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应该是这个吧、
2011顺义区高三二模文综参考答案及评分
ABDBCCDDCAB CBACDAACDCDD A ACABBBCCCDA
第二部分 综合题 共160分
36.(36分)
(1)(10分)
甲地为春旱(春旱指3~5月期间发生的干旱),乙地为伏旱(夏旱指7~8月发生的干旱)。(2分)
自然:1. 甲地是华北平原(1分),这里冬天的积雪很少(1分),春季气温回升快(1分),多大风,(1分)蒸发旺盛(1分); 2. 此时降水少;(1分)
社会:农业、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造成水资源短缺。(2分)
(2)(8分)
直接危害:造成农牧业减产,人畜饮水发生困难。(2分)
间接危害: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引发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如:1.气候暖干化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干涸和断流2.干旱导致草场植被退化3.气候干旱加剧土地荒漠化进程(答出一项得2分)
防旱: ①改进耕作制度,改便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②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答出一项得2分)
抗旱:①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②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等。(答出一项得2分)
(3)(10分)
甲地商品谷物农业;乙地季风水田农业(2分)
(1)自然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②三角洲地形平坦利于机械作业③水稻土-土壤肥沃;④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共4分)
(2)社会经济因素:①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②劳动力充足;③机械化有明显改善;④科技力量增强;⑤国家政策扶持(共4分)
(4)(8分)
甲、乙两地城市的发展均具有规划性(1分);国家政策的支持;城市数量的增多(乡村城镇化)(1分);城市人口密度高速增长(1分);城市的用地规模快速扩大(1分);城市化进程伴随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2分);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2分)
37.(36分)
(1)史实:穿着服装不可颠倒,要遵守制度;有强烈的等级观念。(4分)
作用:规定社会成员之间的君臣庶民、尊卑长幼的关系。巩固统治者的统治。
(任意一点2分)
(2)原因: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国际贸易的交往;文艺复兴对思想的解放;东方文明的影响。(任意三点6分)
影响:进一步促进了人的精神觉醒;逐渐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任意两点4分)
(3)特点:①采用西式②要用国产衣料③要打破封建等级制度。(6分)
原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服饰改革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爱国主义精神的驱使。(任意三点6分)
(4)基本情况:50年代经济恢复和发展,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60年代经济建设有成功有失误。
70年代经济总体出现衰退,但也有所发展。
80年代,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
90年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任意一点2分)
认识:
政治从更始到极权、到宽松、再到开明
经济从恢复到停滞、到调整、再到快速发展
中西文化从隔绝到交流、再到融合
中国科技从落后到片面发展、到全面进步、再到与国际竞争
中国人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过程(任意三点6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8.
(1)(4分)
2009年与2008年相比,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农民工月均工资收入都在持续增长,西部地区的增幅最大,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农民工的收入差距不大,只有几十元。留在家乡打工,收入不低,实际收入还高些,并且免去了背井离乡的隐性成本,是个理性的选择。
(2)(8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价格(工资)的提高吸引了劳动力资源向西部流动,正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中西部地区不断出台优惠政策,发挥政府调控的作用,吸引劳动力资源向西部流动。劳动力资源向西部流动是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共同作用的结果。
(3)(6分)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农民工应该有目的的积极参与各种培训,增强自身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当地的宝。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农民工在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特点后,做出了留在家乡发展的决定,他们意识到在哪里打工更划算。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农民工要通过实践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4)(6分)
东部地区的政府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发挥经济调节的职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劳动报酬;加强监督,依法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搞好社会公共服务,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东部地区的政府要依法行政。要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5)(6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时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向高新技术转变,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自然淘汰出局或转移出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工人待遇,这样一方面可以用经济手段去吸引外来工人,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劳动力的实际需求量。
(6)(6分)
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39.
(1)(6分)
有利于中国能源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
(2)(4分)
国际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开展活动,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应对日本核危机中积极开展信息交流,协调成员国间关系对日本援助,促进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日本核危机 。
(3)(10分)
经济方面:使东部地区获得高质量的能源,促进东部化学工业的发展。并能够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2分);可使西部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采;迅速增加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可以带动西部相关行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2分);
交通方面:天然气用的是管道运输,可减轻东部输入能源带来的铁路运输压力。(2分)
能源消费结构: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可以优化东部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2分)
环保方面:减轻对东部城市环境的污染,改善沿线地区主要城市大气环境(2分)。
(4) 变化:由主要使用煤到迅速使用石油作为重要能源。(2分)
原因:二次工业革命后,石油工业的迅速崛起;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交通运输的便捷。(6分)
40.(24分)
(1)特点:水利工程以灌溉、航运两用为主。(2分)
作用:改善了交通,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水旱灾害,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郑国渠为秦国强大统一全国奠定基础。(6分)
(2)(10分)
有利条件: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有高山溪水、水库、湖泊、亚热带植物等。(2分)社会旅游资源有农田灌溉系统。(2分)
不利条件:河流上游、地形崎岖、交通不便(2分)。住宿条件等接待能力不足。旅游资源比较分散聚群状况较差。(2分)
河道弯曲、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洼,容易发生洪涝灾害(2分)
(3)(6分)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时要善于抓住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影响农业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解决农田水利设施落后问题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发展,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可以有力促进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其他各方面工作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
2011顺义区高三二模文综参考答案及评分
ABDBCCDDCAB CBACDAACDCDD A ACABBBCCCDA
第二部分 综合题 共160分
36.(36分)
(1)(10分)
甲地为春旱(春旱指3~5月期间发生的干旱),乙地为伏旱(夏旱指7~8月发生的干旱)。(2分)
自然:1. 甲地是华北平原(1分),这里冬天的积雪很少(1分),春季气温回升快(1分),多大风,(1分)蒸发旺盛(1分); 2. 此时降水少;(1分)
社会:农业、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造成水资源短缺。(2分)
(2)(8分)
直接危害:造成农牧业减产,人畜饮水发生困难。(2分)
间接危害: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引发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如:1.气候暖干化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干涸和断流2.干旱导致草场植被退化3.气候干旱加剧土地荒漠化进程(答出一项得2分)
防旱: ①改进耕作制度,改便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②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答出一项得2分)
抗旱:①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②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等。(答出一项得2分)
(3)(10分)
甲地商品谷物农业;乙地季风水田农业(2分)
(1)自然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②三角洲地形平坦利于机械作业③水稻土-土壤肥沃;④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共4分)
(2)社会经济因素:①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②劳动力充足;③机械化有明显改善;④科技力量增强;⑤国家政策扶持(共4分)
(4)(8分)
甲、乙两地城市的发展均具有规划性(1分);国家政策的支持;城市数量的增多(乡村城镇化)(1分);城市人口密度高速增长(1分);城市的用地规模快速扩大(1分);城市化进程伴随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2分);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2分)
37.(36分)
(1)史实:穿着服装不可颠倒,要遵守制度;有强烈的等级观念。(4分)
作用:规定社会成员之间的君臣庶民、尊卑长幼的关系。巩固统治者的统治。
(任意一点2分)
(2)原因: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国际贸易的交往;文艺复兴对思想的解放;东方文明的影响。(任意三点6分)
影响:进一步促进了人的精神觉醒;逐渐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任意两点4分)
(3)特点:①采用西式②要用国产衣料③要打破封建等级制度。(6分)
原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服饰改革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爱国主义精神的驱使。(任意三点6分)
(4)基本情况:50年代经济恢复和发展,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60年代经济建设有成功有失误。
70年代经济总体出现衰退,但也有所发展。
80年代,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
90年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任意一点2分)
认识:
政治从更始到极权、到宽松、再到开明
经济从恢复到停滞、到调整、再到快速发展
中西文化从隔绝到交流、再到融合
中国科技从落后到片面发展、到全面进步、再到与国际竞争
中国人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过程(任意三点6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8.
(1)(4分)
2009年与2008年相比,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农民工月均工资收入都在持续增长,西部地区的增幅最大,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农民工的收入差距不大,只有几十元。留在家乡打工,收入不低,实际收入还高些,并且免去了背井离乡的隐性成本,是个理性的选择。
(2)(8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价格(工资)的提高吸引了劳动力资源向西部流动,正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中西部地区不断出台优惠政策,发挥政府调控的作用,吸引劳动力资源向西部流动。劳动力资源向西部流动是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共同作用的结果。
(3)(6分)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农民工应该有目的的积极参与各种培训,增强自身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当地的宝。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农民工在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特点后,做出了留在家乡发展的决定,他们意识到在哪里打工更划算。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农民工要通过实践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4)(6分)
东部地区的政府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发挥经济调节的职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劳动报酬;加强监督,依法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搞好社会公共服务,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东部地区的政府要依法行政。要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5)(6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时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向高新技术转变,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自然淘汰出局或转移出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工人待遇,这样一方面可以用经济手段去吸引外来工人,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劳动力的实际需求量。
(6)(6分)
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39.
(1)(6分)
有利于中国能源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
(2)(4分)
国际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开展活动,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应对日本核危机中积极开展信息交流,协调成员国间关系对日本援助,促进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日本核危机 。
(3)(10分)
经济方面:使东部地区获得高质量的能源,促进东部化学工业的发展。并能够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2分);可使西部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采;迅速增加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可以带动西部相关行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2分);
交通方面:天然气用的是管道运输,可减轻东部输入能源带来的铁路运输压力。(2分)
能源消费结构: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可以优化东部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2分)
环保方面:减轻对东部城市环境的污染,改善沿线地区主要城市大气环境(2分)。
(4) 变化:由主要使用煤到迅速使用石油作为重要能源。(2分)
原因:二次工业革命后,石油工业的迅速崛起;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交通运输的便捷。(6分)
40.(24分)
(1)特点:水利工程以灌溉、航运两用为主。(2分)
作用:改善了交通,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水旱灾害,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郑国渠为秦国强大统一全国奠定基础。(6分)
(2)(10分)
有利条件: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有高山溪水、水库、湖泊、亚热带植物等。(2分)社会旅游资源有农田灌溉系统。(2分)
不利条件:河流上游、地形崎岖、交通不便(2分)。住宿条件等接待能力不足。旅游资源比较分散聚群状况较差。(2分)
河道弯曲、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洼,容易发生洪涝灾害(2分)
(3)(6分)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时要善于抓住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影响农业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解决农田水利设施落后问题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发展,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可以有力促进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其他各方面工作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
参考资料: 文库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