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小吃 作文400字 急急急!!!!!!!!!

 我来答
1063564812
2011-04-27 · TA获得超过20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泉州很多有名的地方小吃,现在正在被厦门给“蚕食”。最典型的当属土笋冻。土笋冻是最最具有闽南特色的地方小吃。当地人都知道,最有名的土笋冻产于泉州安海,那里的土笋冻配以佐料,甘爽、润滑、适口,滋味饱满鲜美,堪称闽南绝色美味。可如今,外地人只知道土笋冻产自厦门,不知道最有名的土笋冻在泉州。有一次我向外地的朋友推荐泉州小吃,说到“土笋冻”时,那哥们极其惊讶:“土笋冻不是厦门才有吗?”厦门人将土笋冻囊为己有,改称“厦门土笋冻”,并且作为第一美味向客人推荐,“土笋冻”与“厦门”便结合在一起,走出闽南,也走出福建,成为厦门的一个饮食招牌。

此外还有海蛎煎,闽南人叫蚵仔煎。这道闽南美味现在也成了“厦门蚵仔煎”。 蚵仔煎其实在闽南和台湾到处都有,应该是闽台共有的特色小吃。泉州的蚵仔煎与厦门的蚵仔煎,最大的差别可能就在厦门的蚵仔煎要加鸡蛋,而泉州的蚵仔煎仅有蚵仔、地瓜粉和蒜苗。按口感和做法的地道,泉州的蚵仔煎应该更为正宗,那鲜美的味道,余味无穷,让人吃后还会砸吧砸吧舌头。除了蚵仔煎,还有蚵羹汤和蚵仔饼。蚵羹汤和蚵仔饼厦门人现在还没冠以“厦门”二字,但蚵仔饼在厦门的一些酒店餐馆,也开始把它作为地方独特的小吃向客人推荐。反倒是泉州,如今很难吃到蚵仔饼。

泉州人的传统早餐“面线糊”也改姓“厦门”。泉州的面线糊店遍布全市,泉州人早上大多不做早饭,出门随便走进一家“面线糊”店,买上一份面线糊,再加上一根油条,就是一顿丰盛的早餐。面线糊已经成为泉州几代人传统的早餐习惯。可就是面线糊,也被厦门冠名“厦门面线糊”。在网上上查询,“面线糊”前面几乎都被冠以“厦门”。泉州人的早餐产地在厦门,真不知道泉州人在吃着面线糊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作为文化古城,泉州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许多名小吃流传下来,除了材料方便取自当地,做法简单,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适合当地人口味,更重要的是这种饮食习惯与文化传统已经融为一体,溶入泉州人的日常生活。许多泉州的有名小吃被冠以“厦门”字样,多少让泉州人觉得伤感。说明泉州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尚不够重视,以为这些东西自古就属于泉州,天经地义,而缺乏对这些传统小吃的保护和推介意识。

属于泉州的地方小吃还有很多,比如深沪鱼丸、崇武鱼卷、泉州肉粽、牛肉羹、润饼卷,等等等等,这些小吃若不加以保护和推介,哪天说不定这些小吃又要属别人的姓了。那时候外地人到了闽南,就更会认为,闽南美味产厦门,泉州自古无小吃。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作文谢谢诶
追答
记忆中泉州的那些红墙灰瓦的寺庙古刹总让我惊叹不已,那么多精美石雕、木雕、神像,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这些古建筑文化的灿烂和这座城市年代的久远。 
当改革的春风拂过泉州时,这座历史悠久,有着多元文化的古城,也悄然换上新颜!她变成了新城——一座充满青春活力的新城。
近几年的市政建设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一个崭新的泉州正展现在我们眼前:那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红砖白石大楼,与那古朴的城门相互映衬,使长龙似的楼群显得更加壮观;遍布市区的公园错落有致,中山公园,东湖公园,西湖公园……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越来越好的卫生环境,使我们体会到回归大自然的韵味。宽阔平坦的道路两旁,镶嵌着图案优美的花圃,构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如今,泉州更是以她宽广的胸怀,迎接来自五洲四海的商贾,优秀的饮食文化也源源不断地涌入这座古城。瞧,兰州拉面、重庆火锅、台湾黑米竹筒饭、沙县小吃,等等。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只要你绕城一周,便可尝遍大半个中国的美味佳肴,多惬意呀!
而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自然不能忘了感谢泉州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是他们传承了文明,创建了新貌。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