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如何学好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急!!就要中考了
如何学好初中现代文阅读?马上就要中考了,可是我的语文还是考不及格,失分主要在阅读题,得分率很低,要怎么才能学好现代文阅读,各位哥哥姐姐帮帮忙。那些答题的方法和思路我也不大...
如何学好初中现代文阅读?马上就要中考了,可是我的语文还是考不及格,失分主要在阅读题,得分率很低,要怎么才能学好现代文阅读,各位哥哥姐姐帮帮忙。那些答题的方法和思路我也不大懂
展开
展开全部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汇总
【考纲陈述】: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观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时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所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所体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所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人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散文的阅读】:
1.明确概念 :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 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2.文体特征 : 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
3.阅读要领: 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语言优美洗练,有诗情画意般的意境。
阅读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① 理清脉络、层次,正确理解散文的思想内容。抓住脉络线索,就是抓住散文小段、小层的抒情性话语,把这些话语组织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思想内容,分析这些语句,大致就可分析出主题思想了。
② 领会和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一般说来散文作品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分析起来比较难,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分析思考:
一是用了哪些写景抒情方法,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还是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二是分析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弄清散的“形”和不散的“神”,通过联想把握“形”与“神”的结合点。
三是分析散文的立意、寓意或象征意,散文的深层含义都是通过“物”表现出来的,必须看清作者赋予了“物”什么特点,什么品质或者什么思想。
③领会和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散文的语言一般比较优美,许多句子含义比较丰富,把比较典型的词语、句子放入到具体的段落中去思考,体会语言的妙处。
④体会散文的意境,领会散文的主旨。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一定要进行联想和拓展,一般的散文,总是描绘、创造一个美好的意境,通过“物”与“人”来表现这个意境,换句话说,就是散文表现的精神或品质特点。
分三类:托物言志类,记叙抒怀类,议论明理类。
文意=形式(结构和手法)+内容(材料)+主旨(志向,情怀和哲理)
【考场现代文阅读步骤】
①揣摩题干,有备而读: 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
②品读题目,缘文驰想: 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
③ 浏览首句,略知梗概: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
④ 默读全文,圈点勾画: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
⑤深思熟虑,精确表达: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答题基本知识】
1.阅读: ①注意整体阅读
②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
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 及标题)
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题区域; 暗示答题思路; 暗示答题方法; 暗示答案本身。
审题时注意: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 ◆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
◆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 ◆ 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
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如问:“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 则:
①题眼(答题重点)是: 短暂而愉快;
②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
③设问的角度: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 ;
④句式应为: 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3.答题: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①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
②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
③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
【题型分析】
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1.(2008年四川卷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例2.(2007年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例3.(2008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4.(2007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散文(小说)开头,形式不拘一格,作用也多种多样:或开门见山,点题明目;或宕笔引题,铺垫后文;或总括全文,点题明旨;或描写景物,渲染氛围。结尾是一篇文章的总收束,好的结尾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或如“豹尾”“撞钟”,引人振奋;或如“临去秋波”,含蓄隽永,耐人回味。
无论开头还是结尾,都可以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备选术语】
开头语段的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结尾语段的作用: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答题规范】
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根据文本内容,可拟制答案如下:(四川卷)开始写“我爱水”既照应了标题,又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同时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辽宁卷)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刻意蕴预设了空间。
2008年全国卷Ⅰ的《阳关古道苍凉美》,作者主要采用回忆与实景比照的方式赞美阳关,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的作用为:回应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2007年全国卷Ⅰ的《总想为你唱支歌》,写“戈壁石”的作用是: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文中内容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5.(2007年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 分析。
例6.(2008年山东卷第19题)“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首先确认指定内容在文本中的位置,然后分析它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议论、叙述还是描写,使答案更有针对性,如属议论文体中举例论证,答题思路则可概括为“论点+作用”,具体事例一般有“丰富内容,突出中心,增强说服力的作用”。
最后根据指定内容的位置,联系上下文,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作答。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
有时,对文章上下文内容的检索要认真仔细,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那么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
【备选术语】
承上启下 过渡 总领后文 照应前文 引出全文关键词 衬托 烘托 铺垫蓄势 反衬 详略结合
充实内容 埋下伏笔
【答题规范】
例5中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例6的“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根据山东卷《歌德之勺》的具体内容,一句承接上文作者谈年轻时阅读歌德作品的情况,开启了下文作者对歌德故居的描述,尤其是对大炊勺的描述。
修辞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7.(2004年重庆卷第20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 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解题思路】
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排比、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反语、设问、反问(或反诘)、借代、层递、反复等。
其次,结合语句分析其具体作用。
一般来说,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拟人的作用是赋予人的感情,便于抒发情感;对比有突出或反衬的作用;反复能起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的作用等。
【备选术语】
一般说来:
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
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
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具体如下: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如1998年第29题即可答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对比中有正比,就是平常说的衬托,术语有侧面烘托 衬托(烘托);有反比,就是平常说的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答题规范】
“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这句话照应了文章题目;作者以巍峨高大的山峦作喻,形象传神地写出这些年轻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同时,歌颂了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赞扬和仰慕之情。
表现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8.(2008年北京卷第19题)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解题思路】
明确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类比、象征、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比兴、烘托、白描等。
衬托的作用是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渲染的作用是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等。
在此基础上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解题步骤:手法+分析(举例)+作用,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切合手法的特点,表述作用时要符合作者写作的动机及主旨。
【备选术语】
白描 象征 反讽 类比 联想 想象 托物言志 铺垫 比兴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对比: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以小见大:表现人、事。
反语(反讽):有2种作用: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和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答题规范】
北京卷材料是《碧云寺的秋色》,文章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其作用是: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从而凸显了文章主旨——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
表达方式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9.(2006年安徽卷第17题)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例10.(2008年宁琼卷第12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首先要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其次要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第三要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备选术语】
(描写)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
4.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5.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 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7.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8.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
9.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
(记叙)
1.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3.叙后议论画龙点晴,点明题旨。
(议论)
1.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2.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道理论证(有时也叫 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
(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2.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说明)
1.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注意)
1.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缺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3.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答题规范】
例9可答为:以秀美的山河烘托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
例10可这样答:第一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是:烘托了自然环境的凄冷,为故事结局预设感伤基调,同时烘托出警察吉米忠于职守、不徇私情的坚毅个性。第二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为:渲染两人无话可说的沉寂氛围,暗示了警察吉米内心的凄苦、矛盾,同时也为下文便衣警察的出现起到了情节转换的作用。
不同人称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11(2008年浙江卷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例12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06年辽宁卷,原文《杨柳》)
【解题思路】
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第一人称则便于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情真挚。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拉近距离,便于抒情,有真切感、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备选术语】
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答题规范】
例11答:“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了乌米的形象,借“我”的感触揭示了全文主旨;
例12答: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形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还有诸如“插入史实某一事件的作用”, “引用诗文或格言的作用”,“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等等,由于篇幅关系,就不详述了,可以参考上文例子,触类旁通。我在这里特别要提醒考生,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答题,千万不要只答一个术语。这是考生普遍犯的一个错误,也因此丢掉了许多分,丢掉了许多关系到命运的分。这是确确实实要吸取的教训。
形象物象分析型
1. 人物形象的分析:
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
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
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2.物象的分析: 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
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
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
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
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肠,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为民解难。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苇叶包裹起后人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选自张驰《心中的芦苇》)
“芦花”在该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条作答)
答案为:(1)是串连事件的线索。 (2)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3)芦花见证、记录、蕴涵着历史的痛苦和沧桑。 (4)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
词语理解型
(1)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
(2)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
(3)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4)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
(5)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 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6)“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
A.语句的含义题:
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B.语句的作用题:
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
▲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 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总分式。
▲说明性文体的顺序: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筛选整合型
常见的命题形式:
(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答题方略:
1.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
2.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
3.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
4.另外,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
词语能否置换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描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词序能否调换
不能。因为:
① 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② 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③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题目的作用及好处
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紧扣文章内容,简洁新颖。
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
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① 可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中藏情〉此为散文中的描写,
② 而在小说中的描写主要有衬托人物的心情,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比如课文《药》之结尾。注意结合具体的题目。
③此外有渲染(烘托)气氛、衬托情感或主旨、表现人物品质、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人物心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考纲陈述】: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观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时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所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所体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所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人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散文的阅读】:
1.明确概念 :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 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2.文体特征 : 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
3.阅读要领: 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语言优美洗练,有诗情画意般的意境。
阅读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① 理清脉络、层次,正确理解散文的思想内容。抓住脉络线索,就是抓住散文小段、小层的抒情性话语,把这些话语组织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思想内容,分析这些语句,大致就可分析出主题思想了。
② 领会和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一般说来散文作品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分析起来比较难,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分析思考:
一是用了哪些写景抒情方法,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还是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二是分析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弄清散的“形”和不散的“神”,通过联想把握“形”与“神”的结合点。
三是分析散文的立意、寓意或象征意,散文的深层含义都是通过“物”表现出来的,必须看清作者赋予了“物”什么特点,什么品质或者什么思想。
③领会和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散文的语言一般比较优美,许多句子含义比较丰富,把比较典型的词语、句子放入到具体的段落中去思考,体会语言的妙处。
④体会散文的意境,领会散文的主旨。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一定要进行联想和拓展,一般的散文,总是描绘、创造一个美好的意境,通过“物”与“人”来表现这个意境,换句话说,就是散文表现的精神或品质特点。
分三类:托物言志类,记叙抒怀类,议论明理类。
文意=形式(结构和手法)+内容(材料)+主旨(志向,情怀和哲理)
【考场现代文阅读步骤】
①揣摩题干,有备而读: 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
②品读题目,缘文驰想: 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
③ 浏览首句,略知梗概: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
④ 默读全文,圈点勾画: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
⑤深思熟虑,精确表达: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答题基本知识】
1.阅读: ①注意整体阅读
②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
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 及标题)
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题区域; 暗示答题思路; 暗示答题方法; 暗示答案本身。
审题时注意: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 ◆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
◆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 ◆ 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
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如问:“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 则:
①题眼(答题重点)是: 短暂而愉快;
②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
③设问的角度: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 ;
④句式应为: 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3.答题: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①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
②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
③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
【题型分析】
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1.(2008年四川卷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例2.(2007年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例3.(2008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4.(2007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散文(小说)开头,形式不拘一格,作用也多种多样:或开门见山,点题明目;或宕笔引题,铺垫后文;或总括全文,点题明旨;或描写景物,渲染氛围。结尾是一篇文章的总收束,好的结尾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或如“豹尾”“撞钟”,引人振奋;或如“临去秋波”,含蓄隽永,耐人回味。
无论开头还是结尾,都可以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备选术语】
开头语段的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结尾语段的作用: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答题规范】
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根据文本内容,可拟制答案如下:(四川卷)开始写“我爱水”既照应了标题,又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同时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辽宁卷)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刻意蕴预设了空间。
2008年全国卷Ⅰ的《阳关古道苍凉美》,作者主要采用回忆与实景比照的方式赞美阳关,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的作用为:回应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2007年全国卷Ⅰ的《总想为你唱支歌》,写“戈壁石”的作用是: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文中内容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5.(2007年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 分析。
例6.(2008年山东卷第19题)“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首先确认指定内容在文本中的位置,然后分析它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议论、叙述还是描写,使答案更有针对性,如属议论文体中举例论证,答题思路则可概括为“论点+作用”,具体事例一般有“丰富内容,突出中心,增强说服力的作用”。
最后根据指定内容的位置,联系上下文,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作答。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
有时,对文章上下文内容的检索要认真仔细,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那么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
【备选术语】
承上启下 过渡 总领后文 照应前文 引出全文关键词 衬托 烘托 铺垫蓄势 反衬 详略结合
充实内容 埋下伏笔
【答题规范】
例5中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例6的“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根据山东卷《歌德之勺》的具体内容,一句承接上文作者谈年轻时阅读歌德作品的情况,开启了下文作者对歌德故居的描述,尤其是对大炊勺的描述。
修辞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7.(2004年重庆卷第20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 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解题思路】
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排比、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反语、设问、反问(或反诘)、借代、层递、反复等。
其次,结合语句分析其具体作用。
一般来说,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拟人的作用是赋予人的感情,便于抒发情感;对比有突出或反衬的作用;反复能起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的作用等。
【备选术语】
一般说来:
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
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
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具体如下: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如1998年第29题即可答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对比中有正比,就是平常说的衬托,术语有侧面烘托 衬托(烘托);有反比,就是平常说的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答题规范】
“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这句话照应了文章题目;作者以巍峨高大的山峦作喻,形象传神地写出这些年轻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同时,歌颂了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赞扬和仰慕之情。
表现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8.(2008年北京卷第19题)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解题思路】
明确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类比、象征、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比兴、烘托、白描等。
衬托的作用是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渲染的作用是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等。
在此基础上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解题步骤:手法+分析(举例)+作用,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切合手法的特点,表述作用时要符合作者写作的动机及主旨。
【备选术语】
白描 象征 反讽 类比 联想 想象 托物言志 铺垫 比兴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对比: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以小见大:表现人、事。
反语(反讽):有2种作用: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和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答题规范】
北京卷材料是《碧云寺的秋色》,文章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其作用是: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从而凸显了文章主旨——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
表达方式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9.(2006年安徽卷第17题)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例10.(2008年宁琼卷第12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首先要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其次要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第三要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备选术语】
(描写)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
4.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5.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 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7.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8.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
9.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
(记叙)
1.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3.叙后议论画龙点晴,点明题旨。
(议论)
1.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2.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道理论证(有时也叫 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
(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2.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说明)
1.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注意)
1.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缺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3.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答题规范】
例9可答为:以秀美的山河烘托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
例10可这样答:第一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是:烘托了自然环境的凄冷,为故事结局预设感伤基调,同时烘托出警察吉米忠于职守、不徇私情的坚毅个性。第二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为:渲染两人无话可说的沉寂氛围,暗示了警察吉米内心的凄苦、矛盾,同时也为下文便衣警察的出现起到了情节转换的作用。
不同人称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11(2008年浙江卷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例12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06年辽宁卷,原文《杨柳》)
【解题思路】
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第一人称则便于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情真挚。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拉近距离,便于抒情,有真切感、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备选术语】
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答题规范】
例11答:“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了乌米的形象,借“我”的感触揭示了全文主旨;
例12答: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形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还有诸如“插入史实某一事件的作用”, “引用诗文或格言的作用”,“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等等,由于篇幅关系,就不详述了,可以参考上文例子,触类旁通。我在这里特别要提醒考生,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答题,千万不要只答一个术语。这是考生普遍犯的一个错误,也因此丢掉了许多分,丢掉了许多关系到命运的分。这是确确实实要吸取的教训。
形象物象分析型
1. 人物形象的分析:
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
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
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2.物象的分析: 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
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
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
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
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肠,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为民解难。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苇叶包裹起后人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选自张驰《心中的芦苇》)
“芦花”在该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条作答)
答案为:(1)是串连事件的线索。 (2)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3)芦花见证、记录、蕴涵着历史的痛苦和沧桑。 (4)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
词语理解型
(1)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
(2)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
(3)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4)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
(5)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 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6)“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
A.语句的含义题:
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B.语句的作用题:
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
▲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 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总分式。
▲说明性文体的顺序: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筛选整合型
常见的命题形式:
(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答题方略:
1.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
2.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
3.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
4.另外,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
词语能否置换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描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词序能否调换
不能。因为:
① 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② 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③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题目的作用及好处
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紧扣文章内容,简洁新颖。
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
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① 可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中藏情〉此为散文中的描写,
② 而在小说中的描写主要有衬托人物的心情,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比如课文《药》之结尾。注意结合具体的题目。
③此外有渲染(烘托)气氛、衬托情感或主旨、表现人物品质、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人物心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展开全部
比喻\拟人
类比、象征、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比兴、烘托、白描等。
肖像、动作、心理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知道就可以教你了.
类比、象征、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比兴、烘托、白描等。
肖像、动作、心理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知道就可以教你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答题是有诀窍的,要结合全文内容,有一定的答题格式,不乱,对不确定的的,就全写上去,总有一个是对的。
祝你中考成功,学习进步!
祝你中考成功,学习进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汇总
【考纲陈述】: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观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时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所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所体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所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人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散文的阅读】:
1.明确概念 :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 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2.文体特征 : 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
3.阅读要领: 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语言优美洗练,有诗情画意般的意境。
阅读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① 理清脉络、层次,正确理解散文的思想内容。抓住脉络线索,就是抓住散文小段、小层的抒情性话语,把这些话语组织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思想内容,分析这些语句,大致就可分析出主题思想了。
② 领会和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一般说来散文作品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分析起来比较难,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分析思考:
一是用了哪些写景抒情方法,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还是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二是分析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弄清散的“形”和不散的“神”,通过联想把握“形”与“神”的结合点。
三是分析散文的立意、寓意或象征意,散文的深层含义都是通过“物”表现出来的,必须看清作者赋予了“物”什么特点,什么品质或者什么思想。
③领会和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散文的语言一般比较优美,许多句子含义比较丰富,把比较典型的词语、句子放入到具体的段落中去思考,体会语言的妙处。
④体会散文的意境,领会散文的主旨。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一定要进行联想和拓展,一般的散文,总是描绘、创造一个美好的意境,通过“物”与“人”来表现这个意境,换句话说,就是散文表现的精神或品质特点。
分三类:托物言志类,记叙抒怀类,议论明理类。
文意=形式(结构和手法)+内容(材料)+主旨(志向,情怀和哲理)
【考场现代文阅读步骤】
①揣摩题干,有备而读: 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
②品读题目,缘文驰想: 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
③ 浏览首句,略知梗概: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
④ 默读全文,圈点勾画: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
⑤深思熟虑,精确表达: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答题基本知识】
1.阅读: ①注意整体阅读
②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
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 及标题)
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题区域; 暗示答题思路; 暗示答题方法; 暗示答案本身。
审题时注意: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 ◆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
◆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 ◆ 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
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如问:“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 则:
①题眼(答题重点)是: 短暂而愉快;
②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
③设问的角度: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 ;
④句式应为: 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3.答题: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①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
②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
③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
【题型分析】
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1.(2008年四川卷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例2.(2007年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例3.(2008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4.(2007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散文(小说)开头,形式不拘一格,作用也多种多样:或开门见山,点题明目;或宕笔引题,铺垫后文;或总括全文,点题明旨;或描写景物,渲染氛围。结尾是一篇文章的总收束,好的结尾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或如“豹尾”“撞钟”,引人振奋;或如“临去秋波”,含蓄隽永,耐人回味。
无论开头还是结尾,都可以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备选术语】
开头语段的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结尾语段的作用: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答题规范】
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根据文本内容,可拟制答案如下:(四川卷)开始写“我爱水”既照应了标题,又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同时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辽宁卷)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刻意蕴预设了空间。
2008年全国卷Ⅰ的《阳关古道苍凉美》,作者主要采用回忆与实景比照的方式赞美阳关,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的作用为:回应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2007年全国卷Ⅰ的《总想为你唱支歌》,写“戈壁石”的作用是: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文中内容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5.(2007年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 分析。
例6.(2008年山东卷第19题)“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首先确认指定内容在文本中的位置,然后分析它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议论、叙述还是描写,使答案更有针对性,如属议论文体中举例论证,答题思路则可概括为“论点+作用”,具体事例一般有“丰富内容,突出中心,增强说服力的作用”。
最后根据指定内容的位置,联系上下文,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作答。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
有时,对文章上下文内容的检索要认真仔细,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那么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
【备选术语】
承上启下 过渡 总领后文 照应前文 引出全文关键词 衬托 烘托 铺垫蓄势 反衬 详略结合
充实内容 埋下伏笔
【答题规范】
例5中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例6的“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根据山东卷《歌德之勺》的具体内容,一句承接上文作者谈年轻时阅读歌德作品的情况,开启了下文作者对歌德故居的描述,尤其是对大炊勺的描述。
修辞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7.(2004年重庆卷第20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 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解题思路】
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排比、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反语、设问、反问(或反诘)、借代、层递、反复等。
其次,结合语句分析其具体作用。
一般来说,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拟人的作用是赋予人的感情,便于抒发情感;对比有突出或反衬的作用;反复能起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的作用等。
【备选术语】
一般说来:
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
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
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具体如下: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如1998年第29题即可答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对比中有正比,就是平常说的衬托,术语有侧面烘托 衬托(烘托);有反比,就是平常说的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答题规范】
“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这句话照应了文章题目;作者以巍峨高大的山峦作喻,形象传神地写出这些年轻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同时,歌颂了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赞扬和仰慕之情。
表现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8.(2008年北京卷第19题)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解题思路】
明确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类比、象征、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比兴、烘托、白描等。
衬托的作用是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渲染的作用是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等。
在此基础上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解题步骤:手法+分析(举例)+作用,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切合手法的特点,表述作用时要符合作者写作的动机及主旨。
【备选术语】
白描 象征 反讽 类比 联想 想象 托物言志 铺垫 比兴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对比: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以小见大:表现人、事。
反语(反讽):有2种作用: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和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答题规范】
北京卷材料是《碧云寺的秋色》,文章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其作用是: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从而凸显了文章主旨——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
表达方式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9.(2006年安徽卷第17题)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例10.(2008年宁琼卷第12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首先要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其次要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第三要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备选术语】
(描写)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
4.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5.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 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7.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8.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
9.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
(记叙)
1.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3.叙后议论画龙点晴,点明题旨。
(议论)
1.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2.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道理论证(有时也叫 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
(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2.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说明)
1.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注意)
1.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缺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3.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答题规范】
例9可答为:以秀美的山河烘托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
例10可这样答:第一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是:烘托了自然环境的凄冷,为故事结局预设感伤基调,同时烘托出警察吉米忠于职守、不徇私情的坚毅个性。第二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为:渲染两人无话可说的沉寂氛围,暗示了警察吉米内心的凄苦、矛盾,同时也为下文便衣警察的出现起到了情节转换的作用。
不同人称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11(2008年浙江卷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例12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06年辽宁卷,原文《杨柳》)
【解题思路】
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第一人称则便于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情真挚。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拉近距离,便于抒情,有真切感、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备选术语】
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答题规范】
例11答:“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了乌米的形象,借“我”的感触揭示了全文主旨;
例12答: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形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还有诸如“插入史实某一事件的作用”, “引用诗文或格言的作用”,“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等等,由于篇幅关系,就不详述了,可以参考上文例子,触类旁通。我在这里特别要提醒考生,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答题,千万不要只答一个术语。这是考生普遍犯的一个错误,也因此丢掉了许多分,丢掉了许多关系到命运的分。这是确确实实要吸取的教训。
形象物象分析型
1. 人物形象的分析:
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
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
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2.物象的分析: 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
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
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
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
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肠,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为民解难。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苇叶包裹起后人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选自张驰《心中的芦苇》)
“芦花”在该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条作答)
答案为:(1)是串连事件的线索。 (2)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3)芦花见证、记录、蕴涵着历史的痛苦和沧桑。 (4)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
词语理解型
(1)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
(2)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
(3)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4)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
(5)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 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6)“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
A.语句的含义题:
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B.语句的作用题:
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
▲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 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总分式。
▲说明性文体的顺序: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筛选整合型
常见的命题形式:
(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答题方略:
1.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
2.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
3.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
4.另外,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
词语能否置换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描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词序能否调换
不能。因为:
① 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② 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③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题目的作用及好处
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紧扣文章内容,简洁新颖。
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
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① 可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中藏情〉此为散文中的描写,
② 而在小说中的描写主要有衬托人物的心情,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比如课文《药》之结尾。注意结合具体的题目。
③此外有渲染(烘托)气氛、衬托情感或主旨、表现人物品质、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人物心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考纲陈述】: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观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时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所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所体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所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人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散文的阅读】:
1.明确概念 :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 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2.文体特征 : 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
3.阅读要领: 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语言优美洗练,有诗情画意般的意境。
阅读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① 理清脉络、层次,正确理解散文的思想内容。抓住脉络线索,就是抓住散文小段、小层的抒情性话语,把这些话语组织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思想内容,分析这些语句,大致就可分析出主题思想了。
② 领会和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一般说来散文作品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分析起来比较难,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分析思考:
一是用了哪些写景抒情方法,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还是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二是分析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弄清散的“形”和不散的“神”,通过联想把握“形”与“神”的结合点。
三是分析散文的立意、寓意或象征意,散文的深层含义都是通过“物”表现出来的,必须看清作者赋予了“物”什么特点,什么品质或者什么思想。
③领会和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散文的语言一般比较优美,许多句子含义比较丰富,把比较典型的词语、句子放入到具体的段落中去思考,体会语言的妙处。
④体会散文的意境,领会散文的主旨。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一定要进行联想和拓展,一般的散文,总是描绘、创造一个美好的意境,通过“物”与“人”来表现这个意境,换句话说,就是散文表现的精神或品质特点。
分三类:托物言志类,记叙抒怀类,议论明理类。
文意=形式(结构和手法)+内容(材料)+主旨(志向,情怀和哲理)
【考场现代文阅读步骤】
①揣摩题干,有备而读: 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
②品读题目,缘文驰想: 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
③ 浏览首句,略知梗概: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
④ 默读全文,圈点勾画: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
⑤深思熟虑,精确表达: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答题基本知识】
1.阅读: ①注意整体阅读
②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
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 及标题)
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题区域; 暗示答题思路; 暗示答题方法; 暗示答案本身。
审题时注意: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 ◆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
◆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 ◆ 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
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如问:“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 则:
①题眼(答题重点)是: 短暂而愉快;
②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
③设问的角度: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 ;
④句式应为: 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3.答题: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①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
②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
③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
【题型分析】
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1.(2008年四川卷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例2.(2007年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例3.(2008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4.(2007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散文(小说)开头,形式不拘一格,作用也多种多样:或开门见山,点题明目;或宕笔引题,铺垫后文;或总括全文,点题明旨;或描写景物,渲染氛围。结尾是一篇文章的总收束,好的结尾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或如“豹尾”“撞钟”,引人振奋;或如“临去秋波”,含蓄隽永,耐人回味。
无论开头还是结尾,都可以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备选术语】
开头语段的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结尾语段的作用: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答题规范】
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根据文本内容,可拟制答案如下:(四川卷)开始写“我爱水”既照应了标题,又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同时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辽宁卷)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刻意蕴预设了空间。
2008年全国卷Ⅰ的《阳关古道苍凉美》,作者主要采用回忆与实景比照的方式赞美阳关,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的作用为:回应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2007年全国卷Ⅰ的《总想为你唱支歌》,写“戈壁石”的作用是: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文中内容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5.(2007年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 分析。
例6.(2008年山东卷第19题)“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首先确认指定内容在文本中的位置,然后分析它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议论、叙述还是描写,使答案更有针对性,如属议论文体中举例论证,答题思路则可概括为“论点+作用”,具体事例一般有“丰富内容,突出中心,增强说服力的作用”。
最后根据指定内容的位置,联系上下文,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作答。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
有时,对文章上下文内容的检索要认真仔细,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那么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
【备选术语】
承上启下 过渡 总领后文 照应前文 引出全文关键词 衬托 烘托 铺垫蓄势 反衬 详略结合
充实内容 埋下伏笔
【答题规范】
例5中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例6的“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根据山东卷《歌德之勺》的具体内容,一句承接上文作者谈年轻时阅读歌德作品的情况,开启了下文作者对歌德故居的描述,尤其是对大炊勺的描述。
修辞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7.(2004年重庆卷第20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 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解题思路】
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排比、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反语、设问、反问(或反诘)、借代、层递、反复等。
其次,结合语句分析其具体作用。
一般来说,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拟人的作用是赋予人的感情,便于抒发情感;对比有突出或反衬的作用;反复能起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的作用等。
【备选术语】
一般说来:
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
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
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具体如下: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如1998年第29题即可答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对比中有正比,就是平常说的衬托,术语有侧面烘托 衬托(烘托);有反比,就是平常说的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答题规范】
“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这句话照应了文章题目;作者以巍峨高大的山峦作喻,形象传神地写出这些年轻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同时,歌颂了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赞扬和仰慕之情。
表现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8.(2008年北京卷第19题)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解题思路】
明确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类比、象征、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比兴、烘托、白描等。
衬托的作用是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渲染的作用是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等。
在此基础上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解题步骤:手法+分析(举例)+作用,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切合手法的特点,表述作用时要符合作者写作的动机及主旨。
【备选术语】
白描 象征 反讽 类比 联想 想象 托物言志 铺垫 比兴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对比: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以小见大:表现人、事。
反语(反讽):有2种作用: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和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答题规范】
北京卷材料是《碧云寺的秋色》,文章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其作用是: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从而凸显了文章主旨——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
表达方式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9.(2006年安徽卷第17题)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例10.(2008年宁琼卷第12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首先要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其次要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第三要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备选术语】
(描写)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
4.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5.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 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7.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8.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
9.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
(记叙)
1.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3.叙后议论画龙点晴,点明题旨。
(议论)
1.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2.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道理论证(有时也叫 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
(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2.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说明)
1.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注意)
1.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缺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3.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答题规范】
例9可答为:以秀美的山河烘托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
例10可这样答:第一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是:烘托了自然环境的凄冷,为故事结局预设感伤基调,同时烘托出警察吉米忠于职守、不徇私情的坚毅个性。第二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为:渲染两人无话可说的沉寂氛围,暗示了警察吉米内心的凄苦、矛盾,同时也为下文便衣警察的出现起到了情节转换的作用。
不同人称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11(2008年浙江卷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例12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06年辽宁卷,原文《杨柳》)
【解题思路】
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第一人称则便于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情真挚。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拉近距离,便于抒情,有真切感、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备选术语】
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答题规范】
例11答:“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了乌米的形象,借“我”的感触揭示了全文主旨;
例12答: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形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还有诸如“插入史实某一事件的作用”, “引用诗文或格言的作用”,“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等等,由于篇幅关系,就不详述了,可以参考上文例子,触类旁通。我在这里特别要提醒考生,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答题,千万不要只答一个术语。这是考生普遍犯的一个错误,也因此丢掉了许多分,丢掉了许多关系到命运的分。这是确确实实要吸取的教训。
形象物象分析型
1. 人物形象的分析:
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
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
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2.物象的分析: 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
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
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
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
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肠,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为民解难。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苇叶包裹起后人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选自张驰《心中的芦苇》)
“芦花”在该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条作答)
答案为:(1)是串连事件的线索。 (2)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3)芦花见证、记录、蕴涵着历史的痛苦和沧桑。 (4)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
词语理解型
(1)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
(2)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
(3)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4)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
(5)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 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6)“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
A.语句的含义题:
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B.语句的作用题:
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
▲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 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总分式。
▲说明性文体的顺序: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筛选整合型
常见的命题形式:
(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答题方略:
1.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
2.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
3.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
4.另外,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
词语能否置换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描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词序能否调换
不能。因为:
① 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② 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③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题目的作用及好处
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紧扣文章内容,简洁新颖。
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
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① 可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中藏情〉此为散文中的描写,
② 而在小说中的描写主要有衬托人物的心情,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比如课文《药》之结尾。注意结合具体的题目。
③此外有渲染(烘托)气氛、衬托情感或主旨、表现人物品质、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人物心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先看问题,从问题入手。文章多读几遍,理解后,做题,把答案在文中画下来,最好用文章中的词语,容易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04-26
展开全部
踩点给分 平时不要刻意去学语文 遇到问题多比别人想多一点 但不要说出来 也许你不懂 但这是我的经验 有这个我才每次语文125以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