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建筑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它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成一系,是集科学、艺术、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有着深厚文化底蕴、鲜明人文主义、多民族、多国界、整体性、综合性于一体的世界级建筑!从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从精英灵秀集先秦精髓的阿房宫,从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的大明宫,到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直至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中国古代建筑都给世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科学与文化性
(1)科学性,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
(2)文化性
a,可读性 中国古代的建筑比之外国建筑多了一些人文色彩。虽然建筑的形式语言很抽象,常用雄伟、高大、轻巧、秀丽等来形容它们。但是,先人们赋予了其以人为的寓意。
b,可塑性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空间上都是以"间"为单位,这就带来了一种灵活性,人们可以随着使用过程改变其形态、功能,可随意拆、移、挪。
c,内向性 外国建筑多数很讲究形式外观,而中国古代建筑有些虽然外形简单,比如四合院,进院后却发觉极为丰富,不论是视觉、心理感受或是内涵。再比如苏州园林,也是这样,曲折回转,别有洞天。
d,超稳定性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封建制度下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没有太大改变,对于建筑的要求也没有太大改变。所以有人评价中国古代建筑千年一律、千篇一律。但是我们要注意,在评价古代的遗存时,不应该简单绝对的褒或贬。它们是历经几千几百年发展而形成的,要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评判。由于看待的角度不同,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延续久远,生命力极强。
e,容《易》性 中国古代人们思维方式多数受到了《易经》的影响,认为将任何事情放在易学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可以发现它规律性的东西。在建筑上,也是这样。比如说,中国古代建筑为何喜用木构而不用石材,这并不是技术问题,是种社会文化现象。"金、木、水、火、土","木"象征春天、绿色、生命,用于给生者建造房屋;而"土"即是砖、石,"此生归无,可再生",多用于为死者修建陵墓、墓室。八卦、阴阳五行、风水等对中国古代建筑都有诸多影响!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性
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在诗中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它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最早应用的并且很有艺术特色的衬托性建筑便是从春秋时代就已开始的建于宫殿正门前的“阙”。到了汉代,除宫殿与陵墓外,祠庙和大中型坟墓也都使用。现存的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形制和雕刻十分精美,是汉代墓阙的典型作品。汉代以后的雕刻、壁画中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阙,到了明清两代,阙就演变成现在故宫的午门。其它常见的富有艺术性的衬托性建筑还有宫殿正门前的华表、牌坊、照壁、石狮等。
3、色彩的运用
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北方的宫殿、官衙建筑中,很善于运用鲜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一些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再加上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并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在华北平原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它的色彩效果是无比动人的。当然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严酷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鲜明的色彩就为建筑物带来活泼和生趣。基于相同原因,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从这里也可知道,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主要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中国建筑颜色最初体现着自然的功能,唐代以前没有颜色,突出的是材料本色。
唐代:颜色体现等级
宋代:色彩反映主流
唐宋一脉相承,宋代建筑是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油漆的大量使用,以及印度佛教的影响,建筑颜色突出为红色。这一时期的色彩反映了当时的主流文化。宋代喜欢稳而单纯、清淡高雅的色调,是受了儒家的理性主义和禅宗的哲理作基础的宋代社会思想所致。
宋代的建筑规格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
宋代的建筑受唐代影响很大,主要以殿堂、寺塔和墓室建筑为代表,装饰上多用彩绘、雕刻及琉璃砖瓦等,建筑构件开始趋向标准化,并有了建筑总结性著作如《木经》、《营造法式》。装饰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是宋代的一大特点,寺塔的装饰尺度合理,造型完整而浑厚。苏州虎丘塔、泉州仁寿塔都是典型之作。昭陵的石刻、墓室的图案都具有刚劲、富丽之美,对后来的民间图案发展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在装修方面,这时期建筑上大量使用可开启的、棂条组合极为丰富的门窗,与唐、辽建筑的板门、直棂窗相比,不仅改变了建筑的外貌,而且改善了室内的通风和采光。房屋下部的须弥座和佛殿内部的佛座多为石造,构图丰富多彩,雕刻也很精美。柱础的形式与雕刻趋向于多样化。柱子除圆形、方形、八角形外,还出现了瓜楞柱,且大量使用石柱,柱的表面往往镂刻各种花纹。同时,室内空间加大,给人以开朗明快的感觉。屋顶上或全部覆以琉璃瓦,或用琉璃瓦于青瓦相配合成为剪边式屋顶。彩画和装饰的比例、构图和色彩都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效果,因而当时建筑给人以柔和而灿烂的印象。
元代:风格秀丽绚烂
元代宫室建筑也承袭了唐宋以来的传统,元朝以后的装饰纹样倾向平实、写实的路线,宫殿建筑的色彩和图案为精密研究,风格秀丽且绚烂。
宋亡而元兴,建筑一度受到外来工匠的影响,并以北方工匠为主,其建筑结构多大胆粗犷,其艺术风格也狂放不羁。元朝由于民族众多,而各民族又有着不同的宗教和文化,经过相互交流,给传统建筑的艺术增加了若干新因素。这时宗教建筑相当发达,从西藏到大都建造了很多喇嘛教寺院和塔,带来了一些新的装饰题材与雕塑、壁画的新手法。大都、新疆、云南及东南部的一些城市陆续兴建伊斯兰教礼拜寺,开始和中国建筑相结合,形成独立的风格,装饰、色彩也逐步融合起来。而过街塔是喇嘛教的另一种建筑类型。以北京的云台最为著名。在云台的券石上和券洞的内壁,刻有天神、金翅鸟、龙、云等喇嘛教纹样及六种文字的经文。这些雕刻都是高浮雕,人物的姿态和神情都很雄劲,各种图案有着生动跳跃的热烈气氛,与汉族传统风格不同,是元代雕刻中的优秀作品。喇嘛教的雕刻题材和手法给予明清建筑艺术不少影响,尤其是对官式建筑影响较大。
明代:色彩浓重悦目
明初立国南京,主要仰赖江南工匠。永乐移都北京,北京宫苑建设,也以南方工匠为主。明代建筑严谨、工丽、清秀、典雅,颇具江南艺术的风范,只是经过皇家贵胄的渲染,体量宏巨,色彩浓重,则去江南雅淡之风远矣。但其根系,实与江南建筑相近。砖的生产大量增加,琉璃瓦的数量及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房屋的主体部分,亦即经常可以得到日照的部分,一般用暖色,尤其爱用朱红色;格下阴影部分,则用绿蓝相配的冷色。这样,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悦目的对比。色彩的使用,在封建社会中是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的。在一般民用住宅建筑中,多采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梁枋门窗多采用本色木面,也显得十分雅致。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政治理论价值
从古代文献记载,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四,中国古代建筑的堪舆文化
多考古资料证明,重视人的居住环境,这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主要表现在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如半坡遗址即为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的典型的上吉风水格局。
河流与居住环境
从殷商之际的宫室遗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河流与居住环境之关系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两公里的小屯村,是殷商王朝的首都。这里洹水自西北折而向南,又转而向东流去。就在这条河流的两岸,其南岸河湾处的小屯村一带,是商朝宫室的所在地;宫室的西、南、东南以及洹河以东的大片地段,则是平民及中小贵族的居住地、作坊和墓地等;其北岸的侯家村、武官村一带则为商王和贵族的陵墓区。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宫室区、民居区还是生产区、陵墓区,它们都是位于河水曲折怀抱之处,这充分证明了后世风水学中追求"曲则贵吉"理念源远流长。正如《博山篇•论水》中所说:"洋潮汪汪,水格之富。弯环曲折,水格之贵。"蒋平阶《水龙经》亦曰:"自然水法君须记,无非屈曲有情意,来不欲冲去不直,横须绕抱及弯环。""水见三弯,福寿安闲,屈曲来朝,荣华富绕。"总之,对水流的要求是要"弯环绕抱",讲究"曲则有情",因为"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
风水学中以河曲之内为吉地,河曲外侧为凶地。《堪舆泄秘》曰:"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水龙经》亦认为,凡"反飞水"、"反跳水"、"重反水"、"反弓水"一类的地形均为凶地,不利于生养居住。所谓"欲水之有情,喜其回环朝穴。水乃龙之接脉,忌乎冲射反弓。"显然,这是古代先民在对河流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城乡建筑之关系作了长期的观察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与现代河流地貌关于河曲的变化规律是相吻合的。换而言之,古代建筑风水学中所总结的"水抱有情为吉"的观点,就是根源于此种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建筑的西南朝阳
风水学强调城市与建筑的"面南朝阳",这即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又有着非常合理的科学依据。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与《周易》之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周易•说卦》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后世人谓帝王统治国家的方略为"南面之术",即源于此。此外,中国的天文星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而绘制的,地图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方法绘制的。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也很独特:前南后北,左东右西,而与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源自西方的方位观念(上南下北)恰好相反。这种"面南朝阳"思想的产生,又是由它特定的环境特点决定的。因中国处在北半球中,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人们的生活、生产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然是南向的。再者,面南而居的选择亦与季节风向有关。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的是寒冷的偏北风,而夏季盛行的是暖湿的偏南风,这就决定了中国风水的环境模式的基本格局应当是坐北朝南,其西、北、东三面多有环山,以抵挡寒冷的冬季风,南面略显开阔,以迎纳暖湿的夏季风。
由于是"面南而居",风水学中往往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表示方位。如《葬书》说:"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阳宅十书》曰:"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成为风水中推崇的四个方位神的名称。但风水中何时开始使用这四种动物作为方位神,一时无从稽考。不过,在河南淄阳西水坡发现的距今6O00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墓葬中,有着一幅图案清晰的用蚌壳砌塑而成的"青龙"、"白虎"图形,分别位居埋葬者两侧。如果墓葬中的"青龙"、"白虎"图形也有着指方位的作用,那么后世风水著作中关于"青龙婉蜒,白虎蹲踞"的思想就可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其实在上古时代,人们已有了较明确的方位神的观念。正如《礼记•曲礼上》所说:"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此四个方位神的名字又代表四个天神的名字,构成南北东西四个天象。故《淮南子•天文训》曰:"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作为四方之神,后为道教所尊奉,以致在中国文化中影响广泛。
"风水宝地"
青龙、白虎等四神作为方位神灵,各司某职护卫着城市、乡镇、民宅,凡符合以下要求者即可称之为"四神地"或"四灵地"。其条件是"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即玄武方向的山峰垂头下顾,朱雀方向的山脉要来朝歌舞,左之青龙的山势要起伏连绵,右之白虎的山形要卧俯柔顺,这样的环境就是"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的构成,不仅要求"四象毕备",并且还要讲究来龙、案砂、明堂、水口、立向等。《阳宅十书》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富,最为切要。""阳宅来龙原无异,居处须用宽平势。明堂须当容万马……或从山居或平原。前后有水环抱贵,左右有路亦如然。""更须水口收拾紧,不宜太迫成小器。星辰近案明堂宽,案近明堂非窄势。此言住基大局面,别有奇特分等第。"这是一种从大环境而言的风水宝地模式:即要求北面有绵延不绝的群山峻岭,南方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左右两侧则护山环抱,重重护卫,中向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屈曲流水环抱,这样就是一个理想的风水宝地。正如佛隐《风水讲义》中所说:"靠山起伏,高低错落,曲曲如活,中心出脉,穴位突起,龙砂虎砂,重重环抱,外山外水,层层护卫的发福发贵之地。"
重自然的建筑风水
"相地如相人"
在古代风水学中,经常把大地比作人体来考虑各种因素,对此风水中有一句话叫作"相地如相人"。如《玄女青囊海角经》曰"支龙形势,如人之状,然其身一动,则手足自应;将主一出,则群兵必随。""本身之龙要长远,身体必要端正为上,手足必以相合为佳,长幼必以逊顺为贵,主宾必以迎接为奇。"在这种人、地类同思想的基础上,风水中常据人体的结构将龙脉之真穴分为三种穴,一在头部,二在脐眼,三在阴部,其具体位置是:"上聚之穴,如孩儿头,孩子初生囱门未满,微有窝者,即山顶穴也;中聚之穴,如人之脐,两手即龙虎也;下聚之穴,如人之阴囊,两足即龙虎也。"(清孟浩《雪心赋正解》)在清《六圃沈新先生地学》中即收有一幅以人体之"窍"为原型的风水穴位图,最能形象逼真地体现这种人、地同类的理念。
强调天人合一
由于古代风水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与元气说之上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思想作为融贯整个风水学的灵魂。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发现太阳、月亮及28星宿及金木水土火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以及它们同地球昼夜节令变化和灾情间的关系。在古人看来,天地的运动直接与人的生长相关。《履园丛话》说:"人身似一小天地,阴阳五行,四时八节,一身之中皆能运用,"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人体与宇宙同构。天地分为阴阳,人体亦分阴阳。天地有五星五岳,人体亦有五官、五脏。天分成十天干,表示地球绕太阳转一圈,人亦对应有十指。地分为十二地支,表示一年月亮绕地球十二圈,人亦对应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人的整个经络系统随着时间的先后,年、月、日、时辰,周期性地气血流汪,盛衰开合,人应时辰月令,这一切都暗示着我们,人类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它凝聚着整个宇宙的生命,人体完全是与宇宙相合的,人体之气与宇宙之气以交流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天地与初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元气在宇宙天地间回荡,气在人体中聚合,人实际上被视为自然生态链的一环,与大自然相比,人是渺小的。人生存中的任何活动要吻合于自然,要取得与天地自然的合谐相处。因此,要避免在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气息与环境中生活,人的建筑活动就要利于自然的合谐。风水说中用气来解释自然环境,在人与天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只要按照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也就是按照自然的秩序,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合谐,就会获得平安与快乐,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风水选址的基本意义就是为人类寻找适当的居地。而藏着天地间生气之地域,即为人类生长繁衍的理想居地。概括地说,风水理论的一切具体措施也就是围绕如何寻生气之凝聚点,如何迎气、纳气、聚气,通过对宇宙天地之气的迎合、引导和顺应,使人体之气与之产生合谐,从而有助于改善居住环境,保证人类的身心健康及后世的昌盛。从这种意上看,风水可以说正是使宇宙之气与人体之气和合的艺术。
风水最重理想环境的选择,而风水的理想环境主要由山和水构成,其中尤以水为生气之源。《水龙经》中说:"穴虽在山,祸福在水。""夫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皆血脉之贯通也。"因为石为山之骨,水为山之血脉。山以水为血脉,本身就是有机的。《黄帝宅经》的观点更为明确:"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这里明显地把宅舍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这是风水关于建筑思想的主旨。亦有着非常深厚的哲学底蕴,如《管子•水地篇》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故曰水具材也。"王充《论衡•书虚》说:"天地之有百川也,犹人之有血脉。血脉流动,泛扬动静。"
中国古代建筑受风水影响最大的就是追求一个适宜的大地气场,即对人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的外环境。这个环境要山青水绣,风调雨顺。因为有山便有"骨",有水便能"活",山水相匹,相得益彰。所以,几乎所有风水环境均讲究山水相配,并按照一定的风水空间结构进行组合。为什幺许多风水地能成为人们修心养性、休养生息的理想场所呢?原因在于其山水组合合理,能给人一种幽雅舒适旷神怕的感觉。从这种意义上讲,"地灵人杰"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难怪乎人们会孜孜以求地追求合理组合的山水环境。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科学与文化性
(1)科学性,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
(2)文化性
a,可读性 中国古代的建筑比之外国建筑多了一些人文色彩。虽然建筑的形式语言很抽象,常用雄伟、高大、轻巧、秀丽等来形容它们。但是,先人们赋予了其以人为的寓意。
b,可塑性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空间上都是以"间"为单位,这就带来了一种灵活性,人们可以随着使用过程改变其形态、功能,可随意拆、移、挪。
c,内向性 外国建筑多数很讲究形式外观,而中国古代建筑有些虽然外形简单,比如四合院,进院后却发觉极为丰富,不论是视觉、心理感受或是内涵。再比如苏州园林,也是这样,曲折回转,别有洞天。
d,超稳定性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封建制度下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没有太大改变,对于建筑的要求也没有太大改变。所以有人评价中国古代建筑千年一律、千篇一律。但是我们要注意,在评价古代的遗存时,不应该简单绝对的褒或贬。它们是历经几千几百年发展而形成的,要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评判。由于看待的角度不同,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延续久远,生命力极强。
e,容《易》性 中国古代人们思维方式多数受到了《易经》的影响,认为将任何事情放在易学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可以发现它规律性的东西。在建筑上,也是这样。比如说,中国古代建筑为何喜用木构而不用石材,这并不是技术问题,是种社会文化现象。"金、木、水、火、土","木"象征春天、绿色、生命,用于给生者建造房屋;而"土"即是砖、石,"此生归无,可再生",多用于为死者修建陵墓、墓室。八卦、阴阳五行、风水等对中国古代建筑都有诸多影响!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性
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在诗中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它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最早应用的并且很有艺术特色的衬托性建筑便是从春秋时代就已开始的建于宫殿正门前的“阙”。到了汉代,除宫殿与陵墓外,祠庙和大中型坟墓也都使用。现存的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形制和雕刻十分精美,是汉代墓阙的典型作品。汉代以后的雕刻、壁画中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阙,到了明清两代,阙就演变成现在故宫的午门。其它常见的富有艺术性的衬托性建筑还有宫殿正门前的华表、牌坊、照壁、石狮等。
3、色彩的运用
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北方的宫殿、官衙建筑中,很善于运用鲜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一些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再加上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并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在华北平原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它的色彩效果是无比动人的。当然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严酷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鲜明的色彩就为建筑物带来活泼和生趣。基于相同原因,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从这里也可知道,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主要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中国建筑颜色最初体现着自然的功能,唐代以前没有颜色,突出的是材料本色。
唐代:颜色体现等级
宋代:色彩反映主流
唐宋一脉相承,宋代建筑是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油漆的大量使用,以及印度佛教的影响,建筑颜色突出为红色。这一时期的色彩反映了当时的主流文化。宋代喜欢稳而单纯、清淡高雅的色调,是受了儒家的理性主义和禅宗的哲理作基础的宋代社会思想所致。
宋代的建筑规格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
宋代的建筑受唐代影响很大,主要以殿堂、寺塔和墓室建筑为代表,装饰上多用彩绘、雕刻及琉璃砖瓦等,建筑构件开始趋向标准化,并有了建筑总结性著作如《木经》、《营造法式》。装饰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是宋代的一大特点,寺塔的装饰尺度合理,造型完整而浑厚。苏州虎丘塔、泉州仁寿塔都是典型之作。昭陵的石刻、墓室的图案都具有刚劲、富丽之美,对后来的民间图案发展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在装修方面,这时期建筑上大量使用可开启的、棂条组合极为丰富的门窗,与唐、辽建筑的板门、直棂窗相比,不仅改变了建筑的外貌,而且改善了室内的通风和采光。房屋下部的须弥座和佛殿内部的佛座多为石造,构图丰富多彩,雕刻也很精美。柱础的形式与雕刻趋向于多样化。柱子除圆形、方形、八角形外,还出现了瓜楞柱,且大量使用石柱,柱的表面往往镂刻各种花纹。同时,室内空间加大,给人以开朗明快的感觉。屋顶上或全部覆以琉璃瓦,或用琉璃瓦于青瓦相配合成为剪边式屋顶。彩画和装饰的比例、构图和色彩都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效果,因而当时建筑给人以柔和而灿烂的印象。
元代:风格秀丽绚烂
元代宫室建筑也承袭了唐宋以来的传统,元朝以后的装饰纹样倾向平实、写实的路线,宫殿建筑的色彩和图案为精密研究,风格秀丽且绚烂。
宋亡而元兴,建筑一度受到外来工匠的影响,并以北方工匠为主,其建筑结构多大胆粗犷,其艺术风格也狂放不羁。元朝由于民族众多,而各民族又有着不同的宗教和文化,经过相互交流,给传统建筑的艺术增加了若干新因素。这时宗教建筑相当发达,从西藏到大都建造了很多喇嘛教寺院和塔,带来了一些新的装饰题材与雕塑、壁画的新手法。大都、新疆、云南及东南部的一些城市陆续兴建伊斯兰教礼拜寺,开始和中国建筑相结合,形成独立的风格,装饰、色彩也逐步融合起来。而过街塔是喇嘛教的另一种建筑类型。以北京的云台最为著名。在云台的券石上和券洞的内壁,刻有天神、金翅鸟、龙、云等喇嘛教纹样及六种文字的经文。这些雕刻都是高浮雕,人物的姿态和神情都很雄劲,各种图案有着生动跳跃的热烈气氛,与汉族传统风格不同,是元代雕刻中的优秀作品。喇嘛教的雕刻题材和手法给予明清建筑艺术不少影响,尤其是对官式建筑影响较大。
明代:色彩浓重悦目
明初立国南京,主要仰赖江南工匠。永乐移都北京,北京宫苑建设,也以南方工匠为主。明代建筑严谨、工丽、清秀、典雅,颇具江南艺术的风范,只是经过皇家贵胄的渲染,体量宏巨,色彩浓重,则去江南雅淡之风远矣。但其根系,实与江南建筑相近。砖的生产大量增加,琉璃瓦的数量及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房屋的主体部分,亦即经常可以得到日照的部分,一般用暖色,尤其爱用朱红色;格下阴影部分,则用绿蓝相配的冷色。这样,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悦目的对比。色彩的使用,在封建社会中是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的。在一般民用住宅建筑中,多采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梁枋门窗多采用本色木面,也显得十分雅致。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政治理论价值
从古代文献记载,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四,中国古代建筑的堪舆文化
多考古资料证明,重视人的居住环境,这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主要表现在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如半坡遗址即为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的典型的上吉风水格局。
河流与居住环境
从殷商之际的宫室遗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河流与居住环境之关系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两公里的小屯村,是殷商王朝的首都。这里洹水自西北折而向南,又转而向东流去。就在这条河流的两岸,其南岸河湾处的小屯村一带,是商朝宫室的所在地;宫室的西、南、东南以及洹河以东的大片地段,则是平民及中小贵族的居住地、作坊和墓地等;其北岸的侯家村、武官村一带则为商王和贵族的陵墓区。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宫室区、民居区还是生产区、陵墓区,它们都是位于河水曲折怀抱之处,这充分证明了后世风水学中追求"曲则贵吉"理念源远流长。正如《博山篇•论水》中所说:"洋潮汪汪,水格之富。弯环曲折,水格之贵。"蒋平阶《水龙经》亦曰:"自然水法君须记,无非屈曲有情意,来不欲冲去不直,横须绕抱及弯环。""水见三弯,福寿安闲,屈曲来朝,荣华富绕。"总之,对水流的要求是要"弯环绕抱",讲究"曲则有情",因为"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
风水学中以河曲之内为吉地,河曲外侧为凶地。《堪舆泄秘》曰:"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水龙经》亦认为,凡"反飞水"、"反跳水"、"重反水"、"反弓水"一类的地形均为凶地,不利于生养居住。所谓"欲水之有情,喜其回环朝穴。水乃龙之接脉,忌乎冲射反弓。"显然,这是古代先民在对河流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城乡建筑之关系作了长期的观察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与现代河流地貌关于河曲的变化规律是相吻合的。换而言之,古代建筑风水学中所总结的"水抱有情为吉"的观点,就是根源于此种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建筑的西南朝阳
风水学强调城市与建筑的"面南朝阳",这即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又有着非常合理的科学依据。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与《周易》之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周易•说卦》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后世人谓帝王统治国家的方略为"南面之术",即源于此。此外,中国的天文星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而绘制的,地图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方法绘制的。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也很独特:前南后北,左东右西,而与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源自西方的方位观念(上南下北)恰好相反。这种"面南朝阳"思想的产生,又是由它特定的环境特点决定的。因中国处在北半球中,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人们的生活、生产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然是南向的。再者,面南而居的选择亦与季节风向有关。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的是寒冷的偏北风,而夏季盛行的是暖湿的偏南风,这就决定了中国风水的环境模式的基本格局应当是坐北朝南,其西、北、东三面多有环山,以抵挡寒冷的冬季风,南面略显开阔,以迎纳暖湿的夏季风。
由于是"面南而居",风水学中往往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表示方位。如《葬书》说:"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阳宅十书》曰:"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汗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成为风水中推崇的四个方位神的名称。但风水中何时开始使用这四种动物作为方位神,一时无从稽考。不过,在河南淄阳西水坡发现的距今6O00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墓葬中,有着一幅图案清晰的用蚌壳砌塑而成的"青龙"、"白虎"图形,分别位居埋葬者两侧。如果墓葬中的"青龙"、"白虎"图形也有着指方位的作用,那么后世风水著作中关于"青龙婉蜒,白虎蹲踞"的思想就可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其实在上古时代,人们已有了较明确的方位神的观念。正如《礼记•曲礼上》所说:"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此四个方位神的名字又代表四个天神的名字,构成南北东西四个天象。故《淮南子•天文训》曰:"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作为四方之神,后为道教所尊奉,以致在中国文化中影响广泛。
"风水宝地"
青龙、白虎等四神作为方位神灵,各司某职护卫着城市、乡镇、民宅,凡符合以下要求者即可称之为"四神地"或"四灵地"。其条件是"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即玄武方向的山峰垂头下顾,朱雀方向的山脉要来朝歌舞,左之青龙的山势要起伏连绵,右之白虎的山形要卧俯柔顺,这样的环境就是"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的构成,不仅要求"四象毕备",并且还要讲究来龙、案砂、明堂、水口、立向等。《阳宅十书》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富,最为切要。""阳宅来龙原无异,居处须用宽平势。明堂须当容万马……或从山居或平原。前后有水环抱贵,左右有路亦如然。""更须水口收拾紧,不宜太迫成小器。星辰近案明堂宽,案近明堂非窄势。此言住基大局面,别有奇特分等第。"这是一种从大环境而言的风水宝地模式:即要求北面有绵延不绝的群山峻岭,南方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左右两侧则护山环抱,重重护卫,中向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屈曲流水环抱,这样就是一个理想的风水宝地。正如佛隐《风水讲义》中所说:"靠山起伏,高低错落,曲曲如活,中心出脉,穴位突起,龙砂虎砂,重重环抱,外山外水,层层护卫的发福发贵之地。"
重自然的建筑风水
"相地如相人"
在古代风水学中,经常把大地比作人体来考虑各种因素,对此风水中有一句话叫作"相地如相人"。如《玄女青囊海角经》曰"支龙形势,如人之状,然其身一动,则手足自应;将主一出,则群兵必随。""本身之龙要长远,身体必要端正为上,手足必以相合为佳,长幼必以逊顺为贵,主宾必以迎接为奇。"在这种人、地类同思想的基础上,风水中常据人体的结构将龙脉之真穴分为三种穴,一在头部,二在脐眼,三在阴部,其具体位置是:"上聚之穴,如孩儿头,孩子初生囱门未满,微有窝者,即山顶穴也;中聚之穴,如人之脐,两手即龙虎也;下聚之穴,如人之阴囊,两足即龙虎也。"(清孟浩《雪心赋正解》)在清《六圃沈新先生地学》中即收有一幅以人体之"窍"为原型的风水穴位图,最能形象逼真地体现这种人、地同类的理念。
强调天人合一
由于古代风水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与元气说之上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思想作为融贯整个风水学的灵魂。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发现太阳、月亮及28星宿及金木水土火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以及它们同地球昼夜节令变化和灾情间的关系。在古人看来,天地的运动直接与人的生长相关。《履园丛话》说:"人身似一小天地,阴阳五行,四时八节,一身之中皆能运用,"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人体与宇宙同构。天地分为阴阳,人体亦分阴阳。天地有五星五岳,人体亦有五官、五脏。天分成十天干,表示地球绕太阳转一圈,人亦对应有十指。地分为十二地支,表示一年月亮绕地球十二圈,人亦对应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人的整个经络系统随着时间的先后,年、月、日、时辰,周期性地气血流汪,盛衰开合,人应时辰月令,这一切都暗示着我们,人类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它凝聚着整个宇宙的生命,人体完全是与宇宙相合的,人体之气与宇宙之气以交流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天地与初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元气在宇宙天地间回荡,气在人体中聚合,人实际上被视为自然生态链的一环,与大自然相比,人是渺小的。人生存中的任何活动要吻合于自然,要取得与天地自然的合谐相处。因此,要避免在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气息与环境中生活,人的建筑活动就要利于自然的合谐。风水说中用气来解释自然环境,在人与天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只要按照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也就是按照自然的秩序,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合谐,就会获得平安与快乐,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风水选址的基本意义就是为人类寻找适当的居地。而藏着天地间生气之地域,即为人类生长繁衍的理想居地。概括地说,风水理论的一切具体措施也就是围绕如何寻生气之凝聚点,如何迎气、纳气、聚气,通过对宇宙天地之气的迎合、引导和顺应,使人体之气与之产生合谐,从而有助于改善居住环境,保证人类的身心健康及后世的昌盛。从这种意上看,风水可以说正是使宇宙之气与人体之气和合的艺术。
风水最重理想环境的选择,而风水的理想环境主要由山和水构成,其中尤以水为生气之源。《水龙经》中说:"穴虽在山,祸福在水。""夫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皆血脉之贯通也。"因为石为山之骨,水为山之血脉。山以水为血脉,本身就是有机的。《黄帝宅经》的观点更为明确:"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这里明显地把宅舍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这是风水关于建筑思想的主旨。亦有着非常深厚的哲学底蕴,如《管子•水地篇》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故曰水具材也。"王充《论衡•书虚》说:"天地之有百川也,犹人之有血脉。血脉流动,泛扬动静。"
中国古代建筑受风水影响最大的就是追求一个适宜的大地气场,即对人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的外环境。这个环境要山青水绣,风调雨顺。因为有山便有"骨",有水便能"活",山水相匹,相得益彰。所以,几乎所有风水环境均讲究山水相配,并按照一定的风水空间结构进行组合。为什幺许多风水地能成为人们修心养性、休养生息的理想场所呢?原因在于其山水组合合理,能给人一种幽雅舒适旷神怕的感觉。从这种意义上讲,"地灵人杰"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难怪乎人们会孜孜以求地追求合理组合的山水环境。
展开全部
纵观中国建筑历史,5000年人类文明筑起无数瑰宝,并为后人称道;然改革开放至今,建筑市场空前繁荣,所得广厦何止万千,但映入我们眼帘的多为求高、求大、求洋、求怪之作,鲜有精品。究其原因,乃浮躁的心态及模糊的建筑文化观念使然。
2010年举办第一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最终名单出炉。
具体名单如下:北京盘古大观、沈阳方圆大厦、安徽阜阳市颍泉区政府办公楼、重庆忠县黄金镇政府办公楼、邯郸元宝亭、四川宜宾五粮液酒瓶楼、河北燕郊北京天子大酒店、潍坊市民文化艺术中心、江苏阜宁天鹅港湾酒店、深圳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
丑陋建筑产生的恶果,一是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二是造成极其恶劣的视觉污染,三是为“以怪比怪”不良风气的滋生创造了土壤。
2010年举办第一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最终名单出炉。
具体名单如下:北京盘古大观、沈阳方圆大厦、安徽阜阳市颍泉区政府办公楼、重庆忠县黄金镇政府办公楼、邯郸元宝亭、四川宜宾五粮液酒瓶楼、河北燕郊北京天子大酒店、潍坊市民文化艺术中心、江苏阜宁天鹅港湾酒店、深圳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
丑陋建筑产生的恶果,一是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二是造成极其恶劣的视觉污染,三是为“以怪比怪”不良风气的滋生创造了土壤。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中国古典建筑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木构为核心的体系。从构件、单体和建筑群体的三个层面对中国木构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其存在历时悠久的必然性,发掘中国木构建筑的合理性,给现代建筑以新的启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