭于隋)
北魏世系表 (公元386---534年,鲜卑族拓跋部,孝文帝时改本姓拓跋为元)
高祖成帝什翼犍—拓跋实—道武帝(珪,太祖)—明元帝(太宗,一嗣)—太武帝(世祖,焘)—景穆帝(见)—文成帝(高宗,睿)—献文帝(显祖,弘)—孝文帝(高祖,元宏)—宣武帝(世宗,恪)—孝明帝(肃宗,诩)—孝庄帝(敬宗,子攸)—节闵帝(恭)—安定王(朗)—孝武帝(修).东魏孝静帝(善见,禅于北齐) 西魏文帝(宝北齐世系表 (公元550--557年,鲜卑族,高姓)
高欢――文宣帝(显祖,洋)-废帝(殷)-孝昭帝(肃宗,演)-武成帝(世祖,湛)-后主(纬)-幼主(恒,灭于北周)
北周世系表 (公元557--581年,鲜卑族,宇文姓)
宇文泰-孝闵帝(觉)-明帝(世宗,毓)-武帝(高祖,邕)-宣帝(贇)-静帝(阐,禅于隋)
隋世系表 (公元581--618年,杨姓)
文帝(高祖,坚)-炀帝(广,被宇文化及杀于江都)
唐世系表 (公元618--906年,李姓)
高祖(渊)-太宗(世民)-高宗(治)-中宗(显)-睿宗(旦)-武则天(称制,即帝位改国号为“周”晚年去位。)中宗(显)-睿宗(旦)-玄宗(隆基)-肃宗(亨)-代宗(豫)-德宗(适)-顺宗(诵)-宪宗(炎)-宣宗(忱)-懿宗-僖宗(儇)-昭宗(晔)-哀帝(禅于朱温)
五代世系表
十国简表
后梁(公元907--923年,朱姓) 太祖(温)-郢王-末帝(友贞,为后唐所灭)
后唐(公元923--936年,沙陀部,李姓) 太祖(克用)-庄宗(存勖)-明宗(嗣源,李克用养子)-闵帝(从厚)-末帝(从珂,李嗣源养子,为后晋所灭)
后晋(公元936--946年,沙陀部,石姓) 高祖(敬瑭)-出帝(重贵,石敬瑭养子,为契丹所灭)
后汉(公元947--950年,沙陀部,刘姓) 高祖(知远)-隐帝(承佑,为后周所灭)
后周(公元950--960年) 太祖(郭威)-世宗(柴荣,郭威养子)-恭帝(柴宗训,禅于赵匡胤)
辽世系表 (公元916--1125年,契丹族,耶律姓)
太祖(阿保机)-太宗(德光)-义宗(倍)-世宗(阮)-穆宗-景宗(贤)-圣宗(隆绪)-兴宗(宗真)-道宗(洪基)-天祚帝(延禧,为金所灭)
北宋世系表 (公元960--1127年,赵姓)
太祖(匡胤)-太宗(光义)-真宗(恒)-仁宗(祯)-英宗(曙)-神宗(顼)-哲宗(煦)-徽宗(佶)-钦宗(桓),(徽、钦均为金人所俘)
西辽世系表 (公元1131--1211年,契丹族,耶律姓)
德宗(大石)-感天后(塔不烟)-仁宗(夷列)-承天后(普速完)-末主(直鲁古,亡于蒙古族乃蛮部)
西夏世系表 (公元1038--1227年,党项族,赵姓)
景宗(元昊)-毅宗(谅祚)-惠帝(秉常)-崇宗(乾顺)-仁宗(仁孝)-桓宗(纯估)-襄宗(安全)-神宗(遵顼)-献宗(德旺)-末主(为成吉思汗所灭)
金世系表 (公元1115--1234年,女真族完颜部,完颜姓)
太祖(阿骨打)-太宗(晟,本名吴乞买)-熙宗(亶) -海陵王(亮)-世宗(雍)-章宗(璟)-卫绍王(永济)-宣宗(珣)-哀宗(守绪,为南宋、蒙古联军所灭。
南宋世系表 (公元1127--1279年,赵姓)
高宗(构,徽宗赵佶之九子)-孝宗(赵匡胤子德芳后)-光宗(敦)-宁宗(扩)-理宗(昀,赵匡胤子德昭后)-度宗(理宗侄)-恭帝(显)-端宗-帝(为元所灭)
蒙古、元世系表 (公元1206--1368年,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
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太宗(窝阔台)-定宗(贵由)-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刺)-泰定帝(也孙铁木耳)-天顺帝(阿速吉八)-明宗-文宗(图贴睦尔)-宁宗(懿璘质班)-惠宗(顺帝,妥欢贴睦尔,明灭元,北逃沙漠)
明世系表 (公元1368--1644年,朱姓)
太祖(元璋)-惠帝(允炆)-成祖(棣)-仁宗(高炽)-宣宗(瞻基)-英宗(祁镇)-代宗(祁钰)-英宗(祁镇)-宪宗(见深)-孝宗(佑樘)-武宗(厚照)-世宗-穆宗(载垕)-神宗(翊钧)-光宗(常洛)-熹宗(由校)-思宗(由检,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灭)
清世系表 (公元1644--1911年,满族,爱新觉罗氏 )
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圣祖(玄烨)-世宗(胤禛)-高宗(弘历)-仁宗(顺琰)-宣宗(旻宁)-文宗(奕宁)-穆宗(载淳)-德宗(载湉)-溥仪,辛亥革命时退位,清亡。
炬)-废帝(钦)-恭帝(廓,禅于北周)
展开全部
夏世系表 (约公元前21—16世纪, 姒姓)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杼)—槐—芒—泄—不降—扁—廑(胤甲) -孔甲-皋-发-桀(履癸)
商世系表 (约公元前16—11世纪, 子姓)
大乙(汤)—大丁—外丙—中壬—大甲(太宗)—沃丁—大庚—小甲—雍已—大戊(中宗)—中丁—外壬—河禀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高宗)—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
西周世系表 (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 姬姓)
武王(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恭王(繄扈)—懿王(燮)—孝王(辟方)—夷王(燮)—厉王(胡)—宣王(静)—幽王(宫涅)
东周世系表(一)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 姬姓)
平王(宜臼)—桓王(林)—庄王(佗)—厘王(胡齐)—惠王(阆)—襄王(郑)—顷王(壬臣)—匡王(班)—定王(瑜)—简王(夷)—灵王(泄心)—景王(贵)—敬王
东周世系表(二)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56年, 姬姓)
元王(仁)—贞定王(介)—哀王(去疾,三个月)—思王(叔,五个月)—考王(嵬)—威烈王(午)—安王(骄)—烈王(喜)—显王(扁)—慎靓王(定)—赧王(延)—考王(嵬)—桓公(揭,封于河南)—威公—惠公(斑)—西周武公(封于河南,即洛)—东周惠公(封于巩)
秦世系表 (公元前221---207年, 赢姓)
始皇帝(政)—二世胡亥—子婴
西汉世系表 (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刘姓)
高帝(太祖,邦)—惠帝(盈)—吕后雉—文帝(太宗,桓)—景帝(启)—武帝(世宗,彻)—昭帝(弗陵)—宣帝(中宗,询)—元帝(高宗)—成帝—哀帝(欣)—平帝(衎)—孺子(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公元8—23年)
东汉世系表 (公元25---220年, 刘姓)
光武帝(世祖,秀)—明帝(显宗,庄)—章帝(肃宗)—和帝(肇)—殇帝(隆)—安帝(恭宗,祜)—顺帝(保)—冲帝(炳)—质帝(缵)—桓帝(志)—灵帝(宏)—少帝(弘农王,辩)—献帝(协,禅位于曹丕)
三国世系表 (公元220---280年)
(一) 魏国(公元220—265年,曹姓) 武帝(太祖,操)—文帝(世祖,丕)—明帝(烈祖,睿)—齐王(芳)—高贵乡公—陈留王(奂,禅于司马炎)
(二) 蜀国(公元221---263年,刘姓) 昭烈帝(备)---后主(禅,为魏所灭)
(三) 吴国(公元222---280年, 孙姓) 大帝(权)—会稽王(亮)—景帝(休)—末帝(皓,为西晋所灭)
西晋世系表 (公元265---316年,司马姓)
武帝(世祖,炎)—惠帝(衷)—怀帝(炽,为匈奴族所俘)—吴王(晏)—愍帝(邺,为匈奴族所灭)
东晋世系表 (公元317---420年, 司马姓)
东晋十六国简表
元帝(中宗,睿)—明帝(肃宗,绍)—成帝(显宗,衍)—康帝(岳)—穆帝(孝宗,聃)—哀帝(丕)—废帝(海西公,奕)—简文帝(太宗,昱)—孝武帝(曜)—安帝(德宗)—恭帝(德文,禅于刘裕)
南朝世系表 (公元420---589年)
(一) 宋(公元420---479年,刘姓) 武帝(高祖,裕)—少帝(义符)—文帝(太祖,义隆)—孝武帝(世祖,骏)—前废帝(子业)—明帝(太宗)—后废帝(昱)—顺帝(禅于萧道成)
(二) 齐(公元479---520年,萧姓) 高帝(太祖,道成)---武帝(世祖,赜)—昭业—海陵王(昭文)—明帝(高宗,鸾)—东昏侯(宝卷)—和帝(宝融,禅于萧衍)
(三) 梁(公元502---557年,萧姓) 武帝(高祖,衍)—简文帝(太宗,纲)—元帝(世祖,绎)—敬帝(方智,禅于陈霸先)
(四) 陈(公元557---589年,陈姓) 武帝(高祖,霸先)—文帝(世祖)—废帝(伯宗)—宣帝(高宗,顼)—后主(叔宝,灭于隋)
北魏世系表 (公元386---534年,鲜卑族拓跋部,孝文帝时改本姓拓跋为元)
高祖成帝什翼犍—拓跋实—道武帝(珪,太祖)—明元帝(太宗,一嗣)—太武帝(世祖,焘)—景穆帝(见)—文成帝(高宗,睿)—献文帝(显祖,弘)—孝文帝(高祖,元宏)—宣武帝(世宗,恪)—孝明帝(肃宗,诩)—孝庄帝(敬宗,子攸)—节闵帝(恭)—安定王(朗)—孝武帝(修).东魏孝静帝(善见,禅于北齐) 西魏文帝(宝北齐世系表 (公元550--557年,鲜卑族,高姓)
高欢――文宣帝(显祖,洋)-废帝(殷)-孝昭帝(肃宗,演)-武成帝(世祖,湛)-后主(纬)-幼主(恒,灭于北周)
北周世系表 (公元557--581年,鲜卑族,宇文姓)
宇文泰-孝闵帝(觉)-明帝(世宗,毓)-武帝(高祖,邕)-宣帝(贇)-静帝(阐,禅于隋)
隋世系表 (公元581--618年,杨姓)
文帝(高祖,坚)-炀帝(广,被宇文化及杀于江都)
唐世系表 (公元618--906年,李姓)
高祖(渊)-太宗(世民)-高宗(治)-中宗(显)-睿宗(旦)-武则天(称制,即帝位改国号为“周”晚年去位。)中宗(显)-睿宗(旦)-玄宗(隆基)-肃宗(亨)-代宗(豫)-德宗(适)-顺宗(诵)-宪宗(炎)-宣宗(忱)-懿宗-僖宗(儇)-昭宗(晔)-哀帝(禅于朱温)
五代世系表
十国简表
后梁(公元907--923年,朱姓) 太祖(温)-郢王-末帝(友贞,为后唐所灭)
后唐(公元923--936年,沙陀部,李姓) 太祖(克用)-庄宗(存勖)-明宗(嗣源,李克用养子)-闵帝(从厚)-末帝(从珂,李嗣源养子,为后晋所灭)
后晋(公元936--946年,沙陀部,石姓) 高祖(敬瑭)-出帝(重贵,石敬瑭养子,为契丹所灭)
后汉(公元947--950年,沙陀部,刘姓) 高祖(知远)-隐帝(承佑,为后周所灭)
后周(公元950--960年) 太祖(郭威)-世宗(柴荣,郭威养子)-恭帝(柴宗训,禅于赵匡胤)
辽世系表 (公元916--1125年,契丹族,耶律姓)
太祖(阿保机)-太宗(德光)-义宗(倍)-世宗(阮)-穆宗-景宗(贤)-圣宗(隆绪)-兴宗(宗真)-道宗(洪基)-天祚帝(延禧,为金所灭)
北宋世系表 (公元960--1127年,赵姓)
太祖(匡胤)-太宗(光义)-真宗(恒)-仁宗(祯)-英宗(曙)-神宗(顼)-哲宗(煦)-徽宗(佶)-钦宗(桓),(徽、钦均为金人所俘)
西辽世系表 (公元1131--1211年,契丹族,耶律姓)
德宗(大石)-感天后(塔不烟)-仁宗(夷列)-承天后(普速完)-末主(直鲁古,亡于蒙古族乃蛮部)
西夏世系表 (公元1038--1227年,党项族,赵姓)
景宗(元昊)-毅宗(谅祚)-惠帝(秉常)-崇宗(乾顺)-仁宗(仁孝)-桓宗(纯估)-襄宗(安全)-神宗(遵顼)-献宗(德旺)-末主(为成吉思汗所灭)
金世系表 (公元1115--1234年,女真族完颜部,完颜姓)
太祖(阿骨打)-太宗(晟,本名吴乞买)-熙宗(亶) -海陵王(亮)-世宗(雍)-章宗(璟)-卫绍王(永济)-宣宗(珣)-哀宗(守绪,为南宋、蒙古联军所灭。
南宋世系表 (公元1127--1279年,赵姓)
高宗(构,徽宗赵佶之九子)-孝宗(赵匡胤子德芳后)-光宗(敦)-宁宗(扩)-理宗(昀,赵匡胤子德昭后)-度宗(理宗侄)-恭帝(显)-端宗-帝(为元所灭)
蒙古、元世系表 (公元1206--1368年,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
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太宗(窝阔台)-定宗(贵由)-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刺)-泰定帝(也孙铁木耳)-天顺帝(阿速吉八)-明宗-文宗(图贴睦尔)-宁宗(懿璘质班)-惠宗(顺帝,妥欢贴睦尔,明灭元,北逃沙漠)
明世系表 (公元1368--1644年,朱姓)
太祖(元璋)-惠帝(允炆)-成祖(棣)-仁宗(高炽)-宣宗(瞻基)-英宗(祁镇)-代宗(祁钰)-英宗(祁镇)-宪宗(见深)-孝宗(佑樘)-武宗(厚照)-世宗-穆宗(载垕)-神宗(翊钧)-光宗(常洛)-熹宗(由校)-思宗(由检,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灭)
清世系表 (公元1644--1911年,满族,爱新觉罗氏 )
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圣祖(玄烨)-世宗(胤禛)-高宗(弘历)-仁宗(顺琰)-宣宗(旻宁)-文宗(奕宁)-穆宗(载淳)-德宗(载湉)-溥仪,辛亥革命时退位,清亡。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杼)—槐—芒—泄—不降—扁—廑(胤甲) -孔甲-皋-发-桀(履癸)
商世系表 (约公元前16—11世纪, 子姓)
大乙(汤)—大丁—外丙—中壬—大甲(太宗)—沃丁—大庚—小甲—雍已—大戊(中宗)—中丁—外壬—河禀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高宗)—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
西周世系表 (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 姬姓)
武王(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恭王(繄扈)—懿王(燮)—孝王(辟方)—夷王(燮)—厉王(胡)—宣王(静)—幽王(宫涅)
东周世系表(一)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 姬姓)
平王(宜臼)—桓王(林)—庄王(佗)—厘王(胡齐)—惠王(阆)—襄王(郑)—顷王(壬臣)—匡王(班)—定王(瑜)—简王(夷)—灵王(泄心)—景王(贵)—敬王
东周世系表(二)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56年, 姬姓)
元王(仁)—贞定王(介)—哀王(去疾,三个月)—思王(叔,五个月)—考王(嵬)—威烈王(午)—安王(骄)—烈王(喜)—显王(扁)—慎靓王(定)—赧王(延)—考王(嵬)—桓公(揭,封于河南)—威公—惠公(斑)—西周武公(封于河南,即洛)—东周惠公(封于巩)
秦世系表 (公元前221---207年, 赢姓)
始皇帝(政)—二世胡亥—子婴
西汉世系表 (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刘姓)
高帝(太祖,邦)—惠帝(盈)—吕后雉—文帝(太宗,桓)—景帝(启)—武帝(世宗,彻)—昭帝(弗陵)—宣帝(中宗,询)—元帝(高宗)—成帝—哀帝(欣)—平帝(衎)—孺子(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公元8—23年)
东汉世系表 (公元25---220年, 刘姓)
光武帝(世祖,秀)—明帝(显宗,庄)—章帝(肃宗)—和帝(肇)—殇帝(隆)—安帝(恭宗,祜)—顺帝(保)—冲帝(炳)—质帝(缵)—桓帝(志)—灵帝(宏)—少帝(弘农王,辩)—献帝(协,禅位于曹丕)
三国世系表 (公元220---280年)
(一) 魏国(公元220—265年,曹姓) 武帝(太祖,操)—文帝(世祖,丕)—明帝(烈祖,睿)—齐王(芳)—高贵乡公—陈留王(奂,禅于司马炎)
(二) 蜀国(公元221---263年,刘姓) 昭烈帝(备)---后主(禅,为魏所灭)
(三) 吴国(公元222---280年, 孙姓) 大帝(权)—会稽王(亮)—景帝(休)—末帝(皓,为西晋所灭)
西晋世系表 (公元265---316年,司马姓)
武帝(世祖,炎)—惠帝(衷)—怀帝(炽,为匈奴族所俘)—吴王(晏)—愍帝(邺,为匈奴族所灭)
东晋世系表 (公元317---420年, 司马姓)
东晋十六国简表
元帝(中宗,睿)—明帝(肃宗,绍)—成帝(显宗,衍)—康帝(岳)—穆帝(孝宗,聃)—哀帝(丕)—废帝(海西公,奕)—简文帝(太宗,昱)—孝武帝(曜)—安帝(德宗)—恭帝(德文,禅于刘裕)
南朝世系表 (公元420---589年)
(一) 宋(公元420---479年,刘姓) 武帝(高祖,裕)—少帝(义符)—文帝(太祖,义隆)—孝武帝(世祖,骏)—前废帝(子业)—明帝(太宗)—后废帝(昱)—顺帝(禅于萧道成)
(二) 齐(公元479---520年,萧姓) 高帝(太祖,道成)---武帝(世祖,赜)—昭业—海陵王(昭文)—明帝(高宗,鸾)—东昏侯(宝卷)—和帝(宝融,禅于萧衍)
(三) 梁(公元502---557年,萧姓) 武帝(高祖,衍)—简文帝(太宗,纲)—元帝(世祖,绎)—敬帝(方智,禅于陈霸先)
(四) 陈(公元557---589年,陈姓) 武帝(高祖,霸先)—文帝(世祖)—废帝(伯宗)—宣帝(高宗,顼)—后主(叔宝,灭于隋)
北魏世系表 (公元386---534年,鲜卑族拓跋部,孝文帝时改本姓拓跋为元)
高祖成帝什翼犍—拓跋实—道武帝(珪,太祖)—明元帝(太宗,一嗣)—太武帝(世祖,焘)—景穆帝(见)—文成帝(高宗,睿)—献文帝(显祖,弘)—孝文帝(高祖,元宏)—宣武帝(世宗,恪)—孝明帝(肃宗,诩)—孝庄帝(敬宗,子攸)—节闵帝(恭)—安定王(朗)—孝武帝(修).东魏孝静帝(善见,禅于北齐) 西魏文帝(宝北齐世系表 (公元550--557年,鲜卑族,高姓)
高欢――文宣帝(显祖,洋)-废帝(殷)-孝昭帝(肃宗,演)-武成帝(世祖,湛)-后主(纬)-幼主(恒,灭于北周)
北周世系表 (公元557--581年,鲜卑族,宇文姓)
宇文泰-孝闵帝(觉)-明帝(世宗,毓)-武帝(高祖,邕)-宣帝(贇)-静帝(阐,禅于隋)
隋世系表 (公元581--618年,杨姓)
文帝(高祖,坚)-炀帝(广,被宇文化及杀于江都)
唐世系表 (公元618--906年,李姓)
高祖(渊)-太宗(世民)-高宗(治)-中宗(显)-睿宗(旦)-武则天(称制,即帝位改国号为“周”晚年去位。)中宗(显)-睿宗(旦)-玄宗(隆基)-肃宗(亨)-代宗(豫)-德宗(适)-顺宗(诵)-宪宗(炎)-宣宗(忱)-懿宗-僖宗(儇)-昭宗(晔)-哀帝(禅于朱温)
五代世系表
十国简表
后梁(公元907--923年,朱姓) 太祖(温)-郢王-末帝(友贞,为后唐所灭)
后唐(公元923--936年,沙陀部,李姓) 太祖(克用)-庄宗(存勖)-明宗(嗣源,李克用养子)-闵帝(从厚)-末帝(从珂,李嗣源养子,为后晋所灭)
后晋(公元936--946年,沙陀部,石姓) 高祖(敬瑭)-出帝(重贵,石敬瑭养子,为契丹所灭)
后汉(公元947--950年,沙陀部,刘姓) 高祖(知远)-隐帝(承佑,为后周所灭)
后周(公元950--960年) 太祖(郭威)-世宗(柴荣,郭威养子)-恭帝(柴宗训,禅于赵匡胤)
辽世系表 (公元916--1125年,契丹族,耶律姓)
太祖(阿保机)-太宗(德光)-义宗(倍)-世宗(阮)-穆宗-景宗(贤)-圣宗(隆绪)-兴宗(宗真)-道宗(洪基)-天祚帝(延禧,为金所灭)
北宋世系表 (公元960--1127年,赵姓)
太祖(匡胤)-太宗(光义)-真宗(恒)-仁宗(祯)-英宗(曙)-神宗(顼)-哲宗(煦)-徽宗(佶)-钦宗(桓),(徽、钦均为金人所俘)
西辽世系表 (公元1131--1211年,契丹族,耶律姓)
德宗(大石)-感天后(塔不烟)-仁宗(夷列)-承天后(普速完)-末主(直鲁古,亡于蒙古族乃蛮部)
西夏世系表 (公元1038--1227年,党项族,赵姓)
景宗(元昊)-毅宗(谅祚)-惠帝(秉常)-崇宗(乾顺)-仁宗(仁孝)-桓宗(纯估)-襄宗(安全)-神宗(遵顼)-献宗(德旺)-末主(为成吉思汗所灭)
金世系表 (公元1115--1234年,女真族完颜部,完颜姓)
太祖(阿骨打)-太宗(晟,本名吴乞买)-熙宗(亶) -海陵王(亮)-世宗(雍)-章宗(璟)-卫绍王(永济)-宣宗(珣)-哀宗(守绪,为南宋、蒙古联军所灭。
南宋世系表 (公元1127--1279年,赵姓)
高宗(构,徽宗赵佶之九子)-孝宗(赵匡胤子德芳后)-光宗(敦)-宁宗(扩)-理宗(昀,赵匡胤子德昭后)-度宗(理宗侄)-恭帝(显)-端宗-帝(为元所灭)
蒙古、元世系表 (公元1206--1368年,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
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太宗(窝阔台)-定宗(贵由)-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刺)-泰定帝(也孙铁木耳)-天顺帝(阿速吉八)-明宗-文宗(图贴睦尔)-宁宗(懿璘质班)-惠宗(顺帝,妥欢贴睦尔,明灭元,北逃沙漠)
明世系表 (公元1368--1644年,朱姓)
太祖(元璋)-惠帝(允炆)-成祖(棣)-仁宗(高炽)-宣宗(瞻基)-英宗(祁镇)-代宗(祁钰)-英宗(祁镇)-宪宗(见深)-孝宗(佑樘)-武宗(厚照)-世宗-穆宗(载垕)-神宗(翊钧)-光宗(常洛)-熹宗(由校)-思宗(由检,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灭)
清世系表 (公元1644--1911年,满族,爱新觉罗氏 )
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圣祖(玄烨)-世宗(胤禛)-高宗(弘历)-仁宗(顺琰)-宣宗(旻宁)-文宗(奕宁)-穆宗(载淳)-德宗(载湉)-溥仪,辛亥革命时退位,清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9岁(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计年不准确,故不计);寿命最短的帝王是东汉殇帝刘隆,2岁即亡。
查看文章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2007-11-13 17:35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历代王朝中,延续最久的是周朝,共800余年(西周300余年,东周515年);存在时间最短暂的是北辽,均仅一年多。
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9岁(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计年不准确,故不计);寿命最短的帝王是东汉殇帝刘隆,2岁即亡。
查看文章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2007-11-13 17:35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历代王朝中,延续最久的是周朝,共800余年(西周300余年,东周515年);存在时间最短暂的是北辽,均仅一年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中国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
朝代 起止年代 创建人 都 城
黄帝尧舜禹 约170万-4000年前 黄帝尧|舜 /
夏朝 前2100-1600 启 阳城
商朝 前1600-1100 汤 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镐
东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 洛邑
战国 前475-221 / /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阳
西汉 前202-公元8年 汉高祖 长安
新朝 8-23 王莽 长安
东汉 25-220 光武帝 洛阳
三国
魏 220-265 曹操 洛阳
蜀 221-263 刘备 成都
吴 229-280 孙权 建业
西晋 265-316 司马炎 洛阳
东晋 317-420 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 304-439 / /
南北朝 420-581 / /
隋朝 581-618 杨坚 大兴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长安
五代十国 907-960 / /
宋朝 北宋 960-1127 赵匡胤 开封
南宋 1127-1279 高宗 临安
辽朝 916-1125 耶律阿宝机 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 兴庆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 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朝 1644-1911 努尔哈赤 北京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
朝代 起止年代 创建人 都 城
黄帝尧舜禹 约170万-4000年前 黄帝尧|舜 /
夏朝 前2100-1600 启 阳城
商朝 前1600-1100 汤 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镐
东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 洛邑
战国 前475-221 / /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阳
西汉 前202-公元8年 汉高祖 长安
新朝 8-23 王莽 长安
东汉 25-220 光武帝 洛阳
三国
魏 220-265 曹操 洛阳
蜀 221-263 刘备 成都
吴 229-280 孙权 建业
西晋 265-316 司马炎 洛阳
东晋 317-420 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 304-439 / /
南北朝 420-581 / /
隋朝 581-618 杨坚 大兴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长安
五代十国 907-960 / /
宋朝 北宋 960-1127 赵匡胤 开封
南宋 1127-1279 高宗 临安
辽朝 916-1125 耶律阿宝机 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 兴庆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 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朝 1644-1911 努尔哈赤 北京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给你来个简单的
第一种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第二种
[香港版本]第一首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
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
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
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第三种 [香港版]第二首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四种 [香港版本]第三首
夏、商、周,
春秋、战国、秦。
西汉、新
公元界线平帝分,
东汉、三国、西东晋,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
元、明、清。
民国寿命短,
社会主义气象新。
以上约计四千二百春。
第五种 [香港版本]第四首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第六种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一种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第二种
[香港版本]第一首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
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
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
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第三种 [香港版]第二首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四种 [香港版本]第三首
夏、商、周,
春秋、战国、秦。
西汉、新
公元界线平帝分,
东汉、三国、西东晋,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
元、明、清。
民国寿命短,
社会主义气象新。
以上约计四千二百春。
第五种 [香港版本]第四首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第六种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